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 駿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庇纱舜淀懥巳珖秶目h級媒體融合與融媒體中心建設的號角。隨即,中宣部2018年11月出臺《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指導全面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計劃在2018年先行啟動600個建設單位,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全國全覆蓋,三年時間完成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總體目標。2019年,國家為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和發(fā)展,安排中央專項資金預算達147.1億元,進一步推動其加速發(fā)展。[1]
據浙江省記協(xié)縣市區(qū)域報工委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縣市區(qū)域媒體實現經營總收入約17.6億元,比前年同期增長約3.85億元。浙江省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起步較早,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是由媒體自身發(fā)起的新媒體探索階段。21世紀初,浙江的縣報率先開始涉足新聞網業(yè)務,2003年國家對報刊進行大整頓后,浙江保留下來的16家縣報陸續(xù)開展新聞網、數字報、手機報等新媒體業(yè)務,而一些被取消刊號的縣報則保留了原班人馬,轉型建立了縣級新聞傳媒中心,發(fā)展新聞網站等新媒體業(yè)務。
2.第二階段是2011年開始的以長興為代表的縣級融媒體實踐階段。長興縣2011年率先把傳媒中心、電視臺等機構合并組建成新的傳媒中心,開始探索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3.第三階段是2018年后由中央號召和推動發(fā)展的階段。對縣域內的報紙、廣播、電視、網站等新聞機構進行整合重構,把內宣外宣、網上網下資源融于一體,通過機構整合、人員重組、渠道優(yōu)化等手段進行新一輪區(qū)域媒體深度融合。
隨著全國性縣級融媒體建設大潮涌起,先行一步的浙江在2019年實現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全覆蓋,長興、三門等被中宣部列為全國示范單位,蕭山、安吉等縣級媒體廣告年收入超過5000萬元。據人民網研究顯示,2019年全國縣級融媒體言值(傳播影響力)指數達64.8,浙江縣級融媒體輿論熱度指數最高,達89.6,領跑全國。
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建設和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命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從戰(zhàn)略高度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2]
現階段,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不僅要在機構、平臺、人員、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不斷增強媒體的“四力”;還要進一步打造區(qū)域主流輿論陣地,完善媒體服務功能,積極投身參與到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建成綜合性的新聞資訊和社會治理平臺。
【功能1】致力打造基層社會治理的資訊傳播平臺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需要有效整合縣級媒體資源,調整優(yōu)化媒體布局,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打通基層百姓信息傳輸“最后一公里”,完善我國四級新聞傳播體系。未來縣級融媒體中心不僅要更加精準、高效傳播信息,還要集成信息、社交、服務等功能,實現功能融合??h級融媒體通過深度整合轉型,利用“接近性”優(yōu)勢深耕本地,全方位、全流程報道地方重大事件和其他各類新聞資訊,建成區(qū)域內的權威媒體品牌參與社會治理。
【功能2】致力服務基層各類用戶的實際工作與生活需求
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是推動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在基層強起來的重大舉措,是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實現“最多跑一次”的有效載體。媒體要助推政府、組織和百姓的有效溝通,讓廣大公眾以“合作”的姿態(tài)共同參與社會綜合治理。以用戶為中心,注重用戶體驗,完善用戶服務功能,把縣域內的居民最大限度地納入服務范圍,構建具有縣域特色、深度融合的新型“新聞+服務”媒體。
【功能3】致力發(fā)揮基層社會治理的職責與效能
“郡縣治,天下安?!笨h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要服務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戰(zhàn)略,整合媒體資源和政府資源,以溝通政府和多元治理主體關系為核心,形成包括媒體服務、黨建服務、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增值服務在內的五大服務。黏著百姓走,跟著民生跑,讓媒體在跨界融合中發(fā)展,讓百姓在媒體融合中獲益。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中,進一步把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抓手,承載更多的社會功能和社會責任,在提升地方政府和社會基層治理能力、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方面,為媒體發(fā)展開拓新的天地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