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雙
【摘要】課程思政的重點在于育人,只要是對學生人生成長有積極引導、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理想、正義、道德等正能量的都屬于課程思政的范疇。國際會計課程中天然的存在著許多唯物辯證法與科學認識論的元素,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的絕好土壤。在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的同時,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思政教育的效果,如加強團隊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政素養(yǎng),把思政內容納入到教學大綱、計劃和教案中等。
【關鍵詞】課程思政;國際會計;思政元素;辯證法
“課程思政”這一概念起源于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但實際上在此之前很多專業(yè)課教師一直在做著“課程思政”的部分工作了,比如在講到某一問題舉例的時候,經(jīng)常會舉出一些對學生的人生有啟迪意義的內容;有些老師會在適當?shù)臅r候給學生講一點自己人生中有價值的感悟,這些往往是學生喜歡聽的內容;還有的老師會針對與課程內容相聯(lián)系的當下的時政新聞與學生進行討論,并由此引導學生愛崗敬業(yè)、愛黨愛國的情懷等等。當然以上這些都是隨意的、不系統(tǒng)的,在習總書記提起的課程思政的大潮下,每個專業(yè)課教師都應該深入的思考如何使課程思政與專業(yè)課程實現(xiàn)有機融合,讓學生能夠接受到全面系統(tǒng)的思政教育。
一、到底什么是課程思政
包括筆者在內,在最初聽到“課程思政”這個詞的時候,也感到一頭霧水,“我上的好好的專業(yè)課,為什么讓我講‘政治’?我不會講呀!”經(jīng)過深入的學習和思考后,終于有了一些頭緒,如果把課程思政中的“思政”理解為“政治”,那就太“狹義化”了;課程思政中的“思政”強調的是“育人元素”;“只要是對學生人生成長有積極引導、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理想、正義、道德等正能量的都應當是屬于課程思政的范疇”。從這個意義上出發(fā),成功的課程思政必定是專業(yè)課內容的一個升華,不但能夠讓學生獲得超出本課程范圍的收獲,還能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本課程內容,即課程思政做對了、做好了,能夠起到“一本萬利”的作用。
二、跳出國界學會計,植入唯物辯證法與科學方法論
筆者發(fā)現(xiàn),在國際會計課程中天然的存在著許多唯物辯證法與科學認識論的元素,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的絕好土壤。
1.要想看清事物、需從整體和大局出發(fā)。在導論部分,講到學習國際會計的重要性,其中一條是,學習國際會計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理解會計的本質,舉的例子是,我們只有離開地球才能看到地球是圓的,站在地球上只會感覺地球是平的。同理,我們學習會計只有跳出一國的范圍去看看全球其他國家的會計是什么樣的,才能真正看清會計的本來面目,如果只把自己局限在一國范圍內學習會計,就會像那首詩說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辯證法方法論,從事物的整體和大局出發(fā),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2.凡事都可以問個為什么、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仍然是在導論部分,和學生一起分析比較國際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qū)別,指出財務會計具有統(tǒng)一性的特點,因為財務會計是建立在我國會計準則的基礎上,必須遵守會計準則;而國際會計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因為不同國家的會計是建立在各自國家會計準則和法規(guī)基礎之上的,不同國家的會計準則和法規(guī)是不完全相同的。比如企業(yè)的利潤分配程序方面,我國以及歐洲大陸國家的法律規(guī)定企業(yè)必須要計提公積金,而英國和美國的法律卻不允許計提這種通用性的公積金,如果不學習國際會計,學生可能會認為全世界的企業(yè)都是要計提公積金的。
3. 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把握事物的整體。講第二章環(huán)境因素對會計模式的影響時,在介紹每個重要環(huán)境因素對會計模式的影響機制的基礎上,需著重向學生強調環(huán)境因素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性。比如,“政府制定會計準則”、“會計信息的公開披露是非常有限的”、“會計遵從稅法”這三個特征往往會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國家,比如法國和曾經(jīng)的德國就是這樣的;而“民間機構制定會計準則”、“會計信息公開而又廣泛的披露”、“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相分離”這三個特征往往會同時出現(xiàn)在同一個國家,比如美國和英國。這說明法制、資本市場、稅制這三個環(huán)境因素在對會計模式的影響上是相互聯(lián)系的。
4.把握時機,順應時代潮流,方能脫穎而出。學習第一章國際會計的形成與發(fā)展,要使學生明白國際會計形成的必然性。會計世襲遺產(chǎn)的國際性和特定會計方法的國際性質早已為國際會計的形成醞釀好了豐富的土壤。而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必然會出現(xiàn)世界經(jīng)濟一體化,并伴隨著市場的國際化和跨國公司的興起與壯大,這時人們發(fā)現(xiàn),他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比如國際金融市場上會計信息的可比且可信、了解其他國家的準則和制度等,只有國際會計能夠解決,國際會計就應運而生!
三、保證國際會計課程思政效果的措施
1.加強團隊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政素養(yǎng)。包括國際會計課程在內,每門課都應該建成一個團隊,集體備課,積極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合眾人的智慧,共同挖掘本門課程的思政元素,建立完整的國際會計課程思政體系。
2.把思政內容納入到教學大綱、計劃和教案。為了避免思政教育的隨意性和不系統(tǒng)性,不擾亂正常的專業(yè)課教學,需要把思政元素無縫融入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中。只有這樣,才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融入到教學的全過程,才能把“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的統(tǒng)一在一起,才能構建起國際會計課程思政體系。
3.采取多種方法、課上課下積極與學生互動。課堂上采取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把思政教育以各種形式植入學生的頭腦;課下利用零星時間見縫插針的為學生輸入有益的內容,比如課間給學生看視頻,利用班級群晚上睡覺前給學生發(fā)個小故事等等。
4.將思政內容加入平時成績的考核。選擇某個思政元素,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資料,并整理做成課件,課堂上進行10分鐘左右的展示和講述,并作為一次平時作業(yè),得分納入平時成績。
參考文獻
[1]陳長鳳等,“課程思政”視角下“會計人才培養(yǎng)問題研究。[J]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11
[2]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7)
[3]余江濤,王文起,徐晏清.專業(yè)教師實踐“課程思政”的邏輯及其要領-以理工科課程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