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倩,尚德鋒
(安徽省地質礦產(chǎn)勘查局325地質隊,安徽 淮北 235000)
安徽省宿州市老寨山輝綠巖礦位于淮北平原北部,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華北陸臺山東臺背斜徐蚌凹褶帶東側的北段,濉寧~靈璧新華夏系構造區(qū)欄桿隆起帶。其兩側分別為時村沉降帶和支河沉降帶[1-2]。2009年安徽省地質礦產(chǎn)勘查局325地質隊在該礦區(qū)進行了輝綠巖飾面石材勘查,進一步查明了該期輝綠巖的巖石特征,尤其是作為飾面石材應用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本區(qū)出露地層主要有南華系震旦系上統(tǒng)史家組(Z2S)、震旦系上統(tǒng)望山組(Z2W)、震旦系上統(tǒng)溝后組(Z2g),大部被第四系所掩蓋,從老到新地層單元特征。
(1)震旦系上統(tǒng)史家組(Z2S):黃綠色、紫紅色含鐵質結核貝為主,夾少量薄層含海綠石石英砂巖。厚度大于137m。
(2)震旦系上統(tǒng)望山組(Z2W):富含疊層石,燧石結核灰質白云巖及灰?guī)r,灰色薄-中薄層白云質灰?guī)r及泥質條帶灰?guī)r,薄層白云質灰?guī)r與黃綠鈣質貝巖互層;震旦系金山寨磚紅色中厚層含鐵質砂巖疊層石灰?guī)r,豆綠、紫紅色、黃色粉砂質貝巖,含礫石英砂巖,底為燧石礫巖。本組厚度大約423m。
(3)震旦系上統(tǒng)溝后組(Z2g):頂部為含燧石結核灰質白云巖;下部為灰色薄層~中厚層灰質白云巖和含灰質白云巖,局部夾竹葉狀白云質灰?guī)r;下部以紫紅色、黃綠色頁巖為主,夾灰色薄層狀粘土質石英砂巖及灰質白云巖。厚110m。
西部邊緣有寒武系猴家山組中厚層豹皮狀白云質灰?guī)r,貝片狀泥灰?guī)r。砂質泥灰?guī)r,粉砂質灰?guī)r。饅頭組灰黃、灰紫色中薄層瘤狀泥質灰?guī)r及貝巖,中厚層豹皮狀灰?guī)r及肝紫色貝巖。毛莊組為灰、灰黃、灰紫色薄至中厚層灰?guī)r,生物碎屑灰?guī)r,灰貝巖,泥灰?guī)r。
郯廬斷裂帶是我國東部一條大型的深斷裂帶[3-6],其中徐宿老寨山地區(qū)處于其西側,大量的基性巖墻分布在郯廬斷裂帶的邊緣,并且和各種礦床的關系非常密切。
據(jù)蔡逸、張潔濤,等前人研究,由于徐宿老寨山地區(qū)是中國大陸比較古老的陸塊,受燕山運動的影響較突出,多以巖脈為主,常沿斷層或裂隙侵入。斷裂帶為巖漿活動上侵提供了有利的通道,又是容巖控礦空間。區(qū)內多種多樣的巖石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且具有成群成帶分段集中的特點[7]。區(qū)內的輝綠巖類、正長斑巖類二大巖脈較為發(fā)育,且平行斷裂展布方向侵入。與淺層小規(guī)模巖漿有關的礦化較微弱,主要有磁鐵礦化、弱矽卡巖化、黃鐵礦化。
該區(qū)總體處于徐淮推覆體(徐宿弧)內,自新元古代青白口紀開始才全面接受地臺相沉積,形成穩(wěn)定的陸表淺海沉積組成了本區(qū)地臺蓋層的第一個構造層。
本區(qū)巖漿巖主要為加里東期的老寨山基性侵入巖體,為輝綠巖巖體呈巖床狀侵入到震旦系望山組、史家組中(圖1),巖床產(chǎn)狀傾向245°,傾角30°。巖石礦化強烈具明顯的矽卡巖化。另外還有零星分布的加里東期輝綠巖及燕山期輝綠巖、正長斑巖、石英二長巖等巖脈。
本區(qū)為中朝準地臺的南緣,以中-淺成侵入為主,巖體近南北向分布,被欄桿平移斷層截分為南、北兩段。北段為巖體的主體部分,斷續(xù)出露長達5km以上,向北延伸至江蘇境內,在老寨山至貓頭山一帶出露最大寬度1.6km,平均寬約0.8km,主巖體旁側又有脈狀體平行分布,巖體南段的南部又在大堂山一帶受金山寨平移斷層的切割,出露長度約1650m,寬約230m。
整個區(qū)域輝綠巖分布廣泛且出露地表(圖1),巖體邊部及其過渡地帶主要為細-中粗粒輝綠巖,中心部位一般為粗粒輝長—輝綠巖及輝長巖(表1) 。
表1 徐宿地區(qū)白山-老寨山輝綠巖床相帶特證Tab 1.Zonation of Baishan-Laozhaishan Diabase Sill in Xu-Su Area
一般世界上輝綠巖床的上覆地層厚度大約在3km~6km[10]。而老寨山巖體上侵時上覆巖層厚度大致在0.05km~2km左右,前人測得老寨山巖體年齡為654.2Ma-706Ma[8],這一年齡指示老寨山巖體形成于新元古代之后。
本區(qū)輝綠巖體即為花崗石飾面石材礦床,形態(tài)受輝綠巖體空間展布變化而變化,礦體呈一簡單的楔形體,形態(tài)較為規(guī)則,條帶狀延展,其延展長度約30km,寬約100m~300m,最寬處達到1.6km。礦體在區(qū)內的出露標高,最高為52.00m(絕對標高)。巖體上、下接觸面與圍巖產(chǎn)狀一致。接觸面產(chǎn)狀北西側,傾角14°,南東側傾向310°,傾角14°。在捕虜體和圍巖頂蓋中尚保留了巖層的原始形態(tài)。據(jù)野外實地勘查發(fā)現(xiàn),其巖石具球形風化特征,風化面常見由斜長石集合體(多葡萄石化)組成的不規(guī)則的白色花斑。另一個顯著特征是具有一組與巖體及圍巖產(chǎn)狀相一致的原生節(jié)理。巖石次生變化較普遍,其中斜長石以葡萄石化為主,次為絹云母化、高嶺土化,輝石以綠簾石化為主,次為綠高嶺土化、綠泥石化。地表巖石在風化蝕變過程中輝石普遍脫鐵而成褐鐵礦或鐵綠泥石。
整個礦區(qū)被第四系覆蓋,表面主要為輝綠巖體及圍巖風化后的沖積和堆積物,侵入圍巖為震旦系上統(tǒng)史家組上部黃綠色頁巖和望山組灰?guī)r及條帶狀泥質白云質灰?guī)r,圍巖的巖性主要為泥、頁巖與白云質灰?guī)r互層,屬堅硬~半堅硬巖石類型。由于本區(qū)為順層侵入型巖體,在侵入過程中,受圍巖成分的影響,巖體與圍巖接觸帶有不同程度的礦化,由外向內依次表現(xiàn)為鉀長石化、鈉黝簾石化、綠泥石化,一般隨著遠離圍巖而減弱;后期表現(xiàn)為熱液順裂隙、節(jié)理侵染的方解石細脈。圍巖蝕變分布帶明顯,其顯現(xiàn)出的巖性有角巖化泥巖、大理巖化灰?guī)r、綠泥石化輝綠巖等。接觸帶見大理巖化及矽卡巖化。底板均為輝綠巖。
2.3.1 礦石結構、構造及礦物成分
該區(qū)礦石的結晶顆粒比較均勻且顏色均一,以灰綠-灰黑色為主,帶有黃色斑,風化后呈深棕色輝綠結構,多呈塊狀構造、粒狀構造,有少量的杏仁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斜長石,含量40%~55%;輝石,含量40%~55%;堿性長石,含量1%~8%;副礦物以磷灰石、石英(玉髓)為主,石英含量1%~3%、磷灰石<1%;見有少量的榍石及不透明礦物(磁鐵礦、鈦鐵礦),榍石<1%、不透明的金屬礦物1%~5%不等。斜長石部分鈉黝簾石化、泥化;輝石綠泥石化、次閃石化。
本區(qū)礦石局部節(jié)理面發(fā)育。在平面上表現(xiàn)為三組裂隙,分為北北西向、近東西向和北東向。
北北西向裂隙為本區(qū)主要的裂隙,該裂隙組由3~5條次生裂隙組成,走向上基本平行,間距1m~3m;傾角72°~88°,平均85°左右,基本上垂直,計算時傾角影響可忽略不計。該組裂隙對成荒率影響不大。
近東西向裂隙由二條裂隙組成,基本平行,間距大于3m,呈斷續(xù)出現(xiàn),且不發(fā)育。該組裂隙控制著本區(qū)荒料成荒率的尺寸大小。近東西向裂隙與北北東裂隙組成X型。二組節(jié)理裂隙代表了本區(qū)巖漿巖成巖時的應力方向。
北東向的裂隙,呈不規(guī)則出現(xiàn),一般間距大于5m,該組裂隙無變化規(guī)律,隨機出現(xiàn),局部密集出現(xiàn),使總體成荒率比例略微降底。
2.3.2 試采荒料率(Hs)
取較大塊度的直角六面體礦石,塊度均大于1m3,可做為荒料的邊長不小于1.0m,通過試采而求得開采荒料率。礦區(qū)內的試采點數(shù)量2個,采出礦石的體積均大于50m3。
根據(jù)采坑中試采的統(tǒng)計資料,統(tǒng)計成荒率一般在19%~23%之間,采用炮采略低于19%,采用機采略大于23%;平均成荒率為21.6%。
2.3.3 礦石物理性能
(1)耐磨率:根據(jù)鄰近大理石廠資料,大理石的耐磨率為93%左右,花崗石的強度均大于大理石,其耐磨率應大于93%。
(2)含水率:經(jīng)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巖層控制實驗室對抽取的五組礦石進行測定的結果(表2)來看,平均飽和吸水率為0.043%~0.048%之間,平均為0.045%。。
表2 礦石的物理性能飽和吸水率檢測統(tǒng)計表Tab 2.Statistics of Physic Property Saturation and Water Absorbency Testing of Ore
(3)抗折、抗壓強度:取樣三組,經(jīng)試驗平均抗壓強度為112.93Mpa、平均抗折強度為14.85Mpa(表3)。
表3 礦石的物理力學性能檢測統(tǒng)計表Tab 3.Statistics of Physic Mechanics Property Testing of Ore
(4)對礦石采取小體重進行分析,平均比重為2.96。
(5)放射性強度評價:根據(jù)區(qū)域資料(安徽省地質礦產(chǎn)勘查局325地質隊欄桿區(qū)域調查報告)顯示加里東期的老寨山輝綠巖放射性強度較低,一般為4~7伽瑪,小于規(guī)范要求值。
2.3.4 礦石的化學成分
為對礦石的成分進行了解,共取樣8組,其化驗結果見表4。
表4 化學分析結果統(tǒng)計表Tab 4.Statistics of Chemical Analysis Result
2.3.5 荒料出材率
飾面石材礦荒料出材率是荒料經(jīng)加工后所獲得的具有一定尺寸規(guī)格的拋光的板材面積,該區(qū)飾面石材為低~中擋板材,規(guī)范要求板材率不小于18m2/m3。現(xiàn)行的板材厚度為2cm,實際厚度1.80cm~1.95cm之間,理論上每立方米的荒料出材率應在40m2/m3,但因受出材的規(guī)格、加工工藝和操作水平等其它因素的影響,實際出材率要小于理論出材率,根據(jù)采坑中所采的荒料,經(jīng)山東省平邑縣石材加工廠加工,實際出材率在25m2~30m2/m3之間;平均為28m2/m3,其理論出材率與實際出出材率的比值應在70%左右,屬于比較優(yōu)質的中檔板材。
輝綠巖是上等的建筑材料,可用于建筑石材或工藝石材,其中質地細粒者更是尤佳。與普通的花崗巖相比,輝綠巖破碎概率較低,極大的降低了加工耗費量,而且輝綠巖的板材致密度也比酸性的花崗巖高出一倍。近年來,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自身周邊環(huán)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地區(qū)開始大量的舊城改造,因而對輝綠巖的需求逐年遞增。徐宿地區(qū)老寨山輝綠巖結構較細膩,從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值來看,其硬度較高且吸水率低,粘附瀝青性能較好,巖石磨光度也強,是作為高品位室內外裝飾及工藝雕刻和高速公路路面集料的好輔料,又加上其出露多、埋藏淺、穩(wěn)定的賦存,礦脈的連續(xù)性好且長。從開采技術條件方面看,無論是水文地質條件還是工程地質條件都較簡單。其開發(fā)利用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及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