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張修亮
摘 要:隨著中國美術的發(fā)展進步,很多畫家都會在繪畫作品中加入符號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作,或者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特殊藝術符號,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在當代全球化語境下,各種文化相互滲透相互交流,畫家也在不斷突破自我,試圖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加入最能體現自身藝術特征的符號化語言。通過分析當代美術作品中的符號化現象,以岳敏君的油畫作品為例,探析繪畫作品中的符號化語言。
關鍵詞:符號化語言;美術作品;岳敏君
符號化現象是中國當代油畫創(chuàng)作的重要特征,也是一種獨特的視覺記憶,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繪畫作品的個性化語言,有助于完成繪畫創(chuàng)作。不同畫家對于符號的表達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筆者在此以岳敏君為例,探析繪畫作品中的符號化語言。
一、當代美術作品中的符號化現象
(一)符號化的定位
21世紀以來,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中國的藝術市場進入了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這為藝術家們提供了廣闊的創(chuàng)作平臺。隨著中國美術事業(yè)的發(fā)展繁榮,藝術手段也變得多種多樣,畫家們試圖不斷突破原有的束縛,探索屬于自己的個人符號,創(chuàng)作有意義的美術作品。符號化現象改變了中國一味模仿西方藝術的現狀,給其他藝術形式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符號化現象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逐漸變成了一種必然的趨勢。
視覺符號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生活中見到的方方面面都是由“符號”構成的,廣告、商標、雜志等各種各樣的視覺符號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刺激著人們的視覺感官,這些符號有時候也會為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靈感。繪畫創(chuàng)作幾乎都會帶有符號,符號化已經成為了當代藝術的特點,畫家的美術作品中所帶有的獨特符號成就了他們最鮮明的個人魅力。越來越多的畫家在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時把追求個人符號化語言放在首位,部分畫家直接將現實存在的符號融入美術作品,部分畫家會在現有符號的基礎上進行再加工,只是借用圖像以表達意義,但最關鍵的還是畫家要創(chuàng)造獨特的屬于自己的個人符號。
(二)畫家美術作品中特有的符號化語言
符號是一種標志,它可以幫助人們識別不同畫家的藝術語言和思想。換言之,人們可能不認識這位畫家,但是當他的畫出現在人們面前,人們一眼就能認出,這是因為畫作上帶有畫家獨特的視覺符號。隨著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出現了很多帶有自己鮮明特征的畫家,他們在圖像時代竭盡所能地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符號,不斷探索,創(chuàng)作出來不少別出心裁、引人注目的美術作品。
藝術源于生活,很多畫家會在生活中探索屬于自己的符號化語言。例如方力鈞藝術作品中不斷出現的“光頭”形象,這是因為他從自己身上汲取靈感,把自己的特征個性化,折射到美術作品上,形成特有的藝術符號。單獨一幅畫這么畫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是每個單獨的美術作品之間會形成某種聯系而產生共鳴, 從而強化這個形象的符號特征。符號語言隨著運用的廣泛,逐漸被人們了解,從而也就變成了只屬于畫家自己的獨特印記。方力鈞這樣的畫家還有很多,如創(chuàng)作平凡人肖像畫的忻東旺、創(chuàng)作面具人物形象的曾梵志,這些中國當代畫家創(chuàng)造的符號化語言各不相同但也有相似之處。畫家的作品中擁有獨特的藝術語言和鮮明的個人印記,這是獨屬于他們自己的符號,也是順應時代的選擇。
二、岳敏君繪畫作品研究
(一)關于岳敏君
岳敏君是中國知名油畫家,他出生于黑龍江省大慶市,在中國藝術界乃至國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岳敏君小時候生活在單位大院里,受著規(guī)范的教育,很少能接觸外面的社會,身邊的人比較簡單,這使得他的內心非常單純。在參加工作后,他發(fā)現自己周圍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再簡單,而是變得很微妙。藝術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也是在這里他受到了啟發(fā),不再是簡單地畫畫,而是開始用畫面來表達自己的內心,突出自己的情感,他的作品充滿了意義。如果觀者用心體會,可以看到他在畫中表達的自己的態(tài)度。
20世紀末,中國市場對藝術家放松了限制,他們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變得更為自由,畫家可以自由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當時的國際藝術市場開始接受中國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不同的藝術作品,而岳敏君是中國當代藝術中最重要的創(chuàng)作者之一。岳敏君創(chuàng)作了“大笑人”形象,并且將之符號化,其繪畫作品中的人物模樣看起來非常有趣,不管處于什么場景都在哈哈大笑,周圍的一切仿佛都與自己無關,完全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多人看到繪畫作品時也會有所共情。岳敏君的作品非常耐人尋味,感染力很強,而這也成為了他的重要標記。他的美術作品被國外多個藝術館收藏,曾在拍賣會上創(chuàng)造紀錄,還專門有基金會為他舉辦大型個人展覽,這也使得更多人認識了這位中國當代藝術家。其繪畫作品中的“大笑人”形象成為了他的符號,他獨特的標志,展現了岳敏君的個人精神世界。
(二)“大笑人”系列解讀
岳敏君創(chuàng)作了很多優(yōu)秀作品,都帶有鮮明的個人印記,“大笑人”背后隱藏的是他的個人觀念和人生閱歷。他沒有采用復雜的寫實主義畫法,而是使用大面積單色平涂,夸張的造型和鮮艷的色彩看起來極具震撼力。岳敏君的美術作品充分展現了圖像符號作為傳達藝術家內心情感的媒介所帶來的震撼,畫家把自己想說的話,想要表達的意思都寄托在畫面上。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想要傳達出來的感情與他的態(tài)度,這大概就是岳敏君的藝術魅力。
著名的美術作品《轟轟》,色彩先于造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藍色的天空和粉紅色的面孔形成非常強烈的視覺沖擊,畫面中的人物面部表情夸張,都是平頭的造型、粉色的面孔、裂開的大嘴和一排整整齊齊的白牙,形成了一種特定的形象符號。他們長相看似相同但又不同,鮮艷明亮的色彩產生了強烈的視覺刺激,這些整齊而又十分夸張的形象組合在一起一點都不違和。畫面中的人物看起來都笑得很傻,好像沒有煩惱,看起來極富喜感,但又可以讓觀者深思。岳敏君的美術作品《垃圾場》讓筆者印象非常深刻,藍色的天空下是一排排的人臉,還是經典的“粉色的皮膚、整齊的白牙和放肆的大笑”,這么一幅畫作配上這個名字,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岳敏君在一次一次的創(chuàng)作中逐漸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繪畫創(chuàng)作風格,獨屬于自己的標志性符號,這種標志性的傻笑和夸張的肢體動作成為岳敏君繪畫作品的標志性符號,深深地印在觀者的心中,讓人產生情感共鳴。
大多數人初見岳敏君的藝術作品時,大多會感覺很震撼,視覺沖擊力特別強,會在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乍一看好像沒有什么深意,但是當人們了解了他的故事之后,再去看他的一系列畫作時,通過認真揣摩,可以感受到這些面具一樣的笑容后面,隱藏著更加深刻的意義。岳敏君把他想要表達的一切都藏在了那一張夸張的大笑臉之下,非常巧妙地把它們隱藏起來,將自己的生活和繪畫的符號化語言結合起來,將自己的思考傳遞到畫面上,向觀眾無聲地傳達著信息,引發(fā)人們去思考,引導人們按照他的思路去思考問題。在岳敏君的美術作品中,他并沒有刻意去籌劃什么,這是感情的自然流露,這便是岳敏君以及他眼里的世界。他的繪畫作品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現實的另一面,把觀者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人們在岳敏君的作品里找到了共鳴的地方。在如今這個時代,人們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已經不再局限于畫作的技法與顏色,而是更注重作品本身傳遞出來的信息,最重要的是觀眾能否感受到藝術家通過美術作品傳達的意義和思考。
三、結語
總之,岳敏君和他的“大笑人”形象已經成為中國當代藝術中的一面旗幟,笑臉是他特有的繪畫符號。通過對岳敏君繪畫符號的分析,不難發(fā)現,畫家是將自己的情感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轉譯到美術作品中,再以繪畫語言的形式展示在觀者面前,并引起觀者的共鳴。僅僅憑借《轟轟》一幅作品是沒有說服力的,畫家在自己的多幅美術作品中加入相同的符號,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不斷使用自己的符號語言,讓一系列作品之間產生關聯,這也使得符號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加深了人們對符號的認知。畢竟,看過他作品的人都會在內心留下深刻的印象,人們看到大笑就會想到他,這也是他的創(chuàng)作初衷。
繪畫作品中符號化語言的創(chuàng)新對我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有創(chuàng)新就有進步,中國當代美術一直在向前發(fā)展,新的繪畫符號也不斷被創(chuàng)造出來。隨著當代美術的日益成熟,畫家的素質越來越高,他們也嘗試用更加成熟的思考去找到一種更加合適的繪畫表達方式。但畫家也要明白,不能單純?yōu)榱朔柸?chuàng)造符號,也不能一味地模仿圖像式的繪畫符號,應該把重心放在符號的承載意義上,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順應時代發(fā)展,經得起推敲的美術作品。當代畫家利用繪畫創(chuàng)作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從而引發(fā)觀者的共鳴,形成獨立的個人藝術特色。人們在創(chuàng)作時也應該學習這種觀念,不要一味地模仿,應該在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chuàng)作出真正有價值的美術作品。
參考文獻:
[1]李瑩穎.當代油畫的符號化現象解讀:個人符號語言的探索[D].蘇州:蘇州大學,2017.
[2]王旭.淺析岳敏君的“嘲笑藝術”[J].美與時代(下),2019(10):52-54.
[3]關煜.中國當代藝術的“面具”現象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9.
[4]張文雙.對中國當代油畫中符號化現象的解讀[D].蘇州:蘇州大學,2013.
[5]王楚君.中國當代繪畫“面具化”現象研究:以張曉剛、岳敏君和方力鈞為例[J].美與時代(下),2021(8):83-85.
[6]陳思.從圖像符號到圖式語言:中國當代油畫符號化現象剖析[D].蘇州:蘇州大學,2014.
[7]劉蘭.符號化語境下現當代油畫人物面孔演變[J].藝術探索,2013(5):62-64,67.
[8]冀少峰.自我的迷狂:岳敏君[J].美術文獻,2016(增刊3):80.
[9]章婷婷,杜俊萍.淺析玩世現實主義藝術:以岳敏君繪畫作品為例[J].美術文獻,2019(12):77-78.
作者單位:
佳木斯大學
通訊作者:
張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