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萍
摘要催化特異性反應的工具酶在基因工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jù)其催化反應特性可分為限制酶、DNA連接酶、DNA聚合酶和末端修飾酶4種類型。對這四種工具酶的發(fā)現(xiàn)和作用機制進行概述,并展望工具酶的應用前景。
關(guān)鍵詞 限制酶 DNA連接酶 DNA聚合酶 末端修飾酶
中圖分類號Q-49文獻標志碼E
20世紀70年代,Paul Berg等人用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簡稱限制酶)將大腸桿菌(E.coli)的DNA切開后與病毒DNA連接,從而獲得了第一個重組DNA分子,實現(xiàn)了化學水平上DNA分子的重新組合。雖然這并沒有實現(xiàn)其遺傳和增殖的生物學意義,但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Cohen和Boyer于1973年開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基因重組實驗,為基因工程的誕生與發(fā)展奠定了重要基石。
基因工程從狹義上講是指將載體與一種或多種生物體(供體)的基因在體外進行拼接重組,然后導入另一種生物體(受體)內(nèi),從而按照人們的意愿改變并表達出新的性狀。從廣義上講,基因工程是指基因操作原理和基因工程應用兩部分,包括上游技術(shù)(即狹義的基因工程)和下游技術(shù)(即大規(guī)模培養(yǎng)重組外源基因的生物細胞以及分離純化外源基因表達產(chǎn)物)。在基因操作過程中催化特異性反應的工具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根據(jù)其催化反應特性可分為限制酶、DNA連接酶、DNA聚合酶和末端修飾酶4種類型。
1限制酶
1.1限制酶的發(fā)現(xiàn)
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科學家發(fā)現(xiàn)兩種不同來源的λK和λB噬菌體分別可以高頻感染它們各自的大腸桿菌K株和B株宿主細胞,當它們各自與其他宿主菌交叉混合培養(yǎng)時,感染頻率會下降數(shù)千倍。λK噬菌體成功感染B株后,由B株繁殖出的λK后代在第二輪接種中便能像λB一樣高頻感染B株,但卻不再有效地感染它原來的宿主K株。10年后,人們搞清了這個過程的分子機制。在1968年,人們采用分步純化細胞提取物技術(shù)首次從E.coli中分離得到了限制酶。目前發(fā)現(xiàn),限制酶廣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中,在細菌中已發(fā)現(xiàn)1 200余種。
1.2限制酶的作用機制
根據(jù)限制酶的結(jié)構(gòu)與作用方式,可將其分為Ⅰ類限制酶(TypeⅠ)、Ⅱ類限制酶(TypeⅡ)和Ⅲ類限制酶(TypeⅢ)3種類型。其中,Ⅱ類限制酶識別切割位點比較專一,且不具有甲基化酶的活性,在DNA重組中被廣泛應用。而Ⅰ類和Ⅲ類限制酶由于在酶分子中包含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活性和甲基化活性,因此被稱為限制/修飾酶,具體見表1。
2DNA連接酶
2.1DNA連接酶的發(fā)現(xiàn)
1967年,三個實驗室同時在大腸桿菌中發(fā)現(xiàn)了DNA連接酶,它連接DNA鏈上的5′-磷酸基團與另一DNA鏈的3′-羥基,生成磷酸二酯鍵,進而封閉缺口,在DNA的復制、重組和修復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jù)催化過程中所需的能量來源可分為三磷酸腺苷(ATP)依賴型和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賴型。迄今為止,DNA連接酶在病毒、細菌和真核生物體內(nèi)均被發(fā)現(xiàn),但NAD+依賴型未在真核生物中發(fā)現(xiàn)。
2.2DNA連接酶的作用機制
2.2.1ATP依賴型
一般動物細胞和噬菌體的DNA連接酶以ATP作為能量來源,可連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其作用機制分為三步:
①DNA連接酶在ATP和輔助因子Mg2+的作用下,形成酶-ATP復合物,ATP+DNA連接酶→酶-ATP+PPi。
②酶-ATP復合物上的AMP轉(zhuǎn)移到DNA的5′-磷酸基團,釋放出酶使其活化。
③活化的5′-磷酸基團與另一DNA鏈的3′-羥基生成磷酸二酯鍵,并釋放出一磷酸腺苷(AMP),封閉缺口。
2.2.2NAD+依賴型
與ATP依賴型相比,只是第一步不同,NAD+依賴型的DNA連接酶以NAD+作為能量來源,如大腸桿菌和其他細菌的DNA連接酶。與ATP依賴型相比,其參與的反應只是第一步不同,具體反應如下:
NAD++DNA連接酶→酶-ATP+NMN。
3DNA聚合酶
3.1DNA聚合酶Ⅰ
3.1.1DNA聚合酶Ⅰ的發(fā)現(xiàn)
1957年,美國科學家阿瑟·科恩伯格等人最先在大腸桿菌中發(fā)現(xiàn)了DNA聚合酶,并將其命名為DNA聚合酶I,其分子量為109 kD,是由約930個氨基酸組成的單肽鏈。
3.1.2DNA聚合酶Ⅰ的作用機制
DNA聚合酶I不參與復制延長過程,但在合成岡崎片段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可催化延長約20個核苷酸的DNA。同時校讀復制中的錯誤,填補復制和修復中出現(xiàn)的空隙,具體過程如下:
①DNA聚合酶活性:以DNA單鏈為模板,在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和引物存在下,使DNA鏈沿5′→3′方向延長;②3′→5′核酸外切酶活性:沿3′→5′方向識別和切除DNA復制過程中錯配的堿基,起到校對作用,從而保證DNA復制的正確性;④5′→3′核酸外切酶活性:從5′端降解雙鏈DNA或RNA,用于切除引物;⑤焦磷酸解作用:催化3′末端DNA分子發(fā)生焦磷酸解作用;⑥焦磷酸基交換:催化脫氧核糖核苷酸三磷酸(dNTP)末端的焦磷酸基和無機焦磷酸(PPi)交換。
3.2DNA聚合酶Ⅰ大片段(Klenow片段)
3.2.1DNA聚合酶Ⅰ大片段的發(fā)現(xiàn)
1970年,漢斯·克列諾于用枯草桿菌蛋白酶處理大腸桿菌DNA聚合酶Ⅰ時,原來的酶分子被切成76 kD和34 kD兩個片段,其中大片段通常稱為Klenow片段。它是由400個氨基酸形成α螺旋構(gòu)型,其分子量是760 kD。
3.2.2DNA聚合酶Ⅰ大片段的作用機制
Klenow片段保持了DNA聚合酶Ⅰ中的DNA聚合酶活性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但沒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
3.3Taq DNA聚合酶
3.3.1Taq DNA聚合酶的發(fā)現(xiàn)
1988年,Saiki等人從溫泉中的水生噬熱桿菌分離提取獲得Taq DNA聚合酶,是第一個被發(fā)現(xiàn)的熱穩(wěn)定DNA聚合酶,其最適反應溫度高達75~80℃,分子量為65kD。
3.3.2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機制
Taq DNA聚合酶自一種耐熱菌提取,廣泛應用于PCR技術(shù)中,它具有5′→3′聚合作用(以DNA雙鏈為模板,結(jié)合特定的引物后,以四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按照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從5′→3′方向合成新的DNA鏈)和5′→3′核酸外切酶活性,但不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
3.4逆轉(zhuǎn)錄酶
3.4.1逆轉(zhuǎn)錄酶的發(fā)現(xiàn)
1970年,Temin H M等人在致癌RNA病毒中發(fā)現(xiàn)了逆轉(zhuǎn)錄酶(也稱反轉(zhuǎn)錄酶),它是一種依賴RNA的DNA聚合酶。目前,科學家發(fā)現(xiàn)其也存在于其他細胞中,如煙草、蛙卵、哺乳動物分裂中的淋巴細胞和胚胎細胞等。
3.4.2逆轉(zhuǎn)錄酶的作用機制
逆轉(zhuǎn)錄酶是一種具有RNA指導下的DNA聚合酶活力、DNA指導下的DNA聚合酶活力和核糖核酸酶H(RNase H)活力的多功能酶,具體如下:
①RNA指導下的DNA聚合酶活力:催化以RNA為模板,在引物tRNA(主要是色氨酸t(yī)RNA)的3′-末端以5′→3′方向以dNTP為原料,聚合形成DNA的過程。由于其不具有3′→5′外切酶活性,因此無校正功能,催化合成的DNA具有較高的出錯率;②DNA指導下的DNA聚合酶活力:催化以逆轉(zhuǎn)錄合成的第一條單鏈DNA為模板,以dNTP為原料,再合成第二條DNA分子的過程;③RNase H活力:在逆轉(zhuǎn)錄酶作用下合成的cDNA與模板RNA形成DNA-RNA雜合鏈,再發(fā)揮其RNase H活力水解掉RNA分子的5′端。
3.5末端轉(zhuǎn)移酶
3.5.1末端轉(zhuǎn)移酶的發(fā)現(xiàn)
1958年,Bollum等從小牛胸腺中純化出末端轉(zhuǎn)移酶,此后在煙草培養(yǎng)的細胞、骨髓中的前淋巴細胞及分化早期的類淋巴細胞中提取出了末端轉(zhuǎn)移酶,其分子量為58.3 kDa,在輔因子Mg2+、Mn2+、Co2+等作用下,可加速其催化速率。
3.5.2末端轉(zhuǎn)移酶的作用機制
和大多數(shù)的DNA聚合酶不同,末端轉(zhuǎn)移酶是一種不需要模板的DNA聚合酶,其催化底物是帶有突出、凹陷或平投3′-游離羥基末端的單雙鏈DNA分子。末端轉(zhuǎn)移酶在突出末端時,被Mg2+激活后,兩條鏈的3′-端可以隨機聚合脫氧核苷酸,而在平頭或凹陷末端,被輔因子激活后,不按模板要求進行聚合反應。其反應過程需要的引物至少含有3個堿基短序列,可延長5~300 nt的長度。
4末端修飾酶
末端修飾酶包括多聚核苷酸激酶、堿基磷酸酶和S1核酸酶等,具體情況詳見表2。
目前,基因工程改善著人們的生活,為醫(yī)療、農(nóng)業(yè)、工業(yè)等領(lǐng)域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價值。在基因工程中工具酶扮演著關(guān)鍵角色,其制備、性質(zhì)研究和市場買賣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巨大產(chǎn)業(yè)。在基因工程的實際操作中使用的酶遠不止以上常用的工具酶。隨著生物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未來在基因操作中還會有新的酶不斷參與進來并發(fā)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明.基因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21.
[2]Timson D J,Singleton M R,Wigley D B. DNA ligases in the r?epair and replication of DNA[J]. Mutation Research/DNA Repair,2000,460(3):301-318.
[3]Sandy Primrose,Richard Twyman,Bob Old.瞿禮嘉,顧紅雅譯.基因操作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8-44.
[4]Balakrishnan L,Bambara R A. Okazaki fragment metabolism[J].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ives Biology.2013(5):152-158.
[5]高國全,馬澗泉.生物化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243-244.
[6]向義和.DNA聚合酶Ⅰ的功能與結(jié)構(gòu)的發(fā)現(xiàn)[J].自然雜志,2011,33(6):346-354.
[7]張惠展,歐陽立明,葉江.基因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5-36.
[8]呂愛民,吳朝輝.逆轉(zhuǎn)錄病毒和逆轉(zhuǎn)錄酶簡介[J].生物學教學,2016,41(3):69-70.
[9]張媛,梁嘉慧,羅云波等.末端脫氧核酸轉(zhuǎn)移酶介導的功能核酸生物傳感器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shù)通報,2019,35(1):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