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維娜 唐李佩
策劃語
構建思政育人大格局大體系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關鍵抓手?!督逃康劝瞬块T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的出臺,對高校思政育人體系的構建有著深遠的意義,推進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的構建、對疫情下線上思政教學的思考和大膽實踐,也共同推動著高校新時代思政育人體系的建立。本刊記者帶著相關問題走訪了省內部分高校馬院書記、院長,本期“思政大視野”分享呈現(xiàn)六位教授的思考,以期對各位讀者帶來新的啟迪,并力求在不斷地思考和行動中,共同推動思政育人大體系的構建。
在思政體系構建中增添新動力
記者:今年教育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網信辦、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青團中央等聯(lián)合印發(fā)了《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您認為,該《意見》的出臺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有何深遠意義?
閆文浩:《意見》不僅從隊伍建設和經費保障等方面就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作出了規(guī)定,同時強調要把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雙一流”建設成效評估、學科專業(yè)質量評價、人才項目評審、教學科研成果評比的重要指標。這些規(guī)定,既體現(xiàn)了黨和國家對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有利于推動高校將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始終,也將進一步推動高校加快建立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格局。
夏永林:《意見》的出臺是對2020年3月1日起實行的《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6號)的督促令。《意見》從理論武裝體系、學科教學體系、日常教育體系、管理服務體系、安全穩(wěn)定體系、隊伍建設體系、評估督導體系入手,構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觀指導與具體操作”“政治要求與育人規(guī)律”“建設內容與環(huán)境因素”有機結合的工作體系,目標清晰、責任到位、同向同行、保障有力。
陳懷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是與“十大育人體系”“三全育人”體制機制以及“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一脈相承的。該《意見》體現(xiàn)了新時代中央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新、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要求,不僅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而且給出了具體的任務,是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象化、具體化的重要文件,將極大地促進高校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確保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切實解決“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同時,為高校破解立德樹人實效性難題提供精準指導,將有力推動解決新時代高?!霸鯓优囵B(yǎng)人”的問題。
記者:《意見》詳細規(guī)劃了包括理論武裝體系、學科教學體系、日常教育體系、管理服務體系、安全穩(wěn)定體系、隊伍建設體系、評估督導體系在內的七個子體系。這樣細致又大規(guī)模的規(guī)劃要求,從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發(fā)展來看,對馬院未來建設有哪方面的促進?
沈寶蓮:高校育人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首先需要在高校內部形成育人合力。長期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陣地,一直承擔著培育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任,但畢竟在高校這個大盤子中所占比例較小、工作涉及面也不夠廣。就《意見》所規(guī)劃的七個方面的體系來看,應該說除了“評估督導”體系以外,其他“理論武裝體系、學科教學體系、日常教育體系、管理服務體系、安全穩(wěn)定體系、隊伍建設體系”六個方面都涉及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擔子更重了,壓力也更大了,但是壓力越大動力更足,我們要變壓力為動力,以《意見》的頒布為契機,發(fā)揮馬克思主義學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陣地和排頭兵作用,通過思想理論引領,教學科研創(chuàng)新、校內校外聯(lián)動,使馬院的各項工作開新局、上臺階。
陳懷平:對于馬克思主義學院發(fā)展而言,一方面,《意見》對高校每個職能部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分工做出了具體安排,不僅為馬克思主義學院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支撐,而且對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推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意見》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設置思政課教師崗位津貼,納入績效工資管理,并相應核增學??冃ЧべY總量,有利于進一步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教師的職業(yè)歸屬感。
記者:《意見》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構建指明了路徑,在您看來,要打通各個體系的建設,還需要解決哪些問題?請談談您的思考。
夏永林:對于各個高校目前而言,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已經上升至“四個意識”和“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個人認為目前主要包括認知不平衡、行動不同步、效果差異性大等問題。
所謂認知不平衡,指的是工作中對于“思政”育人的認知有差異,決定了工作理念和工作態(tài)度上的主動性與被動性表現(xiàn)明顯;行動不同步,指的是目前在工作中存在著各自為政、單打獨斗、功利性強的特征,對工作表現(xiàn)出有超前、有想干、有反對等不同工作態(tài)度;效果差異大,指的是認知與行動不一致導致育人實效的差異性大。面對這些問題需要解決思想認識和協(xié)調工作機制。
陳懷平:要打通各個體系的建設,首先,各校黨委要高度重視,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做好思政工作體系建構的頂層設計,杜絕“條塊分割”現(xiàn)象;其次,各高校必須結合學校實際,分條目逐項制定工作舉措,建立工作臺賬、實施掛圖作戰(zhàn),推動落實落地落細,杜絕“用制度落實制度,用文件落實文件”現(xiàn)象;再次,強化對牽頭部門、責任部門、協(xié)同部門的任務分配,并將此項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到部門績效考核之中,杜絕“推諉扯皮”現(xiàn)象。
沈寶蓮:首先,高校應成立一個機構,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員會,由黨委書記任負責人,校黨委委員、馬院、各二級學院、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統(tǒng)一領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各部門主動擔責,協(xié)調工作。就實踐經驗而言,學校黨委層面的重視與否,是《意見》中的各項工作能否落到實處的關鍵。其次,要想工作取得成效,《意見》中各項政策的落實也很重要。第三,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就高校對《意見》的落實情況進行實地督查,以防高校工作只停留在收文件、學文件的層面。
在推動一體化建設中直面問題,主動作為
記者: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新時代學校思政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工作的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應發(fā)揮怎樣的作用?請結合實際,談談您的思考和建議。
夏永林:在推動大中小一體化工作中要按照各學段學生的特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既要種好責任田、守好一段渠,又要一體化同向同行,搞好協(xié)作關系。高校在大中小思政教育一體化工作中要真正發(fā)揮理論指導和隊伍素質提升的作用。
沈寶蓮:長期以來,由于物理空間的阻隔,大中小學的思政課基本是“背靠背”不見面的,大中小學教師“各管一段”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F(xiàn)在,在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新目標、新任務的大背景下,首先要解決的是大中小不同學段的思政課教師“協(xié)同作戰(zhàn)”的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接力。
作為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相對而言擁有較為豐厚的教學資源,如較高學歷的教師隊伍、較深厚的理論修養(yǎng)、較強的科研能力等,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有必要與中小學思政教師建立思政課教學聯(lián)盟或思政課教學共同體,在面對面深入地交流和探討中解決如何守好自己的一段渠、如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等問題。
相對而言,大學擁有相對豐富的教研資源,讓這些優(yōu)質資源下沉,幫助不同學段的思政課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真正實現(xiàn)大中小學思政課之間的相互銜接,這是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專業(yè)發(fā)展一體化建設的關鍵。教育部在《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也明確提出:“發(fā)揮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輻射作用,主動對接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開發(fā)專門培訓項目,并鼓勵教師走進中小學校開展教學實踐?!?/p>
記者:您認為,當下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面臨著哪些問題,有何解決之道?
劉力波:當下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一是從思想層面來看,由于這一理念明確提出的時間還不長,尚在探索之中,社會各界包括不少思政課教師對于“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內涵的把握還不夠準確;二是從實踐層面來看,目前大中小學各學段思政課課程標準修訂步調不一,課程目標設置的整體性和明確性尚需加強,教材編寫機構的合力有待形成,教材內容重復的現(xiàn)象也較為突出,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銜接不夠,教學評價方式亟待完善。
解決這些問題,一要不斷加強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方向的研究,為開展實踐提供理論支撐并營造良好氛圍;二要探索修訂規(guī)律,一體化設定各學段課程標準;三要建構目標體系,實現(xiàn)各學段課程目標一體化設計;四要健全組織管理機構,打造各學段思政課教師的一體化研究交流平臺;五要統(tǒng)籌規(guī)劃各學段思政課教材內容,注重系統(tǒng)性和層次性;六要完善評價體系,豐富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充分調動思政課教師推動一體化建設的積極性;七要一體化創(chuàng)優(yōu)教學方法,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夏永林:主要問題是脫節(jié),尤其是高校不了解或不重視與中小學思政教育的一體化建設。因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高校應當主動認識和了解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現(xiàn)狀,解決與中小學教育的脫節(jié)問題;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摒棄“高校優(yōu)越于中小學”的慣性思維,誠心向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第三,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合作,比如在中小學設立思想政治教育實習實踐基地,與中小學聯(lián)合開展申報項目、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專項研究,建立互聘導師、師生交流等多方面的工作機制。
在疫情挑戰(zhàn)中上活思政課
記者: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為思政教育提供了眾多鮮活的教材,請您結合實際,談談貴院是如何用好這些“教材”的?有學生反映疫情題材的內容多了會有“免疫”,如何讓學生產生“共鳴”?
李新萍:新冠肺炎疫情為思政教育提供了眾多鮮活的教材,為了用好這些素材,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及時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加強集體備課,與山西工程職業(yè)學院等學??缡】缧i_展線上集體備課。一是及時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及時將黨中央決策部署、各地區(qū)各部門聯(lián)防聯(lián)控措施成效、疫情防控中涌現(xiàn)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等作為案例和“活素材”,融入思政課教學,講好中國抗擊疫情的故事。二是研究教學方法,巧用情境帶入、問題啟發(fā)、學生講思政課等方法,讓學生感受疫情當下的感人故事和生動事例,引發(fā)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三是在形勢與政策課中開設《在戰(zhàn)役中思考,在感悟中成長——從全球抗疫的對比中更加堅定中國自信》專題,通過中西方對比展現(xiàn)中國優(yōu)勢,增強政治認同。
沈寶蓮:作為高等藝術院校,我們從一開始就帶領學生投入到了藝術戰(zhàn)“疫”的隊伍中,一方面,我們將各種媒體和學院推出的由全國藝術工作者們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奔赴一線的醫(yī)護人員和解放軍戰(zhàn)士、堅守崗位的公安干警和社區(qū)干部、刻苦攻關的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以及勇挑重擔的共產黨員等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的美術作品引入我們的思政課堂,作為抗疫期間思政課教學的鮮活資源和教學案例,激活抽象的書本理論,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另一方面,我們組織學生進行防疫抗議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并在馬院微信公眾號向全院學生和社會公眾推送,既增強和提高了學生的專業(yè)自信和能力,又激發(fā)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覺得要讓學生產生共鳴,就得說到學生的心坎里去,就得讓學生有感同身受的效果。而要達此效果,需要在案例的選擇上下功夫,選擇案例要考慮學生的閱歷、感受度和興趣點,比如在疫情防控中,廣大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真情奉獻,展現(xiàn)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可結合抗疫一線青年的先進事跡和精彩表現(xiàn),讓青年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同時,還應該結合學生所學專業(yè),將該行業(yè)在本次防疫抗疫中的典型案例融入課堂,讓學生有所觸動、有所思考。
記者: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的開展為高校思政教學帶來了新挑戰(zhàn),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深度融合成為未來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您認為高校思政教學要做到線上和線下的深度融合,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面臨著哪些問題?該如何應對?
夏永林:我的個人觀點是不要高估線上教學的效果,單靠技術是解決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問題;線上教學的確讓教師學習了很多,實現(xiàn)了資源的快速便捷的共享,但這僅限于知識的傳遞。教育的思想性、價值觀的導向等問題需要靠的是“真”:教師真心地教、學生真心地學,做不到這一點,線上教學搞得再花哨也很難打通進學生頭腦的“最后一公里”。所以,線上也好、線下也好,都只是形式。線上線下都有效果好的,也有效果差的,最關鍵的還是“教師”,在于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沈寶蓮:我認為主要的問題有二:第一是技術問題,第二是線上教學中學生“名在人不在”的問題。
學校教務部門的專業(yè)服務是搞好線上線下教學的必要條件,這里首先是指技術上的專業(yè)支持,同時應及時出臺相應的政策,以適應教學形態(tài)的新變化。比如在線上課堂講授中,允許和鼓勵一定比例的合班上課,有優(yōu)秀教師授課,其他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跟班聽課,以實現(xiàn)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使教與學雙方受益。
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參與現(xiàn)實問題討論,有表達、有辯論,就能更好地激發(fā)他們深入思考理論問題的興趣和潛能。在線上教學中可通過組織學生進行主題微課展示、讀書報告、學習小組自學成果匯報等多種形式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以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思想所倡導的學生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非客體的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主體性,構建師生“合唱”型教學關系而非教師“獨唱”,甚至教師“自言自語”。
李新萍:存在的問題有:一是教師的思想認識和教學能力有待提高;二是教學內容雜而不精,容易引發(fā)“免疫”;三是教學形式不靈活,教學互動和課堂效果難以保證;四是考核方式單一,不能全面地評測學生的學習。
可以從以下方面應對:一是加強教師培訓和集體備課,提高教師對線上和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理解認識,以及設計組織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能力,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開展形式。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以“云”為媒,科學謀劃思政課線上教學新策略,堅守“標準不降低、學習不停頓、效果不打折”基本原則,確定了“學習通云課堂自學—師生在線互動—直播精講答疑”三位一體教學模式。二是堅持“內容為王”,要善于將“活素材”適當?shù)剡\用到思政教育教學內容中。三是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以學生能力素質提高為導向,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拓展線上實踐教學的新形式;四是堅持考核方式多元化,特別是要將線上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考核合理地納入學生的總評考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