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濟南市歷城區(qū)鮑山街道農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 趙本偉
土壤進行機械旋耕,作物還田后的秸稈集中在地表,不能達到秸稈腐熟所需的溫度、濕度條件,不能夠很好地達到秸稈腐熟培肥地力的效果。且連年的旋耕,土壤耕作層不足20厘米,耕層淺,影響水分、養(yǎng)分儲存,影響作物根系生長,制約作物高產。
秋季由于玉米秸稈量大,還田后的秸稈大都集中在地表,出現了一系列的生產問題:小麥播種后,地表集中的秸稈疏松透氣,種子與土壤接觸密實度低,小麥的出苗率降低;苗期由于還田秸稈疏松,影響了小麥根系水分、養(yǎng)分的吸收,麥苗黃瘦;連年的秸稈還田,雜草、病蟲害有了繁衍的基礎條件,草害、蟲害逐年加重。
解決上述存在問題的有效措施就是土壤深耕。
土地承包到戶,由于受鄰里地界、深耕地塊整平、深耕機械配套、生產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多年以來,農戶都是直接土壤旋耕。機械旋耕耕層淺,犁地層在20厘米左右,嚴重影響土壤透水、透氣、保水、保肥能力。近些年,農民種地大量使用化肥,使用有機肥少,造成土壤有機質減少,土壤板結,地力差。
近幾年,隨著農業(yè)機械化、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土壤深耕給農業(yè)生產帶來更多的便利,帶來了作物提高產量的空間。深耕打破了犁地層,增加了土壤耕層深度,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長。深耕將作物秸稈翻到20厘米以下的土層,解決了地表秸稈堆積影響小麥出苗問題;耕層土壤密實度增加,解決了秸稈集中在地表造成的小麥種子與土壤密實度達不到,小麥苗期生長勢弱的問題;秸稈翻到20厘米以下土層,秸稈腐熟溫度高,對雜草種子、病蟲害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解決了連年秸稈還田造成的草害、病蟲害加重問題;秸稈還田腐熟程度高,培肥了地力,小麥苗期生長健壯。幾方面不利因素的改善,能顯著促進作物高產。
由于多年的土壤旋耕,犁地層淺,第一次深耕深度要注意不能太深,耕層控制在30厘米左右,不能將更多生土翻到地表,影響地力。一般三年深耕一次,要逐步加深耕層。土壤深耕還需要增加土壤有機肥施用,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增強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這樣才能促進作物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