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徐江喜 杜蕓 朱躍蘭
骨關節(jié)炎(osteoarthritis,OA)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還給家庭帶來了負擔,但目前為止尚無特效治療藥物[1]。中醫(yī)學認為骨關節(jié)炎的病機為肝脾腎虧虛,痰瘀阻滯,病性為本虛標實,治療以補虛為主,佐以活血化瘀之藥[2]。本病病情復雜,涉及多個臟腑,宏觀辨證難以進行準確定位,近來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開始關注玄府的微觀結構,提出了“腎玄府”“肝玄府”“心玄府”等。骨骼中的微觀結構與玄府相類,功能與玄府一致。故筆者擬從微觀結構骨玄府探討骨關節(jié)的病因、病機及治療方法。
“玄府”之名最早見于《素問·水熱穴論篇》:“所謂玄府者,汗空也”。楊上善[3]認為“汗之空,名玄府者,謂腠理也”,明確提出了玄府又名汗孔亦即腠理。劉完素進一步發(fā)展了玄府理論,認為玄府是人身普遍存在的微小結構,是氣機升降的門戶,萬物皆有玄府,玄府具有運行氣血津液的功能,其性以開闔為順,以閉塞為逆。正如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4]所言:“皮膚之汗孔謂泄氣液之孔竅也……然玄府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萬物,盡皆有之,乃氣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也”“玄府乃精神榮衛(wèi),血氣津液出入流行之紋理。”現代研究發(fā)現玄府與微循環(huán)、離子通道、細胞間隙相類[5]。
骨骼外部致密,內部有類似蜂巢的空隙組織,有很多孔、竅、道,形態(tài)上與腠理相似[6]。根據現代解剖學可知骨骼由骨膜、骨質、骨髓構成,骨髓中有血管、淋巴管、空腔管道樣結構及神經等,這些微觀結構能夠實現骨細胞組織液的流動及生理信號的傳導,對骨骼的生理代謝意義重大。研究表明豐富的毛細血管網絡參與了軟骨骨化與骨折修復,調節(jié)血管有助于控制老化導致的骨質流失[7]。根據中醫(yī)取象比類的觀察方法,骨骼中細小空腔結構與玄府相類。這些空腔組織功能與玄府相似,同為內外進出的門戶。因此,骨骼中空腔組織的結構和功能與玄府“開合有度、分布廣泛、結構精微”等特性相符,故可稱為骨玄府[8]。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骨玄府在骨關節(jié)疾病中的應用。江花等[9]認為骨玄府與骨質中的哈弗氏系統(tǒng)相對應,“哈弗氏系統(tǒng)管道—黏合線—骨小梁”是骨玄府的微觀結構基礎。曹金鳳等[10]認為骨玄府廣泛存在于骨膜、骨質、骨髓中,三者通過骨玄府進行溝通,共同調節(jié)骨的發(fā)育。雖然各家對骨玄府的具體分類意見不同,但都認同骨玄府的存在。筆者學術團隊認為骨玄府廣泛存在于骨膜、骨質、骨髓等各種組織中,是結構和功能的統(tǒng)一。骨玄府包括骨膜中的毛細血管網絡,骨密質中骨板間的骨腔隙、哈弗斯管、伏克曼管、滋養(yǎng)動脈通道、基質微孔、骨小梁間隙、骨小梁中骨板的間隙、骨髓中的血竇等,均屬于骨玄府。骨玄府功能與玄府類似,是氣液疏布的門戶,通過骨玄府,氣液進行正常的交換,骨骼得到氣血津液的濡養(yǎng),保證功能的發(fā)揮。正如《太素·骨空》所載:“骨上有空,言五谷津液入此骨空滋腦髓也,此骨空種數所在難分,此皆可知者,不可知者故置而不數也?!?/p>
《素問·痹論篇》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風寒濕邪侵襲是導致骨關節(jié)炎的主要外因,根據風寒濕偏盛的不同可分為風痹、寒痹、濕痹。風性開泄,善動而不居,既可單獨傷人又能與寒濕相兼為病。如《素問·風論篇》載:“風氣藏于皮膚之間……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骨玄府結構精微,多為網狀、管道狀結構,易受邪氣侵襲出現堵塞、變形及萎縮。風寒濕邪侵襲,客于筋膜,氣血津液流通受阻,津液停聚而成有形之邪,堵塞骨玄府導致骨骼失養(yǎng),發(fā)為骨關節(jié)炎,這是骨玄府閉密不通的外在因素。正如《葉選醫(yī)衡》所載:“痹者,閉塞不通也,為風寒濕三氣雜至,感于皮肉筋骨,閉阻血脈,血液運行不暢而不通也。風寒濕三氣中,如一氣獨盛,即能成痹?!?/p>
玄府是氣液交換的門戶,其功能的發(fā)揮依賴氣血的濡養(yǎng)。若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可導致骨玄府失榮,出現萎縮變形而不通。腎藏先天之精,腎精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減,骨關節(jié)炎中老年患者居多?!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撈份d:“女子七歲,腎氣盛……七七天癸竭,丈夫八歲,腎氣實……七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蹦I精化腎氣,腎氣分陰陽,通過腎氣的蒸騰氣化作用滋潤濡養(yǎng)四肢孔竅。老年患者腎精耗損,肝血虧虛,氣血不足,骨玄府失榮而萎縮閉密,這是骨玄府不通的內在因素。正如《黃帝內經太素》所載:“骨節(jié)相屬之處無液,則骨屬屈伸不利,以及色夭,腦髓消,脛酸,耳數鳴?!?/p>
玄府是氣液運行的門戶,玄府通暢則氣液運行正常,可以發(fā)揮濡養(yǎng)四肢、肌膚、經絡、骨髓的作用,若玄府閉密氣液交換受阻則氣血運行失常,機體功能失調。正如劉河間所言:“其目無所見,耳無所聞,鼻不聞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痹,齒腐,毛發(fā)脫落,皮膚不仁,腸不能滲泄者,悉由熱氣怫郁,玄府閉密而氣液血脈榮衛(wèi)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玄府以通為用,無論外感或內傷均能導致玄府閉密[11]。骨關節(jié)炎屬于風濕性疾病,病因包括內外兩端[12]。在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骨玄府閉密,氣液流通受阻,筋骨失養(yǎng),四肢關節(jié)出現功能活動障礙。綜上,骨關節(jié)炎的病因病機是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加之感受風寒濕邪,導致骨玄府閉密,氣液交換受阻,骨骼失養(yǎng)。
因外邪或內傷之邪導致骨玄府閉密,開闔失司,氣液交換受阻,骨骼失養(yǎng),導致骨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根據骨玄府“以通為順,貴開闔”的特性,治療應以“通”字立法。然通之之法不應局限于通下之法,凡能去除導致不通之病因者皆為通法?!夺t(yī)學真?zhèn)鳌ば母雇础份d:“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調氣以和血,調血以和氣,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結者使之旁達,亦通也;虛者助之使通,寒者溫之使通,無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為通,則妄矣?!遍_通玄府的主要方法包括風藥通玄、祛瘀通玄、辛溫通玄、填精通玄、調血通玄、外治通玄等方法。
風藥概念發(fā)源于金元時期張元素創(chuàng)立的“藥類法象”理論?!稖罕静荨费裕骸帮L升生,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咸平是也”,闡明了風藥具有升散,味薄質輕之特性。《神農本草經百種錄》載:“凡藥之質輕而氣盛者,皆屬風藥”。風藥味辛質薄,性主升浮,具有“升、散、透、竄、通、燥、動”等特性[13]?;陲L藥的特性,風藥具有開、散、通等功效。風藥治療多種疾病的基礎在于風藥具有開通玄府的特性,風藥不僅能開通皮膚之玄府,也能開通臟腑之玄府[14]。有學者認為風藥以其辛散、走竄、宣通、輕靈活潑之性,不僅能開發(fā)膚表的毛孔,還可上行下達,內透外散,貫穿周身節(jié)骨毛竅,使氣血周流,津液暢達[15]。玄府為氣血津液升降疏布的門戶,是神機出入之所,以通為順。若玄府閉密則氣機升降出入失常,百病叢生。風藥以其獨特之性,被認為是開通玄府最有效、最常用之藥[16]。
《素問·風論篇》載:“風氣藏于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與衛(wèi)氣相干,其道不利……衛(wèi)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憋L寒濕之邪侵犯機體,藏于分肉之間,與陽氣相搏結,逆于肉里,傳于筋膜,導致骨玄府開闔失常,氣液流通受阻,筋骨失養(yǎng)發(fā)為骨關節(jié)炎。風藥善動而不居不僅能夠直接作用于骨玄府,打開閉密之骨玄府,而且風藥具有祛除寒濕之邪的功效。寒邪凝滯收引,易阻塞氣機,寒邪侵襲骨玄府,導致骨玄府收縮,氣液流通受阻。風藥味辛性溫,具有向外發(fā)散、布散、宣散的特點。李東垣認為“凡治風之藥皆辛溫,上通天氣,以發(fā)散為本”。溫能祛寒,辛能宣散,使寒邪凝滯的骨玄府恢復正常。濕為陰邪,其性粘滯,易阻塞氣機,濕邪侵襲,阻滯骨玄府,導致骨玄府氣液流通受阻。風藥多芳香,性辛溫,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李東垣在《蘭室秘藏》中指出: “圣人立治之法,既濕氣大勝,以所勝治之,助甲木( 膽氣)上升是也。故經云:‘風勝濕’”。此外,風木者為春天之氣,具有靈動之性。風藥不僅可以通過行氣、活血等功效疏散堵塞骨玄府之痰瘀濕濁等病理產物,又能夠芳香醒脾,從源頭消除痰濕之邪,間接疏通骨玄府。針對骨玄府閉密的主要病機,風藥開玄成為治療骨關節(jié)炎的重要治療方法。骨玄府通暢,氣血精微能夠濡養(yǎng)骨關節(jié)。此即王冰所言:“疏其壅塞,令上下無礙,血氣通調,則寒熱自和,陰陽調達?!?/p>
關于“濁”的論述最早見于先秦中醫(yī)典籍中。《靈樞·逆順肥瘦》曰:“刺壯士真骨,堅肉緩節(jié)監(jiān)監(jiān)然,此人重則氣澀血濁。”提出了“血濁”的概念。濁邪是痰濁、血瘀的前期階段[17]。濁邪導致津液輸布障礙,出現痰飲等有形之邪。濁邪積聚,使血液質地失其清濁,進而導致瘀血的發(fā)生。濁邪可隨氣血流行至人體全身,上下內外,無處不至,又可阻滯氣機,故可導致多種疾病的發(fā)生[18]?!鹅`樞經·陰陽清濁》載“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玄府以開闔為順,以閉塞為逆,濁邪氣澀,易阻滯玄府,導致玄府氣液運行受阻。骨玄府結構精微,濁邪既能直接阻滯骨玄府,又能發(fā)展成為痰瘀之邪阻滯骨玄府。
祛濁通玄法主要是通過活血祛瘀、化痰通絡等法祛除濁瘀痰邪,清除骨玄府開闔之障礙,使骨玄府功能恢復正常。濁邪穢濁,可直接侵襲骨玄府,導致骨玄府開闔功能失常,氣液流通受阻,絡脈阻滯而成瘀血。濁邪隨氣血流行,無處不到,若停積臟腑,可阻滯臟腑氣機,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腎為先天之本,內藏精氣,肝主氣機,濁邪為病最終可致肝腎虧虛,氣血不足。氣血不足,推動無力,則濁邪更甚,最終發(fā)展為痰濁瘀邪。正如《儒門事親》所言:“風寒暑濕之邪,結搏于皮膚之間,滯于經絡之內,或發(fā)痛注、麻痹、拘攣?!敝委燄鰸嶂俺x用活血化瘀,益氣祛痰之藥外,尚需選用一些藤類藥及蟲類藥以增強祛濁通玄的作用。藤類纏繞蔓結,狀如網絡,藤蔓類藥物大多性溫,味苦辛,具有祛風、解毒、通絡等功效,根據其特性常用于治療風濕關節(jié)病變[19]?!侗静荼阕x》載:“凡藤蔓之屬,皆可通絡宣風?!惫趋乐袕V泛分布血管、淋巴管和其他的空腔管道結構,狀如網絡,其形與藤曼相似,根據中醫(yī)學同氣相求之理,可用藤蔓類藥物加強祛濁通玄的功效。蟲類藥物性善走竄,又能祛瘀是通玄的良藥。對于痰瘀阻滯骨玄府較甚,草木之藥難以蕩滌者可選蟲類藥治療。正如葉天士所言:“飛者升,走者降,血無凝著,氣可宣通”“輒仗蠕動之物,松透病根”。骨玄府結構精微,一般藥物很難直達病所,而蟲藥既能祛濁通玄又能引藥深達骨玄府,最終達到祛濁通玄的目的。
《素問·離合真邪論篇》載:“天寒地冷,則經水凝泣……寒則血凝泣”。論述了自然界寒冷的天氣可導致經脈凝滯,氣血運行不暢?!端貑枴ふ{經論篇》載:“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澀而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論述了人體氣血喜溫惡寒的特性。因此,若要使氣血運行通暢機體必須保持一種“溫”的狀態(tài)。因外感寒濕之邪損傷陽氣或腎陽虛衰導致機體“溫”的狀態(tài)被打破,可出現氣血運行不暢,骨玄府失榮。若要使骨玄府通暢必須先改善經脈氣血運行的大環(huán)境,氣血運行通暢則骨玄府得養(yǎng),開闔功能恢復正常[20]。
人體之氣血,喜溫而惡寒。辛溫之藥氣味芳香,性擅流通,辛以散之,溫而行之,可使氣血運行正常。因此,在治療骨關節(jié)炎時可適當應用辛溫之藥糾正陰陽的失衡,使機體恢復“溫”的狀態(tài),則氣液運行正常,骨玄府得到濡養(yǎng)。辛味藥多發(fā)散,具有濡潤骨玄府的作用。正如《素問·臟氣法時論篇》載: “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以辛味行散之力助氣液直達骨玄府,起到“濡潤”骨玄府的作用。正如張錫純所言:“ 香竄之氣,內而臟腑筋骨,外而經絡腠理,倏忽之間莫不周遍”。
張景岳言“肝腎為子母,其氣相通也”。腎藏精,肝藏血,乙癸同源。腎精不足,母病及子,導致肝血亦虛?!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撈份d“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指出了肝腎的密切關系。肝腎精血虧虛,氣血虛少,不能濡養(yǎng)骨玄府導致骨玄府失榮而閉密。腎主骨生髓,腎虛髓空,骨玄府化源不足,導致骨玄府萎縮而閉密。正如《靈樞·癰疽》載:“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因此,肝腎虧虛是骨關節(jié)炎發(fā)病的主要內因。
《中藏經·論筋痹》載“筋痹者……宜活血以補肝,溫氣以養(yǎng)腎”,指出了補益肝腎治療“筋痹”的方法。通過補益肝腎使氣血充足,骨玄府得養(yǎng),開闔通暢。據《素問·奇病論篇》載:“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及《景岳全書》:“治痹之法最宜峻補真陰,使血氣流行”。補益肝腎需用味厚質重之品,且藥量宜大,使藥物直達病所。通過補益肝腎使骨玄府通暢,即宗“塞因塞用”之旨。
調血通玄即通過健運脾胃,補益氣血,祛除血流不暢之因素,使氣血通暢?!端貑枴ふ{經論篇》載:“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标U明了氣血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氣血充足機體功能正常,正如《素問·五臟生成篇》載:“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逼⑽笧楹筇熘?,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運則氣血充足,運行正常。氣血運行正常能夠濡養(yǎng)骨玄府,則骨玄府開闔功能正常,若氣血不足骨玄府失榮出現骨玄府萎縮而閉密;或氣血運行不暢,病理產物蓄積,堵塞骨玄府出現骨玄府閉密。因此,應用健運脾胃,調理氣血之法使氣血充足,病理產物清除則骨玄府得養(yǎng)。即《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之意。
《傷寒論》載:“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風寒濕等邪可直接客于骨玄府,導致氣液流通受阻,骨玄府閉密?!秲韧鈧婊笳摗费裕骸皟葌⑽?,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蓖ㄟ^調理脾胃,使氣血充足,正氣存內,外邪不易侵襲。脾胃乃生痰之源,濕邪日久,聚而生痰,痰瘀交結阻滯骨玄府,出現關節(jié)腫脹僵硬等癥狀,所謂“濕盛則腫”。通過調理脾胃使脾胃運化功能正常,而無生痰濕之機。正如《葉選醫(yī)衡·痹證析微論》載:“治著痹者利濕為主,祛風散寒仍不可少,大抵參補脾補氣之劑,蓋土強可以制濕而氣自足,自無頑麻也?!币虼?,在治療骨關節(jié)炎時要注重健運脾胃,脾胃健運則氣血充足,濕邪得祛,骨玄府恢復開闔功能。即所謂“脾旺能勝濕,氣足無頑麻”。
《理瀹駢文》載:“外治之理即為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為內治之藥,所異者法爾?!敝嗅t(yī)外治法治療骨關節(jié)炎由來已久?!饵S帝內經》載:“病在骨,淬針藥熨?!蓖庵畏ǚN類眾多,常見的包括中藥外敷、中藥溻漬、中藥燙熨、推拿、針灸等方法。中藥外敷、中藥溻漬、中藥燙熨通過局部治療,一方面使病變局部溫度增高,血管擴張,增加局部血流,使血流通暢,骨玄府得養(yǎng);另一方面又能加速藥物透皮吸收,使藥物滲透至骨玄府?!缎紊庠\簡摩》載“細絡即玄府也”。針灸刺絡、推拿手法具有暢通經絡、放松肌肉、調動氣血運行的作用。骨關節(jié)炎患者表現為膝關節(jié)周圍肌肉痙攣,肌張力增高,毛細血管痙攣,導致血流不暢,產生瘀滯,因此可通過推拿、針灸手法解除肌肉及毛細血管痙攣,使氣血運行通暢,清除有形之邪,暢通骨玄府。
綜上所述,玄府理論是對于中醫(yī)藏象理論的補充和發(fā)揮,具有廣泛性,萬物皆有玄府,骨玄府是對玄府理論的發(fā)展和補充[21]。骨玄府結構精微,是氣液疏布的門戶。因肝腎精血不足,氣血虧虛骨玄府失養(yǎng)而萎縮閉密,或因風寒濕等外來之邪堵塞骨玄府而閉密是骨關節(jié)炎的主要病因。內外因素導致骨玄府閉密,開闔功能失常,氣液交換受阻,關節(jié)失養(yǎng)是骨關節(jié)炎的基本病機。筆者學術團隊認為骨玄府具有“以通為順”之性。因此,在治療上要以“通”字立法,通過“通”法使藥物能夠直達病所,祛除病理產物,暢通骨玄府,使骨玄府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然上述開通骨玄府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綜合運用,相輔相成的。如在使用祛風藥時可加入辛溫藥和活血化瘀藥多種途徑開通骨玄府。骨關節(jié)炎多有肝腎不足,氣血虧虛的一面,因此在治療時需加入補肝腎,益氣血之品,然補益藥物多滋膩礙胃,可加入少量風藥使“補而不膩”。風藥及辛溫藥多辛散耗氣,容易耗傷陰液,導致骨玄府失養(yǎng),因此,在使用風藥及辛溫之藥時需注意加入補益氣血之品,還需加入潤燥柔潤之品?;诠切囊暯翘接懝顷P節(jié)炎的病因病機,并通過“通”法,使治療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