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 葉青
摘 要:部分中專學校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再加上職業(yè)教育本身具有特殊性,利用自媒體實施在線分層教學恰逢其時。本文從空中課堂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指出了基于自媒體平臺的空中課堂與傳統(tǒng)信息化課堂的區(qū)別,分析了其特點,探索了基于自媒體平臺的中專學校在線分層教學的應用過程。
關鍵詞:空中課堂 自媒體平臺 差異化學習 在線分層教學
隨著微信等自媒體平臺的迅速發(fā)展,我國信息化教育如今步入了個性化發(fā)展階段。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的要求顯現(xiàn)出了學生對在線教學的旺盛需求,更凸顯了社會對差異化在線教學的需求。當代教育倡導“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特點和個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騰訊、釘釘?shù)绕脚_都有較為成熟的視頻課堂模式,充分發(fā)揮這些常見的空中課堂的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優(yōu)化學習過程,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
一、空中課堂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影響教學效果
空中課堂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自控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根據(jù)需要自由選擇學習進度,從而有目的地學習,不斷形成正向激勵。而對于自控能力弱的學生來講,空中課堂猶如無人課堂,不少學生存在“人在心不在”的現(xiàn)象,學習效果不佳。
(二)教師能力影響教學實施效果
由于空中課堂對于信息技術的依賴,導致其對教師自身能力的要求比傳統(tǒng)教學形式高得多??罩姓n堂要求教師熟悉教學硬件和軟件,能熟練使用多種教學App??罩姓n堂對教師在線課堂管理、網(wǎng)絡溝通能力的要求有別于傳統(tǒng)課堂,這些“網(wǎng)絡主播”需要具備的能力都不是傳統(tǒng)教師能夠短期補齊的。
二、傳統(tǒng)課堂與空中課堂的區(qū)別
(一)課堂角色
在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的角色是知識的提供者和課堂的管理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和被管理者,教師在課堂中使用的一切手段都是為了把知識“裝入”學生這個“容器”。即使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一些信息技術手段,也經(jīng)常會忽略了對學生自我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這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基于自媒體平臺的空中課堂注重學生的差異性,教師無須全程掌控課堂,更多的是扮演學習的參與者、知識的引路人的角色,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學生可以自主點播內(nèi)容,自由選擇學習時間。
(二)教學評價
中專學校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是靜態(tài)的,更注重結(jié)果和分數(shù),重共性、輕個性。而學生由于智力因素、學習基礎和個性的不同,對學習的需求和認知存在很大差異。用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來靜態(tài)評價所有的學生,這對具有個性的學生來講不客觀、不公平,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自媒體平臺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個性化、平民化,對空中課堂的教學評價是基于過程的多維評價和監(jiān)測。教師可以運用論壇、博客、微信、騰訊課堂、釘釘?shù)绕脚_統(tǒng)計全體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學習時長、觀看次數(shù),匯總分析學生作業(yè)完成速度,幫助師生雙方便捷、高效地了解學習的情況,實時反饋,調(diào)整教學策略。
三、基于自媒體平臺的中專學校在線分層教學的特點
(一)自主化
把傳統(tǒng)課堂簡單搬到網(wǎng)絡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化課堂,傳統(tǒng)課堂授課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很難做到因材施教?;谧悦襟w平臺的空中課堂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基礎、學習需求自主建構知識體系。交互是空中課堂的主要特點之一,師生可以充分利用在自媒體平臺搭建的空中課堂進行互動,實時了解教和學的情況。
(二)扁平化
在傳統(tǒng)的學習過程中,知識流在專家、教師、學生中線性分層傳遞,教材和資源則是知識的載體。在自媒體平臺支撐下的空中課堂,專家、教師、學生可以同臺競技,一系列的資源和過程融合為一個網(wǎng)絡學習體,實現(xiàn)了教學組織的扁平化。自媒體平臺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專家、教師、學生可以“點對點”“點對多”“多對多”地進行交流、互動,資源和設備也面向全體成員,學習過程在線可查,從而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在自媒體平臺的輔助下,學習不一定始于課堂,學生在進入課堂之前就可以了解所學相關知識、技術或技能;學習也不一定止于他人的指示,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與專家、教師、同學進行溝通;知識的來源更不一定完全是教師和教材,自媒體平臺上的所有資源都可以被學生使用。
(三)個性化
傳統(tǒng)課堂分層教學的矛盾在于個體總是各不相同的,中專學校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職業(yè)需求的差異是現(xiàn)實存在的,而教師特定時刻的授課也是針對主要學生群體的。差異化學習就是解決這個矛盾的鑰匙,只要時間許可,師生隨時可以開展教學?;谧悦襟w平臺的空中課堂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多可供選擇的學習內(nèi)容,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自媒體平臺是開放的,為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fā)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
四、空中課堂在基于自媒體平臺的中專學校在線分層教學中的應用
(一)前期學習
準備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在開始空中課堂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分組搜集相應的課件、文檔、音視頻素材、網(wǎng)絡鏈接等,素材的準備要考慮學生的層次性。以《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課為例,課前學生可利用多種途徑來搜集資料,如時代背景、古代的文學常識、廉頗藺相如之間的小故事……學生小組把準備的材料共享于空中課堂平臺中,有以下幾個優(yōu)勢:一方面,在教師開展形式化的教學前,學生通過分享的素材做好預習;另一方面,素材保存在平臺中,可以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間斷的輔導、拓展、思考的素材。
(二)空中授課
目前中專學校存在多種不利于集中授課的情況,如學生學制的靈活性,教學實訓、頂崗實習的地點不固定等。在基于自媒體平臺的空中課堂上,教師可以集中視頻授課,也可以一對一授課,能靈活地適應學習層次動態(tài)化的學生群體。教師可以安排學習小組,通過平臺互動交流,形成教學的全覆蓋。在空中課堂中,教師可以就共性問題向全體學生推送或面向?qū)W生整體直播;對于學生存在的個性化問題,可以通過私聊或后臺回復來解決。
(三)延伸學習
教師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布置作業(yè)、推送案例和拓展資源;學生可以通過手提電腦和手機等便攜式終端選擇自己的興趣點在線閱讀、答題、提問,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經(jīng)驗教訓。教師通過自媒體平臺智能統(tǒng)計和分析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而調(diào)整策略、因材施教;學生可以及時獲悉反饋結(jié)果,進行補充學習。自媒體平臺是個開放的討論平臺,專家、師生可以發(fā)起討論主題并暢所欲言、深度交流。自媒體平臺提供了一個高度整合的資源庫,素材可以是題庫、課件、音視頻、直播等,融合了海量信息,是學生延伸學習的基礎。
空中課堂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一言堂”,充分運用自媒體平臺上豐富的資源來組織分層教學,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教師因材施教、個別指導,讓學習變得更加豐富、有趣、高效和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由婧涵.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成人教育微信平臺應用研究[J].成人教育,2018(2).
[2]葉青.基于自媒體的職業(yè)學校課堂教學目標精準定位研究[J].職業(yè),2019(1).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港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