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杰青,葉乙德,陳 華
(1.開遠市種子管理站,云南開遠 661600;2.紅河州種子管理站,云南蒙自 661100)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養(yǎng)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強,紅薯因其香甜軟糯、抗氧化防衰老、控“三高”的特殊功效再一次受到人們的青睞,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市場行情也一路走俏。
薯苗素質與產量關系很大。苗壯則薯苗插后發(fā)根早、結薯早、抗逆性強、生長快,而老蔓弱苗則發(fā)根遲、莖葉生長慢、抗逆性差。據(jù)試驗,壯苗與弱苗分別采用相同的栽培技術,不管是在肥力中等田塊還是肥力較好的田塊中種植,壯苗比弱苗增產均在20%以上。因此,培育壯苗是取得紅薯高產的關鍵性技術之一。
培育薯苗的苗床地應選擇背風向陽、排灌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床土要求肥沃、細碎、疏松、無病蟲,按1.2 m×20 m的規(guī)格整理成床。
種植種薯前先在苗床管理上要做好澆水、施肥、催苗、防病防蟲等工作,然后按20 cm×20 cm的規(guī)格穴植種薯,同時撒施3%辛硫磷顆粒劑防治地下害蟲,每畝用量5 kg(每包1 kg)。播好后及時覆蓋地膜,地膜四周拉緊壓實后還要在墑面上提土壓膜。
種苗拱膜后破膜放苗。排種期施肥一般為2次,苗高10 cm、50 cm時各施肥1次,用水溶性復合肥(N∶P2O5∶K2O = 15∶15∶15)30 g對水15 kg澆施。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好病蟲害防治,選用幸菌胺嗎啉呱、吡蟲啉、高效氯氟氫菊酯等農藥。也可選擇直接購買莖粗、節(jié)短、無病蟲害、頂葉平齊、葉片厚綠的嫩壯薯苗進行栽植。
宜選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紅薯高產土壤的特點是土質疏松、土層深厚、養(yǎng)分充足,通氣性強。
提前深耕整地、細碎土垡有利于作物根系下扎、殺滅病菌及蟲卵、增強作物抗逆性,為高產打基礎。在干旱的情況下提前整地還有利于提高土壤墑情。若農家肥充足,可在整地時就翻犁于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化肥利用率。
起畦種植既有利于雨季排水,還有利于有機物質分解,并且能使白天吸熱快,提高地溫,夜間散熱快,增大晝夜溫差,利于紅薯生長和根系積累養(yǎng)分。起畦時應盡量做到畦溝窄深,無“硬心”等。畦距一般1~1.2 m(包括畦溝),畦高0.3~0.5 m,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擇東西走向,以便使紅薯接收到更好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起畦后把肥料均勻地撒施于畦面上,撒后用鋤頭提土蓋肥。施肥量可參照配比: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耕地:畝施尿素10~30 kg(N:12~14 kg)、普鈣 30 ~ 50 kg(P2O5:4.0 ~ 6.5 kg)、硫酸鉀30~40 kg(K2O:20~25 kg);土壤肥力一般的耕地:畝施尿素30~45 kg(N:14~21 kg)、普鈣 35~ 55 kg(P2O5:4.6~ 7 kg)、硫酸鉀40~50 kg(K2O:20~25 kg);土壤肥力一般的耕地:畝施尿素30~45 kg (N:14~21 kg)、普鈣25~30 kg。 所有肥料一次性施足,中途不再施肥,省工省時。
施肥后選用1.5 m寬的地膜蓋畦,注意要覆蓋整個畦墑,地膜邊緣一定要拉到畦溝處提土蓋嚴壓實。如若需要噴施除草劑或微生物菌劑等,在地膜覆蓋之前就要做完。畦面上也要提土壓膜,防止風吹破膜,提土間隔為20 cm。
頂端壯苗莖粗、葉大、苗重、生長健壯、具有頂端優(yōu)勢,營養(yǎng)器官發(fā)達,抗逆力強,栽后返青快,扎根早,膨大快,產量高。試驗證明:采用頂端壯苗栽插比溫床剪苗或用其他雜苗可增產10%。
用木棍在畦面上破膜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10 cm(3個節(jié)),壓土要緊實、腋芽朝上,栽插后及時澆足定苗水。
開遠市紅薯插植節(jié)令較長,可分為春植和夏植。壩區(qū)肥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一年二植。春植在3月底至4月初即可進行插植,夏植需在7月底以前完成。海拔較高的山區(qū)、半山區(qū)(1500 m以上)推薦一年一插,一般5月底至6月初正式進入雨季之前即可插植。插植密度根據(jù)土壤肥力和不同品種特性靈活掌握。一般株距20 cm,每畝3300~3500株為宜。還可根據(jù)實際生產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高效間、套種,但要注意科學合理的種植規(guī)格,不宜過密。
紅薯是旱地塊根作物,需肥量大,整個生育期忌土壤漬水。因此,要根據(jù)紅薯的生長特點進行科學管理,確保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平衡生長才能獲得高產。
發(fā)根還苗期至分枝結薯期是紅薯的定根返青階段,需水量不多、消耗養(yǎng)分少,重點要注意查苗補缺保全苗。一般在插植后10 d做好查苗補栽工作,并保持土壤濕潤,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
分枝結薯期至莖葉盛長期有分枝長苗、根系生長和結薯3個階段,重點進行控蔓促分枝。在插植后40~45 d,需水量不多,田間保持土壤濕潤即可。莖葉封壟后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量應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80%,因此應酌情灌 “跑馬水”。開遠市7-8月雨水較為集中,需注意觀察防止陡長。對莖葉旺長、葉色濃綠、葉柄過長、毛根和柴根過多的陡長苗,可采取將薯蔓輕輕提起后放回原地,同時結合中耕、打蔓尖等措施,降低田間濕度、改善通風條件,抑制莖葉生長、促進塊根膨大。
莖葉盛長至薯塊膨大期是薯塊膨大、營養(yǎng)充分向塊根積累的重要時期,重點注意疏通溝渠,做到澇排漬水、旱灌“跑馬水”,以防止因水分過多造成旺長,同時注意防治蟲害。
薯塊膨大期至收獲前是塊根淀粉積累的重要時期—薯塊盛長期。對葉片發(fā)黃早衰的田塊,可用磷酸二氫鉀200 g加尿素500 g對水40 kg根外噴施2次(2次間隔時間為7 d)。同時要清溝排漬,防止爛薯。
防治病毒病首先要防治蚜蟲,可用5 g75%吡蟲啉對水15 kg噴霧防治。發(fā)病初期可噴施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防治;重病地避免連作,雨后清溝排漬,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并燒毀。
為害紅薯的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地老虎、螻蛄、金針蟲,可用辛硫磷顆粒劑2~3 kg拌細土每畝15 kg,在起畦時與化肥一并撒施預防,也可發(fā)現(xiàn)少量害蟲時用辛硫磷對水灌根。
在開遠市種植紅薯小象甲為害現(xiàn)象較為普遍,被小象甲為害過的紅薯老百姓俗稱“走馬甘”。其防治方法主要是在苗期防治1次,每畝用2.5%氯氟氰菊酯60 mL加銳勁特30 mL對水50 kg噴霧,防治小象蟲和食葉害蟲;開花期至結薯期要防治3次才能有效的控制蟲害。結薯期土壤出現(xiàn)龜裂時注意及時培土,避免成蟲取食薯塊和產卵,減少其為害,獲得紅薯高品質、高產量、高效益。
紅薯無嚴格的收獲期,一般植株下部葉片發(fā)黃時即可收獲,也可以根據(jù)市場行情適時收獲。收獲前20~30 d一般不灌水,以利于紅薯的貯藏與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