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今
那年正月的一個周末,原本是去梁家寨看放河燈的,由于日頭還高,又無去處,便想起駱駝道。雖說其名氣遠(yuǎn)遠(yuǎn)遜于隔壁的大汖,但也是常出頭露面于各類媒體,加其村名本身就古色古香,氤氳著遙遠(yuǎn)、神秘、凝重的氣息,于是,我們便驅(qū)車前往。
鉆進(jìn)一道溝,攀上一條盤山路,車子七拐八拐,地勢越來越高,很有幾分險要。沿路只見山石,不見人煙,更無村落。正疑惑間,我們已近山頂。就在路的盡頭,山的頂端,一個村子羞羞答答地露出小半張臉。我想,這定是它了。
果然,一塊駱駝造型的導(dǎo)覽牌熱情地歡迎了我們,并詳細(xì)介紹了駱駝道的前世今生。盡管如此,我們依舊一臉茫然,像一個面對螃蟹的貪婪食客,垂涎三尺卻無從下口。如果有位導(dǎo)游就好了。導(dǎo)游自然是沒有,甚至人也看不到。村子干干凈凈、空空蕩蕩、冷冷清清。偶爾一半聲雞鳴犬吠,算是能聽到的唯一響動。
心里沒譜,腦中無緒,那就信馬由韁吧。
眼前是一段平坦的水泥路。路的一側(cè)是石頭房子,另一側(cè)豎著些間隔約兩米的木桿子,每根桿子上挑著兩只紅燈籠,一看便知是人為“雕琢”。紅燈籠倒也烘托出幾分寧靜祥和,水泥路就有些不入眼,與古村氣氛不搭調(diào)。想來,村里為了讓古村重新煥發(fā)生機(jī),在做好媒體宣傳外塑形象的同時,也在精心整治村容村貌以內(nèi)強(qiáng)素質(zhì)。只是,往往“畫蛇添足”,破壞了渾然一體的效果。
那些水泥路,未來命運(yùn)堪憂。
走完這段水泥路,也沒遇上一個人。再往前走,便是一條窄窄的巷子,兩側(cè)全是清一色的以石頭為骨、黃土為衣的房子。似乎一場雪剛過,巷子的背陰處還堆有殘雪,向陽處的雪已融化,地上泥水交融,腳踩下去,一不小心就會濺起泥點(diǎn)。據(jù)導(dǎo)覽牌指示,巷子前面有棵古槐,這也算是個看點(diǎn)。一般,古村總有古樹,這里也不例外。
依然沒遇到人。
在巷子的拐角,有一個約一米高的圓形石臺,臺上是一個石碾。石臺周圍地面的積雪上落著些雜亂的腳印。看來,剛剛過去的這場雪還不小呢。石臺背后是兩扇緊閉的木門,門扇上貼著嶄新的春聯(lián),在白雪的映襯下十分醒目。春聯(lián)的上端印著富貴牡丹的圖案,下端印著金魚戲蓮,中間是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大門兩邊掛著兩盞大紅燈籠,上面分別印著“歡度春節(jié)”和“家和萬事興”。瞧這份喜慶,雖未謀面,卻知主人心意。
我們正在專心致志尋找那棵古槐的當(dāng)口,冷不防看見一段石墻的墻根處,席地坐著一個人。灰白色調(diào)的他與同樣灰白色調(diào)的墻融為一體,像一幅油畫。這時的太陽光正好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卣赵谑瘔ι?,雖不夠明媚,卻很溫暖。初春的午后,靠著墻根曬太陽,確是件愜意之事。一路走來,這是我們在駱駝道村遇到的第一個人??伤某霈F(xiàn),讓人覺得更加寂靜。而他的形象,使我想到了武林小說里的“丐幫幫主”。我們主動上前與他打聽古槐的事,他用手指了指前方。我們又向他詢問村子的情況,他也簡單說了說,并感嘆道:“快沒人了!唉——”一聲長長的嘆息,蘊(yùn)含著無限遺憾和惋惜。昔日熱氣騰騰的生活,想必是他今生最美的回憶了。
遠(yuǎn)遠(yuǎn)看去,那顆古槐偉岸挺拔,樹冠婆娑,此外也無更特別之處,于是我們便折轉(zhuǎn)到另一條巷子。這是一條石頭路,地面由一塊塊大青石砌成,臺階也是石頭壘就,雖然石縫間有水泥填充,倒也與石頭相融。在一段石階的盡頭處,有一戶人家,大門虛掩。我們邊問“有人嗎?”,邊推門進(jìn)去。院落干凈整潔,一位老者聞聲而出。撲面看去,老者不像“農(nóng)民伯伯”,更像一位退休在家的老干部,不慌不忙地接應(yīng)著我們,神閑氣定,寵辱不驚。
告別“隱者”,順著石頭路繼續(xù)向前。走著走著,聽到了人語聲。那聲音空靈響亮,在寂靜的村子上空飄蕩回旋,讓我想起“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詩句。循著聲音走去,遇到一座院落。院門高大,門楣頂部刻著“致中和”,應(yīng)該是個書香門第。走進(jìn)院中,迎面便是一幢兩層的房子。整個建筑的墻體十分陳舊,有些地方墻皮已嚴(yán)重脫落,木質(zhì)門窗也已被時光剝蝕為棕褐色。一層的門窗上還鑲有玻璃,二層的門窗既未鑲玻璃,也未糊紙,顯然早已無人居住,只留一個空架子。那些褪色的窗欞,圖案精美,做工細(xì)致。其中兩扇窗欞的中心,分別雕刻著“和”“氣”兩個字,手藝更是不凡。
很想登上二層看個究竟,老人說,這是祖上留下的房子,年久失修,不敢上去。院中堆滿了各種雜物,看上去十分凌亂。與老人攀談間得知,二老的子女都在外面工作,他們舍不得老宅,也習(xí)慣了村里的生活,便相依相伴,廝守在村里。老人很熱情地向我們推銷著自家的核桃,我還在挑揀猶豫間,丈夫已付了十斤的錢,甚至都沒討價還價。老嫗一邊給我們裝核桃,一邊不住地說:“回去吃吧,好著咧!”二老把我們送到大門外,還一再囑咐,“再來??!”
沿著“致中和”門前的石坡走下去,拐了彎,我低聲抱怨丈夫:“還不知道好不好,就一下買了那么多!”丈夫的話卻讓我良久沉默。他說:“權(quán)當(dāng)他們是我的父母,買他們的核桃就算是我盡孝心了?!惫艓啄昵岸家讶ナ溃耙踩邕@二老一般,生活在一個不足百人的小山村的老宅里。
在導(dǎo)覽牌的引領(lǐng)下,我們來到了一座院落前。從大門的排場和門墩的石雕就可感到院落的豪華與氣派。可惜,大門緊閉,鐵將軍把門,院落的情形只能從一塊木牌上的幾行文字中略知一二。該院落已有四百年之久,宅主姓梁,宅子屬明清建筑,整個院落約300平方米,房屋造型為徽派風(fēng)格,多為二層結(jié)構(gòu),據(jù)說四合院里到處是磚雕、石雕、木雕。無緣進(jìn)入梁宅,只好再到他處看看。轉(zhuǎn)身之間,不知從哪里鉆出一只狗,擋在了前面。我本能地朝丈夫身后躲去。狗沖我們叫了兩聲。丈夫一邊安慰我不必害怕,一邊拉著我從狗身旁走過,嘴里還說:“狗狗,來,過來!”說也奇怪,那只狗真就跟了來。之后,我們再未遇到人,只有那只狗狗不離不棄,形影相隨。直到我們上了車,并一再說:“回去吧,快回去吧!”那狗才停下來,一動不動地站在村口,目送著我們,一副不舍的表情。我說:“村里人稀,連狗也覺得孤獨(dú),見個人親得什么似的!”
駱駝道是一個典型的太行山古村,位于盂縣梁家寨鄉(xiāng)的牛道溝內(nèi),據(jù)說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古村東南的古道,是當(dāng)年晉商到口外的必經(jīng)之地。明清時期,晉商中的駝幫,以駱駝運(yùn)輸為主,常經(jīng)過此地,駱駝道由此得名。由于山路崎嶇,駝幫翻越駱駝峰(一說村名由此而來)至少需要一天,因此駱駝道村成了他們補(bǔ)給和休息的驛站,想來也曾人來駝往,熱鬧繁華過。而今,古道猶在,驛站已無,北方“茶馬古道”的遺風(fēng)早已不在。只有那些芳華已逝、風(fēng)韻猶存的石屋木窗,在堅守著昔日的輝煌,講述著古村的過往。
長久以來,每每想到駱駝道之行,總?cè)缫粓鰤簦秀笨~緲,亦真亦幻。太陽和暖,石路蜿蜒,殘雪冷清,石碾寂寞,燈籠耀眼,石屋滄桑,門窗落寞,雕花自賞,灑脫的“丐幫幫主”,超然的“隱者”,親切的“致中和”二老,相依相伴的狗狗,一切都是不期而遇,一切卻又像早有安排。他們在那里等了千年萬年,為的是與我演繹一場初春的寂寞,了卻一段擦肩而過的塵緣。那情景,好似《城南舊事》,平凡瑣碎卻直擊人心。
這次,是專程奔著駱駝道來的。腦海里還是那年冬日駱駝道的深深寂寞。如今是夏日,情景自是不同。只是,又能不同到哪里?不過多了幾片綠蔭。
依舊是那條盤山路,情景卻與上次截然不同。路兩旁樹木蔥蘢、莊稼茁壯、青山橫亙自不必說,單說公路,較上次可說是煥然一新。路面平坦寬闊,標(biāo)識清晰醒目,臨溝一側(cè)還有護(hù)欄。行駛在這樣的路上,既安心又舒暢。一路上同伴們不住贊嘆。在路的一個拐彎處,看到豎有“太行1號國家旅游觀光公路盂縣梁家寨境內(nèi)第一期公路工程(牛道嶺至椿樹底段)項(xiàng)目部”的牌子,才恍然大悟。真如“枯木逢春發(fā)新芽”,沉寂多年的駱駝道看來要迎來好時候了。
車到村口,那塊駱駝形狀的導(dǎo)覽牌仍舊立在那里,只是如今的它,不再孤單。不遠(yuǎn)處有即將投入使用的停車場,旁邊是新建的游客服務(wù)中心,還有設(shè)計別致的水沖式衛(wèi)生間。幾日不見,各種設(shè)施完善了不少。
同伴中有一位算半個土生土長的駱駝道人。他舅舅家在這里,他小時候常來駱駝道,一住就是十幾日。這里的山巒樹木、田地屋舍、巷陌人家,他都如數(shù)家珍。自然,下車伊始,便有親戚朋友招呼,噓寒問暖,滿臉熱情。說話間,一輛帶棚布的工具車停在村口。幾個人從車上跳下來,掀起棚布,露出車?yán)锏母黝惿钣闷贰T瓉?,這是輛“貨郎擔(dān)”。幾個村民聞訊而來,問長問短,東挑西選。這輛“大篷車”的到來,如投入湖心的一粒石子,在寂靜的村子里濺起幾圈喧鬧的漣漪。
站在村口,眺望對面山巒,清秀挺拔,深沉凝重,像村子的一道道綠屏障,守護(hù)著古村的風(fēng)水和祥瑞。乳白色云霧在山巔繚繞,翩躚起舞間,青山之面時隱時現(xiàn),時晴時陰,使疊嶂峰巒更添神秘色彩?;赝迩f,駱駝道的妝容與冬日大相徑庭。她如一張巨幅“油畫”,懸掛于眼前。我們只有仰頭,才可觀賞它的畫意。畫里有樹、有花、有徑、有人家,還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和偶爾出現(xiàn)的貓狗?!爱嫾摇豹?dú)具匠心,以綠鋪底,盡顯夏日村莊的生機(jī)和活力。那些疏疏落落的充滿滄桑感的石頭房子掩映于綠樹叢中,這兒露出半個黛色屋頂,那兒露出一面黃色土墻。一段石徑彎彎曲曲沒入綠中,一扇窗欞端端正正掛在樹梢。誰家的院墻上有一片金燦燦的黃,誰家的大門前有一叢火艷艷的紅。黃與紅豐富了畫面的色彩,在一片清涼中透出一絲絲暖意。繁茂的枝葉遮掩了白墻紅瓦的新建房,也遮掩了村莊的“瑕疵”。山村渾然一體,“油畫”古樸而有韻致,不由勾起人心中的無限鄉(xiāng)愁。
上次的遺憾仍縈繞于心,便急于想去那座有幾百年歷史的古老宅院尋古訪幽。沿一段石徑向上,便來到“梁氏宅第”門前。
之前,因了看到對院落的介紹,心下有許多期許。磚雕、木雕、石雕、徽派建筑,這些透著昔日繁華的元素,像羽毛一樣撩撥著我的心。幻想著通過觸摸它們,能穿越時空,回到當(dāng)年的古院老宅,與其對話,聽它們講述家族的興衰榮辱,家人的悲歡離合,從離奇曲折的故事中讀出世事的變幻和人生的無奈。駐足院門前,聽著落鎖的聲音,心里有些許激動。如同雷峰塔倒掉那一刻人們的心情,不知那個美麗善良忠貞賢惠的白娘子是否會飛身躍出?而我在想,這個古老院落究竟是像江南園林般靈秀精致,還是如北方大院般大氣嚴(yán)謹(jǐn)?但無論如何,滄桑、深邃、精致是一定的。
然而,當(dāng)我穿過門廊,立于院中,頓覺深深的失落。院子很小,這是大大出乎意料的。想象中,過去大戶人家的院子,怎么也得有幾進(jìn),屋舍也會重重疊疊,錯落有致。穿堂過院,屋子或明或暗,或大或小,峰回路轉(zhuǎn),曲徑通幽。眼前的院子很簡單,大小與一般農(nóng)家院子相差無幾,甚至還更小些。站在院中,整座宅子的格局一覽無余。三面均為二層建筑,這該是所謂的徽派建筑了。一層為磚石結(jié)構(gòu),門窗已換成上世紀(jì)農(nóng)村流行的式樣,以木框?yàn)橹?,靠窗臺的部分鑲有玻璃。二層門窗還是老式樣子,全部為木框,窗格很小,或網(wǎng)格狀,或回字格狀,有的地方還雕有“萬壽”圖。原本是里面糊毛頭紙,擋風(fēng)隔熱又保暖,如今久無人居,只留些殘紙的痕跡。這樣結(jié)構(gòu)的門窗一旦關(guān)閉,屋內(nèi)的光線該有多暗??!正屋的二層有約一米寬的廊檐,前有護(hù)欄,也是木結(jié)構(gòu),上有雕刻,圖案已十分模糊。西屋與正屋的連接處是一段木梯,該是上二層的通道,早已破爛不堪,恐怕一只腳就能使它粉身碎骨。東屋與正屋的連接處是個過道,穿過過道,可見一段木梯,也是上二層的通道。過道右手是一扇門,想來是宅子的后門。通過正屋的門縫,能看到屋里的陳設(shè)。有鍋灶,有衣柜,有鍋碗瓢盆,還有些不知名的用具??雌淇钍?,有的年代久一些,有的也就是上個世紀(jì)的東西。雖積著厚厚的塵土,卻透著往日的煙火氣。這些徽派建筑早已是人去樓空,留一副殘骸記錄傷心的過往。
整個院落破敗的讓人心痛。然而,其背后的故事更讓人唏噓。
據(jù)村中人講,當(dāng)年的當(dāng)年,陰陽先生經(jīng)過此宅,表情嚴(yán)肅,坦言此為不詳之宅,其入住者將子孫不旺。之后入住的兩位宅主均子孫零落,命運(yùn)不堪。第三位梁氏宅主,因家境過于貧寒,為有一席落腳之地,也顧不了許多,便賤買下此宅。其間,陰陽先生又路過此,滿臉喜悅,連說此宅要興旺。果不其然。梁氏后來娶妻生子,建立家庭。后到鄰縣任職,膝下五子一女。此人一生既平步青云,又子孫滿堂。由于梁氏遠(yuǎn)走他鄉(xiāng),便賣掉老宅。然而,第四任宅主又落入陰陽先生的不詳預(yù)言之套,其八歲小兒從高處墜落,保住了性命,卻落了個終身癱瘓,于是急急地搬了出去。此后再無人入住。
傳說難免添枝加葉,且只是口口相傳,不足為據(jù)。院,終歸是好的。雖說眼下荒涼了些,但還是讓人浮想聯(lián)翩,期待日后能夠重整華容。
從梁氏宅第出來,走上一段石坡,往左拐,就是“致中和”。兩位老人不知去哪里“云游”了,大門緊閉,鐵將軍把門。很想念兩位老人,也想再買些他們的核桃,還想讓他們知道,我們又來了。
駱駝道村建在一面山坡上,因而整個村子的地勢由低到高,村口在最低處。房屋布局呈梯狀,巷子和路縱橫交錯。在村子里行走,感覺一直在向上爬,且坡度很大。從“致中和”繼續(xù)向上,就到了那位“隱者”的院子。和同伴說起上次遇到“隱者”的事,同伴說,那是村里的老支書。原來如此。無怪乎他會那樣悠然。經(jīng)歷過跌宕起伏,才懂得淡泊寧靜。往事如煙,塵埃落定,平平淡淡是最真。
正走著,眼前出現(xiàn)一片絢爛,在綠灰相間的背景下特別搶眼。近前一看,才知是一叢花,一叢山丹丹花。這是誰家的屋頂,用一叢炫目的山丹丹花來裝扮?
從小就知道,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而且也親眼見過。在夏日山坡背陰處的野草叢中,山丹丹花像個羞澀的公主,著一襲紅色長裙,微微頷首,亭亭玉立于雜草間。那紅,鮮艷、端莊、溫暖;那姿態(tài),靈秀、纖弱、單純。凡見其者,總會感覺眼前一亮,心里一喜。她很獨(dú)立,少有幾株擁擠在一處。眼前這一片,卻是超乎想象的與眾不同,我不由連連驚嘆:原來山丹丹花還可以是這樣的。說是一叢,根本不為過。花朵挨挨擠擠,葉片犬牙交錯,實(shí)在難以計數(shù)。唯此長勢,才讓人印象深刻?;ㄐ闻c紅色山丹丹花的形狀是一樣的,只是大了一圈,花瓣也肥厚許多?;ㄐ奶幫鲁鲩L長的蕊,如同鳥類的長喙。花的顏色黃燦燦的,每片花瓣上都有疏密不均的黑色斑點(diǎn)。這花好生猛,不由讓人聯(lián)想到花斑虎或金錢豹。我的聯(lián)想也生猛了些。既然是花,就該聯(lián)想得溫婉些。其實(shí),她們更像一位尊貴的皇后,披著象征皇家威嚴(yán)的黃色長袍,低眉頷首,俯視著她的江山社稷和蕓蕓子民。于是,駱駝道的山丹丹花開在哪里,哪里就氤氳著富貴、吉祥、凜然之氣。
上次送我們到村口的那只狗狗不知所蹤,倒是有只漂亮的花貓隨了我們一段。之后,不知被什么吸引,再不肯與我們往前一步。唉,貓終歸是貓。
同伴的舅母家位于村子的最高處。他去探望舅母,我們也隨了去。這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家小院。院子不大,呈長條狀。我突然明白,為何梁氏宅第的院子不大了。駱駝道整個村子是掛在山坡上的,不同于開闊的平地。受地形所限,院子都很狹窄。這樣想來,梁氏的院子方方正正,也還算氣派了。恰逢周末,兒女們都回來看望老人。孫輩們的歡鬧聲,女人們的說笑聲,樹上鳥兒們的嘰喳聲,眾聲匯聚,好不熱鬧!院中的柴火灶上燉著一鐵鍋燴菜,香味在小院兒里飄蕩。院中有棵桃樹,枝枝杈杈上結(jié)著的桃子在葉子中間躲躲閃閃,羞紅了半邊臉。主人就用從樹上摘下的桃子待客。舅母熱情好客,說中午吃糕,邀我們留下來一起吃。老人已是九十高齡,腰不彎背不駝,聲音洪亮,口齒利落,看上去不過六十出頭。駱駝道的山水該是滋養(yǎng)人的,生活在這里的人得到的都是天然的幸福。從同伴舅母家走出來多遠(yuǎn)了,主人還端著一盆新摘的桃子追上來,硬是塞給我們幾個,表示沒留下我們吃午飯的歉意。桃子是“綠色”的,水靈靈的,咬一口在嘴里,不禁想起小時候的味道。
駱駝道的過去,曾迎送過無數(shù)支商幫和馬隊(duì),那哺育駱駝道人世代繁衍和商隊(duì)來往不息的生命之源,就是駱駝泉。駱駝泉位于接近村口的一個開闊地,在一個約一人高的石洞下??雌饋?,這就是一個直徑約兩米、深幾十公分的水池子,既不大也不深,水倒也清澈見底。然而,就是因了這個貌不驚人的水池子,演繹了昔日“茶馬古道”的熙來攘往,演繹了梁氏宅第的興旺沒落,演繹了耄耋老人的生命奇跡。事實(shí)上,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水池子,是一眼山泉,當(dāng)?shù)厝朔Q“透山水”。泉水深藏于山中,有豐茂的植被涵養(yǎng),流經(jīng)飽含豐富礦物質(zhì)的巖層,最后從石縫中流出,如剛出生的嬰兒,從頭到腳干干凈凈,纖塵不染。這樣的水,自是好水。雖未親口啜飲,想來定是清冽甘甜。而今,它已是一個景點(diǎn),供人們參觀。它的光輝歷史沒有寫在臉上,卻深埋于人們心田。
如今,國家旅游公路的開通,給駱駝道帶來新的機(jī)遇。這不,來自內(nèi)蒙古的一位客商,準(zhǔn)備投資開發(fā)駱駝道。這是好事。駱駝道雖當(dāng)下是一個剛剛脫貧還需要幫扶的小村落,但已開始復(fù)蘇,并漸漸進(jìn)入人們的視野?;蛟S將來,它會走向舞臺中央,成為閃光燈的焦點(diǎn),再現(xiàn)昔日輝煌。
只是,讓人隱隱擔(dān)憂的是,那時的駱駝道,還會是清涼之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