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鋒
(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廣東佛山 528000)
在新時代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培養(yǎng)過程中,既需要符合中國國情的理念去指導國民的行為習得,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也需要從歷史榜樣人物的事跡中挖掘積極因素去激勵國民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梁啟超作為近代中國政界、文學界、法學界、史學界的百科全書式人物,他在1902年《新民叢報》創(chuàng)刊號中闡明了新民的宗旨:“本報取大學新民之義,以為欲新吾國,當先維新吾民。中國所以不振,由于國民公德缺乏,智慧不開,故本報專對此病而藥治之?!盵1]他用“中國之新民”的筆名在《新民叢報》中撰寫的20多篇文章被收入《新民說》,被稱為中國20世紀初的“人權(quán)宣言書”,鞭撻落后陳腐的封建價值觀念,呼喊通過改造國民性以救國圖強。他提出近代化的主體必須是人,人的近代化必須先于社會政治與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的近代化。相信人、依靠人、解放人、教育人,這實屬當時頗為先進的“人本主義”思想。
在回答如何“新民”的問題上,梁啟超指出:“新民之義有二:一曰淬厲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補其所本無而新之。二者缺一,時而無功”。[2]由此可看出,固守與革新是梁啟超新民的總原則,他主張保存國民品性中優(yōu)良的部分,根除劣性。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繼承人,身涉儒佛道法等諸家思想,梁啟超在中國思想菁華的提取方面有一定的權(quán)威,但在國民公德養(yǎng)成方面,他認為要學習西方的權(quán)利義務、毅力尚武、進取冒險等精神。根據(jù)《歐游心影錄》記錄,法國大哲學家、柏格森的老師蒲陀羅對梁啟超說過:“一個國民最要緊的是把本國的文化發(fā)揚光大。好像子孫襲了祖父的遺產(chǎn),就要保住它,而且叫他發(fā)生功用。就算是很淺的文明發(fā)揮出來都是好的,因為它總有它的特質(zhì)”。[3]梁啟超對柏格森師徒頗為推崇,他們的觀點也堅定了梁啟超保存與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在學習革新的同時,也要注意保留固守。在梁啟超的晚年時光里,他總結(jié)自己在學術界發(fā)展多年的經(jīng)驗,對于新民思想又增添了感悟與理解,付諸于新民實踐之中,為國家培育出大量的棟梁之才??傮w而言,梁啟超的新民運動,從1902年正式提出到1929年先生離世,至少堅持了27年。清末時期許多文人都在研究救國思想,為什么梁啟超的新民思想理論框架可以漸趨完善,脫穎而出?他的學術思想本來就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同時歐美游歷的經(jīng)歷也為他帶來西方學術思想的洗禮,從而形成了“古今中外各種思想融于一身”的特質(zhì),加上他獨特的從政經(jīng)歷與眼界見識,梁啟超在不斷摸索中完善新民思想。
我是個主張趣味主義的人,倘若用化學劃分“梁啟超”這件東西,把里頭所含一種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來,只怕所剩下的僅有個零了。我以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4]
——梁啟超
“趣味”這個概念,意為情趣、旨趣、喜好、興趣?!叭ぁ弊终Z似“趨”,字面意思為走而取之?!拔丁敝溉说闹饕眢w感官之一,可引申為選擇、品味。從人的活動規(guī)律出發(fā),人必須感知世界萬物,才能形成好感,在待物與做事的實踐中,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心理偏好、精神享受與價值追求,最后形成趣味。趣味的形成,體現(xiàn)了人的主體選擇性與客體滿足主體需求的有效性與普遍性,但起主要作用的還是人的主體能動選擇的實踐過程。梁啟超本就是一個樂觀闊達、率直爽朗之人,小時候有一次剛回到家,大喝了幾口水,客人寫了個“龍”字問他是否認識,他說看不明白,客人教育他“飲茶龍上水”,舉止需文雅,他才思敏捷地直接回應“寫字狗爬田”,這一妙對直到今天還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可以看出他是從小領會中國文學的“趣味”內(nèi)涵的。
無論在中國還是國外,趣味一詞在文學作品中都早已有之,梁啟超并不是這個詞語的創(chuàng)造者。梁啟超也不是在人生早期就高度重視趣味,他在1921~1922年發(fā)表的《什么是文化》《美術與科學》《敬業(yè)與樂業(yè)》《書法與美》等文章中屢次提到“趣味”,但他在出游歐洲之前的文章里,鮮有出現(xiàn)這個詞。也就是說,歐洲之行是一個分水嶺。梁啟超重新思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人文價值與哲學內(nèi)涵,他曾感嘆其平生最佩服“莫問收獲,但問耕耘”的觀點。梁啟超也深知要使萬千國人做到此點實屬不易,結(jié)合他的人生經(jīng)驗與感悟,他提出了趣味生活(學習)的觀點。梁氏從來不取“消極主義”,雖然晚年由于政壇路途不能維系,把精力投入到學術與教育之中,但是他把這段歷程稱為“從別的方面有所積極”“盡吾天職效忠于國家社會”?!叭の吨髁x”是梁氏吸收西方的生命創(chuàng)化理論和中國古典美學中的“趣味”精神,并不斷地加以綜合改良而得的時代創(chuàng)新。
趣味的產(chǎn)生是人在審美過程中自發(fā)形成的,不需要附帶外在功利目的。趣味是“無利害的”和“自由的”。所以梁啟超說:“我們?nèi)裟脤W問當敲門磚來看待,斷乎不能有深入而且持久的趣味?!比艘B(yǎng)成深入而持久的興趣,就要超越功利性的目的,以一種“為趣味而趣味”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出自由的選擇,這種自由是超出社會功利性自由的本體自由。趣味就是趣味,是一種純粹的目的,而不是一種功利的手段。梁啟超自稱為:“我是感情最豐富的人,我對于我的感情都不肯壓抑,聽其盡量發(fā)展。發(fā)展的結(jié)果常常得意外的調(diào)和。‘責任心’和‘興味’都是偏重于感情方面的多,偏重于理性方面的少?!盵5]這句話表達了梁啟超率真熱忱的一面,此處語境里“理性的一面”,是對生活環(huán)境物質(zhì)需求的考慮,他認為人格健全的人應當遵循于自己的內(nèi)心,做出應合本體的選擇。結(jié)合國外研究狀況與中華民族特質(zhì),他為國人精神素質(zhì)提升做出了一次高層次設計,他把趣味思想定位為長期提升國民素質(zhì)的救國策略。
啟蒙,亦即開導蒙昧,普及新知識,使受眾明白事理。受眾在不具備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時,只能簡單使他們記住結(jié)果而應用科學知識,這種忽略證明過程直接教之使用的教育方法稱為啟蒙,在使用的過程中,對象會逐漸領悟到其中的道理。梁啟超認為中國需要一場新民運動,他的研究思路遵循本身研究成果必須使民眾思想有所進步這一出發(fā)點。從旅歐前的熱血呼喊,到回國后的潛心教化,雖然啟超本人并沒有明說他的思想是啟蒙思想,但作為名噪一時的學者,他的思想確實對當時的社會思想改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從啟超趣味主義的提出過程來看,他的趣味啟蒙思想最大的特點是帶有對國家民族的責任心,為當時國民提供一條個人趣味思想權(quán)利與家國共存思想義務相結(jié)合的改良路徑,應合當時社會的需要。
在中西結(jié)合的學術背景下,梁啟超趣味啟蒙思想的提出,是凝練了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同時吸收西方優(yōu)秀的學術思想從而“嫁接化合”出的新的理論成果,是具有自己中國特色的新的趣味主義啟蒙思想。理論產(chǎn)生于實踐,而又繼續(xù)指導實踐。梁啟超身體力行地貫徹為興趣而興趣的宗旨。他嚴格規(guī)劃好自己的會客時間,對外宣稱自己每天要利用空閑時間做“四人功課”——麻將,即使是游戲放松維度的趣味,啟超也沒有沉迷;他把學問當成最重要的興趣并日日堅持,在臨終前還在撰寫《辛稼軒年譜》,真正做到“以興趣始,以興趣終”。
梁啟超把勞作、藝術、學問、游戲視為趣味四大典型主體。因為按照趣味自身的標準“以趣味始以趣味終”來判斷,“能為趣味之主體者,莫如下列的幾項:一勞作、二游戲、三藝術、四學問。”[6]也即是在漫長的人生中使普通勞作成為自覺的愉快創(chuàng)造活動;使詩歌等藝術鑒賞創(chuàng)作成為人生的理想表達抒發(fā)渠道;使學問與知識成為人類通向生命完滿的基礎積累與成功條件;使游戲娛樂成為勞動者緩解身心壓力、釋放疲勞與負能量的捷徑。梁啟超把自己對做學問的堅持歸納為受到“趣味主義”的影響,把平常人眼中枯燥繁雜的學術研究結(jié)合自己的興趣點進行鉆研,所以他在不同學科學術領域涉及面如此之廣,在當時是無人能及的。梁啟超不僅把自己的“趣味學問主義”傳授給子女,而且也無私地向?qū)W生、向大眾傳播。當然梁啟超有個人的興趣與愛好,但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國民的思想,改造國民的行動,才能稱為啟蒙,以下以家庭與社會兩方面分析這種趣味啟蒙思想的措施與成效。
梁啟超家教書信中的趣味啟蒙思想
家庭教育是子女成長路途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梁啟超在晚年的著作中大量使用“趣味”一詞,他認為趣味是生活的原動力,他對子女親切平和,在他們的學習路上作出因材施教的指引,更確切而言,是“因趣施教”。比如在對待學問的態(tài)度上面,梁啟超用趣味來解釋學問的性質(zhì),“我們?yōu)槭裁磳W數(shù)學,因為數(shù)學有趣,所以學數(shù)學。為什么學歷史,因為歷史有趣,所以學歷史。為什么學畫畫,學打球,因為畫畫有趣,打球有趣,所以學畫畫,學打球。”[7]梁啟超主張孩子根據(jù)自己的性情,選擇符合自己的業(yè)余興趣愛好,如寫字、繪畫、音樂等。
在子女選擇專業(yè)的人生大問題上,梁啟超也秉承一貫的趣味宗旨。就思莊在美國表現(xiàn)出對生物沒多大興趣一事,梁啟超寫信給思莊說:“凡學問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離開我己很久,你的思想近來發(fā)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薦的學科未必和你的適,你應該自己體察做主,用姐姐哥哥當顧問,不必泥定爹爹的話。”[8]梁啟超充分表現(xiàn)了他對思莊專業(yè)選擇的尊重,認為子女的興趣愛好是他們最好的導師,這種做法倡導“趣味主義”,體現(xiàn)了其精神實質(zhì)。這種趣味主義也取得了成效,后來思莊成為了中國著名的圖書館專家,梁啟超的九個子女個個成才,在國外留學的也全都回國報效,充分地體現(xiàn)了他趣味思想中的愛國因素。
梁啟超教育子女:“天下事業(yè)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責任內(nèi),盡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他認為子女選擇的事業(yè)必須是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業(yè),這樣才能盡心盡力去做,成為領軍人物。他認為不僅在成功里面感覺趣味,而且要在失敗里面感覺趣味,努力追求,不言放棄,每個人都把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做好,民族與國家的問題就有了解決的基礎,這種增強對自己、對國家責任感的教導,把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迸發(fā)出愛國主義的氣息。
梁啟超課堂演講中的趣味啟蒙思想
梁啟超認為,學校趣味教育的功用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問作為趣味主體的興趣?!敖逃覠o論多大能力,總不能把某種學問教通了學生,只能令受教的學生當著某種學問的趣味,或者學生對于某種學問原有趣味,教育家把它加深加厚。所以,教育從積極方面說,全在喚起趣味。從消極方面說,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殘趣味?!盵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绷簡⒊瑢χ腥A學子的要求至今仍在華夏大地上流傳。在實施方略上,梁公提倡以“趣味”人生目的引領“自強”人生志向。
旅歐回國后,梁啟超輾轉(zhuǎn)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地進行演講,他的演講聲情并茂,情深動人。梁實秋回憶道:“先生的講演,到緊張?zhí)?,變成了表演。有時他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嘆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聽他講到他最喜歡的《桃花扇》,講到‘高皇帝,在九天……’那一段,他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盵10]啟超真情實意的舉動,正教育了學生,趣味的養(yǎng)成,需要閱覽大量的典籍,接觸廣袤的物質(zhì)與精神知識,并把自己的感情投入,激發(fā)一種“生命沖動”。一旦養(yǎng)成這種以“趣味”為宗旨的學術精神,生活中每時每刻皆可咀嚼回味,有這樣的投入度,何愁學術難做,主題難尋。而同時,這種“趣味”必須是對國家、對社會,皆可無愧于心的一種負責任的趣味,教育學生積極向積極趣味靠攏,也就相對消滅了低級趣味滋長的空間,提高學生的審美標準與思想覺悟,引導他們?nèi)プ鰧ι鐣幸娴氖虑?,通過提升社會價值的目標追求,形成個人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最終達到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
梁啟超從旅歐回國之后開始重視“趣味主義”,他的啟蒙思想在前后有巨大的轉(zhuǎn)變,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與段祺瑞的鉗制使他對頂層設計憲政改良失去信心,于是在結(jié)合自身轉(zhuǎn)向?qū)W術與教育的情況下,他的新民運動向趣味啟蒙轉(zhuǎn)變,既然轉(zhuǎn)型是“從別的方面有所積極”,那么新民運動也可以從另一個維度進行拓展。針對國民的趣味教育,逐漸改良國民的審美感與價值觀,無疑成效會更加緩慢,但是啟超堅信這是一條有望成功之路,并付諸實施。
表1 梁啟超新民思想的兩種啟蒙類型
從表1可以看出,梁啟超啟蒙思想向趣味維度的轉(zhuǎn)變,不僅僅是因為人生事業(yè)的轉(zhuǎn)移,更多的是他重視人本潛能的開發(fā),通過提升國民的精神進而改造政治,他反對從實用主義的角度把西方的政治、社會制度硬套在中國之上。他是吸收借鑒了當時西方最先進的理論成果,并與中國實際相結(jié)合而提出趣味主義的啟蒙觀。以往大眾關注更多的是他的純政治話語啟蒙,譬如“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在回答如何使少年智,使少年雄這個問題上,他凝練出趣味啟蒙思想,提倡潛移默化與開明引導少年的主觀能動性。在趣味啟蒙思想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國民這一點上,它可以一定程度上達成政治啟蒙的效果。政治啟蒙傾向于政治話語灌輸,趣味啟蒙著力于趣味開發(fā)引導,更貼近于啟蒙思想的本質(zhì)。由此,趣味啟蒙是梁啟超新民運動后期的一個重要代表性思想,是對前期政治啟蒙批判性的繼承與創(chuàng)造,以全新的視角承載“新民”的任務。無疑這又是梁啟超家國思想的一次較大轉(zhuǎn)變,他的學生李仁夫曾經(jīng)回憶,他與同學楚中原曾一起去拜訪梁啟超,其間楚中原問梁啟超:“一般人都以為先生先后矛盾,同學們也有懷疑,不知先生對此有何解釋?”梁啟超聽了后沉吟了一會兒,然后以帶笑的口吻說:“這些話不僅別人批評我,我也批評我自己。我自己常說,不惜以今日之我反對昔日之我,政治上如此,學問上也是如此。但我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貫主張的,絕不是望風轉(zhuǎn)舵,隨風而靡的投機者,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愛國。我的一貫主張是什么呢?就是救國?!盵11]無論身處何種境遇,梁啟超對于他認為于國家有利的事情,即使要轉(zhuǎn)變思路,作出調(diào)整,也欣然接受。
梁啟超啟蒙思想對后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李生認為:“他的啟蒙思想,在當時,甚至在辛亥革命以后,都產(chǎn)生過巨大的影響,包括毛澤東、郭沫若等整整一代中國青年,都曾受到過梁啟超思想的影響?!盵12]毛澤東把自己筆名取為“子任”,也創(chuàng)立了新民社團,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他充分重視群眾工作,開展群眾路線,充分體現(xiàn)了一種“人本思想”。而且就梁啟超趣味啟蒙的本質(zhì)而言,要真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需要真正尊重學生的興趣選擇,合理引導,這個理念仍在當今教育圈里盛行不衰。當今中國強調(diào)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創(chuàng)新的主體是人,要最大程度地解放人身上的枷鎖,就要呼喚他們能動作出主體的趣味選擇,梁啟超的趣味啟蒙是極具前瞻性的。
趣味啟蒙思想是梁啟超晚年集一生所學,匯中西菁華而創(chuàng)的國民性改造思想,在近代中國為中國社會帶來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風氣,也起到了為國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作用。梁啟超相信中國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國國民素質(zhì)的提升雖是長期性的民族工程,但在未來實現(xiàn)可期。趣味啟蒙凝聚了梁啟超對中國未來前途的強烈信心與策略貢獻。展望新時代,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指導下,中國人如何以更加自信,更加文明的面貌出現(xiàn)在世界民眾眼前,我們可以回顧梁啟超為國民提供的這個方略,以趣味探尋為根本引擎,以愛國報國為方向指針,培養(yǎng)國民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素質(zhì)與責任擔當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