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澄懷觀道 by Chen Huaiguandao
近日,明代畫家吳彬的畫作《十面靈璧圖卷》以4 億多拍賣成交,加上傭金,總金額達到5.13 億元。這個價格,不但使《十面靈璧圖卷》成為本年度全球最貴藝術品,也同時刷新了中國古代藝術品拍賣成交的最高紀錄。
此消息在低迷許久的石界引起軒然大波,被傳得沸沸揚揚,人們仿佛被打了興奮劑,相關報道不斷被轉發(fā)評論,興奮之情溢于言表,談論之聲不絕于耳。這固然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細細琢磨,此事對文化藝術界、拍賣行業(yè)來說是一件盛事,但似乎與石界并沒有多大關系,跟石商更沒有多少關系。興奮的應該是書畫界、拍賣行業(yè)才對。
首先,這幅圖卷屬書畫藝術品,而不是奇石。雖然它畫得是石頭,當然它也可以畫花鳥、畫瓜果等等,并不是它畫什么,什么就值錢,而是書畫藝術值錢。畫作與石頭是兩個概念,許多人跟著興奮,其實是把這兩個概念搞混了,錯把書畫當成了石頭。
其次,這是拍賣界一次成功的商業(yè)運作,《十面靈璧圖卷》不過是成為了幸運兒。書畫界在正常情況下是繪畫作品因人而出名,而吳彬是少有的因作品而出名的人。在《十面靈璧圖卷》天價成交以前,畫家吳彬并不怎么為人所熟知,別說在中國古代畫家中,即便在明代畫家中排名也不靠前。
雖然近期另有幾塊古石也以高價成交,但也是因其“古”而價高,而非單純因“石”出高價。之所以高價,依然是因為其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氣息,而不是石頭本身。這與其他古玩在概念上并沒有什么差異,這兩者似乎也容易被混淆。況且,這幾塊古石當中,有的石頭明顯有人工動手修治的痕跡,雖然這在古代的賞石中被允許,但畢竟不能算作嚴格的天然藝術品,而是奇石工藝藝術品,增加了人為的因素。
題名:【洞觀萬象】 石種:靈璧石
題名:【別有洞天】 石種:靈璧石
筆者在石界正當興奮之際談這些,并非是有意潑冷水,而是希望大家清醒地認識到,石界與書畫等主流藝術界及其各自商品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意識到石界目前存在的諸多不足,也能辨別清奇石與奇石古玩之間的區(qū)別。只有當奇石——這種遠遠早于人類的天然藝術品,能夠像鉆石、珠寶那樣,因其天然質地、成色、形態(tài)等獲得人們的藝術接受和認可,并因此而實現與它的藝術價值相匹配的高價,而不再需要歷史文化的背書、名人加持,這個時候才算真的成功了。在此之前,還是要有一段艱難而漫長的崎嶇之路要走。
最后,筆者不禁要問一句:在當前經濟受阻、市場蕭條,我國許多方面科技還不夠發(fā)達,一旦技術斷供,我們很多行業(yè)便面臨窘境的情況下,投資人寧愿花幾個億購買書畫,讓資金沉淀起來,也不愿參與投資實體經濟、支持科技研發(fā)、為社會經濟未來的長遠發(fā)展著想,這真的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