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18個絲瓜新組合主要農藝性狀聚類分析及褐變度鑒定

2020-12-21 03:51:52康玉妹薛珠政劉建汀
福建農業(yè)科技 2020年5期
關鍵詞:農藝性狀聚類分析絲瓜

康玉妹 薛珠政 劉建汀

摘?要:篩選絲瓜優(yōu)良新品系,進而培育新的絲瓜品種。聚類分析18個絲瓜新組合主要農藝性狀;利用基于總酚的褐變度分級標準分析新組合的褐變等級,并進行營養(yǎng)成分分析。試驗結果表明:18個絲瓜組合第一雌花節(jié)位8.0~11.5節(jié),早熟、生長勢強、瓜面粗、細瘤、瓜皮淺綠色。C2、C3、C4、C9組合短圓筒形,瓜長21.8~35.4 cm,瓜徑4.5~7.2 cm,單瓜重500~550 g。C1、C2、C3、C5、C7、C11產(chǎn)量分別比對照農福801增加13.03%、11.56%、11.58%、20.61%、17.76%、22.08%。18個絲瓜新組合褐變度2.6~8.0,營養(yǎng)成分與對照農福801相當。C2、C3、C4、C9組合褐變度低、品質佳、肉質緊實、抗逆性強、抗病性較好。4個新組合綜合性狀表現(xiàn)良好,農藝性狀符合育種目標,分別為C2、C3、C4、C9,可供進一步示范推廣。

關鍵詞:絲瓜;新組合;農藝性狀;聚類分析;褐變度

中圖分類號:S64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0253-2301(2020)05-0020-07

Abstract: The fine new strains of luffa were screened,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new varieties of luffa. The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18 new combinations of luffa were analyzed by clustering, and the browning grade of the new combination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grading standard of browning degree based on the total phenols, and then 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female flower nodes of the 18 combinations of luffa were 8.0-11.5 nodes, with early maturity,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thick surface, fine tumor and light green peel. And the combinations of C2, C3, C4 and C9 were short cylindrical, with the fruit length of 21.8-35.4 cm, fruit diameter of 4.5-7.2 cm, and fruit weight of 500-550 g. The yield of C1, C2, C3, C5, C7 and C11 respectively increased by 13.03%, 11.56%, 11.58%, 20.61%, 17.76% and 22.08%,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Nongfu 801. The browning degree of the 18 new combinations of luffa was 2.6-8.0, and 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Nongfu 801. The combination of C2, C3, C4 and C9 had low browning degree, good quality, firm texture, strong stress resistance and good disease resistance. The four new combinations showed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and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were in line with the breeding objective, namely C2, C3, C4 and C9, which could be further demonstrated and popularized.

Key words: Luffa; New combination; Agronomic characters; Clustering analysis; Browning degree

絲瓜Luffa cylindrica原產(chǎn)印度或亞洲南部熱帶地區(qū),為葫蘆科絲瓜屬一年生攀緣性藤本植物,分為有棱絲瓜和普通絲瓜兩種。絲瓜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營養(yǎng)豐富,適于在炎熱季節(jié)栽培,對豐富淡季蔬菜供應起著重要作用,是夏季主要蔬菜品種之一[1-2]。絲瓜作為一種藥膳兼用及高溫季節(jié)市場供應蔬菜,其性涼、味甘,深受人們喜愛[1]。絲瓜含有皂苷、生物堿類、黃酮類、固醇類、糖苷類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抗真菌、抗細菌、消炎、清熱解毒、涼血等作用[2-3]。我國研究者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絲瓜育種、雜種優(yōu)勢及遺傳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培育了一批優(yōu)良新品種[4-17]。王成等[18]利用沸水水浴處理進行褐變指數(shù)的計算,并將絲瓜褐變等級劃分為5級。婁麗娜等[12]通過灰度關聯(lián)分析法對絲瓜褐變進行分級。花秀鳳等[5]利用絲瓜褐變度的頻次分布,將褐變度按一定的范圍劃分為3級。朱海生等[19]建立絲瓜總酚提取和測定體系、溫文旭等[20]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譜快速測定絲瓜中酚類物質組分及其含量的方法,劉建汀等[21]建立普通絲瓜基于褐變度正態(tài)分布的分級標準。

絲瓜生產(chǎn)蘊藏著巨大的經(jīng)濟潛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栽培設施的改善和栽培技術的提高,在我國栽培面積逐漸增大[4],并已發(fā)展成保護地和露地栽培并重,對新品種的需求不斷增加,國內外引進的品種在福建省大多表現(xiàn)商品性狀不符合本省消費習慣或者適應性差[4,22],目前福建省育成絲瓜品種很少,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品種更少[1-2]。絲瓜果肉及湯汁出現(xiàn)褐變,大大降低了果蔬的貯藏加工性能,嚴重影響絲瓜產(chǎn)品的商品價值,造成巨大經(jīng)濟損失,因此絲瓜育種成為絲瓜研究熱點。為滿足市場與消費需求,提高生產(chǎn)者的種植效益,根據(jù)普通絲瓜新品種選育及雜種優(yōu)勢利用,采用自交分離,經(jīng)過3~5年種質資源搜集和自交選純,共育成自交系20多個,用雙列雜交的半輪配模式進行雜交,配成18個雜交組合,獲得絲瓜新品系。通過品比試驗篩選優(yōu)良新品系以進一步參加示范推廣和DUS測試,培育絲瓜新品種。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選自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蔬菜研究中心配制的絲瓜新組合18個,分別為C1~C18。對照(CK)為農福801(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閩豐種業(yè)公司提供)。

1.2?試驗方法

1.2.1?供試育苗培育?每個組合選籽粒飽滿完全成熟種子200粒,清洗后浸泡8~10 h,之后將種子清洗干凈,用濕布包裹,放入28~30℃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催芽,每天早晚各清洗種子1次,當種子露白及時播種。用育苗土育苗,播種后覆蓋1 cm干濕適中的育苗土,在育苗棚育苗。2葉1心即可準備定植,定植前1周左右練苗,使幼苗逐漸適應早春低溫環(huán)境。

1.2.2?田間調查?試驗在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蔬菜研究中心綜合試驗基地進行。各材料于3月12日播種育苗,4月4日定植。隨機區(qū)組排列,兩頭設保護行,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5.0 m2,株行距70 cm×40 cm,作高畦覆地膜定植,畦寬(連溝)1.5 m,每畦種2行,定植后澆足定根水,田間管理同常規(guī)栽培。在生長期間考查絲瓜商品性、早熟性、豐產(chǎn)性、生長勢、商品瓜品質、抗逆性、抗病性等。

1.2.3?田間考種?每個組合選10個有代表性的果實,根據(jù)《絲瓜種質資源描述規(guī)范和數(shù)據(jù)標準》[17]測定瓜長、瓜徑、單瓜重,調查瓜面特征、瓜皮色、瓜形等,在采果期分別測定各個組合產(chǎn)量。根據(jù)劉建汀等[21]的方法進行絲瓜組合耐褐變的初步調查。

1.2.4?營養(yǎng)成分測定?根據(j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測定》)檢測水分含量(g·hg-1),根據(j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5009.7-2016《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檢測還原糖(g·hg-1),根據(j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5009.8-2016《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的測定》)檢測蔗糖(g·hg-1),根據(j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5009.86-2016《食品中抗壞血酸的測定》)檢測維生素C(mg·hg-1)。

1.2.5?數(shù)據(jù)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利用Excel 2003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和制圖,并用IBM SPSS Statistic 21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差異顯著性分析。對18個絲瓜新組合的瓜長、瓜徑、單瓜重、瓜面特征、瓜皮色、瓜形、產(chǎn)量等主要農藝性狀進行聚類分析。聚類分析時先將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標準化變換,然后使用聚類分析軟件 NTsys 2.10e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根據(jù)初步建立的絲瓜褐變度概率分級,將絲瓜褐變度劃分為6級,分別為0級:0(無褐變);1級:0~3.84(極低);3級:3.84~5.24(低);5級:5.24~7.18 (中);7級:7.18~8.58(高);9級:>8.58(極高)[22]。

2?結果與分析

2.1?絲瓜新組合的生物學特性比較

2.1.1?早熟性?從田間觀察來看,參試的18個組合的始花期較早,其中11個組合比對照早2~6 d,2個組合和對照一樣,5個組合比對照遲,早熟性基本一致。從生長勢表現(xiàn)來看,18個絲瓜組合生長勢強。

2.1.2?農藝性狀?不同組合的農藝性狀見表1,瓜皮色分為2類,分別是綠、深綠色,以綠色更受歡迎。C10、C11的瓜皮色最深,為深綠,其他組合的瓜皮色為綠色,對照的瓜皮色為綠色。不同組合的果實性狀相差較大。優(yōu)選的18個組合的瓜面特征均為瓜皮粗糙、有細瘤。從果型上看,18個參試絲瓜新組合的瓜形,C4、C7、C8、C11、C12、C14、C16、C18為短圓筒狀,其余10個組合為筒狀。調查發(fā)現(xiàn)18個絲瓜組合出苗、始花、始收的時期非常接近。采收時間從始收期一直到下霜之前。從播種至采收,都是45 d左右。

2.1.3?第一雌花節(jié)位?不同絲瓜組合的第一雌花節(jié)位數(shù)見圖1。結果表明:不同絲瓜新組合第一雌花節(jié)位為8.0~11.5節(jié),C18第一雌花節(jié)位為8.0節(jié);其次為C1,第一雌花節(jié)位為8.4節(jié);C2、C4、C11、C6第一雌花節(jié)位分別為8.6、8.6、8.6、8.8節(jié)。對照的第一雌花節(jié)位為9.0節(jié)。18個絲瓜組合的雌花分化都很早。18個絲瓜組合雌花始花期田間調查結果表明始花期最早的是C9、C10、C15,在播種后55 d開花;最遲的是C13,在播種后64 d開花。18個絲瓜組合生長勢強,通過對18個不同絲瓜組合開花性狀的比較可以看出:18個絲瓜組合第一雌花節(jié)位低,主側蔓雌花率高,始花早,從理論上講,18個組合前期產(chǎn)量會較高。

2.1.4?瓜長、瓜徑?瓜長在21.8~35.4 cm,瓜徑在4.5~7.2 cm,符合育種目標。從瓜長來看 ,以C2最長,為 35.4 cm,其次為C10,為35.0 cm,C1、C6、C9、C13分別為34.5、31.7、32.5、33.0 cm,其他12個組合短于對照,對照的瓜長為30.8 cm。果實橫徑在4.5~7.2 cm,其中C10、C14橫徑最小,僅為4.5 cm;C4橫徑最大,為7.2 cm。從瓜條的橫徑差來看,以C9最小,為0 cm;C10、C14最大為1.5 cm。不同組合果形指數(shù)為3.1~7.7,在18個絲瓜組合中,C1和C10瓜形較細長,而C4、C8、C12、C16瓜形較粗短。

2.2?絲瓜新組合的商品性比較

2.2.1?單瓜重?從絲瓜的果實性狀比較,在商品瓜適收期單瓜重最重的為C4,達720.0 g;最輕的是C14,為365.0 g。18個絲瓜組合的單瓜重差異較大(圖4)。

2.2.2?豐產(chǎn)性?由圖5可知,參試的18個絲瓜組合中9個組合每667 m2產(chǎn)量比對照高,其中C11最高,比對照增產(chǎn)22.08%,其次是C5,比對照增產(chǎn)20.61%。C15和C17的產(chǎn)量均低于CK,分別比CK減產(chǎn)19.38%和17.69%。

2.3?主要農藝性狀的聚類分析

對參試絲瓜組合9 個性狀進行聚類分析,結果見圖6,根據(jù)同一類群內絲瓜組合間距離接近且綜合性狀值差異較小的原則,參試的18個絲瓜組合在聚類水平D2=0.34時可以劃分為四大類群。

第一類群有C1、C2、C8、C14,這4個組合第1雌花節(jié)位平均9.3節(jié),瓜長平均為30.2 cm,瓜徑平均為5.4 cm,單瓜重平均為515.0 g,每667 m2產(chǎn)量為2 857.2 kg,其中C2組合早熟,第1雌花節(jié)位平均為8.6節(jié),肉質厚實、甘甜,風味佳,瓜呈筒狀,瓜長平均為35.4 cm,瓜徑平均為5.5 cm,平均單瓜重620.0 g。第二類群包括C4、C10、C5、C16、C12、C13,這6個組合第1雌花節(jié)位平均9.3節(jié),瓜長平均為27.2 cm,瓜徑平均為6.0 cm,單瓜重平均為561.7 g,每667 m2產(chǎn)量為2847.0 kg,其中C4組合早熟,第1雌花節(jié)位平均為8.6節(jié),瓜呈筒狀,瓜長平均為23.8 cm,瓜徑平均為7.2 cm,平均單瓜重720.0 g左右,肉質質地緊實,甘甜。第三類群包括C3、C6、C7,這3個組合第1雌花節(jié)位平均9.9節(jié),瓜長平均為30.0 cm,瓜徑平均為5.5 cm,單瓜重平均為470.0 g,每667 m2產(chǎn)量為2963.3 kg,其中C3組合早熟,第1雌花節(jié)位平均為9.4節(jié),瓜呈筒狀,瓜長平均為30.0 cm,瓜徑平均為6.5 cm,平均單瓜質量650.0 g;肉質質地緊實,甘甜。第四類群有C9、C11、C15、C17、C18共4個組合,這4個組合第1雌花節(jié)位平均9.6節(jié),瓜長平均為29.0 cm,瓜徑平均為5.7 cm,單瓜重平均為507.5 g,每667 m2產(chǎn)量為2758.2 kg,其中C9組合早熟,第1 雌花平均為11.2節(jié),瓜呈筒狀,瓜長平均為32.5 cm,瓜徑6.0 cm,平均單瓜重為645.0 g,肉質質地緊實,甘甜。

2.4?抗病、抗逆性和褐變度

田間病蟲害初步調查結果表明:參試絲瓜新組合與對照均未發(fā)現(xiàn)霜霉病、枯萎病、病毒病、白粉病。瓜實蠅通過懸掛瓜果實蠅粘板(黃板)進行防治。通過考種調查C2、C3、C4、C7、C10這5個組合肉質緊實,C8、C13肉質一般,C5、C6肉質稍軟。C2、C3、C4、C9口感好,C1、C6、C7、C8、C10、C11、C12口感一般,C5口感差。絲瓜褐變度的概率分級:經(jīng)過K-S正態(tài)性檢驗,褐變度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X-1.2818S)、(X-0.5246S)、(X+0.5246S)、(X+1.2818S)4個點對其進行概率分級[22]。根據(jù)總酚與褐變度的線性回歸曲線,初步建立的絲瓜褐變度概率分級[22],絲瓜褐變度的分級標準劃分為6級,分別為0級:0(無褐變);1級:0~3.84(極低);3級:3.84~5.24(低);5級:5.24~7.18(中);7級:7.18~8.58(高);9級:>8.58(極高)。由圖7可知,18個絲瓜組合的果肉褐變度變化范圍為2.6~8.0,平均褐變度為4.6。C2、C3、C4、C5、C7、C8、C9、C11、C12、C13、C15、C16、C18這13個組合瓜肉不褐變或者輕微褐變,C1、C6、C10、C14、C17果肉褐變。

2.5?絲瓜新組合的營養(yǎng)分析

由圖8可知,18個絲瓜組合水分、還原糖、蔗糖、維生素C含量相當,且與對照水分、還原糖、蔗糖、維生素C的含量相當。

3?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參試的18個絲瓜新組合中,C2、C3、C4、C9的綜合性狀最優(yōu)。對參試新組合的第1雌花節(jié)位、瓜色、瓜面特征、瓜長、瓜徑、單瓜重、果實商品性、產(chǎn)量及抗性等主要農藝性狀進行綜合分析,結合本地市場需求情況并考慮消費者購買習慣,初步篩選出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2個絲瓜新組合:C2組合早熟,豐產(chǎn)性好,生長旺盛、分枝性強,第1雌花著生于第8.6節(jié),連續(xù)坐果率高,瓜皮綠色,有明顯黑色條紋,不裂果,肉質厚實、甘甜,風味佳,果肉不易褐變,耐熱,抗性強等優(yōu)點;植株生長旺盛,分枝能力強,葉掌狀深裂。瓜呈筒狀,瓜長33~38 cm,瓜徑5.5~6.0 cm,平均單瓜重600.0 g左右。C3表現(xiàn)為植株生長旺盛,分枝性強,葉掌狀深裂;主、側蔓結瓜,早熟,第1 雌花著生于第9~10節(jié),連續(xù)坐果能力強;瓜呈筒狀,瓜長25~32 cm, 橫徑5.5~6.5 cm, 平均單瓜質量600.0 g左右;瓜皮綠色、粗糙,不易裂果;肉質質地緊實,甘甜,果肉不易褐變。C2、C3、C4、C9商品性都符合本地的消費習慣,適合春大棚早熟栽培,可在本地區(qū)大面積推廣栽培。

絲瓜資源自交純化,選擇符合育種目標的材料配制新組合,育種目標符合當?shù)叵M習慣并豐富絲瓜供應品種。隨著分子遺傳研究的深入,絲瓜褐變原理及應用、果實長短、緊實度、品質、風味等的遺傳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王益奎,黎炎,李文嘉.我國絲瓜資源及遺傳育種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09(4):121-124.

[2]李大忠,朱海生,康玉妹,等.絲瓜新品種‘福研1號選育[J].亞熱帶植物科學,2016,45(1):87-89.

猜你喜歡
農藝性狀聚類分析絲瓜
絲瓜
夏季佳蔬——絲瓜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16
狡猾的絲瓜
學生天地(2020年13期)2020-08-25 09:19:46
絲瓜娃
新型緩釋肥在全膜雙壟溝播玉米上的應用效果研究
武運粳24號水稻機插精確定量高產(chǎn)栽培技術研究
不同夾心肥料對玉米生長的影響
從農藝性狀及化學成分測定分析遠志藥材商品品規(guī)和良種選育的合理性
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分析
基于省會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的實證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2:16:58
西畴县| 壤塘县| 阳信县| 古蔺县| 攀枝花市| 乐至县| 雷山县| 永丰县| 临猗县| 蓬安县| 永康市| 绵阳市| 乐清市| 金阳县| 阿克苏市| 绍兴市| 堆龙德庆县| 沂南县| 富顺县| 理塘县| 乌什县| 昌江| 灯塔市| 林口县| 乐清市| 云林县| 蒲城县| 镇康县| 荥经县| 齐河县| 集安市| 乌兰县| 潜江市| 巍山| 宿松县| 承德市| 济宁市| 阜城县| 连城县| 上饶县|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