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榮河
老周是市直機(jī)關(guān)的一名干部。去年,單位選派人員到貧困村駐村扶貧,雖然歲數(shù)不小了,但一向積極的老周還是第一個報了名。
雖說駐村吃住比市里的條件差,但老周也能堅持,唯一感覺不舒服的是,好幾次睡到半夜,突然腿肚子抽筋,疼醒之后得緩好大一會兒。他跟妻子訴苦,妻子說:“你這屬于典型的中老年人缺鈣,吃鈣片就能改善,最好能食補,吃藥效果慢?!?/p>
“食補得吃啥?”老周追問。
“很多啊,牛奶、蝦仁,還有核桃……”妻子回答。
“核桃?!”老周心里忽然有了個想法——在他幫扶的村里,村東頭有一棵產(chǎn)量很高的大核桃樹,屬于五保戶祁大娘的私產(chǎn),賣核桃是祁大娘的一大經(jīng)濟(jì)來源。
第二天,老周去了祁大娘家,嘮了一會兒家常,便說出自己想買核桃來補鈣?!百I啥呀,只要你中意,隨便拿些就行?!逼畲竽锸莻€實在人。
“那不行,該多少錢就多少錢,我之所以來買您的核桃,就是看中了您家核桃品相好,而且綠色環(huán)保?!逼鋵?,最主要的原因老周沒說,他就是想借著買核桃,幫襯幫襯生活不大富裕的祁大娘。
“那你就看著給吧?!薄?0元一斤行嗎?”老周多少了解點兒行情,他打聽到市里大超市的核桃才賣五六塊錢一斤。
祁大娘先是一愣,隨后馬上道:“行,行。”
從那天開始,只要一有機(jī)會,老周便去祁大娘家買核桃。買多了自己吃不了,就在回市里的時候捎給親朋好友。感覺自己能幫上祁大娘,老周心里美滋滋的。
就這樣,一個多月很快過去了。有一天,老周又在村里走訪起來,偶然路過祁大娘家,聽見院里有人說話,便站住好奇地聽了起來。
“大娘,你家還有多少核桃,12元一斤,俺再來些。上次我買的那10斤,沒幾天就在我的網(wǎng)店上賣光了?!?/p>
“順子,俺這回得漲點兒價了,聽說像這種純天然的核桃,你能賣15元一斤。”
“行。不過您10元一斤不也賣嗎?”
“你是說市里的周干部?人家那么大歲數(shù)還來扶貧,身子骨又不結(jié)實。低價給他,是俺老婆子對他的一點兒心意。”
老周不禁一拍后腦勺:“還以為是我在幫襯人家,原來是人家在幫襯我??!有鄉(xiāng)親們這么幫襯,駐村扶貧工作一定能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