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禁忌
冰島有個“全國人名委員會”,他們對新生兒命名有著“生殺大權(quán)”。據(jù)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近期,他們“斃掉”了一個名字:“路西法(Lusifer)。”
這個名字無法進入官方名字列表,冰島全國人名委員會給出的理由是,“這是魔鬼的名字,未來會讓孩子難堪”。
《冰島晨報》報道,去年11月,該委員會收到了類似的命名請求,與這相差一個字母:“Lucifer?!碑敃r委員會拒絕的理由除了此詞與撒旦有關(guān),還因為冰島語里沒有字母“c”。本次,想用此詞給孩子命名的父母改“c”為“s”,也沒能獲得通過。
在冰島,全國人名委員會是一系列保護冰島傳統(tǒng)的機構(gòu)之一,他們確保人們起名符合語言規(guī)則。BBC稱,該規(guī)則自中世紀以來并無大的改變。一個獨特的地方是,“冰島人鮮有真正的姓氏,他們的姓衍生自父母,孩子的姓就是在父親或母親的名后面加‘son(兒子)、‘dottir(女兒)。”
而近些年,一成不變的命名規(guī)則開始受到指責,包括一些官員在內(nèi)的人批評這種做法很過時。
不過,在世界范圍內(nèi),也有其他國家對名字有嚴格要求。比如,在德國,人們也不能起名叫“Lucifer”;新西蘭禁止人們起名為“女王(Queen)”;意大利人不能給孩子起名“星期五(Friday)”;在丹麥,人們可能找不到叫“猴子(Monkey)”的人……
寫了40年的抱怨信
讓你堅持做40多年的事,會是什么呢?據(jù)報道,英國“誕生”了一位最固執(zhí)的人,他幾十年如一日地給當?shù)貓蠹垖懕г剐拧?/p>
“我是英國最樂于表達自己觀點的人。”現(xiàn)年70歲的伯尼·卡羅利不無驕傲地說,“我會對所有事表達自己的看法。我知道我的聲音不會帶來任何改變,也不會解決什么問題,但對我而言是個很好的經(jīng)歷?!?/p>
這段經(jīng)歷要從42年前說起。據(jù)英國《地鐵報》報道,1978年起,卡羅利開始每天給《利物浦回聲報》寫信表達對某事的不滿。第一封信,他嘲笑了當?shù)刈h會,但具體因為何事,他已然記不清。“我總是感到很生氣,直到我開始寫信才找到發(fā)泄口?!彼f。
起初,卡羅利每周要花20英鎊用于郵寄信件,后來,他改為發(fā)電子郵件。在至今超過1.5萬封信、約400萬字中,卡羅利無所不批判。今年初的一封信中,他抱怨其所在地區(qū)總是有人燃放煙火、公園欄桿上會有狗糞便等。
通常,卡羅利會先瀏覽全國性報紙,找到讓自己想發(fā)牢騷的事件,然后在手邊能找到的紙張上,寫下自己的想法。寫的時候,他非常注重語法,之后也會仔細編輯,使每封信的文字數(shù)量保持在250個左右。
寫信這件事不僅助卡羅利控制住憤怒的情緒,還帶來了別的“益處”,他說:“我用于寫信的時間超過和妻子在一起的時間,我認為,這可能讓我得以保住婚姻,原因是,寫信讓我沒時間煩擾妻子?!?/p>
禁止喂雞
近來,一群雞讓英國英格蘭南諾福克郡的小鎮(zhèn)迪斯頗不寧靜。據(jù)報道,小鎮(zhèn)居民陷入分歧,問題是:能不能給這些雞喂食。
1月底,南諾福克郡議會稱,抓到誰給雞喂食,就罰款80英鎊。然而,這引起動物愛好者的不滿。官方貼出的警示公告也被人撕下。
“很多人喜歡它們,我們都是熱愛大自然的人,孩子們也會來看小雞們。”經(jīng)常給雞喂食、現(xiàn)年72歲的卡羅爾說。還有的人說,官方應該先去處理更重要的事務。并非所有小鎮(zhèn)居民都維護小雞。最早,雞主人拋棄了這些小雞的“爸媽們”,經(jīng)過不斷繁衍,“流浪雞”達到約200只,兩年多里,這些雞不斷給當?shù)厝嗽斐衫_。
據(jù)《太陽報》報道,這些雞也會引發(fā)衛(wèi)生方面擔憂,它們會隨地大小便,有時還阻塞交通,它們曾強闖民宅,甚至一度嚇得郵遞員不敢派件。
不堪其擾的居民頻頻向官方投訴?!安稓⑺鼈儾皇强扇≈馈!蹦现Z福克郡議會發(fā)言人稱,因為這些雞出生于野外,屬野生動物,官方無權(quán)捕殺它們。動物保護組織也不能捕殺“幸福、健康”的雞。
之前給雞尋找新主人等嘗試也不成功,今年1月,當?shù)刈h會決定,禁止居民給它們喂食。眼下,此法引發(fā)爭議,野雞和小鎮(zhèn)還要繼續(xù)“在一起”。
編輯/王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