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中
近些年來,印度的文化似乎有在全球崛起之勢,以瑜伽為名的印度思想席卷世界,而與此有關的冥想、正念與禪定等心理技術也逐漸深入人心?!惰べず挖は搿肥窃颇洗髮W的朱彩虹老師翻譯的、印度當代高僧斯瓦米·巴伽南達(Swami Bhajanananda)的重要文選。巴伽南達是辨喜在印度的學術嫡系,也是當代素有聲望的印度思想家,曾經隱居在喜馬拉雅山中很長的歲月。據我個人所知,巴伽南達具備極完整的知識結構,除了是一位精通印度學問的大師外,他對于西方的哲學、宗教與心理學都曾下過很深的功夫,故有獨到而深邃的見地;更令人驚訝的,他還是印度不多的、能夠較深入地了解中國哲學的僧人。本書是圍繞印度文化的核心精神所展開的探討,大體是兩方面的內容:瑜伽與冥想,被編為上、下兩篇。當然,究其細部而言,它也包含了極深沉的數論哲學與以一元論為主體的吠檀多精神。這本書大概也是我自己這幾年所讀到的對此類復雜論題最富有理性深度,而又十分清晰的闡述了。
在該書的上篇《瑜伽篇》,巴伽南達追溯了瑜伽的源流,以及各種新形態(tài)瑜伽出現(xiàn)之肇因。在巴伽南達看來,如今風行世上的瑜伽時尚,是被簡單化為體式性質的身體練習,“此種意義上的瑜伽可以正確地稱為‘印度體操,因為它們和真瑜伽的聯(lián)系是很小的”。在印度主要是兩種大的瑜伽傳統(tǒng):其一為吠檀多的瑜伽傳統(tǒng);其二為帕坦伽利的瑜伽傳統(tǒng)。此兩者有著很大的不同,幾百年來這兩大體系也一直保持著各自的獨立發(fā)展。
在印度的瑜伽思想史上,把兩者綜合起來的第一次嘗試,首次見于《薄伽梵歌》。然而后來,吠檀多哲學慢慢確立了其主導地位,而帕坦伽利的瑜伽系統(tǒng)則逐漸被忽略。直至十九世紀的后半葉,辨喜與他的古魯室利·羅摩克里希那(Sri Ramakrishna)第二次綜合了二者,并給予了吠檀多的理論方面和瑜伽的實踐方面同等的重視,再加上原先由牧牛尊者師徒創(chuàng)立的哈達瑜伽(廣義上屬于吠檀多瑜伽),這三個傳統(tǒng)得到了恢復。辨喜在歐美傳播瑜伽時,是以帕坦伽利的《瑜伽經》為基礎來談勝王瑜伽的境界,這應該是辨喜在做一種有意思的調整。巴伽南達在書中對瑜伽源流的這種歷史性梳理,對我們的瑜伽學術之深入,其幫助之意義實不容小覷矣。
關于剛才談到的瑜伽思想史上的第二次綜合,我們需要記住的是:瑜伽本身就是綜合性的圣學道途,凡一切有助于顯現(xiàn)靈魂的潛在神性,凡以自制的方式指向了生活最終極目標的任何一種努力,凡能為意識從低級帶到高級狀態(tài)的生命轉變,它就是行走在瑜伽的大道上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更大的和諧性原則,大體是“諸道并行、萬物并育”的恢宏氣象,羅摩克里希那則通過 “諸法圓融”之教導把它表達了出來。
“諸法圓融”建立在一個形而上學的根本概念之上,它就是一切存有的基礎:梵。羅摩克里希那的觀點是,梵的真實本性是要靠直接的超越性經驗來領悟的,無法訴諸言語。故此,我們就會知道,“諸法圓融”的偉大精神正基于此一“建中立極”的根本原則,為平章諸有、協(xié)和萬邦,這是宇宙恒久大祭之道。此種精神用中國人的話來講,也可以叫作“保合太和以利貞”,或動態(tài)化為“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對此一綜合的廣度與深度,過去所爭論的焦點,往往還只是停留在如何協(xié)調智慧與虔信,或者智慧與行動等方面。但在今天,人們所需要的要遠遠高出于此,而應該是比之更恢宏、更廣泛,譬如,它要含攝諸宗教之間的和諧、宗教與科學之間的和諧、古代與現(xiàn)代之間的和諧、此國與彼國之間的和諧、東方與西方之間的和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談論帕坦伽利瑜伽的時候,巴伽南達自然會涉入一些重要的瑜伽心理學?;谒麑﹁べば睦韺W的深度洞見,又具有罕見的理性,正可助我們破除一些將瑜伽神秘化的迷信,樹立起較為清晰的見地。不過,對瑜伽心理學的深入闡發(fā)見于本書的下篇——《冥想篇》。
接下來,我們來簡單地談談冥想。其實,巴伽南達對冥想有極深透的理解,此中皆有他自己長年之親證經驗。書里面也涉及冥想的準備、冥想的類型、冥想的心理基礎、冥想的不同階段、冥想與信仰以及禱告、崇拜與冥想的關系,還有冥想與自我的探討,內容極為豐富。若是我們能夠深讀進去,單單是那五篇《專注與冥想》,就已經令人嘆為觀止了。
由于人類的感官是天生朝向外在世界的,故而對自己的內在世界往往毫無所知,一團漆黑;而冥想則不同,它正是將感知的方向主動倒轉過來,即把心意或自我作為感知的對象,回溯至它的源頭,回溯至真我的第一因。就此,巴伽南達用了室利·羅摩克里希那的一個比喻來說明:警官手里提著三面是黑玻璃的燈,在深夜巡邏;提著這盞燈,他能看見別人,而別人看不見他,除非他把燈轉向自己。同樣,我們提著自我之燈,可以看見外物和思想的運作,但如果我們想要看見真我,就必須把燈朝內照,這就是冥想的含義。
但是,一旦走在這個路上,人們即會知道,把平日習慣于朝外的心意,掉轉而朝內,指向其自身的源頭,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殊為不易。在帕坦伽利的瑜伽系統(tǒng)里面,有一個與感官世界剝離的過程,這一過程在瑜伽八支中,被叫作“制感”。在冥想的關鍵階段,對心意的專注練習必不可少,而“制感”就意味著與外界的接觸切斷,唯有心意是在積極流動。而冥想的專注中心,則只有單一的名(譬如神名、曼陀羅)和單一的色(通常是神像、圣物)占據了冥想者的全部意識領域,其他所有的名、色皆被自覺抑制。
然而,這里存在的深度困難,乃是因為外部世界的信息雖然被控制,但潛在印跡卻在不斷地萌發(fā)成一些新的波動,干擾了冥想的穩(wěn)定性。
當然,心意的運作也是基于某些普遍的心靈法則,這些法則的最初被發(fā)現(xiàn),大約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即數論派的創(chuàng)始人迦毗羅(Kapila)的思想。迦毗羅認為,宇宙中的一切包括心意,都是無意識的,唯獨普魯沙(或吠檀多論者所稱的阿特曼,也常被稱為“真我”)是真正有意識的。心意連續(xù)不斷地產生波動,這使得真我的反射成為斷斷續(xù)續(xù)的,結果是人喪失了與自己的意識中心的接觸。冥想停止別的波動,只留下一種波動,讓“真我”的反射始終如一,并恢復我們與真正的意識中心的接觸。這要通過行使意志來實現(xiàn),正如車夫拉緊韁繩來駕馭馬兒,冥想者通過意志來控制心意。在印度后來的歷史當中,帕坦伽利則把該精神科學的原則,一起編入了他的瑜伽體系。該體系如今也正在贏得全世界的關注,讓浸淫于西方心理學領域的專家們大為震驚。按照巴伽南達的介紹,在瑜伽心理學當中,印度人主要貢獻出了五大心理原則:
第一,意識屬于人的“真我”,而非屬原質;原質是無意識的,但非惰性,它以無意識之力,在驅動著整個宇宙。
第二,認知是心意波動的結果,構成真我與客體之間的關聯(lián)。因純粹的“真我”無法直接認識客體,在“真我”與客體之間必須插進心意,才生成知識。
第三,語詞和知識之間有著恒定的關系,譬如,唱誦曼陀羅會帶來知識。
第四,每一經驗都會留下一個印跡,并再造出相應波動的能力。
第五,心意變化無常,無法徹底止息。冥想未必是止息一切的波動,而是在較長的時間里保持同一波動的穩(wěn)定。
這五條原則在此著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表述,但無論如何表述,皆十分深刻,它幾乎是所有冥想傳統(tǒng)都要遵循的準則,雖然哲學背景未必相同。巴伽南達在書中也談到了這些不同的思想背景,基于對終極實相的本質之理解的不同,故而也有了不同的冥想傳統(tǒng),主要有如下三種對實相的觀念:第一種是來自數論-瑜伽的觀點,它認為原質是整個宇宙最終的、無常的原因,諸真我(普魯沙)形成獨立的、不變的實相,不受原質的演化和變化的影響;第二種觀點是基于吠檀多哲學,認為梵是宇宙最終的、不變的原因,個體自我(阿特曼)是梵的一部分或映照;第三種觀點則為佛教所持有,認為萬物都處在流動的狀態(tài),看似終極實相或原因的東西無非皆是空性。相應于這三種實相觀,印度人也發(fā)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冥想技巧,大體也分為三個范疇:面向原質的冥想,面向梵的冥想,面向空的冥想。所有的冥想道路,無非這三條主干道的各種小路、小徑或旁道而已。
巴伽南達指出,冥想的首要目標其實是發(fā)現(xiàn)我們內部的神圣中心或靈心。冥想修習能夠幫助追求者整合他自己的人格,冥想為追求者的意志提供了一個內部的焦點,甚至在他尚未達成圓滿的冥想境界時,一個內部焦點的存在也能為他的整個人格帶來合一感,這可以幫助他始終不受外部世界的變化與紛爭的影響。不僅如此,冥想還可以幫助人回歸到存在界的節(jié)律,如同回歸母體一般的安穩(wěn)。在冥想中,人有望恢復他自身秉有的天然和諧。
我們知道,在人世的每一步進展皆會因愛的歡喜而獲得。巴伽南達的這一本書,真的是靈山深藏、遍地珠玉。如此深透、如此煙波浩渺的無邊景致,一旦展開,就是春風萬里。現(xiàn)在,我卻不得不把文字做一個了結了,擱筆于此,也愿它能給讀者朋友以導讀之助。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