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華
我們閑居無事的時候,獨往獨來,或是走到自然中,看著閑云流水、野草寒花,或跑到鬧市里觀看社會情狀,人事紛紜,在這個時候,最容易看出我們自己思想智慧的程度的高下。因為,一個思想豐富的人,他見著這些極平常普通的現象,可以發(fā)揮他的思想,觸動他的情緒,很覺得意趣濃深,靈活機動,絲毫不覺得寂寞。
我記得德國詩人海涅到了倫敦,有一天走到一個街角上站了片刻,看見市聲人海中的萬種變相,就說道:“我想,要使一個哲學家來到此地站立一天,一定比他說盡古來希臘哲學書還有價值。因為,他直接地觀察了人生,觀察了世界?!?/p>
他這幾句話真可以表示他的思想豐富、生活豐富,隨處可以發(fā)生無盡的觀念感想,絕不會再有寂寞無聊的感覺。而一般普通常人聽了他這話,大半是不甚了解,因為他們自己若有了十分鐘的幽閑無事,一定就會發(fā)生無聊煩悶的狀態(tài),不知怎樣才好,要不是長夏靜睡,就要去尋伴談心了。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生活豐富不豐富,全在我們對于生活的處置如何,不在于環(huán)境的寂寞不寂寞。我們對于一種寂寞的、單調的環(huán)境,要有方法使它變成復雜的、豐富的對象。這種方法,怎么樣呢?我現在把自己向來的經驗,對諸君說說,看以為如何。
我向來閑的時候,就隨意地走到自然中或社會中,隨意地選擇一種對象,作以下的幾種觀察:藝術的;人生的;社會的;科學的;哲學的。
先說一個例。
我有一次黃昏的時候,走到街頭一家鐵匠門首站著??匆娔呛谄崞岬拿┑曛?,一堆火光耀耀,映著一個工作的鐵匠,紅光射在他半邊的臂上、身上、面上,映襯著那后面一片的黑暗,非常鮮明。那鐵匠舉著他極健全豐滿的腕臂,取了一個極適當協和的姿勢,擊著那透紅的鐵塊,火光四射,我看著心里就想到:這不是一幅極好的荷蘭畫家的畫稿?我心里充滿了藝術的思想,站著看著,不忍走了。心中又漸漸地轉想到人生問題,心想人生最健全最真實的快樂,就是有一定的工作,然后才得身心泰然,從勞動中尋健全的樂趣,從工作中得人生的價值。社會中實真的支柱,也就是這班各盡所能的勞動家。我想到此地,則是從人生問題,又轉到社會問題了。后來我又聯想到生物學中的生存競爭說,又想到叔本華的生存意志的人生觀與宇宙觀,黃昏片刻之間,對于社會人生的片段,作了許多有趣的觀察,胸中充滿了樂意,慢慢地走回家中,細細地玩味我這豐富生活的一段。
以上是我現身說法,報告諸君豐富生活的方法。諸君自由運用,可以使人生最小的一段,化成三四倍的內容。乃不致因閑暇而無聊,因無聊而墮落,因墮落而痛苦了。
但這還是我所說對外經驗豐富的方法。這還是靜觀的,消極的,偏于藝術的方法。這不過是把我們一種的對外經驗,一個自然界的對象,作多方面的玩味觀察,把一個單調的、平常的環(huán)境,化成一個復雜的、豐富的對象,使它表現多方面:藝術、人生、社會、科學、哲學——的境相。用一個比譬說來,就是我們使我們的“心”成了一個多方面的折光的鏡子,照著那簡單的物件,變成多方面的形態(tài)色彩。這已經可以使我們生活豐富不少。但我們還要使我們“在內經驗”也擴充豐富,使我們的感情意志方面也不寂寞,這有什么方法呢?這個實在很簡單。我們情緒意志的表現是在“行為”中,我們只要積極地奮勇地行為,投身入于生命的波浪,世界的潮流,一葉扁舟,莫知所屬,嘗遍著各色情緒細微的弦音,經歷的一切意志洶涌的變態(tài)。那時,我們的生活內容豐富無比。再在這個豐富的生命的泉中,從理性方面發(fā)揮出思想學術,從情緒方面發(fā)揮出詩歌、藝術,從意志方面發(fā)揮出事業(yè)行為,這不是我們理想的最高的人格么?
所以,我們要豐富我們的生活,并不是娛樂主義、個人主義,乃是求人格的盡量發(fā)揮,自我的充分表現,以促進人類人格上的進化。諸君也有這個意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