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女同學,我建議可以來做一個練習;每天晚上在睡覺前,閉上眼睛,告訴世界:我不是我媽的女兒,我不是我老公的太太,或者我不是我老公的管家,我不是我兒子的女奴,我也不是我們家狗的供養(yǎng)者,我也不是單位里面的一個工作人員……然后問自己:那我是誰呢?
這是一個有趣的練習,那種無所依附的、找不到自己是誰的感覺很奇妙。剛開始的時候,你會手足無措,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那種在荒原之中赤條條的感覺,會讓你無所適從。不用害怕,那就是你的“一”,最開始的“一”,你太長時間沒有見過他(她)了。
這個“一”非常害羞,你對他(她)非常陌生,但你要觀想一個在荒原中的單獨的人,試著走近他(她),試著與他(她)合體,試著傾聽那么一個無助之人的訴求。
這個練習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很困難,幾乎無從入手。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比如幾天或一周后,你再觀想一個在荒原上的什么身份都沒有、什么社會關(guān)系都沒有、赤條條的一個人,你走過去,你跟他(她)合體的時候,慢慢慢慢地,你會發(fā)展出一種狀態(tài)。
你希望這個人成為什么樣的人呢?你知道嗎?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站在化了裝的、已經(jīng)被各種社會關(guān)系捆綁的角色里面,思考自己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其實不能讓你獲得真正的自由,或者不能夠幫助你真正洞察你可以或者你想成為的一個什么樣的人。
你一旦有了一周或兩周的練習,重新成為沒有這一切束縛和現(xiàn)實基礎(chǔ)的人,或者僅僅就是想成為的任何一種人——也許是想成為一個更苗條的人的時候,你一定要問問自己:我為什么想成為那個苗條的人?這時,也許你又有另一個想法:想成為一個很有錢的人,能夠躺在一堆黃金(上面是珠寶,再上面是美元和人民幣,可能還混雜著歐元)上仰天長笑。
我兒子玩的一款游戲,在iPad上可以生成一個角色,給他一匹馬或者一輛車,選取一個生活場景,在草原、小鎮(zhèn),或者其他地方,然后,你可以配上旁白,組成故事,甚至創(chuàng)造若干個角色,讓他們彼此之間發(fā)生關(guān)系。
讓我們再回到“一”,去重新想象你的愿景。然后問問自己:“為什么我想成為這樣的人,我真的想成為這樣的人嗎?如果錢不是問題,體重不是問題,一切都可以心想事成,都不是問題的話,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這個練習極其重要,可以說,人生最重要的課程是在當下,學習讓自己回到?jīng)]有“二”(連名字都沒有),沒有“三”(沒有你的角色),只有“一”的狀態(tài),重新想象自己的可能性。
很多人都說,如果可以重活一輩子,我大概不會活錯。為什么要等到最后一天,你才說自己的問題呢?你為什么不在今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就做這個練習呢?上一次我做這個練習的時候,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希望你也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摘自《梁冬說莊子·齊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