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學
我是農(nóng)家的孩子??墒菑男?,又感到自己和身邊的孩子有些不同。有什么不同呢?好像也說不清楚。只記得,家里的規(guī)矩特別多,一些細節(jié)至今仍記得很清楚。諸如:座次要長幼有序啊、坐著不能抖腿啊、要愛惜糧食啊、作好文章寫好字啊……當然,印象最深的,還是院子雕漆門楣上醒目的四個大字——耕讀傳家。
祖父和父親都是聞名鄉(xiāng)里的“讀書人”,也都因此成了鄉(xiāng)親們所說的“公家人”。祖父讀書讀到民國的高小,大概也就讀過一些《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之類國學,后來他自學算術(shù)、會計,竟然做到了當時公社干部,干得得心應手。父親從小就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高中畢業(yè)恰逢“文革”,郁郁地在家待了一年,就被一家國營工廠招為的工人,在一線工作到退休。祖母和母親都出身大戶,嫁到我家后,一輩子踏踏實實在家務農(nóng)。最多的時候,我家種過近四十畝地,那時農(nóng)耕全靠人畜,祖父和父親一邊忙公事,一邊幫家里侍弄土地。一到農(nóng)忙時節(jié),全家老少各盡所能,個個都是勞力。許多年后,祖父和父親分別從單位退休,回歸了“農(nóng)民”身份,更加盡心盡力地照顧全家、專事稼穡。祖父直到年邁,依然絲毫聽不得兒孫勸他少種地。每每聽到類似勸告,都會火冒三丈:“農(nóng)民不種地,喝西北風去啊?”
勞作之余,祖父最大的愛好就是戴上老花鏡,捧著一本書,或蹲在墻角、或躺在炕上,饒有興致地讀。記得祖父講道:“耕”,發(fā)源于我出生的這片土地,周先祖教民稼穡,豐五谷,養(yǎng)家口,立性命;“讀”就是說,種田的人在耕作之余,也要讀讀圣賢之書,知詩書,達禮義,立高德,養(yǎng)身性。
可惜我們當時年幼,并不懂得其中深意。后來才慢慢明白,這看似尋常的四個字,農(nóng)耕社會的特色、儒家文化的浸潤,滲透于字里行間。讀曾國藩,知他生前封侯拜相、滿族榮華,死后沒有留下什么財產(chǎn)田地、金銀珍寶,留給子孫后代的,是一樓富厚的藏書、一摞語重心長的家書。讀林則徐,他一句“子若強于我,要錢有何用;子若不如我,留錢有何用?”總讓人沉思良久。
家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沿襲和傳承。如今,祖父已去世十年有余,祖母也已風燭殘年,父母追隨我們遷徙到城市,老家偌大的院子,怕是早已荒蕪??墒?,家族的遺風、父輩們的精神,已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血液、我們的骨骼、我們的氣質(zhì)。這個家族嚴謹多思、倔強淡泊、踏實勤勉、“耕讀傳家”的家風,都在我們的性格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記。家就像根,永遠是葉的歸宿;家就像大衣,不會提高溫度,但卻給你最踏實最熨帖的溫暖;家就像陳年佳釀,融合了血緣、文化,包含著太多生命內(nèi)涵。
一個人、一個家族的命運,都無法脫離時代的大背景。我也零零碎碎從老人口里聽到,祖輩、父輩經(jīng)歷的種種艱難,比如革命,比如挨餓,比如那個火熱的年代,比如面對變革的困惑……我明白,正是這些困難的日子,給了我們今天堅定、樂觀、保守的性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自強、勤勞、包容的集體性格又何嘗不是與先輩們一脈相承?在經(jīng)歷了不太長的迷茫年代之后,現(xiàn)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走得更加自信和從容,這個民族千年留下來仁義的基因,不會消失。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幅對聯(lián),肯定還在老家的大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