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銀元在中國的鑄造使用及收藏

2020-12-06 10:49:44盧伯雄
東方收藏 2020年11期
關(guān)鍵詞:銀幣銀元流通

盧伯雄

銀元起源于15世紀,始鑄于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用白銀鑄造貨幣的通稱,銀幣是世界上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16世紀,就有國外的銀元流入我國。1890年,官方開始正式鑄造銀元,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后,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在世界收藏門類中,銀元是錢幣門類中的一項主流品種,近30年來,中國銀元已成為國內(nèi)外近代收藏中的重要幣種之一。

●? ?流入中國的外洋

早期在中國沿海地區(qū)流通的是西班牙銀元,又稱加羅拉銀元,俗稱本洋。系1535—1821年間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魯?shù)鹊兀╄T造的銀幣。16世紀末,本洋開始流入我國,那時僅僅是作為上層或富裕階級的一種玩物或收藏品,并沒有成為真正的貨幣,流入范圍也只在沿海的廣東、福建、上海、山東和長江中下游各港口等地。墨西哥于1821年獨立后,1824年開始鑄造墨西哥銀元,因幣面花紋有鷹鳥,俗稱“鷹洋”,華北各地又稱之為“正英”。據(jù)1856年倫敦造幣廠對中國市場上流通的銀幣進行一次化驗,證明墨西哥銀元含純銀371.57英厘,值“英幣”50.21便士,而西班牙加羅拉銀元含純銀370.9英厘,值“英幣”50.12便士。在材質(zhì)的價值比上,墨西哥、西班牙的銀元高于其他國。后來到了19世紀60年代前期,墨西哥銀元取代了西班牙銀元,成為在華主要流通銀幣。到了1910年,僅上海一地的口岸交易就以墨西哥“鷹洋”為主要結(jié)算幣。有資料顯示,到清末民初,流入中國市場的“鷹洋”有4億多枚,當時上海金融市場專門開設了“鷹洋”行市(圖1)。1905年后,墨西哥采用金本位制,停鑄“鷹洋”,“鷹洋”流入中國漸少,1919年后上海金融市場逐停開“鷹洋”行市。

晚清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元還有英國貿(mào)易銀元,因幣面鑄有一個持杖的不列顛女神站像,俗稱“站人”或站洋、站人洋(圖2),是英國在印度境內(nèi)和在香港專為在中國境內(nèi)流通而鑄造的一種銀元,背面鑄有中國圖案花紋及中文“壹圓”兩字。該幣由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地的英國銀行發(fā)行,總共發(fā)行約1.5億枚,流行于兩廣、閩浙、滬寧一帶。還有美國的“摩根鷹洋”貿(mào)易銀元(圖3)、法國的“安南坐像”銀元(圖4)等。對于這些早期在沿海各大城市進行的貨幣交易,統(tǒng)稱為貿(mào)易銀幣。

●? ?中國清代銀元

清乾隆曾開鑄鐫有班禪頭像的紀念性銀幣(圖5),乾隆元年(1736)又鼓鑄了賞賜用的銀幣。

清代用機器自鑄新式的“官鑄”銀元,則始于光緒八年(1882)吉林機器局鑄造的廠平(吉林通用銀兩)一兩幣,因鑄造數(shù)量甚少,后世罕見(圖6)。

接著兩廣總督張之洞于光緒十三年(1887)報請朝廷奏準,由廣東省造幣廠試鑄機制銀元。該銀元正面鑄有“光緒元寶”4字,上圈內(nèi)有“廣東省造”4字,下圈內(nèi)有“庫平七錢二分”6字,背面鐫有龍形及一串英文,是中國龍洋的起源(圖7)。以后戶部鑄的光緒、宣統(tǒng)和各省造幣廠所鑄的銀元,均統(tǒng)稱為“龍洋”。

張之洞調(diào)任湖廣總督,又在武昌設立銀元局,鑄造一兩銀元(圖8)。以后各省仿效,相繼奏準鑄造,但因質(zhì)劣及成色、重量不符標準,不受民間歡迎,甚至在流通中、市場交易中不能按面額計值,只能按重量計值。

光緒二十三年(1897)吉林機器局開始鑄行“吉林省造光緒元寶”銀元,中間圖案有萬年青(圖9)。從光緒二十五年(1899)起,吉林銀元的幣面文字增加了甲子紀年,相繼有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中間圖案有太極圖等多種版別(圖10)。光緒三十四年(1908),又出現(xiàn)兩種新版別,一種是中央滿文“大清”,另一種正面中央有阿拉伯數(shù)字,一元是“11”(圖11),二角是“2”,一角是“1”。

光緒二十九年(1903),戶部在天津籌建制造銀錢總廠,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建成,改名為“造幣總廠”。同年七月,清政府擬訂了《整頓圜法章程》十條,其中提出銀幣專由造幣總廠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廣東、湖北四局為分廠。下令劃一銀元,但未貫徹。在制造銀元的同時,許多人提出了制造金幣的主張,進入20世紀,興起了關(guān)于建立本位制度的討論,有人主張中國實行金本位制,在黃金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先實行金匯兌本位制(亦稱“虛金本位制”)。這種幣制以黃金定價格標準,但國內(nèi)實際流通的是銀元,銀元按黃金價值流通,是黃金的價值符號。在金本位制尚無實行條件時,當時普遍主張先實行銀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產(chǎn)生了貨幣單位的“兩元之爭”。有人主張銀元重一兩,有人主張重七錢二分,即以元為單位。

在此期間,天津造幣總廠制有幣面標為光緒二十九年的戶部光緒元寶試樣幣一套,面值一兩、五錢、二錢、一錢、五分共五等幣值。湖廣總督此時極力主張銀元重一兩,在湖北開制了光緒三十年(1904)湖北省造光緒銀幣,重庫平一兩,背面為雙龍戲珠圖,此幣有少量進入市場流通(圖12)。

由于“兩元之爭”一直沒有結(jié)果,天津造幣總廠于光緒三十二年試制了一套戶部丙午中字大清銀幣,面值一兩、五錢、二錢、一錢共四等;光緒三十三年(1907)又試制了一套丁未大清銀幣,面值一元、五角、二角(圖13)、一角共四等。戶部所制的這幾套銀元,制作都極精美,有標準幣之稱,但都未正式發(fā)行。

光緒三十四年(1908),天津造幣總廠制造光緒元寶銀元一套,幣面計重為:庫平七錢二分(圖14)、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共三等幣值,恢復到幣面看似計重,實際當作一元、二角、一角流通。這是光緒年間清朝中央政府制造發(fā)行的僅有的一套銀元。

宣統(tǒng)元年(1909),有些省開始制造宣統(tǒng)元寶銀元。宣統(tǒng)二年(1910)清政府頒布《幣制則例》,將鑄幣權(quán)統(tǒng)一于中央,規(guī)定國幣以圓(元)為單位,主幣每元重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必須達到96%以上,輔幣有銀、鎳、銅幣,規(guī)定銀輔幣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定名為“大清銀幣”,由湖北、南京兩個造幣廠鑄造,預定于十月發(fā)行。造幣總廠還根據(jù)規(guī)定,于宣統(tǒng)二年試制以圓為單位的大清銀幣一套。宣統(tǒng)三年(1911)又重新制模,試制大清銀幣,主幣的蟠龍圖案版別很多,計有長須龍、短須龍、大尾龍、反龍、曲須龍及簽字版等版別(圖15、圖16)。由于辛亥革命爆發(fā),清政府迅速覆亡,所鑄銀幣沒有來得及正式發(fā)行,僅以軍餉形式少量流入市面。

大清銀幣是清朝光緒至宣統(tǒng)年間的全國通用鑄造的一套銀幣,目前珍稀品種的市場價格均在數(shù)十萬元,普通版也在1000元左右。特別是正面書“大清銀幣”四個直讀大字,反面是蟠龍紋,其中又以錯版(反龍倒“A”字版)尤為珍貴,拍賣價格已破100萬元大關(guān),這些存世珍稀的品種,仿鑄的真銀假幣在市場上特別多,在購買時希望收藏者格外小心。

●? ?中華民國銀元

中華民國成立后仍維持著銀兩、銀元并行的貨幣制度,在當時的貨幣交易市場上,因銀元使用起來比銀兩要方便許多,在流通中很受買賣雙方歡迎。

民國元年(1912),開鑄孫中山半身側(cè)面像的開國紀念幣。規(guī)定重26克,合庫平六錢九分七厘,成色96%—96.9%。北洋政府于1914年推出《國幣條例》,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定國幣“壹圓”重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八成九,重26.5克,等同于銀元一枚,幣正面為袁世凱半身側(cè)面頭像,弧形文字為中華民國三年,幣反面為嘉禾交叉環(huán)繞,中間為幣值壹圓,俗稱“袁大頭”(圖17)?!霸箢^”出現(xiàn)后,逐漸取代“龍洋”“鷹洋”等外國銀元,在全中國流通。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定鼎金陵后,亦曾頒布國幣條例,繼續(xù)使用銀本位發(fā)行貨幣。當時國民政府停鑄“袁大頭”,仍沿用中華民國初的元年版“孫中山半身側(cè)面像開國紀念幣”舊模,略改了一下英文的幣名等處,發(fā)京、津、浙、蜀等造幣廠鼓鑄,暫為替代“袁大頭”。因此枚銀元上的孫中山頭像較“袁大頭”略小,民間稱之為“孫小頭”(圖18)。

實際上,民國初年的中國貨幣是兩、圓并用。因為各銀元成色、重量稍有不同,大宗交易以及資本賬務結(jié)算,仍然會使用銀兩為單位。而由不同的銀圓轉(zhuǎn)至銀兩,在業(yè)內(nèi)還有一定的折讓。1933年,國民政府廢兩改圓,頒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規(guī)定“所有征收稅款,自用銀兩繳納者,一律改用銀本位幣”,即所有交易及結(jié)賬以“圓”為單位。規(guī)定每枚銀元總重26.6971克,含純銀23.493448克,幣面必須鑄有幣值為壹圓的新版銀本位幣,其正面有孫中山側(cè)面像及紀年,背面是中國雙桅帆船圖案和幣值的“雙桅帆船”銀元(圖19),因該幣圖案在設計上引發(fā)爭議并沒有投入發(fā)行,后經(jīng)改版正式發(fā)行進入流通市場使用(圖20)。

1920年末至1930年初,外商涌向中國市場大肆掠奪、搜刮銀元,隨著國際銀價出現(xiàn)大幅上升后,從而導致中國銀根短缺、利率急升,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市場經(jīng)濟。

為了應對通貨膨脹,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貨幣改革,放棄銀本位,改為發(fā)行法定貨幣(即法幣),同時收回銀元,禁止流通。銀元于是不再具有法定貨幣的地位。直至1948年金圓券風暴后,銀元曾一度在1949年7月起被再次啟用,民國政府并短暫地發(fā)行了同等于銀元市值的紙幣,稱“銀元券”。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即開始收兌銀元。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中國人民銀行為調(diào)整全國白銀、銀元收兌辦法及牌價》,規(guī)定了凡是實際重量不低于0.82市兩、成色不低于84%者,一律按銀元收兌,每枚10000元(舊人民幣,新幣1元=舊幣10000元,下同);其他則按照含銀量收兌,每兩白銀12500元。1952年,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還編寫了《銀元圖說》,有各種國內(nèi)外的流通過的銀元圖樣、重量、成色及兌換比值等,供各地分行在收兌銀元時參考。

另外在1950年左右,中央人民政府為了穩(wěn)定西藏,根據(jù)西藏上層的建議和市場交易中只認“袁大頭”銀元的狀況,特指令沈陽和成都造幣廠鑄造了一大批“三角元”的“袁大頭”(圖21),運往西藏充當流通幣,直至上世紀60年代中期,人民幣在西藏才徹底取代“袁大頭”銀元。

●? 為何“袁大頭”銀元能長期成為貨幣

眾所周知,“袁大頭”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1.“袁大頭”銀元的由來

辛亥革命勝利后,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tǒng),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1912年2月,袁世凱被選舉成為臨時大總統(tǒng),1913年成為首任大總統(tǒng)。

1914年2月7日,為了鞏固國內(nèi)政局穩(wěn)定,發(fā)展民族經(jīng)濟,也為“制憲”和“稱帝”做準備,袁世凱政府公布《國幣條例》,決定在全國“統(tǒng)一幣制”。規(guī)定“國幣之鑄造權(quán),專屬于政府”,并以施行細則規(guī)定,“凡公款出入必須用國幣”。同時設立幣制局,鑄發(fā)新銀幣,上鐫袁世凱頭像,稱“袁頭幣”。

該幣重七錢二分,樣式新穎,形式劃一,重量成色能嚴格按照規(guī)定標準,比較各種成色不一的其他舊幣明顯優(yōu)越?!霸^幣”發(fā)行之后,逐漸成為各地流通的主幣。

1915年8月1日,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與錢業(yè)公會協(xié)議,將以前所有其他貨幣一律取消,只流通“袁頭幣”一種,使“袁大頭”銀元成為法定國幣。

1915年12月,袁世凱宣布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此舉遭到各方反對,引發(fā)護國運動,袁世凱在做了83天的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癥不治而亡。

2.“袁大頭”銀元的優(yōu)勢

既然袁世凱恢復帝制不得人心,他身敗名裂死后,為何法定的國幣還是“袁大頭”?其實“袁大頭”銀元有它得民心的優(yōu)勢:

〔1〕成色好分量足

袁世凱獨斷專行決定將自己的頭像印在貨幣上面,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流芳百世。所以,袁大頭在鍛造之初,目的就很明確,成為中國第一的貨幣。袁大頭分量十足,制造很精良,含銀量在當時中國流行的貨幣中最高。而且,當時國家政令統(tǒng)一,有足夠的時間讓百姓接受它。

〔2〕“袁大頭”在民國時期能夠成為流通最廣、最受人民喜愛的貨幣,主要是因為它的重量、成色、含銀量非常穩(wěn)定。

真袁大頭的直徑在38毫米到39毫米,重量在26.4克到27克之間,成色應該是89%的銀,最純的可以達到90%銀。

〔3〕袁世凱的舊部認可“袁大頭”

袁世凱死后,遍布九州大地的軍閥大多是袁世凱的舊部,都曾受惠于袁世凱,就默認“袁大頭”的發(fā)行。

由于各地當政者認可“袁大頭”,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里大量的“袁大頭”被發(fā)行,流通于市場。后來隨著蔣介石在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中逐漸勝出,這一局面有了一絲轉(zhuǎn)機,但最終沒有根本性的轉(zhuǎn)變。

〔4〕沒有足夠信譽的替代貨幣

袁世凱死后,戰(zhàn)亂不斷,沒有一個強大統(tǒng)一的中央機構(gòu)發(fā)布代替“袁大頭”的貨幣,所以作為一種百姓最能接受、信譽度最高的貨幣,法定的國幣依然是“袁大頭”受寵!

〔5〕蔣介石為什么要使用“袁大頭”作為貨幣

蔣介石奪得統(tǒng)治權(quán)后,下令廢除“袁大頭”,發(fā)行印有蔣介石和孫中山頭像的銀幣,但是最后不得不收回廢除“袁大頭”的決定,這是為什么?

因為“袁大頭”銀元在市面上的流通數(shù)量實在多得驚人,根本沒有辦法全部回收。而且要將回收的“袁大頭”再回爐鑄造成大量的新版幣,不僅投入的成本大,而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此蔣介石只能繼續(xù)承認“袁大頭”的存在,用于補充新版銀元的差額,就這樣在市面上逐漸形成了“三大頭”并存的局面。

但是總體上還是以“袁大頭”為主,直到民國二十四年(1935),國民政府推行法幣(紙幣),就基本上不向市場投放銀元了。不過,在民間貿(mào)易和黑市金融中,繼續(xù)用銀元交易仍暢通無阻。

●? 銀元的收藏價值

銀元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特定的歷史背景,再加上其本身就是貴重金屬,從而決定了它有保值增值的收藏價值。

銀元的收藏價值分兩層來解釋:首先銀元作為不可再生的玩物(區(qū)別于玉石、投資幣等),因為鑄造銀元的模具,在當年都是人工雕刻的,是一件展現(xiàn)不同流派技能的工藝品,其藝術(shù)價值高。其次銀元的版別、種類非常繁雜,可以按照年代、國家、字體、造幣廠、面值、地域等分類,是一部展現(xiàn)人類的生活史。

老銀元代表著一個特定時期的貨幣文化,反映了近代金融的歷程、鑄幣技藝的發(fā)展,是研究近現(xiàn)代史的珍貴實物和依據(jù)。當年的擁有者大多為官宦商賈,民間較少,加之歷史戰(zhàn)亂、強制兌換、政治運動,存世量更顯稀少,因而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觀賞價值和文化價值,又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增值功能。近年老銀元價格一路穩(wěn)步上揚,收藏銀元的收益遠勝于投資其他品類,如果能淘到貨真價實的珍稀幣,收益翻倍輕而易舉。

由于老銀元存世量少、材質(zhì)好、價格穩(wěn)定,而且有投資增值特性,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收藏投資市場中備受矚目的焦點,就連最普通的品種都出現(xiàn)幾倍的漲幅,稀少或品相較好的老銀元更是漲勢驚人,特別是一些稀少品種,成為名副其實的惜售之寶。幾年前,在嘉德拍賣公司舉行的一場錢幣專場上,一位銀幣大收藏家基本上收齊了除“中國十大珍品銀元”外,從清末、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初的全套各種類版本銀元,僅差10余枚特別稀少的品種。這次拍賣會上恰好有一枚“中華民國十五年孫中山像/麥穗圖壹圓”,銀色老到、包漿自然,而且品相上乘,他也正是奔了這枚銀元去的(圖22)。該枚銀元的起拍價為8000元,由于有多人參入舉牌叫價,經(jīng)過一路哄的抬價競爭,最終他以28800元(不含傭金)落槌成交。

近代銀幣之所以深受集幣愛好者青睞,還有其他7種原因:

1.近代銀元制作精美,銀光燦燦,讓人愛不釋手。

2.近代銀元品種紛繁,圖案漂亮,文字雋秀,特別是民國初期各地軍閥鑄造并帶有自己肖像的紀念銀幣,更是具有較高的鑒賞價值。

3.近代銀元制作量比銅、紙幣少得多,當年的擁有者大多為官宦商賈,本不普及,加上明末、清末、民國時期戰(zhàn)亂頻頻,尋常人家中已不多見。

4.新中國成立初期大量兌換,近代銀幣中的一部分作了戒指、耳環(huán)、筷子等他用,加上歷次政治運動的“洗禮”,使銀幣的損耗極大,特別是一些較珍貴的銀幣品種存世量已很少。

5.近代銀幣普通品種的售價并不高,一枚品相上好的民國三年鑄造的“袁大頭”銀元也只有900元左右;一枚民國十八年鑄造的“孫中山像貳毫銀輔幣”僅賣120元,該價格比一枚普通的流通紀念幣還低。

6.近代銀幣傳世日久,一些較為珍貴的銀幣備受歡迎,不少集幣愛好者無不以擁有一枚珍稀銀幣品種而感到自豪。

7.中國機制銀元的鑄造史雖然只有130年左右,也就是四代人的歲月,但從民國中期開始,連普通百姓中的老一輩在世時,就是節(jié)衣省食都要存著幾枚銀元留給兒女,甚至作為傳家寶一代又一代留到現(xiàn)代。這股風的延續(xù)可以說是從弱到強,從而形成了老銀元越來越多的沉淀,也引發(fā)了供需矛盾,以致價值上漲。

●? ?銀元收藏的入門

中國鑄造的銀元品種繁多,全國各地各個時期都有鑄造,如果從收藏的角度,想集一個“中國銀元版本大全”,筆者估計會超過10000枚/種(含樣幣、錯版、變異和官鑄、私鑄版等),這正是收集、玩賞銀元的樂趣所在,下面粗略概括一下中國銀元的系列。

1.清末、民國系列有:“江南龍”系列、“川龍”系列、“廣東龍”系列、“湖北龍”系列、“吉林龍”系列、“云南龍”系列、“北洋龍”系列、“安徽龍”系列、“浙江龍”系列(主要以輔幣為主)、“川藏”系列、“東三省”系列(以輔幣為主)、“總廠”系列、新疆系列等。每個大系列里又分無數(shù)個小系列,小系列里面又分無數(shù)種版本/別,如:

〔1〕“總廠”系列中,有造幣總廠、宣統(tǒng)三年、龍鳳幣等。

〔2〕“江南龍”系列中,有江南甲辰(圖23)、江南壬寅、江南辛丑、江南庚子、江南戊戌、江南己亥、江南癸卯、江南乙巳、老江南等。

〔3〕“川藏”系列中,有盧比、雪山獅子、章嘎等。

〔4〕外國貿(mào)易銀元系列中,在中國常見的品種有鷹洋、站洋、坐洋、大力神、威廉、雙柱、拿花、大飛鷹、飛利普、日本龍洋(圖24)等。

〔5〕軍閥銀元系列中,有飛龍、共和、黎元洪光頭、黎元洪帽子、黎元洪地球、段祺瑞、張作霖、文曹、武曹、徐世昌、唐軍長正、唐側(cè)、貴州車、貴州竹子、四川大漢、袁世凱像七分臉、孫中山開國、孫中山帆船、孫中山西服、孫中山地球(圖25)、孫中山陵墓、孫中山甘肅壹圓、褚玉璞等。

〔6〕蘇維埃銀元系列中,有列寧頭像、地球和鐮刀、錘頭等(圖26、圖27)。

2.收集銀元一定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切忌一口吃個大胖子。越是高檔的銀元仿制水平越高,越難區(qū)分真?zhèn)危切笆笳洹薄笆≌洹?,入門的各位就先別惦記了。有一位集藏銀元近60年的老藏家,在一次學術(shù)交流會上曾發(fā)出這樣的感慨,“都快玩一輩子銀元了,十大珍十小珍別說收藏,連上手都還沒有見過正宗的,真是深感遺憾啊”。由此可見,那些本來存世量就只有幾枚而且都是名花有主或流傳有序的珍罕銀幣,那些在市場上能見到的“廣東雙龍壽字一兩、湖南一兩、浙江一兩、北洋一兩、造幣總廠中心吉字一兩”等銀元,千萬別當“漏”撿。

3.初入門的朋友最好先從民國系列集起,如:大頭、小頭、船洋、大漢、迪化等,先從普通版到不同版本,版本中的變異品最好是暫時別收。

4.初具銀元知識并玩熟了之后,可以再收集“江南龍”里面的“甲辰、壬寅、辛丑、庚子、宣三、造總、北洋龍”中1929年后的幾個年份銀元及“廣東龍”“湖北龍”等,這些龍圖版銀元目前市場價格還不貴,龍圖版的銀元在制作工藝上都精湛,比較容易上手。

其中較復雜的是“川龍”,因版別繁多、制作工藝特別,不太容易上手,建議下個步驟再考慮。

5.收集銀元進入到中級階段時,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鑒賞基礎,這個時候最好選擇一個主攻系列,選擇精一點,以點蓋面,比如“袁大頭”銀元,不要小看它,更不要覺得它簡單枯燥,其實“袁大頭”銀元有100多個不同版本/別,無論是鑒賞還是研究或者是投資,都是一筆價值可觀的財富。

6.銀元收藏進入高級階段的,屬于癡迷級或者是大咖級別了,達到這樣級別的人,一是要有巨大的財力支持;二是堅持集藏幾十年、從未間斷集藏的有心人。

進入到這個級別的,要基本上具備兩個條件:銀幣研究專著4部以上;銀元的各種類版本/別,收藏量不少于6000枚。

猜你喜歡
銀幣銀元流通
大象法官分銀幣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爾鎏金銅佛流通考察
面包里的銀幣
鑒定老銀幣的幾種方法
收藏界(2018年5期)2018-10-08 09:10:56
“流通空間”的中西方比較
小熊撿銀幣
外國銀元流入福建及其影響初考
中國錢幣(2016年6期)2016-06-15 20:29:57
聰明的縣官
真假銀元
模擬天平秤的過程找出假銀元
水城县| 泊头市| 弥勒县| 垫江县| 都江堰市| 宿迁市| 于田县| 松溪县| 会理县| 屏东市| 嫩江县| 华安县| 崇信县| 且末县| 涡阳县| 扶风县| 宁城县| 霍山县| 多伦县| 囊谦县| 靖边县| 新河县| 通州区| 玉林市| 顺平县| 湖南省| 嘉义县| 开远市| 鄢陵县| 启东市| 丽江市| 天气| 鹤庆县| 容城县| 文成县| 天等县| 祁连县| 阳泉市| 怀来县| 阿克苏市|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