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鋼
如果你在中學時代參加過奧數,你可能聽說過“排序不等式”。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不等式,能告訴你“效率”和“公平”的本質關系。
比如,你開了一家商場,平時客流量少,周末客流量多。我們把平時和周末的流量設為x1和x2,而x1
答案當然是周末。你關心的是總銷量,而不是特定某一天的銷量。
因此, 就總銷量而論,x1·y1+x2·y2>x1·y2+x2·y1,也就是“大數乘大數加上小數乘小數”,大于“大數乘小數加小數乘大數”。這就叫排序不等式。
再說得簡單點,就是讓最大的和最大的結合、最小的和最小的結合,總的效果總是好于讓大的和小的結合。
排序不等式是底層的“不平等關系”。而正是因為這個邏輯,“效率”和“公平”本質上是矛盾的。
比如,你是某個決策者,手里有個大項目,放在哪個地區(qū)都能提升當地的經濟發(fā)展。那請問,你是把它放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呢,還是邊遠落后地區(qū)呢?
大數最能讓大數發(fā)揮作用。
世界上的很多配合不是加法,而是乘法關系。所以最好的資源應該用在最賺錢的地方,最厲害的人員應該放在最關鍵的崗位。
這就是為什么好東西總愛扎堆,有志向的年輕人非得去大城市。這也是為什么會有馬太效應,為什么人人都想跟最好的人合作。這也是為什么市場總是讓財富分布不平等。
排序不等式,是資源配置的“零階道理”。
有幾種情況,會讓排序不等式不起作用。
教育系統(tǒng)有重點大學、重點中學,同一所學校里還會有重點班,重點班的老師是全校最好的。
這完全符合排序不等式,教育系統(tǒng)希望培養(yǎng)高水平人才。但你注意到沒有,在任何一個班級里,老師重點關注的,往往不是最好的學生。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學習成績有上限。你分數再高,也不能比滿分還高。第一名有時考97 分有時考100 分,在滿分附近隨機波動,對全班總成績幾乎沒有影響。而如果老師能把60 分的同學提高到75 分,那可是顯著的提高。
很多系統(tǒng)對組成部分的要求是有上限的。你造一架大橋,不會重點打造其中一個橋墩,汽車上的零件也不是越“好”越好,最理想的情況是所有難以更換的零件的磨損壽命是一樣的。
還有一種系統(tǒng),比如福利系統(tǒng),則要求各個相加項的大小有一個下限。在貧困山區(qū)建設通訊基站效率不高,但是貧困山區(qū)需要通訊基站。福利系統(tǒng)解決的是公平問題。這種系統(tǒng)有時候會把最好的官員派到最貧困的地區(qū),并不指望他們創(chuàng)造什么效益,只是希望提高那些地區(qū)的下限。
安全系統(tǒng)也強調下限。只要是防守,我們最關心的一定是最薄弱的地方,要把最好的資源和人手放在那個地方。
個人只能做一個乘法因子,管理者要的卻是相乘再相加。如果你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運行者,你必須清楚判斷這是一個不設限系統(tǒng),還是一個有上限或者下限的系統(tǒng)。
而作為個體,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大數因子,那最好不要待在有上限的系統(tǒng)中。
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但是我感覺人們對它貫徹得還不夠。我們過多地受到了“公平”這個直覺的影響,總想把什么東西都弄均勻一點。
假設一個車間有兩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需要兩個人先后動作,共同完成一件產品。現在你有四個工人,老張和老李的良品率都是95%,小張和小李的良品率都是75%。請問,你應該把這四個人怎么分組呢?
直覺的分法,是讓老張和小張一組,老李和小李一組,這樣兩個組的良品率是一樣的,都是0.95×0.75 ≈ 71%。你覺得這樣分組能讓高手帶一帶低手,起到骨干作用。
但是, 排序不等式要求你讓老張和老李一組, 小張和小李一組。你的高手組良品率將是0.95×0.95 ≈ 90%,低手良品率將是0.75×0.75 ≈ 56%,而你的總良品率是兩組的平均值,也就是73%——高于高低搭配分組的71%。
排序不等式要求你讓高手跟高手搭配,雖然這會降低其他組的效率,但你的總效率是最高的。而且高手跟高手在一起互相激發(fā),也許還能進一步提高效率。
再回過頭去想想,老師之所以不重視好學生,并不僅僅是因為好學生成績有上限——也因為好學生自己就能好好學。如果每個學生的成績都跟老師在他身上花的功夫是乘法關系,老師還是得最重視好學生。
只要是涉及這種需要密切配合,是乘法關系的局面,就應該抽調最強的人馬組建起一支特種部隊。
搞平均符合直覺,但是違反數學。我們個人的生活和學習不也是這樣的嗎?直覺上你可能認為應該把每一件事都做好,每個學科都學好,其實不是。數學要求這是一個長板的世界:你應該把最好的精力、最多的時間用在最能體現你價值的項目上。
(摘自“得到”app,魏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