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遠
鯉魚溪是一個村子的名字,也是一條小河的名字。
在我認識男朋友阿原之前,我不知道鯉魚溪,也不了解鯉魚溪的村民不吃鯉魚的習俗。那天在飯桌上,也是跟阿原初次吃飯,當我翻開菜譜要點一道鯉魚時,阿原很堅決地阻止了。他給我解釋說,他們鯉魚村的人從來不吃鯉魚。
“為什么?”我一下子充滿了好奇。阿原是漢族人,難道也有跟少數(shù)民族一樣的禁忌?如回族不吃豬肉,布依族不吃狗肉,藏族禁食驢肉、馬肉,等等。
阿原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反正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村里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不管是在外的還是在家的,都不吃鯉魚?!?/p>
后來,我跟阿原回了一趟老家,才算揭曉了答案。
鯉魚溪是一個偏僻、幽靜的村落,四面環(huán)山,一條小河穿村而過。屋子已經(jīng)很古老了。阿原說,有的房屋已經(jīng)有四百多年的歷史。顯然,這是一個古村落。小河說不上多么清澈,但有點深度,水流潺潺,不時見到各種顏色的鯉魚在水里嬉戲,自由自在,優(yōu)哉游哉。不用阿原介紹,我就知道,這條小河就是鯉魚溪。
聽到我們的腳步聲,溪里的鯉魚不但沒有跑遠,反而循聲游了過來。阿原看到我驚詫的樣子,彎下腰,“啪啪啪”地拍了幾下手。說也奇怪,聽到阿原的掌聲,鯉魚陸陸續(xù)續(xù)聚攏過來,像是見到了老朋友一樣,歡樂雀躍,顯得很是親熱。真是奇了怪了!我蹲下身子,學著阿原的樣子,試著拍了拍手,那些鯉魚游到我的跟前,好像也不陌生。阿原拆開一盒點心,輕輕撒向河面。那些鯉魚搖頭擺尾,爭相而食。我也拿了一些點心,去喂那些鯉魚。
這時候,河對岸走過一支隊伍,是十幾個上了年紀的老人,一個個臉色肅穆,像是送葬的——前面一個老人手里端著一個盤子,盤子里放著一個東西,不像是骨灰,距離太遠,看不真切。阿原拉著我穿過一個小橋跟上了隊伍,來到一個寫著“魚?!钡膱A形拱頂?shù)慕ㄖ?,只見領頭的老人把盤子里的東西放了進去——一只死去的鯉魚!原來這是鯉魚村人給意外死去的鯉魚舉行的一個儀式或者說是葬禮。
返家的路上,阿原解釋說,從小時候記事起,鯉魚溪的魚死后,村里人都要舉行這樣的儀式。干百年來,他們已經(jīng)把溪里的鯉魚當成村里的一分子了。
“若是山洪暴發(fā)怎么辦?這些鯉魚豈不是會被沖走?”我說出了心中的疑問。
阿原沒有說話,往前走了幾步,他用腳跺了幾下,我聽到了一種沉悶的聲音,空洞洞的,好像下面是空的。阿原說:“這下面就是‘魚藏,類似的‘魚藏還有好幾個,跟小溪連著,一旦山洪暴發(fā),魚兒就游進來。即便有個別鯉魚被沖走,它們也會逆流而上,回到鯉魚溪。”
中午,我正在阿原院子里吃飯的時候,忽然聽到外面吵吵嚷嚷的,好像是說誰落水了。阿原,我,還有阿原的母親,都丟下飯碗跑出院子。
是鄰居的孫子小豆豆在溪邊玩耍,一不小心掉進了河里。小豆豆在水中一沉一浮的,隨時都有被沖走的危險。聞聲出來的村民大呼小叫,手忙腳亂。我推了阿原一把,阿原回過神來,扒開人群,剛要跳進溪里救人,出現(xiàn)了奇觀——一群鯉魚托舉著小豆豆!阿原迅速探下身子,伸手把小豆豆給拽了上來。小豆豆只是受了驚嚇,身體并無大礙。
圍觀的人不約而同鼓掌歡呼,當然,也包括我。我看到,溪里的鯉魚圍攏過來,扭擺著,舞動著,是在為小豆豆有驚無險而歡呼,還是在為自己的見義勇為而歌唱?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吧。
從鯉魚溪回來后,盡管還沒成為鯉魚村的一員,我也開始戒食鯉魚了。當我老了,坐在鯉魚溪邊,望著遠方的山,看著近前的水,欣賞著溪里的鯉魚,將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選自2020年第9期《天池》,作者:侯發(fā)山)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篇介紹村子和小河的名字都是鯉魚溪,為后文埋下了伏筆?!磅庺~村的人從來不吃鯉魚”,不僅引起了“我”的好奇,更引起了讀者的好奇。
B.文章在介紹鯉魚溪村子、河流及“我們”與鯉魚的互動時,運用了側(cè)面描寫、對比、擬人等多種藝術手法,描繪的人與魚和諧相處的場景令人神往。
C.文章在描寫鯉魚溪村里老人給死去的鯉魚舉行“葬禮”時,“一個個臉色肅穆”,體現(xiàn)了人們對魚的敬畏、對大自然的敬畏,但也多少折射出偏遠山村人們的某種愚昧。
D.文章結(jié)尾運用了豐富的聯(lián)想,著力描寫了一個非常溫馨的畫面,意在說明通過在鯉魚溪村的所見所聞,“我”被“老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強烈感染。
2.小說圍繞“鯉魚”謀篇布局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
3.文中“出現(xiàn)了奇觀——一群鯉魚托舉著小豆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顯然不存在,但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請結(jié)合文本進行分析。
答案與解析
1.C
解析:C項,“折射出偏遠山村人們的某種愚昧”偏離了文章主題。本文意在表達人與魚的和諧相處,體現(xiàn)鯉魚溪村人對魚的敬畏,即對自然的敬畏,并借之呼吁人們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顯然,這種行為不是愚昧無知的表現(xiàn)。
2.①小說始終圍繞“鯉魚”展開故事,使小說內(nèi)容集中,結(jié)構(gòu)緊湊。②小說開頭即從“鯉魚”切入.拋出“鯉魚村的人從來不吃鯉魚”這一懸念,又不急于揭秘,而是細膩描寫“我”在鯉魚溪的見聞,到小說結(jié)尾才揭示原因,使小說充滿張力,吸引讀者閱讀。③以“鯉魚”為線索行文,從人與魚的相處入手,反映構(gòu)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tài)文明這一深刻主題,以小見大,具有時代意義。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小說謀篇布局的把握能力?;卮鸫祟悊栴},通常從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主旨、表達效果等方面分析作答。
3.①主旨傾向:通過對鯉魚救人舉動的描繪,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旨。②情感寄托:作者寫鯉魚救人的奇觀,意在突出鯉魚溪村民風淳樸、人心善良,人們善待鯉魚,因而獲得了鯉魚的回報。③藝術手法:作者以浪漫主義手法,描繪了鯉魚救人的精彩場面.藝術性的畫面感給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使人印象深刻。④閱讀效果:以超現(xiàn)實的筆法描寫鯉魚救人的場面,使情節(jié)更新穎,引起讀者的好奇,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解析:試題要求分析作者描繪某一場景的寫作動機。首先,從表達主旨和情感的角度考慮。其次,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考慮。再次,從讀者的閱讀感受這一角度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