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王化清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熟悉的事物,也許是一座美麗的花園,綠草如茵,花團(tuán)錦簇;也許僅是幾座平房、幾棵老樹、一條清澈的小溪。不管怎樣,我們在這里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然而很多同學(xué)都有這樣的困惑,盡管美輪美奐的景致裝滿了心胸,想把這些美好的景物記錄下來時,卻不知從何說起。其實,要想寫好景物,必須認(rèn)真觀察,觀察景物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同一處景物,因觀察的時間、觀察的位置不同,景物也有所不同。如觀察校園的花壇,從樓上往下看和置身花壇中,看到的景物肯定不一樣,感受也不一樣。因此,觀察的角度和方位要確定好。請看下面的片段:
你看那美麗的美人蕉,黃澄澄、紅艷艷的花瓣一層一層的,馨香陣陣,像一個婀娜多姿又有點害羞的小姑娘。美人蕉的旁邊,有一棵潔白的玉蘭花樹,秀麗淡雅,吸引了蜜蜂和蝴蝶,上下翻飛。小草在雨后也顯得特別有精神,葉子上躺著晶瑩可愛的水珠,陽光一照,仿佛無數(shù)顆小珍珠在閃爍。
小作者站在花壇前用心觀察,與美麗的花兒、草兒進(jìn)行心靈的對話,用準(zhǔn)確、恰當(dāng)?shù)恼Z言描述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嬌艷的美人蕉、清香的玉蘭花、精神的小草,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按什么順序觀察,要根據(jù)景物而定,從上到下、從左到有右、從遠(yuǎn)到近、從中間到兩邊,讓觀察更準(zhǔn)確和全面。有的景物不斷變化,就要按時間順序觀察,先看到什么就寫什么。也可以由整體到局部觀察,或先觀察局部再觀察全景。請看《我愛美麗的校園》片段:
走進(jìn)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棵高大的塔松。它經(jīng)歷50多年的風(fēng)雨了,從遠(yuǎn)處看,就像一把翠綠的大傘。春天,小伙伴在樹陰下玩耍嬉戲,那歡樂的笑聲似乎能把松子震落下來。冬天,大雪紛紛,在大傘下堆雪人、打雪仗,我們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快活的人!
塔松旁邊是美麗的花壇,里面種滿了嫩綠的三葉草,中間點綴著五顏六色的月季花。遠(yuǎn)遠(yuǎn)望去,就像一塊綠底彩花的大緞子。下課,我們在花壇前做游戲、采野花、編花環(huán),玩得可開心了。
校園的最北面是宏偉的教學(xué)樓,干凈的玻璃窗映著早晨的太陽,顯得越發(fā)明亮。樓前是高大的旗桿,鮮艷的五星紅旗莊嚴(yán)、肅穆,是偉大祖國的象征。每天早上,我們都會看著它和朝陽一起冉冉升起。
小作者用短短幾百字便描寫出一座充滿生機(jī)的學(xué)校。先寫塔松,繼而寫花壇,最后寫教學(xué)樓和旗桿,層次分明。
自然中的景物千差萬別、千姿百態(tài),各有各的特點。比如花,有的艷麗多姿,有的清香四溢;水,有的洶涌澎湃,有的波平如鏡。怎樣才能寫出景物的特點呢?觀察時要善于比較,找出它與其他景物的不同點,然后用比較、比喻、說明等方法描述。把特點抓住了,寫出來的景物才會具體、形象,給人如在眼前的感覺。
景與情貴在融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首先要以情觀景。觀察景物,要帶著感情,或喜愛或厭惡。比如寫《我的校園》,要懷著熱愛之情觀察。因為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不但與我們天天做伴,而且可能是我們親手栽種、精心照料的,當(dāng)然情意滿滿。還要“借景抒情”,正因帶著感情觀景,所以景物也傳達(dá)了深情厚誼。如《我愛美麗的校園》,校園里的塔松、花壇、教學(xué)樓,都傳達(dá)出作者的熱愛之情。
總之,觀察是獲取生活素材的最主要手段。魯迅說過:“要創(chuàng)作,第一須觀察?!泵┒芤矎娬{(diào):“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觀察力的養(yǎng)成?!笨梢?,多觀察多實踐,培養(yǎng)觀察能力,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