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琳琳 王佳音 康影
摘要:目的:研究階段性心理護理對子宮內膜癌及化療患者的危害。方法:把110例的子宮內膜癌化療病人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心理養(yǎng)護,而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階段性的心理養(yǎng)護,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檢查本組病人治療依從性強于對照組(P<0.05),對主任醫(yī)師滿意強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干擾后生存質量評分均長于干擾前(P<0.05),觀察組干擾后生存質量評分大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干擾后Zung焦慮自評價表(SAS)、Zung抑郁自我考核評價表。SDS評價小于干擾前(P<0.05),檢查組干擾后SAS、SDS評價小于對照組(P<0.05)。結果:階段性心理護理能改善對子宮內膜癌化學治療病人的患者依從性,減輕不良情緒,改善生存品質以及對主管,護士工作的信心。
關鍵詞:子宮內膜癌,階段性心理護理,社會遵從性,生命質量
【中圖分類號】R711.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子宮內膜癌,是指來自子宮內膜表面上皮的惡毒癌癥,多發(fā)生在絕月經(jīng)時期前的女子,發(fā)病率僅次于宮頸癌和卵巢癌,為婦科最常見的惡毒癌癥的一種[1]??茖W研究證實,子宮內膜癌化學治療病人在化學治療的各個時期,病人的心態(tài)變化有所不同,針對病人不同的心情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階段性心態(tài)護理,可以舒緩負性心情,有效促進病人治療依從性,改善病人生命品質。
1資料與方法
1.1醫(yī)療臨床資料選取同期在我院子宮內膜癌化學治療患者110例。將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值表法劃分對照組和檢查組各55例。對照組年紀20~80(54.23±6.26)歲;重量(65.21±6.13)kg;病變分期:ⅲ級34例,ⅳ級21例;文化發(fā)展水平程度:小學13例,中學14例,高等或大專12例,大專9例,本科及以上7例;其間合并糖尿病10例,慢性糖尿病高血壓8例,重度慢性冠心病11例。觀察組年紀20~79(54.36±6.12)歲;重量(65.83±6.68)kg;病理分期診斷:ⅲ級32例,ⅳ級23例;文化程度:小學14例,中學12例,高中及大專13例,本科8例,碩士及以上8例;其中合并高血糖11例,綜合高血壓8例,冠心病1例。兩組患者年齡段、體重、病情分期診斷和發(fā)病原因等與一般資料的對比差異性并無統(tǒng)計意(P>0.05)。本研究已經(jīng)由醫(yī)院管理倫理委員會審查并確認,全部患者均在護理干預工作開始之前已簽訂了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心理護理。
1.2.2觀察組在常規(guī)心理護理基本上給予階段性的心理護理,一般包括藥物化療前期、藥物化療途中、藥物化療后3個階段的心理健康干預,護士工作全程由護士長監(jiān)督進行。①化學治療前心理健康干預?;瘜W治療前期病人對藥物化療往往沒有了解,內心極易產(chǎn)生害怕、不安、壓抑等心態(tài),此時責任護士需要主動和病人溝通,以真誠、了解、同情、體諒、關心的心態(tài)面對病人,構建良好的護患人際關系,熟悉病人的內心世界,準確解答病人的問題,緩解其負性心情。要求化療成功的病人現(xiàn)身說法或向病人介紹化療成功的例子,讓病人建立戰(zhàn)勝病情的信念。向病人發(fā)出健康手冊,解釋化療的重要性、化療流程、所用藥物和可能會產(chǎn)生的不良副作用,使病人有良好心理預備,積極協(xié)助治療流程。囑家人、親友等給與病人更多的關懷,讓其感覺到溫馨,重燃對生命的熱愛,積極主動協(xié)助護理。和病人在溝通過程中要注意運用語言,防止形成錯誤的心理暗示。②化療期間的心理干預。該階段病人對化療更加懼怕,且依從性減弱。③化學治療后心理干預?;瘜W治療完成后要及時向病人反映化學治療成效并交待化學治療后注意事項,引導病人按照自己的興趣開展各種文體,接觸更多的人,回歸社區(qū),降低對病人的關注度。
1.3評價指標體系①對比兩組病人護理依從性,包括遵醫(yī)療藥、營養(yǎng)素支援、運動功能訓練和健康護理等方面。②對比兩組病人對主管護士評價。使用醫(yī)院自制的評價問卷調查表,對病人從服務熟練度、衛(wèi)生教育態(tài)度、交流能力、緊急處事能力等四個方面對主管護士作出了滿意評價,總分一百分,評分越高說明對病人滿意越高。調研表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953,效度CVI值為0.946。③對比二組病人在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價。采用生活質素評定量表(QOL BREF)評估個人生活質素時,由心理健康狀況、日常生活、生理機能以及整體社會經(jīng)濟和環(huán)境狀況等四個方面來評價,而評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素越高。而評定數(shù)據(jù)量表亦應在醫(yī)護監(jiān)督下進行。簡表Cronbach′sα系數(shù)是0.982,而效度CVI值則是0.955。④比較二組患者干預前后Zung焦慮自評價表(SAS)、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的評價。自評量表一般是由醫(yī)生發(fā)給病人充分說明后由病人自己填報,醫(yī)生計分,評價越高說明緊張、壓抑程度越強烈。
1.4統(tǒng)計方法通過SPSS19.0統(tǒng)計應用軟件,對統(tǒng)計分析做出處理。計算資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X2檢驗;計算資料則以表示,使用配對樣本t檢測或獨立樣本t檢測。以P值<0.05的差異最具有統(tǒng)計意義。
2結果
3討論
常規(guī)心理護理模式相對簡單,一般采取向病人或親屬口頭思想的傳達教導方式,著重強調化療疾病和常規(guī)治療關注事宜,無針對性,病人也無法產(chǎn)生更深入的印記,并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淡忘,因此無法取得理想的心理護理療效。階段性心理護理是中國近年來興起的一個護理模式,可以根據(jù)化療后病人在各個時段的心情狀況,采取有針對的心理護理措施以提高病人心理健康狀況,從而最大限度減少了負性心情對病人心理的負面影響,從而增強了護理有效性[2]。
綜上所述,階段性心理護理能提高對子宮內膜癌病人的患者依從性,減輕緊張、壓抑心境,從而增加病人對主管護士工作的信心和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姚雪萍.延伸性護理在子宮內膜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2):23-24.
[2]殷茜,楊衛(wèi)兵,周航.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心理調查及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