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定義電磁波是一種最小能量光子α常數(shù)值的光子列隊,確定白光有固定頻率段,白光不是復色光而是單色光,電磁波的多樣性是由一種α常數(shù)值光子的頻率不同而引起的。牛頓的光學微粒說的理論“判決性實驗”的定義是“色的種類和折射的程度是光線所固有的,不會因折射、反射或任何其他原因而改變”。對此筆者提出了新見解,即物理實驗能做到單色光變?yōu)槠渌l率光譜,對牛頓的概念不同實驗:“康普頓效應,拉曼效應,紅移,藍移,熒光的物理現(xiàn)象和電磁波多普勒效應。”
關鍵詞:紅移;藍移;熒光;拉曼效應;判決性實驗;康普頓效應
中圖分類號:04 31.1
文獻標識碼:A
1.新電磁波學的概括
筆者在做實驗和分析問題時都是從光子角度來進行的,而對波動理論持一種學習態(tài)度,且認同以太存在的可能性,同步輻射光源對研究光學和以太很重要。2018年ATLAS探測器中兩個光子相互作用并改變了方向,項目物理協(xié)調(diào)員丹·托沃里說:“這是里程碑式的成果,是光在高能量下自身相互作用的第一個直接證據(jù)。”筆者重新定義的電磁波學中電磁波的光子α是最小能量的光子常數(shù)值,使用字母α表示光子,電磁波的α光子有引力作用,因此頻率和位置不同存在微小或者超大的狀態(tài)量不同。應用α光子常數(shù)值微小不同的概念,好比原子相對質(zhì)量存在微小不同,相對常數(shù)值是恒定,建立普朗克定律,愛岡斯坦光子假說和牛頓光微粒啟蒙。原子也存在位置不同狀態(tài)量不同,因引力子是位置變量。不同于普朗克定理能量子ε=hu大小與頻率v正比,因此提出博弈的觀點。
例如,太陽能發(fā)電量,相同時間內(nèi)發(fā)電量和頻率成正比,相同頻率內(nèi)發(fā)電量和時間11成正比;相同時間T頻率比是O.l,普朗克電量比是0.01,真實電量比是0.1。實驗結論得出α常數(shù)值能作為能量單位(α常數(shù)值的實驗筆者沒有做,如動能、重力和電勢能、化學能、電能等)。筆者在實驗室做安培力實驗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物理現(xiàn)象:活動的導體和按住不動導體的電流是不同的,始電流I遠遠大于運動中的電流I',如果用運動中的電流I'計算焦耳熱和非純電阻電能公式W=E+IlzRT,是不合物理的實驗計量的。比如,陰極射線管高能電子始速度是V,始動能是E;摩擦發(fā)光后速度是v',動能是E'。計算摩擦發(fā)光焦耳熱能量△E,應該是始速度減去摩擦發(fā)光后的速度(v-v'),這個(V-v')速度才是摩擦力發(fā)光焦耳熱能量AE=E-E'的計量公式的電流△I單位。這個概念也能用在純電阻電能計算公式E=UlT=PT中,如果用燈泡額定電流I計算電能是不對的。超導體環(huán)實驗最好能解釋這個物理理論(這個實驗筆者沒做過)。超導體環(huán)實驗,始電流I是恒定不變的,如果假設超導體環(huán)一個很小的橫截面積實驗技術讓不超導發(fā)熱T時間電流變?yōu)镮',然后再通過實驗技術讓其超導,T時間通過電量Q的電流I'不是純電阻焦耳熱計算公式量,T時間內(nèi)減少變化量△I一I-I',這一電流才適用純電阻焦耳熱能量計算公式Q=U△IT。公式成立的前提是電能E、電流I、電壓U、時間T等物理公式計量的關系還是正確的(筆者試圖引入新電能計量關系公式,還沒有新突破,這只是做安培力實驗時的猜想)。安培力實驗和燈泡實驗分析能提出電能Q=UIT的計算公式量是不對的。
2.玻璃光源穿透實驗和熒光實驗
如圖1所示是激光紫色光源(A)穿透梯形玻璃與方形玻璃組合實驗現(xiàn)象。如圖2所示是熒光實驗,這里使用的是紫外線驗鈔機做的實驗,所用紫外線的波長是365nm。激光紫色光源(A)穿透梯形玻璃和方形玻璃的組合實驗結果是:紫色激光在透過梯形玻璃時形成(B)淺黃色的光路,且在透過方形玻璃時形成(C)藍色的光路。
驗鈔機紫外線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的彩圖,可見光光照環(huán)境是看不到的,用同定頻率(波長為365nm)的紫外線照射人民幣,紫外線照射中發(fā)出了可見的熒光彩圖。
兩次實驗分析結果都不同于牛頓光的色散實驗結論。
宇宙紅移和藍移,新猜想是宇宙太空微粒比如高能電子和反電子讓其改變電磁波頻率。宇宙太空透鏡效應,好像地球上的海市蜃樓因空氣折射引起,我們的眼睛是看不到的,因為空氣過于稀薄,宇宙太空微粒也是這樣的情況,因高能粒子過于稀薄,天文望遠鏡是觀測不到的(宇宙太空粒子的折射和反射的透鏡效應物理現(xiàn)象只是筆者的猜想)。筆者在這里嚴重聲明:“同家投入科學實驗研究暗物質(zhì)和暗能量的人才和物力是值得的,本人也是在他們研究發(fā)表實驗結果后學到的這一方面的物理知識,本人贊同科學家研究暗物質(zhì)存在可能的實驗。”科學家在實驗研究中會發(fā)現(xiàn)很多物理界未知的知識,例如光傳播的介質(zhì)、引力波(引力波能像電磁波一樣聚焦,這樣可以隔空取物質(zhì)了).引力傳播的介質(zhì)和超光速引擎等。
3.總結
通過實驗可以得出四點實驗結論:(1)實驗完成者的立場是一種電磁波a常數(shù)值的光子,不同牛頓光的色散實驗7種純色光微粒說,對牛頓的光的色散提出新見解。(2)白光有同定頻率段,單色和復色的白光照射到不同物體引起白光變頻成顏色。(3)單色光,照射到物體不容易變色,有變色的實驗情況,比如紫外線驗鈔熒光的實驗。(4)白光是單色光,白光的頻率都可以變成紫外線頻率,電磁波的多樣性是由一種最小能量常數(shù)值光子a的頻率不同引起的。液晶屏電腦復色白光是眼睛感光神經(jīng)細胞處理復色光得到視覺白光的結果。運動的光子有質(zhì)量,預測到黑洞引力讓光子做圓周運動,比如黑洞合并時和黑洞向外噴射物質(zhì)時引力場變化會出現(xiàn)黑洞光子環(huán)逸出物理現(xiàn)象,類似光子大質(zhì)量飛行器光速可行性。光的光子a,光學顯微鏡預測放大倍數(shù)能再增加。光子a能作為計量能的最小單位,焦耳電能計算公式Q=UIT是不正確的,應該用電流變量△J計算純電阻電能Q=U△IT?,F(xiàn)代的電磁波中微波、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的概念在牛頓時代還沒有創(chuàng)立,牛頓光學理論也解釋不通。單色光驗鈔實驗能改變頻率,可以對牛頓光學理論提出新的見解。
參考文獻:
[1]張艷亮,周明東.用分光計研究三棱鏡的色分辨本領[J].物理實驗,2007,27(9):36-37.
[2]金尚年.量子物理學各發(fā)展階段大事紀要[J].物理,1987,16(1):58-64.
[3]王智勇,教材對牛頓光的色散實驗的誤讀[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3,31(24):41-42.
[4]樊小龍,袁江洋,牛頓“判決性實驗”判決了什么?[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6,38(2):61-66.
[5]龍濤,王琰,王代新,大學物理實驗(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6]詹國榮,林廉義.七色光混合實驗的改進[J].物理教學.2006,28(5):28-29.
[7]張以謨,現(xiàn)代應用光學[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8.
[8]李樹春.菲涅耳與波動說[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7(4):51-55.
[9]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學史(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10]趙維義,大學物理實驗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中國長城寬帶網(wǎng)絡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