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連青 郭岳 李艷節(jié)
(國檢集團北京奧達清公司,北京 100176)
測量不確定度是表征合理地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與測量結果相聯(lián)系的參數(shù)[1],用以衡量測量結果的準確可靠。依據(jù)JJF1135-2005《化學分析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結合多年從事檢測的經驗,試對水中揮發(fā)酚測定結果的不確定度進行評定。
依據(jù)環(huán)境標準HJ 503-2009《水質揮發(fā)酚的測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預蒸餾將揮發(fā)酚蒸出,并與干擾物質和固定劑分離。由于揮發(fā)酚的揮發(fā)速度隨餾出液體積而變化,故餾出液體積須與試樣體積相等。蒸餾出的酚類化合物在pH=10.0±0.2介質中,在鐵氰化鉀存在下,與4-氨基安替比林反應生成橙紅色染料,一定范圍內與揮發(fā)酚含量成正比。三氯甲烷萃取提高檢出限,在最大吸收峰460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2]。
①722G可見分光光度計,具460nm波長,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生產(檢定并在有效期內),配有30mm比色皿。②檢定合格的玻璃器具:容量瓶、單標線移液管。
1.4.1 標準使用液配制
選用標準溶液標準值500mg/L,相對不確定度2%(k=2)。由環(huán)境保護部標準樣品研究所提供,標準號GSB07-1281-2000,批號102314。
用10.00mL單標線移液管量取標準溶液10.00mL到500mL容量瓶中,用無酚水定容,得10.0mg/L標準中間液。用10.00mL單標線移液管量取10.00mL標準中間液到100mL容量瓶中,用無酚水定容,得1.00mg/L(1.00μg/mL)標準使用液。共稀釋500倍。
1.4.2 標準曲線繪制
于一組8個500mL分液漏斗中分別加入100mL無酚水,用移液管依次加入1.00μg/mL苯酚標準使用液0、0.25、0.50、1.00、3.00、5.00、7.00和10.00mL,再分別加無酚水至250mL,加入緩沖溶液混勻,調pH值,加4-氨基安替比林混勻,再加入鐵氰化鉀混勻,放置10min后,用單標線移液管加入10.0mL三氯甲烷劇烈振搖萃取。萃取液置于30mm比色皿中,在460nm波長處,以三氯甲烷為參比,測量吸光度經空白校正后,繪制吸光度對苯酚含量的校準曲線(見表1)。
表1 校準曲線制備
1.4.3 樣品預蒸餾
用量筒量取250mL試樣到蒸餾燒瓶中,按照HJ503-2009的9.1預蒸餾操作進行蒸餾,將餾出液接入到250mL量筒中,至滿刻度(試樣為北京某區(qū)地表水)。同時做空白試驗。
1.4.4 樣品測定
將餾出液搖勻并全部轉移于分液漏斗中,用與繪制標準曲線相同的步驟操作。將三氯甲烷萃取液移入比色皿中,于分光光度計測量吸光度扣減空白后,按回歸方程計算結果(見表2)。
式中:
C:試樣的濃度;
A:試樣吸光度值;
A0:空白試驗吸光度值;
a:校準曲線的截距值;
b:校準曲線的斜率;
V:試樣的體積mL
表2 樣品測定
從檢測方法檢測步驟分析研究,其不確定度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1)購買標準溶液引入的不確定度,u(cc);
2)標準溶液配制稀釋過程引入的不確定度,u(f500);
①將苯酚標準貯備液稀釋成標準中間液過程引入的不確定度(稀釋50倍),u(f50);
②將苯酚標準中間液稀釋成標準使用液過程引入的不確定度(稀釋10倍),u(f10);
3)加入萃取體積引入的不確定度u(v1);
4)量取試樣體積引入的不確定度,u(v2);
5)校準曲線擬合產生的測量不確定度,u(m1);
6)試樣重復性測量引入的不確定度,u(m2);
7)試樣在預蒸餾、萃取等前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不確定度,u(m3);
8)檢測儀器分光光度計引入的不確定度,u(m4)。
根據(jù)不確定度來源分析以及不確定度傳播率,建立數(shù)學模式如下:
式中:
u(cc):購買標準溶液引入的不確定度;
u(f500):標準溶液配制稀釋過程稀釋倍數(shù)引入的不確定度;
u(v1):萃取劑體積引入的不確定度;
u(v2):取樣引入的不確定度;
u(m1):校準曲線擬合引入的不確定度;
u(m2):樣品重復性測量引入的不確定度;
u(m3):樣品前處理過程引入的不確定度;
u(m4):檢測儀器分光光度計引入的不確定度。
查證書知,苯酚標準溶液標準值為500mg/L,不確定度為2%,證書給出的是相對擴展不確定度,按正態(tài)分布置信概率P=95%,包含因子k=2計算成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urel(cc)=u(cc)/cc=2%/2=0.01
由酚標準貯備液配制標準使用液,采用兩步逐級稀釋法:第一步將500mg/L標準貯備液稀釋50倍,得到濃度10mg/L標準中間液;第二步將10mg/L標準中間液稀釋10倍,得到濃度1.0mg/L標準使用液。
4.2.1 容量瓶移液管引入的體積不確定度
1)500mL容量瓶量取溶液引入的體積不確定度由三部分組成:
容量瓶體積校準不確定度,查A級500mL容量瓶容量允差為0.25mL[3],按均勻分布考慮包含因子換算為標準不確定度
②估讀誤差的標準不確定度,根據(jù)經驗,精確10次重復測量的標準偏差為u2(v500)=0.015mL;
③溫度變化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水體積膨脹系數(shù)為2.08×10-4/℃,試驗溫度變化為3℃,按均勻分布,換算成標準偏差為:
對以上三項合成,得到500ml容量瓶量取溶液引入體積的標準不確定度:
u(v500)=[u1(v500)2+u2(v500)2+u3(v500)2]1/2=0.232mL
則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urel(v500)=u(v500)/v500=0.232mL/500mL=0.000464
2)同理,按上述方法計算10mL單標線移液管引入的不確定度:
單標線移液管體積校準不確定度,查A級10mL移液管容量允差為0.020mL[3],按均勻分布考慮包含因子換算為標準不確定度
②估讀誤差的標準不確定度,根據(jù)經驗,精確10次重復測量的標準偏差為u2(v10)=0.0280mL;
③溫度變化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水體積膨脹系數(shù)為2.08×10-4/℃,試驗溫度變化為3℃,按均勻分布考慮,換算成標準偏差為:
對以上三項合成,得到500ml容量瓶量取溶液引入體積的標準不確定度:
u(v10)=[u1(v10)2+u2(v10)2+u3(v10)2]1/2=0.0305mL urel(v10)=u(v10)/v10=0.0305mL/10mL=0.00305
3)100mL容量瓶引入的體積不確定度:
容量瓶體積校準不確定度,查A級100mL容量瓶容量允差為0.10mL[3],按均勻分布考慮包含因子換算為標準不確定度
②估讀誤差的標準不確定度,根據(jù)經驗,精確10次重復測量的標準偏差為u2(v100)=0.010mL;
③溫度變化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水體積膨脹系數(shù)為2.08×10-4/℃,試驗溫度變化為3℃,按均勻分布考慮,換算成標準偏差為:
對以上三項合成,得到100ml容量瓶量取溶液引入體積的標準不確定度:
u(v100)=[u1(v100)2+u2(v100)2+u3(v100)2]1/2=0.0689mL
urel(v100)=u(v100)/v100=0.0689mL/100mL=0.000689
4.2.2 由標準貯備液配制標準中間液的不確定度分量評定
第一步稀釋使用的玻璃量器有A級10mL單標線移液管和500mL容量瓶。將標準貯備液稀釋50倍時引入的不確定度,由10mL移液管和500mL容量瓶引入體積的不確定度合成,得:
urel(f50)=[urel(v10)2+urel(v500)2]1/2=[0.003052+0.0004642]1/2=0.0031
4.2.3 由標準中間液配制標準使用液的不確定度分量評定
第二步稀釋使用的玻璃量器有10mL單標線移液管和100mL容量瓶。將標準中間液稀釋10倍時入的不確定度由10mL移液管和100mL容量瓶引入體積的不確定度合成,得:
urel(f10)=[urel(v10)2+urel(v100)2]1/2=[0.003052+0.0006892]1/2=0.0031
4.2.4 配制標準使用液的不確定度
配制酚標準使用液兩次總共稀釋500倍,所引入的不確定度由urel(f50)和urel(f10)合成,得:
urel(f500)=[urel(f50)2+urel(f10)2]1/2=[0.00312+0.00312]1/2=0.0044
使用A級10.00mL單標線移液管加入10.00mL三氯甲烷,與量取水溶液不同的是溫度變化引入的體積不確定度分量,因為三氯甲烷體積膨脹系數(shù)為1.26×10-3/℃,同4.2.1節(jié)計算得:
u(v1)=[0.01152+0.0282+0.02182]1/2=0.0373mL
則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urel(v1)=u(v1)/v1=0.0373mL/10mL=0.0037
量取水樣使用A級量出式250mL量筒,按4.2.1節(jié)方法計算250mL量筒取樣的不確定度。不同的是量入的容量允差為1.0mL;量出的容量允差為2.0mL[3]。
250mL量筒取樣和蒸餾出定量的標準不確定度計算為:
u(v2)=[0.5782+1.1552+0.0152+0.0912]1/2=1.295mL
其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urel(v2)=u(v2)/v2=1.295mL/250mL=0.00518
繪制校準曲線的數(shù)據(jù)見表1。求得校準曲線參數(shù)a=0.0016,b=0.0368,γ=0.9999。線性回歸方程:y=0.0016+0.0368x。
標準曲線的剩余標準差按式(3)計算:
式中:
SR:校準曲線的剩余標準差;
Yi:減去空白的吸光值;
a+bxi:計算每個點的吸光值;
n:校準曲線總點數(shù),16。
把表1數(shù)據(jù)代入(3)式得:SR=0.00146
校準曲線合成標準不確定度按式(4)計算:
式中:
SR:校準曲線的剩余標準差;
b:校準曲線斜率;
m:對樣品測定的質量平均值;
n:校準曲線總點數(shù),16;
p:樣品測量的次數(shù),3;
xi:標準溶液中待測物質的量;
x:曲線各質量的平均值,3.34。
將上述各值帶入(4)式,得u(m1)=0.0252μg。
標準曲線擬合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urel(m1)=u(m1)/m=0.0252μg/2.55μg=0.0099
試樣為北京某區(qū)地表水。
對樣品進行3次重復測量,其樣品吸光值及由擬合曲線計算得到的樣品量值見表2,由表2計算平均值為2.55μg。由于重復測量少于6次,需用極差法求u(m2):
u(m2)=(m最大-m最?。?c值,查得c值1.69。
其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urel(m2)=u(m2)/m=(0.283-0.228)/1.69/2.55=0.013
樣品前處理包括了樣品預蒸餾與接收蒸餾液,及三氯甲烷萃取、轉移等過程。由于試驗操作復雜,各環(huán)節(jié)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難以量化,根據(jù)歷史數(shù)據(jù)和經驗,估計樣品前處理過程產生的誤差不超過測量結果的5%,按均勻分布考慮包含因子轉換計算標準不確定度為:
前處理過程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urel(m3)=u(m3)/m=0.074μg/2.55μg=0.029
查722G可見分光光度計檢定證書(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證書編號HA19J-GZ888977),波長不確定度:u(B)=(0.1-0.5)nm (k=2),分析用波長460nm。
透射比不確定度:u(T)=(0.2-0.3)% (k=2),按最大不確定度計算:
urel(B)=0.5/2/460=0.00054;urel(T)=0.3%/2=0.0015
儀器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以上分量見表3。
表3 不確定度分量一覽表
由公式(1)計算樣品平均濃度:
c=m/v=2.55μg/250mL=0.0102mg/L
uc(c)=urel(c)×c=0.0356×0.0102mg/L=0.000363mg/L
取包含因子k=2(約95%置信概率),則擴展不確定度為:
u=kuc(c)=2×0.000363=0.0007mg/L
預蒸餾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度法測定水中揮發(fā)酚,測量結果為0.0102mg/L,擴展不確定度為0.0007mg/L (k=2),表示為:(0.0102±0.0007)mg/L (k=2)。
經過不確定度各個分量的計算可知(表3),水中揮發(fā)酚測量引入不確定度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
1)樣品前處理(預蒸餾和萃取)引入的不確定度;
2)樣品重復性測量引入的不確定度;
3)校準曲線擬合引入的不確定度;
4)標準溶液配制的不確定度。其中,標準溶液由國家認證機構提供,不可控。其他三個方面可嚴格控制試驗條件,提高操作技能,以減小帶來的不確定度。校準曲線擬合方面,可通過增加點數(shù)和測量次數(shù)來減小其帶來的不確定度,樣品的重復測量方面,也可通過增加平行測量次數(shù)來減小其帶來的不確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