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舒涵
以前總是聽大人說起自己的青春年少,在酒過三巡之后泛起淡淡淚光;總是在電視節(jié)目里聽明星唱起青春年少,揮舞著雙手告別青春的美好;總是在書里的文字間看到青春字符的跳躍,思緒念念試圖勾住回憶里的那個人。過去的我總是不理解,學生時代有什么好,不是作業(yè)趕不完就是被老師罰站。成年人總是那么矯情,明明不是真心實意還隨波逐流地去懷念。我這個身處其中的人當時并沒有覺得有多么美好,直到高中畢業(yè),邁進了大學校園,直到在與人交談時口中時不時蹦出“那一年”“那幾年”“那些年”這些開頭,直到迷茫時腦海里不自覺地蹦出來以前的畫面,我才真正意識到,原來,我已長大,原來,那不是矯情,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一幀幀最美的時光影像。
那一年,有你有你們。
大部分人回憶起高三那年,都是無盡的黑暗與壓力,在汗水與淚水中度過。可是我每每回憶起那一年,確是與你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說來也慚愧,自己確實是個學渣,但是想起那些開心快樂一同對未來充滿期待的樣子,是無盡的感慨。身為藝術生的自己,不但沒有受到班主任同學的有色眼鏡看待,反而班主任每次都帶著期望鼓勵我走這條道路,每每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我,還讓我主持每次班上的動員大會;同學們也因為開學第一次考試班上第一名是個藝術生而迅速認識了我。我們一起宣誓,一起站起來讀書,一起團結起來超過別的班。我的高三,在一張張傳過大半個班的小紙條上,在一張張要出去集訓的假條里,在每次??己笠粡垙埾才返哪樕狭鬓D而過。
那一年,不是充滿了壓力與淚水,而是由你,你們一起拼湊出的彌足珍貴的記憶!
那幾年,時光匆匆已然逝去。
前段時間因要函調檔案而再次返回那個充滿回憶的地方,看到高三的學生在模擬考試,堆在教室外走廊上的一箱箱的書瞬間勾起了我的回憶。上了大學每次假期與高中好友相約,每次必去的就是高中外邊的一家果凍屋,我們一起聊著如今的生活,一起規(guī)劃著未來的方向,當然離不開過去的人和事。交流過程中,好像很多人都變了,但好像又有很多人依然那樣。不少人都走散了,大家從夢中走向現(xiàn)實,都做出了自己深思熟慮后的選擇。有不舍嗎?當然有,非常不舍,那種看得到卻再也回不去的從前。有遺憾嗎?當然有。遺憾那些一起經(jīng)歷的美好如今逐漸被記憶消損。身邊的人早已經(jīng)不再是當年那些你你我我,因為各種原因那些人的面龐在腦海中已經(jīng)模糊暗淡,只在社交軟件中零零星星看到他們如今的新生活。
那幾年,像一幅水墨畫,有模糊的渲染,也有清晰的勾勒。
那些年,無怨無悔再見仍是少年。
如今的我馬上面臨畢業(yè),時光匆匆竟是這樣飛速,感覺要比高中三年短暫許多。前段時間輔導員突然被調走時在最后一次會議上不顧他人眼光放聲大哭的我發(fā)現(xiàn),這么多年過去了,除了年齡的增長外,人也變得越來越感性。越大越不喜歡分別的場景,但好似在那個時候分別時在心里卻沒有太大的觸動,當那些年陪伴在身邊的人離開時卻也坦然接受了,也許那時心中還抱有對未來新生活的期待與向往吧。但如今成熟也明白,人總要分別,分別后總會留下回憶,那些或悲痛或開心或遺憾的記憶在我看來是我最寶貴的藏品。在我生命中出現(xiàn)的那些人和事,我都感謝相遇,如果他們已經(jīng)遺失了那些回憶,我想,就由我來一遍一遍重新上色吧。
那些年,無論好與壞,我都心懷感恩。
以前總不懂人們對于青春年少的遍遍回味,而如今,當我開始時不時想起時,我便意識到,或許我的青春年少已然成為過去式,在思念的因子里綻放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