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中學 馮秋景
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獨立意識越來越強。面對父母簡單、粗暴、喋喋不休的說教,他們不再被動地聽從,而是不服管教,以言詞爭辯等強烈的對抗行為來掙脫父母的束縛,導致在與父母溝通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爭執(zhí)甚至沖突,親子關系越來越緊張。
受疫情影響,孩子們開啟了宅家上課的學習模式。疫情結(jié)束后,孩子在疫情時養(yǎng)成的一些壞習慣一時改不過來,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之間難免會產(chǎn)生一些小摩擦、小沖突。
我們不妨嘗試另一種親子溝通方式——“我向信息”表達方式。這是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提出的一種讓親子溝通變得簡單而有效的溝通技巧?!拔蚁蛐畔ⅰ钡臉?gòu)成要素包括:陳述事實+感受+影響/期望。具體來講,需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陳述客觀事實,不帶情緒、偏見、評判,闡述引發(fā)情緒和行為的事實是什么;第二步是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當下的感受如何;第三步是說出事實或行為的影響,或者是你希望對方怎么做。
小宇在家一邊寫作業(yè)一邊聽音樂,伴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哼唱。媽媽讓小宇停了音樂,專心寫作業(yè),但小宇依舊我行我素,漫不經(jīng)心地答應著。班主任家訪電話說,小宇最近作業(yè)不按時提交,這次考試成績嚴重下滑。媽媽聽完電話,火冒三丈,劈頭蓋腦地教訓小宇?!澳阏f你,你現(xiàn)在不好好學習,以后怎么辦?你現(xiàn)在學習為了誰啊,不就是為了你將來考個好大學嗎?”小宇媽媽嘮叨式的思想教育又開始啦!但只聽到臥室的門“砰”地關上了,小宇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媽媽無奈地在客廳里走來走去。
無效的說教和訓斥不僅使得親子之間拒絕溝通,更帶來了親子關系的緊張,最為麻煩的是,小宇所面臨的問題依舊得不到解決。如何使用“我向信息”的表達方式來解決此類問題呢?
小宇媽媽可以這樣說:“我看到你的考試成績嚴重下滑,這件事讓我非常擔心,我很擔憂你未來的學業(yè),我希望你能在學習上做出努力,改變現(xiàn)狀?!碑斘覀冎苯訉⒆诱f出自己的感受時,遠比批評和指責他們更有效。親子之間的溝通是雙向的,當家長的表達簡潔直接、提出的要求明確清晰時,孩子才能有接收信息的意愿,才能主動接收到家長的期望信號,進而轉(zhuǎn)為行動上的改變,做出積極的回應。
“我向信息”側(cè)重于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促使孩子改變行為,形成愉悅的親子交流氛圍。當父母用“我向信息”與孩子進行交流時,必須冷靜下來,在頭腦中重復一遍對孩子行為的描述以及自我的感受和希望孩子做出的行為改變。這個過程也能幫助家長平復負面情緒,控制想要發(fā)怒的“反應腦”,漸漸地學會平和的表達方式。
在日常溝通中,當家長開始習慣“我向信息”的表達方式,心境和語氣會更加平和,成為高效的溝通者,也能收獲對方更多積極回應和支持,在親子之間搭一座“我向信息”的心靈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