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東亞的日、韓等國,從8世紀至近世,唐詩以各種形式廣泛傳播,學唐、崇唐的風氣長盛不衰。這既擴大和深化了唐詩的既有傳統(tǒng),亦匯聚了豐富的審美經(jīng)驗,傳遞著多方面的文化信息,甚至影響到東亞各民族傳統(tǒng)的承繼和新變。東亞的唐詩接受活動主要涉及輯校、編選、注釋、評論、翻譯與創(chuàng)作等形式,其間蘊藏著豐富的唐詩學資源,有待清理、總結、開發(fā)和利用,可為今天的唐詩研究提供新的基礎材料和理論參考,亦可為當下東亞漢文化圈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富有效用的歷史資源。
關鍵詞: 東亞;唐詩學;文獻
中圖分類號:I207.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8634(2020)05-0005-(07)
DOI:10.13852/J.CNKI.JSHNU.2020.05.001
唐詩審美特點的呈現(xiàn)和典范意義的形成是一個動態(tài)的歷史過程。從唐宋以至現(xiàn)代,人們對唐詩性能和意義的理解不斷發(fā)生變化,從而賦予唐詩以永久的生命活力。千余年來編選、賞讀和評論唐詩的經(jīng)驗及其成果浩如煙海,成為唐詩學研究的富礦。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唐詩學研究已取得豐碩成果。但唐詩不僅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同時也是世界藝術的瑰寶。在東亞的日、韓等國,由于文化上同源,從8世紀至近世,學唐、崇唐的風氣長盛不衰,唐詩以各種形式廣泛傳播,而且被奉為漢詩創(chuàng)作的典范。經(jīng)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唐詩文獻增添了極其豐富的新資料。研究者們通過輯佚和???,推出了新的校本;通過注釋與考證,提供了各種批注本。為傳播和導讀,他們出版了許多選本、講義本和翻譯本;通過品賞和研習,產(chǎn)生了豐富的研究論著;通過模仿和借鑒,留下了大量帶有唐詩印記的漢詩。唐詩在東亞的傳播和接受,不僅擴大和深化了唐詩的既有傳統(tǒng),顯示出唐詩的豐富內涵和巨大魅力,亦匯聚了豐富的審美經(jīng)驗,傳遞著不同國籍、不同時代的文化信息,甚至影響到東亞各民族傳統(tǒng)的承繼和新變,極大地推動了東亞的文明進程。東亞的唐詩接受活動,主要涉及輯校、編選、注釋、評論、翻譯與創(chuàng)作等形式,其間蘊藏著豐富的唐詩學資源,有待開發(fā)和利用。
一
日本最古的漢籍書目錄是藤原佐世9 世紀編的《日本國見在書目》,這部敕編目錄記錄了日本國止于平安前期的傳世漢籍,其間收錄唐代詩人唐太宗、許敬宗、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上官儀、李嶠、崔融、劉希夷、陳子昂、杜審言、宋之問、王維、李白、王昌齡、元稹、白居易等的詩集。大典禪師《全唐詩逸序》述及唐詩東傳盛況:“當時遣唐之使、留學之生,與彼其墨客韻士,肩相比,臂相抵,則其研唱嘉藻,記其所口,謄其所記,裝以歸者蓋比比不已。”(竺顯常:《全唐詩逸舊序》,載河世寧輯:《全唐詩逸》,江湖詩社藏文化紀元(1804年)春版,第1 頁。 )林愨的《史館茗話》則描述9世紀日本人學唐詩的熱情遠不只是學白居易:“本朝朝士之作詩,多是效白氏體,故不斥其名,唯稱《文集》或曰居易存時,其集既傳來……然空海傳來《王昌齡集》,菅相讀《元微之集》、慕溫庭筠詩,且江維時所輯本朝《佳句》,公任《朗詠》雜載李嶠、王維、劉禹錫、皇甫曾、許渾、杜荀鶴等句,《江談抄》引盧照鄰句、載杜少陵事,則豈唯白集而已哉?”
林慤:《史館茗話》,載池田四郎次郎編:《日本詩話叢書》,日本株式會社鳳出版,昭和四十七年(1972)復刊本,第一卷,第361頁。)由中國人書寫和刻印的文獻,因各種情況流轉至日本,其中多有遣唐使和留學僧攜歸的稀見文獻,有的后來在中國失傳。如《翰林學士集》《新撰類林抄》《趙志集》《唐人送別詩》《雜抄》等,不但新、舊《唐書》及宋代諸家書目皆無著錄,其中更有不少《全唐詩》未收佚詩。又如唐代張庭芳注《李嶠雜詠》二卷,國內未見,有敦煌寫本存殘卷,分藏于倫敦、巴黎圖書館,而在日本寬政十一年(1799)刊木活字《佚存叢書》第一帙第十冊里保存完好。這類典籍有的已被介紹到國內,有的還罕為人知。日、韓等國還藏有頗多唐人詩集的重刻本、抄本和活字本,有些在輯佚、??焙捅?zhèn)畏矫孀隽烁挥谐尚У墓ぷ鳌H缃瓚魰r代的河世寧即從日本留存的多種典籍中輯出清修《全唐詩》未收佚詩,編成《全唐詩逸》。關于這些,學者多有論及,此不贅。
唐詩的編集起于唐代,主要是為保存詩作;而后世搜輯、整理唐人詩集所進行的補正和辨?zhèn)蔚裙ぷ?,就進入了唐詩接受的范圍。
數(shù)量眾多的唐詩典籍,經(jīng)古代東亞各國漢學家依多種善本進行過??闭?,顯得尤為珍貴。服部南郭編?!短圃娖穮R》和《唐詩選》,皆川愿輯?!锻醪g詩集》,熊谷維輯?!洞揞椩娂贰冻=ㄔ娂?,那波道圓輯?!栋资衔募?,山脅重顯整理《分類補注李太白詩》,芥川丹邱重?!锻醪罚筇偎申幮?薄度w詩》,高楠順次郎等輯?!锻蹊笾驹娂?,林衡輯校《李嶠雜詠》,椎名宏雄輯?!逗皆姟贰妒暗迷姟?,恩田仲任輯?!锻踅ㄔ娂返龋杂兄匾墨I價值。如淀上菊隱訓點《岑嘉州詩集》,乃以唐代杜確所編為依據(jù),參以明代李本芳、許自昌校本,“對映同異,并存無遺。且歷代選唐諸集有少出入者,亦取而收”。在編排體例上,未沿襲杜確按內容分類,而是依照許氏以體式編次,將原書所注全部收入;間亦考疑辨誤,如“公《送楊子》五律,誤在《太白集》;又高適《送鄭侍御謫閩中》五律,誤入杜編。今據(jù)而改之,各得其正”。(淀上菊隱:《岑嘉州詩集序語》,載《岑嘉州詩集》,日本寬保元年(1741)水玉堂刻本,第4頁。) 明治中葉,近藤元粹輯王、孟、韋、柳詩集,旨在使本邦讀者“吸取四家之清氣,溯而入陶詩沖淡清真之域”。( 近藤元粹:《王孟詩集緒言》,明治三十二年(1899)序刻本,嵩山堂藏版,第2頁。)據(jù)明治刻本前《緒言》可知,近藤元粹是以清代胡月樵《唐四家詩集》為底本,參考宋代劉辰翁,明代顧可久、顧元經(jīng)、凌初成,清代趙松谷諸家注本,以及《唐詩品匯》《唐詩正聲》《唐詩鼓吹》《古唐詩合解》《唐詩貫珠》《唐才子傳》《唐賢三昧集》等合選本編纂而成。近藤元粹的《箋注唐賢詩集》,則在王士禎編選、吳煊與胡棠箋注、黃培芳批評《唐賢三昧集》的基礎上,“訂正其謬誤,更增補批評”。而朝鮮世宗不滿意王伯大《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和魏仲舉《五百家注昌黎先生集》,遂命集賢殿學士崔萬里等重修《朱文公昌黎先生集》;佚名所撰《樊川文集夾注》,現(xiàn)存永樂十三年(1415)公山刊本及正統(tǒng)五年(1440)全羅道錦山刊本,所附鄭坤跋語介紹刊刻緣由:“小杜詩古稱可法,而善本甚罕。世所有者,字多魚魯,學者病之。今監(jiān)司權公克和與經(jīng)歷李君蓄議之,令詳校前本之訛謬而刊之?!贝藭苡锌赡艹鲎皂n國學者之手。( 參見金學主:《朝鮮時代刊行中國文學關系書研究》XI《關于杜牧的〈樊川文集夾注〉本》,首爾大學出版部2000年版。)這些編校、輯佚成果,為后人編輯唐詩提供了極大便利,也成為后世整理唐詩的重要文獻基礎。
二
大體而言,每一唐詩選本都貫穿了選家的美學趣味和詩學觀念,包括對唐詩的質性、功能、體式、流變、宗主等問題的認識與態(tài)度,從而構成其選詩的價值取向。這些,既體現(xiàn)于選詩的相對范圍、數(shù)量比例以及風格面貌等客觀展示之中,也表露在選本的序跋、凡例、圈點批注及其他相關主觀論說里。
選唐詩是東亞“選學”中最為發(fā)達的分支之一,選詩的品種繁富。有依據(jù)漢傳典籍進行增刪編選,如朝鮮許筠《唐絕選刪》即參考《唐音》《唐詩品匯》《古今詩刪》選錄絕句10卷。有通選唐詩,如日本石作貞編《李唐名家詩選》,朝鮮崔瑆煥選《三唐五代詩》;有選某一時期,如朝鮮許筠《四體盛唐》、日本館機《中唐二十家絕句》;有專選某體,如日本藍澤南城《中晚唐七絕抄略解》,朝鮮李祥奎《唐律匯髓》。有按類編選,如日本岡崎信好《唐詠物詩選》、朝鮮閔晉亮《唐詩類選》;有按韻分列,如日本源修安《唐詩分韻》、朝鮮姜世晃《唐詩七律分韻》。有合選,如日本山本泰順《李杜絕句》、朝鮮李瑢《唐宋八家詩選》;有單選,如宍戶方鼎《新選白詩集》、李瑢《香山三體詩》等。其中不少選本有隨文注釋。
甚至,還有為了某種實用目的如應制、應試、唱酬、啟蒙等而特加編選的。這些選本或附以序跋,或添加評點,以顯示編選者的意圖。如高麗僧人釋子山《夾注名賢十抄詩》是一部七律選本,現(xiàn)存殘本中保存了劉禹錫、白居易、溫庭筠等26位唐代詩人共260首作品。釋子山《序》謂:“偶見本朝前輩巨儒據(jù)唐室群賢,各選名詩十首,凡三百篇,命題為《十抄詩》。傳于海東,其來尚矣。體格典雅,有益于后進學者?!保ㄡ屪由綂A注、查屏球整理:《夾注名賢十抄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頁。)其所謂“體格典雅”,是對所選中晚唐詩審美特征的認識。日本明和五年(1768)梓行大江玄圃的《唐詩冕》,其凡例稱:取初、盛唐近體詩之“音響明亮、詞華靡麗”(大江玄圃:《唐詩冕凡例》,載《唐詩冕》,明和五年(1768)刊本,第8頁。)者,中、晚十取一二,分為四卷,通列二十七部為綱,一百八十六類為目,各以類從。如地部,分出江、湖、海、潮、池、潭、浦、渡等34類;身體部,分出年齡、須發(fā)、涕淚、夢魂、身軀等9類。分類頗細,方便學者尋索涉獵。筱弼編《唐詩遺》,以明代格調論詩學為宗,稱贊明代李攀龍之選“委婉和莊,不失為正軌”,同時又認為李攀龍《唐詩選》“方隅有閾,變化不足”,遂從沈德潛《唐詩別裁》近兩千首詩中選出500余首編輯成冊,以為李攀龍之選補遺。至于何以要從《唐詩別裁》中擇取,筱弼如此解釋:“吾邦于詩,體制可論,氣格可辨,情可盡而辭可修矣。至于聲調,則雖為名家,或不可不更隔一靴。第強言之,亦為虞芮聚訟,無官聽斷,安所準則?詩主聲調,錙銖一謬,權衡皆差,即有編集,頭會箕聚,豈曰能選?故余一意取材《別裁》,不復別裁?!保?筱弼:《唐詩遺自序》,載《唐詩遺》,卷首,文化二年(1805)序刻本。)筱弼陳述日本人不諳唐詩音韻的事實,流露出以格調論詩的唐詩觀。此外,館機編有《晚唐百家絕句》等五個中晚唐絕句選本。日本文化四年(1807)立秋日,館機序《晚唐十家絕句》曰:“李唐三百年,詩風全備矣。初盛之雄渾變而為中唐之清逸,至晚唐則文采機杼,變幻錯陳,豪縱奧峭,綺糜密致,光華四射,不可端倪?!保?館機:《晚唐十家絕句序》,載《晚唐十家絕句》,卷首,日本文化四年(1807)序刻本。)其主新變、重晚唐的詩學旨趣由此可見。
而一個選本流播的范圍和時間,很能說明它所代表的詩學思想在社會上產(chǎn)生影響的程度。如李攀龍《唐詩選》,是明代格調論詩學的代表性選本,戶崎允明謂:“滄溟之選三唐,伯樂之一顧,冀野無馬矣!”贊李攀龍眼光精當,將唐人好詩盡括其中。因之該選本在日本江戶時期流傳甚廣,“髫龁之童,亦能言滄溟之選者”(戶崎允明:《唐詩選余言題識》,載《唐詩選余言》,安永七年(1778)序刻本,第1頁。),“輯唐詩者數(shù)十家,而行于此間者于鱗為最,三家村亦藏歷下之選,人人誦習”。( 賴襄:《唐絕新選例言》,載《唐絕新選》,文化庚午(1810)賴襄序刻本。)孩童能言,鄉(xiāng)人誦習,足見明代格調論唐詩觀在日本社會的影響力。而所有這一切,又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折射出不同時期哲學思潮和人文精神的消長與更迭,為我們了解和認識東亞文學與文化思想的嬗變提供了很好的視角。
三
在初級閱讀階段,為便于讀者順利理解本文,注釋無疑是一重要手段。唐詩之有注,大概以張庭芳撰《李嶠雜詠注》為起始。日、韓進入14世紀后,注釋唐詩愈形發(fā)達,不僅唐人別集有注,一些通俗的唐詩選本亦加入注文,注釋已成閱讀和研究唐詩的重要方式。
最常見的注釋是名物訓詁,而字句的解說往往涉及整首詩意,體現(xiàn)了解說者的審美情趣和閱讀經(jīng)驗。朝鮮時代世宗曾命文臣編注杜甫詩,遂成《纂注分類杜詩》。這是朝鮮半島第一部杜詩注本,此后多次重印,影響深遠。日本學者芥川丹邱《唐詩批注》、宇野明霞《唐詩集注》、簡野道明《校注唐詩選》亦屬此類。
也有為唐詩作注而書名不用“注”字。如竺顯常的《唐詩解頤》實為《唐詩選》注本,熊谷茘墩的《三體詩備考大成》亦在《三體詩》原注基礎上進行增注?!敖狻庇蟹纸庵猓捶治鼋Y構層次,這已屬章法范疇。如朝鮮仁祖朝詩人李植完成《纂注杜詩澤風堂批解》,注重考辨異文、分析結構、闡明句法,這是朝鮮文士所纂首部評解杜詩的選本,在朝鮮時代漢文學史上極具影響。(參見左江:《李植杜詩批解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版。)類似還有日本素隱《三體詩素隱抄解》、宇都宮遯庵《三體詩詳解》、大江玄圃《三體詩解》、岡嶋安齋《唐詩要解》、入江南溟《唐詩句解》、武田梅龍《唐詩合解》、津阪孝綽《杜律詳解》,以及朝鮮樸泰淳增訂《玉溪生集纂解》、洪淳泌《增訂注解七言唐音》等,皆重視章法句法的解析。
有些屬于串解性質的講義。如松本仁吉《唐詩選講義》、池田蘆洲《唐詩選詳解講義》、大田才次郎《唐詩選三體詩講義》、三宅少太郎《杜詩講義》、 森槐南《李詩講義》《韓詩講義》《李義山詩講義》、若生國榮《寒山詩講義》等,重在系統(tǒng)串講。也有“解”名為“說”的,如釋雪巖的《唐詩譯說》。
而“注”和“釋”相配合。“釋”為闡發(fā)詩篇意蘊,集中體現(xiàn)了說詩者的詩學觀念。如久保天隨的《唐詩選新釋》,就李攀龍的《唐詩選》中每一首詩,按“題意”“自解”“詩意”三部分進行詳細釋義。
“注”又常用“箋”來補充?!肮{”著重于指明詞語和典故的出處,不僅有助于理解詩意,且能將相關詩句與語典所出之語境關聯(lián)起來,從而增添新的意涵。如戶崎允明的《唐詩選箋注》,注疏嚴謹,取材豐富,引用古籍367種,辭賦詩文106篇,為后世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文獻資料。東褧的《唐詩正聲箋注》,側重于對高棅《唐詩正聲》選詩的字、句加以訓釋和事典考證,逐句分疏,標明來處,經(jīng)史子集皆有引證。還有對唐宋詩合選本進行箋注,如大洼詩佛《聯(lián)珠詩格箋注》。
就這樣,注、解、說、箋結為一體,形成東亞固有的解釋學系統(tǒng),其間有著各國學者大量獨特的見解,即便是引用和借鑒中國學者的意見,仍有其本土學者自己的判斷和選擇,顯示了豐富的審美趣味和文化信息。
將唐詩翻譯成本民族語言并進行解說,正是日、韓等國傳播唐詩的有效途徑。如朝鮮的成宗曾命柳允謙等注譯杜詩,撰成《分類杜工部詩諺解》。時人金序曰:杜甫詩“詞嚴義密,世之學者患不能通”,閣臣受命后,“分門類聚,一依舊本,雜采先儒之語,逐句略疏,間亦附以己意;又以諺字譯其辭,俚語解其義。向之疑者釋,窒者通。子美之詩,至是無余蘊矣”。(金:《翻譯杜詩序》,載《顏樂堂集》,卷二,《韓國文集叢刊》本,景仁文化社1996年版,第15冊,第241頁。)杜詩由此被本國人理解和接受。日本服部南郭的《唐詩選國字解》為第一部用日文翻譯解說的唐詩選本,此后類似譯注本層出不窮。如新井白蛾于寶歷六年(1756)編撰成《唐詩兒訓》,用和文對所選五、七言絕句進行簡要解說,便于兒童誦習。明和五年(1768)浪華書肆刊行新井白蛾的《唐詩絕句解》,選初、盛唐絕句,原詩后先“事”后“解”,“事”用漢文注明典故出處,“解”則用和文譯釋詩意,“間亦書看詩之法,及詩家之文字同訓異義類關其要者”。(新井白蛾:《唐詩絕句解凡例》,載《唐詩絕句解》,明和五年刻本,第1頁。)
為使唐詩在用本民族語言表達時能呈現(xiàn)出更好效果,譯者不免運用增譯、減譯、轉義等方法,對唐詩本文進行解構與重構;而對本文語詞的對應選擇和語言結構的重新組織,也必定注入譯者的審美思維,詩歌本文的審美功能由此愈益豐富。這其間就存有大量關于唐詩接受的學理信息。為適應更廣泛的階層閱讀和欣賞唐詩,進而學習漢詩創(chuàng)作,日本學界對傳入的唐詩典籍進行了本土化和普及化的嘗試,如圍繞李攀龍的《唐詩選》,有《唐詩選墨本》《唐詩選字引》《唐詩選畫本》《篆書唐詩選》等普及性唐詩讀物相繼刊行,加速和擴大了唐詩的傳播。
對唐詩進行評論,則由感覺閱讀的期待視野進入反思性闡釋階段,更多地指向詩歌整體藝術風貌。如森槐南和野口寧齋這對師生都曾致力于唐詩評釋。森槐南的《唐詩選評釋》即對所選唐詩逐一釋解,同時有意識地發(fā)掘每首詩潛藏的體式特征及典型法則;野口寧齋的《三體詩評釋》在評釋詩歌時,常引發(fā)詩歌史上的重要話題加以討論,由此建構起自己的唐詩觀。這兩書皆有明確的審美指向和邏輯體系,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日本漢學界頗受重視。久保天隨則在《唐詩選新釋》卷首的“發(fā)凡”目中,述論李攀龍的生平、創(chuàng)作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中日學者對《唐詩選》真?zhèn)螁栴}的討論,《唐詩選》的價值,歷來流行的注釋本情況;在“唐詩之大略”目中,論及近體的創(chuàng)制及音韻學的變遷,四唐的主要詩人的代表性作品及風格特色,頗具理論價值。
東亞各國詩話豐富,江戶時期和朝鮮時代詩話創(chuàng)作尤盛,均超百部,其中就存有不少頗有價值的唐詩論評資料。日本首部詩話是五山文學開山之祖虎關師煉所著《濟北詩話》,書中評論李白、杜甫、王維、韓愈、韋應物、“大歷十才子”等多位唐代詩人及其作品,有對舊注的質疑和糾正,有對詩作的賞讀和評價,有對詩句來源和影響的發(fā)蒙,也有對詩歌格律和詩人才氣關系的討論。寬延四年(1751)正月刻印芥川丹丘的《丹丘詩話》,以論析唐詩為核心,征引前人相關觀點加以評斷,構成較為明晰的邏輯體系?!兜で鹪娫挕贩衷O“詩法譜”“詩體品”“詩評斷”三部分,分別提挈唐詩藝術的基本法則,微觀辨析幾位盛唐詩人的經(jīng)典作品,以及評述一些重要的唐詩觀念。尤其在“詩評斷”部分,多就明代格調論者的唐詩觀闡發(fā)己意,涉及變體與正體、氣運與才學、格調與性靈、解詩與味詩等重大理論問題。此外,太宰春臺的《斥非》論及唐詩律法;其《詩論》則將明詩和唐詩相參照,辨析明人接受唐詩的特點,指出其諸多不及唐詩處,最要者莫過于以花為喻,斷言唐詩“有生色,出乎自然”,明詩“無生色,人工所成”,(太宰春臺:《詩論》,載池田四郎次郎編:《日本詩話叢書》,第四卷,第294頁。 )體現(xiàn)了其對明代復古派詩人的否定。而鈴木松江的《唐詩平仄考》、谷斗南《全唐詩律論》等則專門探究唐詩的聲律及各式法則。
在韓國詩話里,車天輅《五山說林》對杜甫和李商隱詩的討論,李睟光《芝峰類說》 中“詩”“詩法”“詩評”“唐詩”“麗情”“詩藝”等條目對唐詩的探究,梁慶遇《霽湖詩話》對唐宋詩之別和遣詞用韻的分析,申欽《晴窗軟談》對《唐詩品匯》和《唐音》的推舉,李植《學詩準的》對各體唐詩范式的選擇,南龍翼《壺谷詩話》對唐代“齊名”詩人的風格比較及成就品評,金萬重《西浦漫筆》對“唐律第一”的梳理與論說,金昌協(xié)《農(nóng)巖雜識》對唐宋格調和明人學唐得失的品評,以及李瀷《星湖僿說》對李杜詩的辨析等,也都匯聚了珍貴的審美經(jīng)驗。
在東亞數(shù)量可觀的詩文別集和學術刊物中,亦多見探討唐詩的篇章,有些評論雖以本土詩人詩作為中心,卻常有關于唐詩的真知灼見。如在朝鮮朝著名漢學家許筠的文集《惺所覆瓿稿》中,不僅收有《詩辨》,長文論及唐詩,且收有《唐詩選序》《題唐絕選刪序》之類頗有深度的論唐詩專文??傮w上看,即便是精通漢語、漢文化的學者,他們在解讀唐詩時也會依憑自身積累的先在知識,其經(jīng)驗背景中的地域個性必然導致理解上的文化差異,從而賦予唐詩新的美學內涵。
四
不同時期的東亞詩人面對唐詩經(jīng)典,都會做出各自的文化解讀與范型選擇。他們或在詩歌創(chuàng)作時有意模仿,或在潛移默化中不自覺受容。在本國文壇形成漢文學之初,多仿唐人模式,經(jīng)過長期受容,才開始致力于詩文的本土化。例如日本平安朝主要學白居易,室町時期主要學宋代周弼所編《唐三體詩》,江戶時最流行李攀龍的《唐詩選》。據(jù)江村北海的《日本詩史》介紹,平安時期日本“言詩者莫不尸祝元、白”,甚至世傳大江朝綱夢見與白居易論詩,“此后才思益進”,可見白居易在當時文壇的地位和影響;五山僧林詩人則多“師法晚唐,深造巧妙”;江戶詩人先是“大抵于唐祖杜少陵、韓昌黎”,至物徂徠、柳川滄洲出,“始以盛唐為正鵠”。(江村北海:《日本詩史》,載池田四郎次郎編:《日本詩話叢書》,第一卷,第174、204、114頁。)諸如此類的評述,呈現(xiàn)不同詩人對唐詩經(jīng)典的取向和仿作范型的差異。又如,日本最早整理校訂《唐詩選》的服元喬,不僅仿初唐七言歌行創(chuàng)作《明月篇效初唐體》,且其中多襲用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語詞。
東亞各國詩人主要依據(jù)自己的審美標準,確定學習的唐詩范式?;驗榻?jīng)典作品,如朝鮮學者金萬重的《西浦漫筆》記載:“李白洲少時,月沙使讀退之《南山詩》千遍。白洲甚苦之,強讀至八百遍,終不能準數(shù)而止?!保ń鹑f重:《西浦漫筆》,載蔡美花、趙季主編:《韓國詩話全編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3冊,第2270頁。) 或為典范詩人,如南龍翼《壺谷詩話》指導朝鮮學詩者云:“五律則學王摩詰,七律則學劉長卿,五絕則學崔國輔,七絕則學李商隱,五古則學韋蘇州,七古則學岑嘉州?!蓖瑫r傳授學習方法:“余思學詩之法,李、杜絕高,不可學,惟當多讀吟誦,慕其調響,思其氣力?!?( 南龍翼:《壺谷詩話》,載蔡美花、趙季主編:《韓國詩話全編校注》,第3冊,第2194—2195頁。)李植亦在標舉學習范式時,示人以學詩門徑:“先學古詩、唐詩,歸宿于杜。” ( 李植:《學詩準的》,載蔡美花、趙季主編:《韓國詩話全編校注》,第2冊,第1545頁。)
而當漢詩創(chuàng)作出現(xiàn)偏差時,人們也往往引唐詩以矯時弊。朝鮮時期李睟光指出,近世之弊,“一篇之中,用事過半,與剽竊古人句語者相去無幾”,于是他建議學唐詩以救之:“唐人作詩,專主意興,故用事不多;宋人作詩,專尚用事,而意興則少。”(李睟光:《芝峰類說》,載蔡美花、趙季主編:《韓國詩話全編校注》,第2冊,第1047頁。)日本江戶時期廣瀨淡窗亦指出,正德、享保年間(1711—1736)詩人,受明代“后七子”格調論影響,所作詩“有格律聲調而無性情”,天明(1781—1789)以后詩“以性情為主”,卻忽視聲律,皆有偏頗,因此他明示應 “以學唐代為主,兼學宋明”;針對詩人趣味低俗,他提議的“見識養(yǎng)成之道”是:體味唐人的溫腴,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沉郁,王、孟、韋、柳的清微淡遠等,“如此,古人的風神氣韻,自然就能浸潤我心”。他批評“今人的詩,多是冗長松弛,缺乏氣象”,而要養(yǎng)成氣象,就需要認真閱讀李白、杜甫和韓愈等大家的作品。(廣瀨淡窗:《淡窗詩話》,載池田四郎次郎編:《日本詩話叢書》,第一卷,上卷第233頁,下卷第259、272—273頁。)可見,廣瀨淡窗特別重視唐詩對日本詩人藝術素養(yǎng)的涵育功能。
其實,東亞詩人對唐詩的接受不僅表現(xiàn)在漢詩的創(chuàng)作方面,他們在創(chuàng)作和歌時也自覺地到唐詩中尋找養(yǎng)料。日本鐮倉時代前期著名歌人、和歌理論家藤原定家,一生創(chuàng)作三千多首和歌,室町時代詩僧正徹說“在和歌領域,誰要否定藤原定家,必不會得到佛的庇佑,必遭懲罰”,(正徹:《正徹物語》上卷,載王向遠:《日本古代詩學匯譯》,昆侖出版社2014年版,第418頁。)可見藤原定家在日本詩壇享有很高地位。他曾說“和歌是日本獨特的東西”,卻又強調“《白氏文集》第一至二卷中的詩,都有豐富的素材,特別重要,務請披閱”。 ( 藤原定家:《每月抄》,載王向遠:《日本古代詩學匯譯》,第176、183頁。)他不僅要求創(chuàng)作和歌需到白居易詩中汲取素材,還倡導通過吟誦白詩以修煉心靈:
構思和歌的時候,要常常吟誦《白氏文集》中的“故鄉(xiāng)有母秋風淚,旅館無人暮雨魂”,吟誦此詩句,可以使心地高潔,吟出好歌;又,吟詠“蘭省花時錦帳下,廬山雨夜草庵中”,可以感受獨自在外旅宿,聽著瀟瀟雨聲,那種寂寥不安的心。(正徹:《正徹物語》下卷,載王向遠:《日本古代詩學匯譯》,第425頁。)
雖然日本詩人在學習漢詩時一直進行著本土化的努力,但唐詩的影響一直有跡可尋。平安時代菅原道真在日本享有“文道之祖”的美譽,他曾建議廢除遣唐使,又倡導文學創(chuàng)作“和魂漢才”,希望借此實現(xiàn)漢文學本土化。延喜帝讀其詩集后曾作七律一首,末云“更有菅家勝白樣,從茲拋卻匣塵深”(林慤:《史館茗話》,載池田四郎次郎編:《日本詩話叢書》,第一卷,第36頁。),贊曰其詩超過白居易,從此可以拋卻《白氏文集》了。而據(jù)日本學者統(tǒng)計,在菅原道真的《菅家文草》中,引用、化用白居易詩者多達500余首??梢?,長期受唐詩熏陶的詩人,頗難擺脫對唐詩經(jīng)典的承襲。日本學者在評說漢詩作者的藝術特色和成就時,亦往往繩之以唐詩。如江村北海《日本詩史》評平安時代智子的詩“殊初唐遺響”,菅文時的詩“優(yōu)柔平暢,元、白遺響”,參議篁的詩“骨氣韻格,直逼盛唐”,五山時詩僧天祥的詩“聲格清亮,唐人典型”。( 江村北海:《日本詩史》卷一,載池田四郎次郎編:《日本詩話叢書》,第一卷,第207、172、184、205頁。)類似評語,既揭示出這些詩人的師承所自,亦視不同風格的唐詩為供人仿效的審美范式。
在日、韓等國,為了指導漢詩創(chuàng)作,有不少供人選用詩料、字韻和模仿格式的書籍問世。如石川大凡的《唐詩礎》、釋雪巖的《增補唐詩礎》、三村石床的《唐詩擢材》、清田儋叟的《唐詩府》、大江玄圃的《盛唐詩格》、諸葛琴臺的《唐詩格》、田玠晉卿的《唐詩材》、公西維恭的《增補唐詩材》、岡崎廬門的《唐詩聯(lián)材》等,都對漢詩創(chuàng)作具有指導價值。此外,西成喜著《詩家用字格》,主要用日語解說詩中常用的若干虛詞,列舉的詞條均為唐人用字格,其書中范例亦只選取唐詩為例;鷹見爽鳩著《詩筌》五卷,分類收集唐詩語料;釋大典著《詩語解》,核心內容為虛詞,闡釋的資料以唐詩為主,所引用文獻為《唐詩品匯》《古今詩刪》《李太白詩集》《杜工部詩集》《三體詩》《唐詩鼓吹》等;釋大典著《詩家推敲》,與《詩語解》一樣,亦奉唐詩為典范,引例亦以唐詩為主;三浦梅園著《詩轍》,以唐詩為例,對作品及作詩方式進行詳細解說;東條琴臺撰《新聯(lián)珠詩格》,從唐宋詩中選詩成冊,以供效仿;根據(jù)大漥詩佛的序言,東條琴臺另著有《廣唐宋聯(lián)珠詩格》二十卷、《唐宋聯(lián)珠詩格余》二十卷。朝鮮學者申景濬的《旅庵詩則》,詳論詩的體格聲律及寫作方法,多舉唐詩為例證,如作詩之法的“鋪陳影描”條載:“鋪陳者,直敘其實也;影描者,繪象其影也。同一山岳,而韓退之之《南山》詩是為鋪陳,李太白之《蜀道難》是為影描;同一樂律,而白樂天之《琵琶行》是為鋪陳,賈浪仙之《擊甌歌》是為影描。詩之作法雖多,而無出于此二者矣。”(申景濬:《旅庵詩則》,載蔡美花、趙季主編:《韓國詩話全編校注》,第5冊,第3569頁。)通過示例,他將“鋪陳”“影描”兩種創(chuàng)作方法清楚地傳達給學詩者。從現(xiàn)存文獻看,大多唐詩研究者都有詩集存世,也大都存有或隱或現(xiàn)的唐詩影跡,其間蘊藏著豐富的唐詩學資源,有待發(fā)掘和總結。
總之,若從建設“唐詩學”這門學科的意識著眼,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將日、韓等國千余年來傳播與接受唐詩的情形與實績加以整體考察,當能更完整地體現(xiàn)唐詩的典范意義。對東亞各國唐詩接受資源的清理和總結,不僅能為今天的唐詩研究提供新的基礎材料和理論參考,亦可為當下東亞漢文化圈的精神文化建設提供富有效用的歷史資源。更重要的是,有了對不同民族唐詩學的相互參照和整體反思,我們對整個中華民族詩歌傳統(tǒng)乃至文化精神的把握當會更周全,立足于傳統(tǒng)之上的創(chuàng)新也會更順暢。
The Development Space and Modern Significance
of Tang Poetics Resources in East Asia
ZHA Qinghua
Abstract: Tang poetry had been widely spread in various forms in Japan, Korea and other East Asian countries from the eighth century to modern times, and the atmosphere of learning and worshiping Tang poetry had been flourishing for a long time. This not only expanded and deepened the existing tradition of Tang poetry, but also accumulated wealthy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transmitted a wide range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even affected the inheritance and change of the ethnic traditions in East Asia. The reception of Tang poetry mainly involves editing, proofreading, collection, annotation, comment, translation and creation, so abundant Tang poetics resources are left to be sorted out, summarized, developed and utilized. These resources can provide new materials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odays Tang poetry research, and also provide effective historical resources for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Han Cultural-Circle” in East Asia.
Key words: East Asia, research on Tang poetry, documentation
(責任編輯:陳 吉)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東亞唐詩學文獻整理與研究”(18ZDA24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查清華,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 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