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璐輝,龍亞玲,武志遠
(成縣種子管理站,甘肅成縣742500)
成豐2號是成縣種子管理站廟灣試驗點以自育小麥品系“9517”為父本、N斯特拉姆潘列為母本雜交選育出的抗條銹、抗穗發(fā)芽常規(guī)小麥品種,審定編號:甘審麥20190013號;適宜種植區(qū)域為甘肅省隴南(包括地理位置上的天水市和隴南市行政區(qū)域)山旱地。
幼苗匍匐,葉色深綠,株高85~115cm,株型緊湊,有效分蘗3~8個。穗長方形,穗長8~10cm,結實小穗數(shù)13~17個,穗粒數(shù)34~38粒,長芒,穎殼白色。籽粒橢圓形,紅粒,硬質(zhì),飽滿,不易落粒,落黃好。
冬性,生育期224~238d。高抗條銹病,中抗白粉病??购詮姡购敌詮?,抗穗發(fā)芽。
2015—2017年參加甘肅省隴南片山區(qū)組冬小麥品種區(qū)域試驗,2年平均產(chǎn)量5952kg/hm2,比對照蘭天19號增產(chǎn)4.48%。2017—2018年參加甘肅省隴南片山區(qū)組冬小麥品種生產(chǎn)試驗,平均產(chǎn)量6072kg/hm2,較對照蘭天19號增產(chǎn)3.1%[1]。
2018—2020年度在隴南市成縣陳院鎮(zhèn)(淺山丘陵干旱區(qū))、成縣雞峰鎮(zhèn)(高寒陰濕山區(qū))、徽縣泥陽鎮(zhèn)(川壩河谷濕潤區(qū))、康縣長壩鎮(zhèn)(高山濕潤區(qū))、西和縣西高山鄉(xiāng)(高山干旱瘠薄區(qū))、兩當縣云屏鄉(xiāng)(淺山丘陵干旱區(qū))2年多點(次)大田示范,經(jīng)收獲后實際測產(chǎn),成豐2號平均產(chǎn)量6240kg/hm2,較當?shù)刂髟云贩NN斯特拉姆潘列(平均產(chǎn)量5175kg/hm2)增產(chǎn)20%以上。
3.1.1 深耕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耕層深厚的地塊,播種前深翻熟化土壤1~2次,耕層深度20~30cm,使耕作層土碎、地平、地表無根茬殘留。
3.1.2 種子選用和處理 選用本品種符合國家一級小麥種子質(zhì)量標準要求的種子。播種前進行拌種,綜合防治小麥病害和地下害蟲。
播種時以近5日平均氣溫達16~18℃時為最適播種期。甘肅省隴南山旱地高山區(qū)9月下旬播種,播量172.5~187.5kg/hm2;淺山丘陵區(qū)10月上旬播種,播量135~150kg/hm2;均勻撒播,播種深度3~4cm。
3.3.1 基肥 有施用農(nóng)家肥條件的山區(qū)可結合播前深耕土地一次性深施腐熟農(nóng)家肥19500~22500kg/hm2。
3.3.2 種肥 施用尿素300~375kg/hm2、過磷酸鈣525~600kg/hm2、硫酸鉀120~150kg/hm2[2];或者施用三元(N、P、K含量18-18-18)復混肥450~600kg/hm2。
3.3.3 追肥 返青期對2類苗和3類苗地塊,在降雨前均勻撒施尿素75~90kg/hm2,確保幼苗吸足肥水,促進分蘗成穗。
3.3.4 葉面肥 揚花期至灌漿期選用98%磷酸二氫鉀1000~1200倍液配合殺蟲劑和殺菌劑噴霧1~2次,促進早熟,提高產(chǎn)量。
3.4.1 草害防治 在2葉1心期至返青期選用15%炔草酯可濕性粉劑1500~1800倍液+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劑1500~1800倍液混合,莖葉均勻噴霧防治一年生雜草,防治1次。
3.4.2 蟲害防治
3.4.2.1紅蜘蛛。返青期至拔節(jié)期選用20%的噠螨靈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小麥紅蜘蛛1次,防治指標為每百株小麥蟲量達300頭以上時。
3.4.2.2蚜蟲。孕穗期至灌漿期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200~1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200倍液防治小麥蚜蟲,每隔7~10天噴防1次,防治1~2次,可與葉面肥和殺菌劑混合噴霧。
3.4.2.3地下害蟲。主要有螻蛄、蠐螬、地老虎、金針蟲等,啃食小麥種子、咬斷根莖,嚴重危害小麥生長發(fā)育。預防蟲害的主要措施是藥物拌種,可與殺菌劑混合拌種。播種前選用濃度50%辛硫磷乳油按照種子量的0.2%~0.3%(按有效成分含量計)拌種,先將藥液稀釋混合,然后將藥液噴灑到種子上,邊噴邊拌,拌后悶種4~5h播種。
3.4.3 病害防治
3.4.3.1條銹病和白粉病。播種前選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或11%三唑酮·福美雙懸浮種衣劑按照種子量的0.1%~0.2%(按有效成分含量計)拌種。成豐2號是抗條銹病、抗白粉病品種,一般不需要田間藥物防治;在病害嚴重流行年份發(fā)病初期可選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者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進行噴霧,綜合防治小麥條銹病、白粉病,2種藥物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噴防1次,共防治2次[3]。
3.4.3.2赤霉病。播種前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照種子量的0.2%~0.3%(按有效成分含量計)拌種。田間防治重點是小麥揚花期噴防,選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1500~18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時重點對準小麥穗部,均勻噴霧,每隔5~7天噴防1次,防治1~2次。
成豐2號最適宜收獲期為蠟熟后期,生物性狀表現(xiàn)為植株顏色全部成黃色、莖稈仍保持一定的彈性,籽粒用手指甲掐已經(jīng)不易掐出痕跡,此時活稈收割,收獲的產(chǎn)量最高。采用小麥聯(lián)合收割機或者人工收獲,收獲后的籽粒要及時晾曬或烘干,防止發(fā)霉變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