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樹仙
《獵人筆記》是十九世紀俄國杰出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以一個獵人在狩獵時的所見所聞,真實記錄了沙皇專制統(tǒng)治下農(nóng)奴主和農(nóng)奴的生存狀態(tài)。全書包括25個短篇故事,在描寫鄉(xiāng)村山川風貌、生活習俗、刻畫農(nóng)民形象的同時,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實際上丑惡殘暴的本性,也寫出了備受欺凌的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良好品德。別林斯基評價該作品“從一個前人所不曾有過的角度接近了人民”。作品語言簡練優(yōu)美,可謂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的范例,對俄羅斯文學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對于這樣一部文學巨著,如何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其思想內(nèi)涵,感悟其文學性,恰當?shù)牟呗跃惋@得尤為重要。下文將呈現(xiàn)在閱讀過程中使用的幾種閱讀策略,并簡析其效果。
一、瀏覽式閱讀
《獵人筆記》的故事情節(jié)采用復沓的形式,每個章節(jié)獨立性很強,和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有些相似。初一學生很容易理解故事內(nèi)容,因此對本書可采用瀏覽式閱讀方法。瀏覽法能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其知識,葉圣陶先生說過:“如果只注重于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在閱讀過程中設計了如下閱讀任務:
(1)勾畫故事中涉及的人物,以及與其相關的典型性的描寫。(2)以繪制思維導圖的形式概括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思維導圖可以形式多樣,如樹冠型、花朵型等等,要求一目了然,內(nèi)容充實,清晰可見。從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中可以看出:瀏覽式閱讀可以讓讀者從大量信息中獲取重要的信息,盡快把握任務內(nèi)容,對閱讀內(nèi)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個過程大約需一周時間。
為了檢測瀏覽式閱讀中的任務完成情況,教師設置“猜猜他是誰”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jù)文字內(nèi)容猜人物。這就要求學生對書中人物有個大致的了解,這有助于學生把瀏覽式閱讀中捕捉的內(nèi)容固化,加深對人物的認識。
二、對比式閱讀
在通讀全書之后,根據(jù)書的內(nèi)容特點,加深對人物的認識與評價是一個重點目標,因此學生可采用對比法閱讀的策略,比較當時社會制度下地主和農(nóng)民的不同形象,以及現(xiàn)象背后的社會根源,進而深刻理解作者的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思想傾向。
探究對象:地主和農(nóng)民
探究過程:
(一)將書中人物分為對立的兩類
這一環(huán)節(jié)其實已經(jīng)是對瀏覽閱讀任務的再次強化,對人物分類實質(zhì)上就是對人物形象的概括化認識。
(二)比較性格之差異
(1)以具體人物為例,比較這兩類人的性格差異。比如,作為農(nóng)民的霍里和卡利內(nèi)奇,身上有著善良、熱情、正直、樂觀的一面,他們的孩子也容貌俊美、聰明爽直、充滿幻想、勇敢勤勞、活潑可愛;而作為地主的茲維爾科夫等卻大都自私自利,驕橫冷酷。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自然會認識到作者的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思想傾向。(2)用“我喜歡的人物是誰”為題,寫一寫對書中人物的看法,進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進行一種正面的引導。
三、批注式閱讀
批注式閱讀,其實也是慢節(jié)奏的精讀,對作品中的重要細節(jié)、關鍵語句進行細讀,慢慢品味,以獲取一定的認知或體驗,可以采用旁批、尾批相結(jié)合的方式。這時候老師就要給一個示范,將自己的閱讀過程分享給同學,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引領作用。比如在《白氏草場》一章,開頭對天空中朝霞、太陽、云朵的描寫,從色彩、形狀、動態(tài)的變化方面,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景色之優(yōu)美。接下來寫到我認識的五個小孩子,從他們的語言、神態(tài)等方面看到的是他們的天真、稚氣,因為窮困沒有接受學校教育,受到的是民間神話傳說的熏陶。他們所講的故事恐怖、驚險、凄涼,也側(cè)面反映出現(xiàn)實生活的苦痛。這些完全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單純、善良。這樣導讀之后,孩子們再自我展開批注式閱讀,可以是內(nèi)容的概括、人物的評價、景物的寫法賞析等。
在屠格涅夫的筆下,每一個空間都有—個明確的生命要素,如植物的鮮活,動物的晃動,農(nóng)民的善良、樂觀,地主的衰敗等等,而且這些要素是相互關聯(lián)的,這一連串的空間也就構(gòu)成了展示生命本體的完整的藝術(shù)世界。世界是完整的、生活是完整的,同樣讀書也要完整地去讀。
四、探究性閱讀
專題化探究活動是部編語文教材對名著閱讀的新要求,讓學生進行主動的深度閱讀,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進而提升語文素養(yǎng)。朱永新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我布置如下專題:
(一)欣賞俄羅斯風光
我在俄羅斯大地上一路走過去,欣賞到許許多多的奇異風光,山川湖泊,叢林草原,它們千姿百態(tài);春夏秋冬,風雨雷電,藍天白云,它們氣象萬千,請您選擇某處或某些你喜歡的風景點描述給大家欣賞。
(二)像作者那樣講故事
這篇小說的敘事方式是很有趣的,讀讀下面的句子你就感受到了。親愛的讀者,讓我牽著你的手一同乘車出游去吧,但是在我著手描寫這場競賽之前,先叫我將故事中每一個登場人物略講幾句。我認為這不是多余的,作者在敘述故事的時候,總是沒有忘記聽故事的人是他的讀者,所以他不斷地提醒讀者,他要講的故事的內(nèi)容是什么。這樣講故事很有吸引力,請同學們嘗試著這樣講故事,可以先嘗試像作者這樣將小說中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然后再選擇生活中的某個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學生在閱讀整本書時,需要教師有目的、有順序地引領,以便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盀g覽式閱讀”“對比式閱讀”“批注式閱讀”“探究性閱讀”等閱讀策略的使用,能讓學生更好地踐行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最終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有效性策略研究”課題(課題編號:GH-1962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