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雷
父母與老師對兒童成長影響較大,因為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和父母與老師生活在一起的。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成年人很少思考自己該怎么做,才能為兒童成長提供最好的幫助和引導(dǎo)。幸虧我們還有文學(xué)作品,這些作品用故事詮釋了良好的溝通和引導(dǎo)該如何去做。《我的老師》和《小蝌蚪》兩篇作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都是成年人與孩子的交流溝通?!段业睦蠋煛分信c凌小成交流的是張老師,《小蝌蚪》中與尼科拉交流的是爸爸。雖然與孩子交流的成年人身份不同,但他們都表現(xiàn)出了成年人的智慧與對孩子的接納和包容。
《我的老師》中,凌小成沒有考上心儀的學(xué)校,在沮喪和失望中與二毛打了一架。被張老師從派出所帶回學(xué)校后,凌小成擔心張老師會在班里批評他。然而,張老師卻對他打架的事只字不提,而是給全班同學(xué)講了天然金剛石形成的過程。張老師告訴孩子們,人應(yīng)該像金剛石一樣,能夠經(jīng)得起高溫和壓力,不自卑,有信心,才能變得堅強無比、熠熠生輝。張老師要表達的是對這些沒有考上好學(xué)校的孩子們的鼓勵與期望。他沒有用簡單強硬的方式說服、教育凌小成,而是借助知識將成長的道理告訴他。張老師最后對同學(xué)們的感謝表現(xiàn)出了他對孩子們的尊重、接納和包容。
《小蝌蚪》里的尼科拉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男孩。他帶著好不容易抓到的蝌蚪回到家時,卻遭到了媽媽的拒絕。媽媽讓尼科拉選擇,家里要么留下媽媽,要么留下蝌蚪。爸爸雖然也想讓尼科拉把蝌蚪送走,但他并沒有像妻子一樣強硬,而是告訴尼科拉,小蝌蚪也有媽媽,它的媽媽失去它會很難過,就像你被別人裝在瓶子里帶走,你的媽媽會很難過一樣。爸爸的講述簡單平和,并沒有批評尼科拉做得不對,但他的講述喚起了尼科拉對小蝌蚪的同情,成功地讓尼科拉同意把蝌蚪放回水塘去。
兩篇作品中的成年人都充滿了智慧。當孩子們遇到問題時,他們首先表現(xiàn)出的是理解和接納,然后用委婉的方式指出其缺點和錯誤,再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案。孩子們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如果成年人能先接納和包容他們,他們才能從心底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或失誤,獲得成長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