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海
家住浙江紹興柯橋區(qū)柯橋街道興越西區(qū)公寓3樓的宋成林老人,已是104周歲高齡??聵騾^(qū)的百歲老爺爺中,他是年齡最大的一位。老人目前身體健朗,耳聰目明,聲音洪亮,思路清晰,生活全部自理,每天上樓下樓、擇菜做飯都不在話下。每天和小區(qū)鄰居走走路、嘮嘮家常,晚上兒子們輪流同屋陪睡。街坊鄰居們都說,老人真是有福氣!
80多歲能種地
宋成林的家是3樓的一個100多平方米的套房,水泥地、石灰墻沒有裝修,屋子里的椅子、凳子都是充滿農(nóng)家氣息的老物件,拾掇得整整齊齊。家人說,這都是老人自己收拾的。
宋成林一輩子務(wù)農(nóng),文化水平不高。不過身體一向很好,80多歲時還能下地種菜。自家蔬菜吃不完,就到鄰近的集市去賣掉。老人說,年輕時身體好,就是干農(nóng)活、多活動之故。現(xiàn)在年紀大干不了農(nóng)活,就在家里動動筋骨。宋成林的老伴前年剛?cè)ナ?,活?0多歲。老兩口感情非常好,但是老伴身體沒有宋成林這么硬朗。生病期間,宋成林一直照顧老伴。
宋連池是老人的小兒子。前不久,宋連池的兒子添了女兒,特地開著車來接宋成林去喝滿月酒。宋成林高高興興去抱曾孫女,和大家有說有笑的,客人們都夸這戶人家真是有福有壽。健康長壽的宋成林讓兒女孫輩都幸福感滿滿的。
愛修理老物件
老人住的臥室里有兩張床,大的那張老人睡,稍小的那張床陪睡的兒子睡。房間里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空調(diào)、大彩電、收音機等電器一應(yīng)俱全。
另一間房放著老式家具及許多老物件。宋連池告訴筆者,這些東西都是父母用了一輩子的東西,除了父母結(jié)婚時用的雕花床、木箱子,還有老人從前做農(nóng)活時用過的籮筐等老工具。宋成林對這些東西很看重,不許孩子們丟棄。
好些老物件都是手工竹、藤編織用品,久不用會壞,耳聰目明的宋成林看得很仔細,一看到哪件東西有小破損,他就找來材料修補好。就算椅子、凳子松動了,宋成林一樣會把它們修得結(jié)結(jié)實實。
喜歡被人問年齡
老人性格開朗,說話風趣。兒女們最喜歡逗老爹:“老爹,您今年幾歲了?”宋成林總會快樂地伸出一只手,張開五個手指回應(yīng):“現(xiàn)在‘5歲,過年以后就‘6歲”。老人把中間3個手指頭收起,蹺起大拇指和小指比劃了一個“六”,語氣和模樣著實似“返老還童”般回歸了童真。
“都說老小、老小,老爹現(xiàn)在是像小孩。”小兒子宋連池說,百孝不如一順,老爹喜歡水泥地的樸實,那房子就不鋪地磚和地板;老爹喜歡留著老的生產(chǎn)工具在家里,就專門用一問房和陽臺來放這些。甚至老爹喜歡有人問他年齡,兒女們見面就樂呵呵地問一遍。
早起早睡精神足
老人每天早上6點起床,晚上7點多就睡覺了,睡眠質(zhì)量非常好。早上起來后,老人愛聽收音機里的新聞,也愛和兒女們聊剛從新聞里聽到的時事。社區(qū)工作人員也經(jīng)常來看望宋成林,和老人聊起天來,一點也不會感覺到老人已逾百歲。有社區(qū)工作人員還夸獎老人講話比年輕人還“緊跟形勢”。每當社區(qū)工作人員告辭的時候,老人總會起身相送,還會大聲地講:“下次儂要記得再來看我的!”
生活中不管發(fā)生什么事,老人都能坦然接受。這種順其自然的心態(tài)也體現(xiàn)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吃菜、吃水果之類,每天都是有啥吃啥,從來不挑。老人還能自己做飯,而且一直保持著節(jié)約的習慣,沒吃完的飯菜不讓倒掉,留著下一餐吃。白天,老人就像家里的巡視員,每一間房每一個物件都仔細看護收拾。也許正是這樣的手腳勤快、心態(tài)樂觀,讓老人思維得到很好的運動,百歲仍然眼不花、耳不聾,手腳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