李曉琦 (吉林蛟河市第五中學校)
學??梢哉f是鐵打的教師,流水的學生。每當教師面對新學期新的學生而投入備課中,那些曾寫過(打印過)的東西誰又能用心留意呢?可能有的教師說“我留意了,我保存得可好了”。備課時將文字移過來,進行重復勞動或是奉行對他人的“拿來主義”的后果便是“教案”無用,無非是上級檢查時的一份材料。“陳案”也是一種教學資源,如果能好好地利用起來,它將會推動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注入新的動力。
“陳案”再現(xiàn)是對教學重新認識的過程,是加深每一課在頭腦中印象的過程。與其讓陳案躺在那里無人問津,任由自己的腦力勞動成果丟棄。那么“陳案”再現(xiàn),就可以讓你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研究教學而不是回到原來的起點去研究,既省時又高效。
讓“陳案”再現(xiàn)一是會抄。當我們重新審視自己曾講過的或是聆聽他人課之后留下的教學軌跡,如果從本班學生實際出發(fā),完全適用,那就完全可以移植到自己的備課教案中。就像對待學校買來的備課教案集子是用來參照的不是復制的范本。那自己或他人的陳案曾是用心備過的同時也可以起到參照的作用。要想會參照就要去粗取精地選用。在這里,我要重點說的是要留意自己或他人的課后反思,因為只有從那里才能獲得對教學的提示。因為教學反思可能是學生課堂上某些絕妙的回答、見解及質疑,也可能是教師為改進教學的一個好的想法,或者是教師一個長久困惑的突然解決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的問題。而對于課堂上的疏漏、失誤,認真剖析這些疏漏、失誤的原因,或者找其他教師交流,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法,細心的教師都會記錄于教學反思中。所以讓“陳案”再現(xiàn)可以有選擇的“抄”。諸如里面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更要“抄”而不漏,還可以加點“料”。
讓“陳案”再現(xiàn)二是會改?!爸挥性丛床粩喽鴣恚拍芴咸喜唤^而去”。要想讓自己的課堂教學不再是重復昨天的故事,那么自己的備課教案也需要“新陳代謝”。做一下適當?shù)恼{節(jié),才不會出現(xiàn)備課與上課的“內分泌失調”。那么面對“陳案”要會改。在把握分析學情之后、分析教材之后,再從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緊湊等做出適當?shù)恼{整。其實改動的過程就是進行二度備課的過程,也是一種思考的過程?!捌埲招?,日日新,又是新”。只要不丟棄我們自己原來的經(jīng)驗,我想這樣的備課很有意義。對于年輕教師來說,模仿他人課的同時,善于改他人的教學思路進行嘗試促進自己成長,這就叫“吃著如果好吃,那就自己嘗試做一做”。因此,改“陳案”對于提升我們的教學效果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讓“陳案”再現(xiàn)三是會用。我們常教學生學了運算定律要會運用,學會了生字要會組詞、造句、寫作文等。那些曾用心做過的習題,只要看一遍就會的,備課時就不會再次去費心。同樣道理,教師備課時遇到名師教案、自己以前的教案、網(wǎng)絡上“百花齊放”的教學設計,更要學會利用起來,運用得好就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例如,七年級上冊《秋天的懷念》是一篇耳熟能詳?shù)纳⑽?,在小學教材中曾出現(xiàn)過這篇課文,并且小學教師也常拿來做閱讀訓練。那么如何在初中階段更深層次地進行教學呢?百度“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便會出現(xiàn)小學與初中段的不同設計。借助“陳案”查找了許多資料,借鑒以前教師備課的方法,深度把握課文編寫意圖,上起課來便會得心應手。當然,作為教師會用的前提是充分地備課,利用“陳案”備課、上課便是一種捷徑。
親愛的老師,當你的陳案堆放在那里時,你是否想過要重新用它呢?當你備課犯愁時,你會不會借他人“陳案”呢?學會站在“陳案”這一巨人的肩上去學習其實也是門學問。如果有與您所教學科年級的學習內容相對應的,千萬不要有了“新朋友”而忘記“老朋友”。與曾經(jīng)的經(jīng)驗牽手會共譜嶄新的明天,那么就讓我們的“陳案”再現(xià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