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華
(甘肅省慶陽公路局西峰公路段,甘肅 慶陽 745000)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時如果沒有做好地基壓實工作或是無法保證壓實密度就無法有效解決軟土地基施工問題;若無法保證路面的平整度就會導致車輛行駛的過程中給駕駛人員安全帶來影響;當路面出現(xiàn)斷裂、縫隙或損壞等情況時如果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會給后續(xù)施工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當出現(xiàn)路基壓實不足或材料質量與相關標準不符時也無法滿足工程施工質量標準等。
(1)填壓作業(yè)
在確定公路工程施工工藝的基礎上合理選擇路基填料種類并保證材料強度滿足要求,然后根據(jù)已有規(guī)范做好承載試驗,將強度控制在規(guī)定范圍內。此外,對路床填料施工步驟進行合理規(guī)劃,若公路等級較高應先做好路面下方位置填筑。路基壓實度滿足要求可以提高其承載力,同時可以保證公路工程使用壽命及運行安全。當路基中含水量較高或為軟土路基時應先做好治理工作并合理應用施工材料及技術,多會應用砂礫進行填筑或采用土工格柵進行鋪筑,從而提高公路路基硬度。
(2)排水施工
制定完善的排水方案后可以及時將道路中的積水排出,避免因排水不暢影響路基路面的穩(wěn)定性。施工人員在了解工程實際情況后設置相應的排水設施,假如是高等級公路應設置防護裝置,通常會使用水泥混凝土預制板或漿砌片石。若公路工程施工地點水量充沛,會導致地基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狀態(tài),因此應做好排水工作。當問題比較嚴重時應先做好排水方案規(guī)劃,從而保證排水效果。
以華池縣新堡至南梁路基工程三標段山莊大橋與路基過渡段施工為例,其采用混凝土基層與面板,假如應用的搭接板為8 m,混凝土基層的厚度設置為28 cm,面板的厚度為35 cm;若使用5 m的搭接板,混凝土基層的厚度設置為21cm,面板的厚度為35 cm。面板與下層搭接位置為28 cm,采用現(xiàn)澆工藝完成基層與面板施工。
臺階問題是公路工程過渡段施工常見問題,會導致變形或沉降現(xiàn)象,因此在進行過渡段施工時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首先保證技術交底工作的全面性;同時做好施工材料檢驗及進場工作,保證材料質量。過渡段施工比較復雜會應用到大量的工具,因此應做好設備管理及養(yǎng)護工作,有效避免因設備問題給施工進度等帶來的影響。將搭板設置到過渡段后可以有效避免橋頭跳車現(xiàn)象并可以對搭板長度進行控制。一般情況下搭板長度應當與路基填筑高度成正比,在了解了實際沉降差后確定搭板長度。有效的技術交底工作可以保證工程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同時應保證設計圖紙與工程實際相符,全面掌握控制施工地點的地質情況,并對施工現(xiàn)場周圍環(huán)境進行詳細勘察,確保施工能順利的開展。此外,施工材料進場前應做好質檢工作,并對材料質量證書等進行檢查,同時質檢人員還應做好抽檢工作,保證材料質量滿足相關標準。保證所選施工技術滿足工程要求并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操作。由于過渡段施工相對復雜,因此會應用到大量的設備,這樣就要求操作人員可以全面掌控設備使用規(guī)范,得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在進行質量監(jiān)督時通常會采用旁站監(jiān)控法對過渡段施工質量進行監(jiān)管,在監(jiān)管過程中還應做好記錄工作,為順利的解決問題提供依據(jù),保證過渡段的施工質量。
在進行路堤、橋臺過渡段施工時可以先對碎石進行碾壓,在進行截面設置時通常的設置形狀為梯形,然后在了解基床級配碎石等級后確定運輸路線及填筑方式。在正式施工前應先完成巖石試驗并嚴格控制長度,然后控制壓實設備參數(shù)并在監(jiān)理工程確認試驗結果符合標準后進行施工;取土時可以采用裝載機與挖掘機,然后將其送到指定施工地點,使用推土機對其進行初步整修、平整,然后使用平地機進行精細平整處理。軟土地基處理時可以采用砂礫石與片石填筑等方式并對含水量進行控制。攤鋪作業(yè)時可以采用平地機并利用沖擊夯實機與壓路機對錐坡及邊角位置進行碾壓,嚴格按照施工順序進行施工并對碾壓速度進行控制,從而提升壓實度。
在進行過渡段臺階設計時可以將縱坡設置為1∶5并控制好臺階尺寸,將連接位置設置在1∶1的橫坡位置,嚴格控制臺階高度。排水設施應設置到臺背位置,如該位置存在軟土情況應先做好處理,可以采用樁基礎處理方式并保證臺背填料質量滿足要求,實現(xiàn)良好的排水效果。
在進行橫向過渡段與公路路堤正式施工前可以先在路橋結構兩端對基坑混凝土施工情況進行檢測,然后對松土情況進行處理。橫向過渡段頂部與路堤施工時可采用3%的硅酸鹽水泥及級配碎石材料,然后保證壓實度可以滿足要求。對橋梁結構兩端基坑混凝土進行嚴格檢查并進行清理。根據(jù)施工規(guī)范進行壓實作業(yè)并對其密實度進行控制。設置過渡段縱向時通常采用倒梯形方式并采用逐層填筑方式。將底部寬度設置為2 m,縱向坡度設置為1∶2。將橫向結構頂部與路基路面間距控制在1 m以內,可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進行施工,比例為3%,采用逐層施工方式完成填筑。
在選擇填料時應以當?shù)夭牧蠟橄?,保證填料的整潔性,不得將泥塊摻雜在其中,并控制其含水量。假如含水量超出標準應利用有效的方式排出水分。正式施工前應對材料質量進行試驗,主要包括土壤塑性、土壤液性、實土錘擊情況及篩分試驗等。在施工中如果使用二灰碎石混凝土料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粗集料,通常會使用礦渣,從而保證線性收縮可以滿足標準。技術人員在填料拌和過程中應對材料含水量進行控制并做好相應的保養(yǎng)工作,避免路基路面未實現(xiàn)固態(tài)化所導致的收縮裂縫。
總的來說,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與橋梁過渡段是其中重點的施工部分,因此應在設計階段就對技術進行嚴格管理,避免路基路面不平整或伸縮位置連接不緊密等情況。同時還應當根據(jù)工程的需要不斷引進國內先進的施工技術,借鑒類似工程先進的經驗,在提升路基路面與橋梁過渡段施工質量的同時不斷的提高公路工程整體建設質量,進而推動我國公路工程領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