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決定為一位革命老戰(zhàn)士舉行祝壽活動。同日,《解放日報》發(fā)表了經(jīng)毛澤東親自修改的中共中央為他壽辰獻的祝詞。毛澤東在祝詞中稱贊說:“你是我國革命老戰(zhàn)士,自辛亥以來,在歷史進程中,你總站在革命的最前線?!边@位老戰(zhàn)士,就是“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
林伯渠,原名林祖涵,字邃園,1886年3月20日出生于湖南安福(今臨澧縣)修梅鎮(zhèn)一個書香門第,曾祖是道光年間的舉人,祖父是個廩生。童年的林伯渠因體弱多病,沒有早早就入私塾讀書,只是在同輩和堂兄林修梅的影響下開始識字。到了1893年,林伯渠的父親林鴻儀鄉(xiāng)試得中,考取了副貢生。回鄉(xiāng)之后,林鴻儀發(fā)現(xiàn)7歲的兒子竟然可以識得千余字,欣喜之余,開始時常帶他走親訪友、祭祖、趕集,不斷開闊林伯渠的眼界。與此同時,林鴻儀也開始考慮兒子的讀書計劃,編撰了一套啟蒙書籍給林伯渠讀。這套被稱為“勵志四書”的書籍,一度成為當?shù)厮桔拥拿蓪W課本。
林伯渠9歲進入私塾讀書。除學習四書之外,林父還要求林伯渠讀一些史書傳記,培養(yǎng)他的務實思維。因為讀書多,林伯渠的思想日趨成熟,特別是讀了父親書架上那本鄭觀應的《盛世危言》之后,他覺得振興國家,首先得重視國民教育,因此立志成為國家的教育人才,以知識來喚醒國人。
1902年,林伯渠考入湖南常德公立西路師范學堂。當時,西路師范是湘西的最高學府,在學校的進步學生中公開、半公開或秘密地流傳的進步書刊,使林伯渠迅速地趨向于正在興起的革命潮流,“我在湖南西路師范讀書時,即獲讀《新民叢報》,加以唐才常漢口起義等影響,仇滿和富國強兵的思想,當時是很強烈的”。
1903年冬,西路師范選拔留日學生,林伯渠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1904年春,林伯渠考取公費生,告別親人和師友,赴日本留學。他抵東京后進入東京弘文學院湖南師范班學習。當時中國留日學生在東京創(chuàng)辦有好幾種雜志,如《新民叢報》《湖北學生界》《浙江潮》等,另外還有盧梭、孟德斯鳩、斯賓塞等人關于政治、經(jīng)濟、社會、法律、哲學、歷史等方面的著作,這些都是林伯渠的課外讀物。林伯渠后來回憶:“留學東京時,憂時憂國之思,無時或忘??吹饺毡揪S新后自強不息的苦干精神,深痛清廷的腐敗與國運的危急,自己覺得對挽救國家危機應盡一部分責任。當時梁啟超辦的《新民叢報》風行一時,他倡導的維新立憲學說,及對國內(nèi)現(xiàn)狀尖銳的批評,這些再加上從日譯的歐美書報那里知道的關于民主政體的概念,確立了我的革命思想。但還是從民族的愛國主義出發(fā),階級意識依然是模糊的,甚至以為只要推翻滿清建立共和,就可以全部解決中國問題?!?/p>
1905年,孫中山到東京和黃興、宋教仁等人商議組建同盟會。東京的留學生和華僑決定8月13日下午為孫中山舉行歡迎大會。林伯渠參加了大會,聆聽了孫中山的演講。他覺得孫中山的講話幫助他解決了很多長期以來懵懂不清的問題。8月20日,林伯渠參加了同盟會的成立大會,后加入同盟會。這是林伯渠一生事業(yè)的重要起點,改變了他原來設想的教育救國之路,他從此踏上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征途,成了職業(yè)革命家?!?/p>
(責編/黃夢怡 責校/陳毓婧、陳小婷? 來源/《林伯渠:“白首壯心馱大?!薄?,謝承新/文,《湘潮》2018年第12期;《林伯渠政治生涯的三次抉擇》,唐賢健/文,《黨史縱橫》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