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黃堅,岳華,張斌
(西南民族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貓傳染性腹膜炎(FIP)是由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引起的貓科動物傳染病,致死率較高。
FIP根據(jù)宿主的免疫應(yīng)答反應(yīng)可分為滲出型和非滲出型,滲出型特征為炎性滲出物積聚于體腔內(nèi),非滲出型特征為腦水腫或個別臟器肉芽腫或有壞死灶,臨床上常有混合型。
FIPV是貓冠狀病毒(FCoV)的高毒力突變株,多經(jīng)糞便—口、鼻途徑傳播,易感宿主為幼年或老年貓,雄貓發(fā)病率高于雌貓。
近年來,根據(jù)FCoV基因序列設(shè)計引物,用PCR方法檢測成為診斷本病的趨勢。
患貓為5歲零4個月雄性英短藍貓,體重5.2kg。病貓嘔吐、腹瀉,無食欲,消瘦,黏膜黃染,腹圍增大,腹部有水樣波動感,其體溫為39.9 ℃。
對患貓進行B超檢查、血液常規(guī)檢查(采用獸用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BC-5000Vet)、血液生化檢查(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SMT-201V),貓細小病毒膠體金試紙檢查;B超引導穿刺,抽取患貓腹腔積液進行李凡他試驗;用Trizol法提取腹腔積液的RNA,進行RT-PCR檢測,檢測引物來自文獻,分別擴增711 bp和407 bp大小的片段。
B超檢查顯示患貓膀胱內(nèi)有結(jié)晶,腹部低回聲,提示腹腔積液,且可能是滲出液。血液常規(guī)檢查顯示病貓白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數(shù)值偏低,提示可能存在感染,伴有炎癥。血液生化檢查顯示病貓血液中血糖升高,尿素偏低、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為0.5,堿性磷酸酶偏低,總膽紅素偏高,尿素偏低,總膽紅素偏高提示患貓肝臟損傷或有功能性障礙,可能出現(xiàn)黃疸,球蛋白升高與炎癥和免疫介導性疾病相關(guān),結(jié)合白球蛋白比為0.5,提示病貓可能患FIP,堿性磷酸酶偏低表明患貓可能因進食減少而營養(yǎng)不良。FPV Ag檢查陰性。李凡他試驗陽性,提示腹腔積液為滲出液。
RT-PCR檢測顯示FCoV陽性,測序結(jié)果與NCBI官網(wǎng)基因序列比對,僅與FCoV(FIPV)基因序列匹配,同源性>90%。
結(jié)合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確診患貓為傳染性腹膜炎。
有體腔積液的患貓可抽取積液進行PCR檢測。無體腔積液的患貓可通過RT-qPCR檢測腸系膜淋巴結(jié)的微創(chuàng)抽取物,檢測顯示總靈敏度為90%(18/20),特異性為96.1%(25/26)??梢?,采用合適的PCR方法是診斷FIP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