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個跨入三烈中學的預備年級新生來說,三烈精神就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浸潤著他們的心靈。這一切都始于一堂既別開生面又意義深遠的“開學第一課”。
新生報到后,他們會收到第一份探究作業(yè)——思考“三烈中學”校名的來歷。他們要從網(wǎng)絡媒體或《崇明縣志》等書籍上搜索龔氏三兄弟的英雄事跡,然后梳理成故事小手冊,開學時在主題班(團隊)課上交流,通過自己的行動來了解“三烈”所隱含的特殊意義。
接下來,追尋“三烈”的足跡。在老師的帶領下,新生代表前往新河鎮(zhèn)三烈村,尋訪龔氏三兄弟的親屬——堂弟。與先烈的親屬對話,從中了解三烈在小時候和青少年時期的生平事跡,記錄他們身上獨有的點滴氣質(zhì),感受他們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英雄氣概。
回到學校后,預備新生在尋訪烈士的基礎上,以“揚三烈精神 做合格三烈人”為主題,同學們一起分享收獲與感悟。師生一起聊“三烈”的性格、獨有的特質(zhì)、人物的形象,逐步挖掘“三烈”展現(xiàn)的精神,剖析“艱苦奮斗、自強不息”三烈精神的內(nèi)涵。
所看、所聽、所想后,“三烈”的形象也漸漸地烙進學生的心里。在學校組織策劃“我講抗戰(zhàn)故事”之“三烈”專題活動中,學生們投入的表演、高亢的熱情、頓挫的節(jié)奏,感染了會演現(xiàn)場的每一位師生。
“開學第一課”設計鮮活生動,入腦入心入行,因此,三烈中學《弘揚烈士精神,培育家國情懷——“開學第一課”主題活動案例》榮獲了教育部典型經(jīng)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