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1931年去清華大學工作后,每年寒暑假回鄉(xiāng),總要登門看望他的老師韓大受、王維克、李月波等人以及他的同學、朋友。
特別令人難忘的是1946年夏,華羅庚剛從蘇聯(lián)訪問回國,又即將赴美訪問。這一去尚不知何日歸來,他特地回鄉(xiāng)一行。這時,他的恩師韓大受與李月波也在金壇,他立即登門請安。當時金壇各界特別舉行了歡迎韓大受與華羅庚大會。會前有人專程前來邀請華羅庚參加大會并講話,華羅庚第一句話就說:“韓大受先生、李月波先生都在金壇,理當請他們兩位講話,否則哪有我說話的余地!”進入會場時,華羅庚堅持要兩位老師走在前面,還用了一句數(shù)學語言:“百分之百應該是老師走在前面?!比A羅庚攙扶著他的老師們進入會場,并安排他們坐在中間,自己坐在側(cè)位。那天連窗臺上都擠滿了人,大家都要看看家鄉(xiāng)出的這位數(shù)學天才。當有人稱贊他是一個數(shù)學天才時,他連忙站起來搖搖手說:“我不是什么天才,我是慢慢學出來的,在座的老師都知道?!?/p>
華羅庚對他的母校與家鄉(xiāng)懷有深深的感情。他常說:“我的最高學歷就是金壇初中畢業(yè)?!边@句話包含著多少對母校和老師的懷念與感謝呀!
華羅庚非常感謝他的老師王維克。1961年,在南京的一次數(shù)學工作者座談會上,華羅庚親熱地指著王維克的女兒王振亞說:“她父親王維克先生還是我數(shù)學成績的第一個賞識者哩!我這位中學老師,他不僅數(shù)學好而且在物理學、天文學方面造詣也很深,并且是一個有成就的翻譯家,他還是法國巴黎大學居里夫人的第一個中國學生哩!”
正是這種尊師重教的優(yōu)良品質(zhì)和對數(shù)學堅韌不拔的追求與迷戀,才使他有了今天的偉大成就,成為聞名世界的數(shù)學大師,為偉大的中華民族增光添彩。
(選自王元《華羅庚》修改版)
素材解讀
《禮記·學記》中說:“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本S護師道尊嚴,不僅要求學生的言行舉止體現(xiàn)出對老師的尊敬和禮貌,更要從內(nèi)心里敬重老師,并嚴格按照老師說的去做。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不僅尊敬老師,而且愛師如父。他在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說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培。”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適用話題
尊師 謙遜 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