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死亡或受洗”

2021-01-11 00:54雷蕾

[摘要]公元1144年埃德薩伯國被穆斯林占領(lǐng),威脅到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建立的基督教政權(quán),耶路撒冷王國向教廷求助。受十字軍布道和第一次東征的鼓舞,德意志人踴躍參加第二次十字軍行動,“消滅異教徒”成為戰(zhàn)斗目標(biāo)。易北河—奧得河流域的斯拉夫地區(qū)與德意志矛盾已久,第二次十字軍行動期間,由薩克森領(lǐng)主帶領(lǐng)的文德十字軍于公元1147年對其進行了史上最大的討伐行動,為基督教向東傳教提供了穩(wěn)定環(huán)境,鞏固了德意志在東北邊境地區(qū)的領(lǐng)主地位,同時也為12世紀(jì)后期東北德沿海城市興起和貿(mào)易繁榮創(chuàng)造了條件。

[關(guān)鍵詞]德意志東擴;文德十字軍;易北河斯拉夫人

[中圖分類號]K1[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文章編號]2095-0292(2021)05-0138-06

從查理大帝以來,德意志與斯拉夫鄰國一直摩擦不斷。基督教會借助世俗領(lǐng)主的力量打擊異教徒,設(shè)立新教區(qū);德意志君主也利用民眾的宗教熱情,開拓殖民地,擴大勢力范圍。由于12世紀(jì)西歐人口增長,加之天災(zāi)連年歉收,德意志亟需尋求新的生存空間。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勝利成果使德意志人看到了希望,在教會的宣傳下對第二次十字軍行動充滿信心。第二次十字軍行動兵分三路,德意志人主要參加了東線和北線戰(zhàn)爭:由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和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帶領(lǐng)前往耶路撒冷的東線大軍損失慘重、鎩羽而歸;由薩克森領(lǐng)主于公元1147年帶領(lǐng)的文德十字軍負(fù)責(zé)討伐德意志東北部易北河—奧得河流域反復(fù)叛亂的斯拉夫異教徒,起到震懾作用。此后,文德地區(qū)陸續(xù)被納入神圣羅馬帝國的版圖,農(nóng)民、手工業(yè)者遷往東部地區(qū)開墾植荒、定居生活,開啟了長達(dá)幾個世紀(jì)的德意志東擴運動。

國內(nèi)外對十字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元1095—1291年前往耶路撒冷的東征,對其他地區(qū)的十字軍行動研究較少。涉及到文德十字軍主題的國外論著包括兩類:1.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基督化進程及異教問題,例如:The Northern Crusades (Eric Christiansen, 1980)、Heidenfrage und Slawenfrage im deutschen Mittelalter(Hans-Dietrich Kahl, 2008);2.從中世紀(jì)早期到近現(xiàn)代斯拉夫人與德國人之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例如:Die Slawen in Deutschland. Geschichte und Kultur der slawischen Stmme westlich von Oder und Neie (Joachim Herrmann, 1985),Deutsche und Slawen im Mittelalter(Thomas Wünsch, 2008)。國內(nèi)研究也多從歐洲史角度討論十字軍引起的波羅的海諸國政治與宗教力量變化,例如:《中世紀(jì)北方十字軍初探》(李家莉,2006),《東北德意志日耳曼化研究(12—14世紀(jì))》(李鑫,2010),《歐洲史域中文德十字軍探析》(王云龍,2014),《波羅的海十字軍征服與東歐地區(qū)的社會變化(12—14世紀(jì))》(劉巧月,2016)??傮w而言,現(xiàn)有研究缺乏對“敘任權(quán)之爭”(公元1076—1122年)后德意志內(nèi)部權(quán)力相爭作為時代背景的具體分析,文德十字軍行動前夕基督教對“戰(zhàn)爭”和“暴力”的態(tài)度變化也值得討論。

一、文德地區(qū)的早期傳教

西斯拉夫人大約在公元7世紀(jì)遷移到德意志東北部地區(qū)定居并形成部落[1](P7-8)。7世紀(jì)法蘭克編年史《弗雷德加》(Fredegar, IV/48)最早記述了分布在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和多瑙河中部地區(qū)的斯拉夫部落與阿瓦爾人的戰(zhàn)斗:斯拉夫人不堪欺凌,在法蘭克商人薩摩的領(lǐng)導(dǎo)下奮起反抗,建立起第一個斯拉夫王國“薩摩王國”[1](P7-8)。公元8世紀(jì),分布在基爾灣和瓦諾河之間的奧博德利特部落曾協(xié)助查理大帝征服薩克森人;9世紀(jì),《巴伐利亞地理志》更加詳細(xì)地描述了帝國東北部奧博德利特、威爾森、哈弗爾、索布等幾個重要斯拉夫部落[1](P7-8)。這些部落分布在波羅的海以南、厄爾士山脈以北、奧得河和易北河/薩勒河之間的區(qū)域,沒有形成政治、文化共同體,也沒有統(tǒng)一的名稱,被近現(xiàn)代研究稱為“易北河斯拉夫人”(Elbslawen)或“文德人”(Wenden)在7世紀(jì)《弗雷德加》編年史中,將法蘭克帝國以東的斯拉夫人稱作“Winedos”,即后來的“Wenden”。參見:Fredegarius: Die Chronik Fredegars und der Frankenknige. Die Lebensbeschreibungen des Abtes Columban, der Bischfe Arnulf, Leodegar und Eligius, der Knigin Balthilde. 3. Auflage, trans by Otto Abel [M]. Leipzig: Verlag der Dyk'schen Buchhandlung, 1888, S. 26.(下文中“斯拉夫人”主要指“文德人”,“文德地區(qū)”即上述地理范圍)[2](P66)。

公元843年《凡爾登協(xié)議》之后,法蘭克帝國一分為三,易北河是東法蘭克帝國的東部邊界,邊界以東生活著斯拉夫人,以西為薩克森人,在之后的很長時間,該邊界幾乎沒有變化?;浇填I(lǐng)主更傾向于在德意志內(nèi)部傳教,而非這些異教徒生活的地區(qū)[3](P77)。公元9世紀(jì)之前,無論是法蘭克帝國還是拜占庭帝國都沒有設(shè)立針對斯拉夫人的戰(zhàn)爭計劃或者具有政治目的的傳教活動[3](P77)。

由于經(jīng)常受到侵襲,薩克森領(lǐng)主亨利一世對易北河畔的斯拉夫地區(qū)進行武力攻擊(928—929年),并奴役斯拉夫人[4](P129)。奧托大帝也繼承了該政策,他大力提高基督教的地位,利用教會加強自己在帝國的權(quán)勢,以制衡地方諸侯。他平定與匈牙利的紛爭后,攻打反復(fù)叛亂的斯拉夫地區(qū),占領(lǐng)并摧毀東梅克倫堡[4](P117)。奧托設(shè)立教會機構(gòu),劃分新主教區(qū),哈弗爾貝格(946年)、勃蘭登堡(948年)、梅爾斯堡(968年)、蔡茨(968年)、邁森(968年)五座副主教區(qū)相繼成立,都屬于馬格德堡主教區(qū)(968年);北部的漢堡和不萊梅大主教區(qū)、奧爾登堡主教區(qū)(948年)和南部的班貝格主教區(qū)(1007年)也相繼成立[3](P92)。

政治壓迫和基督教傳教二者關(guān)系密不可分,沒有世俗領(lǐng)主武裝力量的支持,很難達(dá)到傳教目的,因而斯拉夫人每次反叛必然針對基督教[5](P1-14)。公元983年盧蒂奇部落和易北河畔各部落聯(lián)合進行大起義,不僅成功奪回大部分領(lǐng)地,還摧毀了基督教幾個世紀(jì)以來的傳教成果,恢復(fù)異教。此后,德意志將斯拉夫人視作“反叛的基督徒”,而非“異教徒”,也為后來動用武力提供了理由[3](P92)。

二、德意志君主與東北邊境政策

12世紀(jì)中期之前,德意志東北部一直處于動蕩狀態(tài)。從公元789年查理大帝第一次攻打斯拉夫人到公元1157年巴巴羅薩的第一次波蘭戰(zhàn)役,期間總共進行了175次小規(guī)模戰(zhàn)斗和沖突,但是由于軍隊龐大、隊伍過長,德意志方面存在嚴(yán)重供給問題,一半的戰(zhàn)斗都以德方失敗告終[6](P22)。查理大帝曾在東部邊境設(shè)置武裝堡壘,一座在薩勒河邊的哈勒附近,另一座在馬格德堡,作為軍事防御[7](P7-9)。亨利一世也于公元928年、929年分別摧毀斯拉夫人在勃蘭登堡、耶拿的堡壘,并在攻打奧博德利特、盧蒂奇部落之后,在東部邊境建立起一系列防御工事[7](P9-11)。然而德意志并未實際掌控這些地區(qū),邊境防線形同虛設(shè)。

此后,奧托王朝重新制定東方政策,繼續(xù)向東擴張。奧托一世花費數(shù)十年平定東部局勢,圍繞蔡茨、梅爾森堡、邁森設(shè)置邊境馬克,任命赫爾曼·比隆、格洛擔(dān)任馬克伯爵[7](P12),德意志邊境從易北河推進到奧得河畔。公元965年,波蘭公爵梅什科一世(Mieszko I)娶波西米亞公爵的女兒杜布拉夫卡(Dubravka)為妻,隨妻子皈依基督教[3](P91-93)。隨著波蘭的基督化進程,德意志開始正式向東進軍,并越過易北河—薩勒河邊界,再次向斯拉夫人的領(lǐng)地進攻。奧托二世基本延續(xù)了父親的政策,他去世后,奧托三世尚且年幼,意大利和東部邊境都陷入動蕩。公元983年斯拉夫部落大起義之后的一百五十年里,從呂貝克海岸到奧得河畔的廣大地區(qū)都不受薩克森控制,直到洛泰爾三世當(dāng)權(quán)才逐漸扭轉(zhuǎn)局面[7](P40-41)。

洛泰爾三世1125年成為國王之后,德意志逐漸恢復(fù)對邊境地區(qū)的掌控。他分別于1110年、1114年、1121年、1124—1125年四次攻打文德地區(qū),并授予阿道爾夫一世在荷爾施坦因的伯爵爵位[6](P109)。經(jīng)過11世紀(jì)以來的內(nèi)部開墾,下萊茵地區(qū)、弗蘭德、荷蘭等地的居住者十分密集。格羅茨施的維布萊希特(Wiprecht von Groitzsch)在擔(dān)任東部馬克領(lǐng)主時,曾以簽署雇傭合同的方式引入弗蘭肯農(nóng)民前往東部墾荒;公元1130年阿道夫二世(Adolf II. von Schauenburg und Holstein)成為荷爾施坦因和斯托納姆地區(qū)的伯爵,鑒于封地人口稀少,便向弗蘭德、荷蘭、烏特勒支、威斯特伐利亞、弗里斯蘭等人員密集的地區(qū)派遣使者,呼吁缺地的農(nóng)民攜家屬前來耕種土地、捕魚畜牧[6](P110-111)。洛泰爾去世數(shù)年之后,外孫獅子亨利繼承薩克森,從1147年開始相繼收復(fù)叛亂的邊境馬克,僅剩呂根島尚且獨立。文德十字軍行動之后,德意志在奧得河畔的勢力范圍已恢復(fù)到了兩百年前的水平[7](P42)。

總體而言,雖然8—11世紀(jì)德意志君主多次將邊界推向奧得河畔,但僅通過軍事征服以達(dá)到向斯拉夫人索要賦稅的目的,并通過大規(guī)模洗禮使其形式上皈依基督教,德意志農(nóng)民、手工業(yè)者并未大規(guī)模定居下來。

三、第二次十字軍東征與文德十字軍

與以往其他戰(zhàn)爭不同的是,十字軍經(jīng)過神圣宣誓,“為自己的靈魂減輕罪孽”是重要目的之一[8](P77-78)。公元1090年左右,教皇烏爾班二世發(fā)起進行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號召;1099年7月,第一次東征的十字軍騎士占領(lǐng)了圣城耶路撒冷并屠殺當(dāng)?shù)鼐用?,在近東地區(qū)建立起基督教統(tǒng)治和殖民地。這次行動成為中世紀(jì)歐洲人“整體意識”的一個巔峰[9](P70)。

公元1144年埃德薩伯國被穆斯林占領(lǐng),威脅到第一次十字軍時基督教在耶路撒冷地區(qū)建立的政權(quán),引發(fā)了第二次十字軍行動。在東部基督教國家的求助下,1145年教皇尤金三世發(fā)布東征詔書,號召法蘭西國王和貴族前去救援,路易七世同意帶軍前往圣地[10](P6)。因國內(nèi)局勢不穩(wěn),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猶豫不決,但第二次十字軍行動的發(fā)起人之一圣伯納德(St. Bernard von Clairvaux)能言善辯,不久就說服康拉德三世和眾多德意志領(lǐng)主一起參加?xùn)|征[11](P630)。公元1147年3月,康拉德三世在法蘭克福召開帝國大會,商討東征事宜。在此次大會上,薩克森領(lǐng)主們對遠(yuǎn)征耶路撒冷并沒有表現(xiàn)出興趣,而是希望討伐臨近的斯拉夫人領(lǐng)地,這樣既不違背當(dāng)時社會各界都主張討伐異教、保衛(wèi)基督教的大趨勢,也不必長途跋涉、冒著徒勞無功和內(nèi)部失守的風(fēng)險前往圣地[11](P624)。圣伯納德雖然對薩克森領(lǐng)主們沒有好感,但也支持對斯拉夫地區(qū)進行討伐,防止該地區(qū)反復(fù)叛亂,阻礙十字軍大部隊前往圣地耶路撒冷[11](P659)。

第二次十字軍兵分三路,一支前往東方圣地,一支前往西班牙,還有一支攻打德意志東北部的斯拉夫人。教會承認(rèn),三支隊伍的地位同等重要,參加者的罪行都可得到赦免。早在第一次東征,教皇烏爾班二世就呼吁西班牙人就近收復(fù)塔拉戈納大主教區(qū),此次,尤金三世授權(quán)阿方索七世攻打阿爾梅里亞,同時,葡萄牙借助下萊茵、弗蘭德和英格蘭十字軍戰(zhàn)士收復(fù)了里斯本[10](P9)。攻打斯拉夫人的這支十字軍隊伍史稱“文德十字軍”,也被看作“北方十字軍”的起始,即12—14世紀(jì)北歐基督教領(lǐng)主對波羅的海沿岸“異教”地區(qū)的軍事占領(lǐng)和強行傳教[10](P7-8)。

十字軍布道在德意志掀起的反響比在法蘭西更大。一方面,德意志人見識過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成功后的豐碩成果,普遍對第二次行動表示支持;另一方面,第一次東征時,法蘭西騎士的冒險經(jīng)歷和英勇事跡在德意志廣為流傳,令德意志人民深受鼓舞,充滿了對冒險的熱情。在圣伯納德十字軍布道的宣傳下,法蘭西和德意志國內(nèi)處處情緒激昂,多地又再次爆發(fā)對猶太人的迫害[12](P262)。下洛林和弗里斯蘭的人口密集,洪水和歉收導(dǎo)致農(nóng)民非常貧困。第二次十字軍行動為希望冒險和投機的人提供了機會:既能通過討伐異教徒為上帝服務(wù),又有可能獲得巨大利益。許多人不打算再返鄉(xiāng),也有人覺得自己可能陣亡,便將財產(chǎn)或變賣或贈予教會[12](P265)。在東方戰(zhàn)線,由于十字軍人數(shù)過多,拜占庭皇帝無法提供充足的軍隊補給,加之拜占庭皇帝對西歐軍隊的猜忌、十字軍內(nèi)部充滿利益沖突,這場由教皇和圣伯納德以上帝之名發(fā)起的浩大東征最終慘淡收場[12](P296)。

除薩克森部隊外,由于丹麥南部經(jīng)常受到斯拉夫人劫掠,丹麥也參與了對文德地區(qū)的討伐,在馬格德堡、勃蘭登堡等地區(qū)的神職人員的多方配合下,軍事行動進展順利。第二次十字軍啟動之前,薩克森馬克伯爵大熊阿爾布萊希特已統(tǒng)治了一部分文德地區(qū);1147年6月,文德首領(lǐng)尼克羅特突然入侵瓦格里亞,破壞新定居點,并對這些地區(qū)宣示主權(quán),隨后,兩支丹麥艦隊和兩支薩克森部隊對尼克羅特發(fā)起猛烈攻擊[8](P82)。丹麥隊伍與不來梅大主教阿達(dá)爾貝羅、薩克森公爵獅子亨利共同鉗制尼克羅特在多賓的前哨,另一支薩克森軍隊由安塞姆樞機主教率領(lǐng),從馬格德堡前往德明的柳提茨要塞,并且一直待在該地區(qū),在斯拉夫人同意受洗之后才撤離[8](P82)。薩克森有意識地保護了這些地區(qū),他們認(rèn)為,這些地區(qū)向自己交稅,破壞這些村莊就是損害自己的利益,這里的人民也是自己的人民,要避免殺人和過多的破壞[8](P82)。此后,尼克羅特受到控制,被允許留在原來的領(lǐng)地[8](P82)。此次文德十字軍是有史以來德意志對文德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打擊,短短幾周內(nèi)就完成任務(wù),并且在國王康拉德帶領(lǐng)的東線十字軍返回之前就結(jié)束了。

四、教會對戰(zhàn)爭和武力的態(tài)度

在第一次十字軍的宣傳中,保衛(wèi)基督國度是主要目標(biāo),而第二次十字軍則把“使異教徒皈依基督教”作為戰(zhàn)斗目標(biāo)[13](P49-56)。文德十字軍的口號由圣伯納德制定,即“死亡或受洗”(Tod oder Taufe),這是基督教歷史上首次正式提出以武力征服異教徒[11](P661),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期發(fā)生過多次針對猶太人的屠殺,但沒有得到教會官方批準(zhǔn),受到廣泛批評。按照當(dāng)時的地理知識,圣伯納德認(rèn)為文德地區(qū)是從“易北河另一邊通向世界盡頭”,第二次十字軍兵分三路,目的在于一勞永逸地解決異教問題,徹底消滅世界上的異教徒[11](P635-661)。圣伯納德所說的消滅異教徒更多是指消滅異教信仰和宗教儀式,使團體和精神不復(fù)存在,而非對其大肆屠殺,只要使其放棄異教信仰,便可與其達(dá)成協(xié)議[10](P16);如果異教徒被殺死,并不是因為他不信仰基督教,而是因為他拿起武器對抗基督徒,破壞和平[10](P25)。

隨著教會與世俗領(lǐng)主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教會對信徒使用武力手段對付異教徒的態(tài)度逐漸寬松,在戰(zhàn)爭中殺人成了微不足道的罪過。按照公元868年沃爾姆斯宗教大會確定的教規(guī),凡是因仇恨或貪婪而殺害猶太人或異教徒者,按殺人罪處罰;11世紀(jì)之后,該教規(guī)逐漸減弱,作為懲罰,殺害異教徒只需“在40天內(nèi)只得吃面包和水”;到12世紀(jì)中期之后,因仇恨而殺害異教徒并搶奪其財物幾乎不算作罪行[10](P22)。當(dāng)基督徒殺死異教徒時,他殺死的不是人,而是“邪惡”和“仇恨”,是一項功績[10](P23)。此外,那些被迫皈依基督教又恢復(fù)信仰異教的人,更需要被狠狠打擊,因為他們是叛徒[14](P107-152)。

關(guān)于文德十字軍的文字記載主要來源于當(dāng)時教會神職人員的書信以及布紹的牧師赫爾莫爾德(Helmold von Bosau)的《斯拉夫編年史》(Chronica Slavorum),他們對此次行動的結(jié)果普遍不滿。赫爾莫爾德指責(zé)薩克森人敷衍了事,并非誠心打擊異教徒,雖然文德人愿意再次皈依基督教,但并無誠意,待時機允許他們又會重新信仰異教[11](P669-670)。此外,施塔布羅和科爾維的修道院院長維巴爾德(Wibald von Stablo und Corvey)也抱怨不已,他參加此次討伐也是為了將呂根島納入自己的管轄范圍之內(nèi),卻沒有達(dá)到這個目的[11](P669-670)。薩克森不愿破壞自己的領(lǐng)地,也不愿教會在帝國新領(lǐng)土勢力壯大,從而干涉自己的統(tǒng)治。因此,赫爾莫爾德站在教會立場,指責(zé)薩克森領(lǐng)主沒有貫徹執(zhí)行十字軍目標(biāo)“消滅異教徒”并非毫無道理。

五、文德十字軍的影響

德意志東擴殖民運動與人口增長、自然資源不足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德意志領(lǐng)主北征的目的不僅在于使其順服,還在于占領(lǐng)其土地。公元1014—1089年之間,歐洲經(jīng)歷了一段潮濕寒冷的時期,一年之中冷熱交替,人們時飽時饑[6](P11)。公元1000年左右,歐洲人口約為四千二百萬人;而到了1150年左右,人口則增長到了五千萬人;德意志內(nèi)部在亨利三世(公元1056年逝世)時期有五百至六百萬人口,在巴巴羅薩(公元1190年逝世)時期增長到了七百至八百萬人[6](P13)。第一次、第二次十字軍之前都曾發(fā)生饑荒,人口激增、糧食歉收尤其使下層人民食不果腹,他們有時聚集成幫派,靠打劫養(yǎng)活自己[6](P14-15)。通過內(nèi)部開墾和向東擴張,公元1100—1300年之間薩克森的人口增長到原來的十倍[6](P13)。

公元1147年文德十字軍之后,薩克森恢復(fù)了對該地區(qū)的領(lǐng)主地位,被毀的主教區(qū)得以重建。1148年獅子亨利帶軍占領(lǐng)迪特瑪爾森地區(qū),隨后幫助荷爾施坦因伯爵(Adolf II. von Schauenburg und Holstein)奪回荷爾施坦因[12](P304);公元1150年大熊阿爾布萊希特接管勃蘭登堡,并獲得馬格德堡的城市權(quán)和施滕達(dá)爾的集市權(quán),他賦予施滕達(dá)爾居民在他領(lǐng)地內(nèi)所有城市的免關(guān)稅權(quán),包括勃蘭登堡、哈弗爾貝格、維爾本、阿貝爾堡等城市,極大地促進了這些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普利孟特瑞會也得以在哈弗爾貝格及其周邊傳教[12](P308)。由此,文德地區(qū)基本上完全被德意志掌控,獅子亨利和大熊阿爾布萊希特在神圣羅馬帝國北部建立起強大政權(quán),與帝國的關(guān)系越來越松散。12世紀(jì)后期,德意志逐漸擴張到南摩拉維亞、西波西米亞,13世紀(jì)東進運動拓展到蘇德臺、北摩拉維亞以及大、小波蘭地區(qū)[15](P26-27)。向東遷移的德意志人漸漸與當(dāng)?shù)厝送?,對波羅的海沿岸、中歐國家的文化、語言、城市體系、民族組成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12世紀(jì)德意志封建制度已較為發(fā)達(dá),社會分層明顯,形成了早期城市格局。12世紀(jì)下半葉,交通更加便捷,大量農(nóng)民、手工業(yè)者、商人涌入易北河—薩勒河—奧得河流域,希望在帝國新領(lǐng)土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更有利的法律地位和市場[16](P378)。呂貝克新建之后,德意志商人的長途貿(mào)易更加活躍,幾乎掌握了整個斯堪的納維亞的貿(mào)易,從下萊茵地區(qū)南至意大利,北至英格蘭、斯堪的納維亞[6](P26);手工匠人陸續(xù)建立行會,例如:1099年美因茨織工行會成立、1106—1107年沃爾姆斯?jié)O業(yè)行會成立、1128年維爾茨堡鞋匠行會成立[6](P26-27)。貿(mào)易活動對波羅的海沿岸城市影響巨大,為后來漢薩城市的崛起創(chuàng)造了條件。

六、結(jié)語

通過中世紀(jì)以來德意志的東擴過程,德意志人與周邊的斯拉夫民族關(guān)聯(lián)緊密。德意志東北部的斯拉夫人已轉(zhuǎn)化為德意志人,并在德意志崛起中發(fā)揮了作用;而波希米亞、摩拉維亞、斯洛伐克、加利西亞的德意志人也融入斯拉夫文化,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和波蘭既處于兩種文化的交匯處,也是雙方貿(mào)易和政治外交的交匯點[15](P10)?;浇套鳛槲鳉W封建社會的精神基礎(chǔ),12世紀(jì)下半葉以來逐漸統(tǒng)治了易北河以東的地區(qū),西斯拉夫地區(qū)的宗教信仰在基督教國家的環(huán)繞下逐漸被瓦解,然而至今還有一些地名保留著斯拉夫人聚居生活的痕跡:“Windische Gasse”(文德巷)、“Windisches Tor”(文德門)、“Wendische Kirche”(文德教堂)[17](P44)。斯拉夫語言和方言在今天的德國和奧地利也未消失[17](P1)。

從洛泰爾時代到康拉德三世帶領(lǐng)十字軍東征,12世紀(jì)上半葉的德意志一直在跛行,帝國內(nèi)部從未實現(xiàn)全面和平。羅馬教廷一方面利用德意志君主鞏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不希望皇權(quán)過于強大而不易操縱。除教權(quán)與皇權(quán)之間的微妙關(guān)系外,施陶芬與維爾夫兩大家族的恩怨,也是德意志12世紀(jì)內(nèi)部矛盾的根源之一。雖然帝國烽火四起,但市民階級已相當(dāng)活躍,并且具有德意志民族意識。對文德地區(qū)的開拓使德意志人贏得了更多賴以生存的土地,獅子亨利甚至在納粹期間被宣傳為東出殖民的典范人物、“生存空間”(Lebensraum)政策的先驅(qū)者[18]。德意志人在十字軍運動中與法蘭西、希臘、阿拉伯世界接觸,視野得到了拓寬,這也為此后德國民族文學(xué)的發(fā)展提供了靈感。

[參考文獻(xiàn)]

[1]Joachim Herrmann. Wohnsitze der slawischen Stmme und Stammesgruppen [A]. In: Joachim Heremann (Hrsg.): Die Slawen in Deutschland [C]. Berlin: Akademie-Verlag, 1985.

[2]Eduard Mühle. Die Slawen [M].München: Verlag C.H.Beck, 2017.

[3]Gert Haendler, Günther Stkl.Geschichte des Frühmittelalters und der Germanenmission. 2. Auflage [M]. G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76.

[4]Josef Fleckenstein et al. .Deutsche Geschichte. Band 1 Mittelalter [M]. G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85.

[5]Hans-Dietrich Kah.Zum Geist der deutschen Slavenmission des Hochmittelalters [J]. In: Zeitschrift für Ostforschung. 2. Jahrgang, Heft 1, 1953.

[6]Horst Fuhrmann.Deutsche Geschichte im hohen Mittelalter, Band 2: von der Mitte des 11. bis zum Ende des 12. Jahrhunderts [M]. G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2003.

[7]Richard Rudolph Syre.The Christianization and Colonization of the Lands East of the Elbe [D]. Lincoln, 1958.

[8]Eric Christiansen.The Northern Crusades [M]. London: Penguin UK, 1997.

[9]Egon Boshof.Europa im 12. Jahrhundert: Auf dem Weg in die Moderne [M]. Stuttgart: W. Kohlhammer Verlag, 2007.

[10]Friedrich Lotter. Die Konzeption des Wendenkreuzzugs [M]. Sigmaringen: Jan Thorbecke Verlag, 1977.

[11]Hans-Dietrich Kahl. Heidenfrage und Slawenfrage im deutschen Mittelalter: Ausgewhlte Studien 1953-2008 [M]. Leiden: BRILL, 2011.

[12]Wilhelm von Giesebrecht.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aiserzeit [M]. Band 4. Braunschweig: C.A. Schwetschke und Sohn, 1877.

[13]Ursula Schwerin. Die Aufrufe der Ppste zur Befreiung des Heiligen Landes von den Anfngen bis zum Ausgang Innozenz IV. [M]. New York: Kraus Reprint, 1965.

[14]Friedrich Lotter.“Tod oder Taufe”. Das Problem der Zwangstaufen whrend des Ersten Kreuzzugs [A]. In: Vortrge und Forschungen: Juden und Christen zur Zeit der Kreuzzüge. Bd. 47 [C]. Sigmaringen: Jan Thorbecke Verlag, 1999.

[15]Thomas Wünsch.Deutsche und Slawen im Mittelalter Beziehungen zu Tschechen, Polen, Südslawen und Russen [M]. München: R. Oldenbourg Verlag, 2008.

[16]Evamaria Engel.Voraussetzungen, Ursachen und Charakter der Ostexpansion [A]. In: Joachim Heremann (Hrsg.): Die Slawen in Deutschland [C]. Berlin: Akademie-Verlag, 1985.

[17]Joachim Heremann. Slawen und Baiern im Donaugebiet. [A]. In: Joachim Heremann (Hrsg.): Die Slawen in Deutschland [C]. Berlin: Akademie-Verlag, 1985.

[18]Joachim Ehlers. Heinrich der Lwe. Eine Biographie [M].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8.

Death or Baptism: The Wendish Crusade and

German East Settling in the 12th CenturyLEILei

(Technical University Berlin, Berlin 14055,Germany)

Abstract: In 1144 the crusader state of Edessa was besieged by Muslims, and therefore the Kingdom of Jerusalem asked the Western Church for help. Through crusade sermons and encouragement from the First Crusade, German people enthusiastically participated in the Second Crusade. “Eliminating heathens” became the goal of war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The Slavic settlement in the Elbe-Oder river basins had long been in conflict with the Holy Roman Empire. The Wendish Crusade in 1147 led by Saxon rulers is considered the largest crusade against the Elbe Slavs, and had consolidated the German dominion in northeastern Germany and creat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rise of northern German cities in the late 12th century and the Christian missions in Wendish area.

Key words:German East Settling, The Wendish Crusade, Elbe Slavs

[責(zé)任編輯張馳]

[作者簡介]雷蕾,柏林工業(yè)大學(xué)語言與交際學(xué)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德文化、非言語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