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觀生
書法雖是瞬間表現(xiàn)的藝術,但體現(xiàn)的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修行。揮動手腕,筆墨在宣紙上留下印跡,這一筆一畫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藝術,注入了作者的思想境界。“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于古人?!蹦铣瘯彝跎凇豆P意贊》中指出:一幅好的書法作品要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形”指的是點畫線條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書法空間結構;“神”指的是書法的神采意味。中國的書法藝術歷史悠久,李斯的《泰山石刻》《會稽石刻》被視為書法藝術的珍品,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柳公權一字千金……歷史上涌現(xiàn)的書法家不勝枚舉,流傳的書法作品為世人稱贊,這些作品不但有很好的藝術價值,還極具視覺觀賞性,成為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嶺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廣東致力于推廣本土傳統(tǒng)文化藝術,在書法方面有著良好傳統(tǒng)。中國文化藝術研究中心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秦建中稱:“有香山陳立華者,聰穎好學,嗜玄妙之伎,遠法漢魏,近取時賢,標新卓立,譽滿羊城?!标惲⑷A是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廣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廣州羊城書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廣州致公書畫院副院長。陳立華的書法作品獲廣州市第六屆文藝獎三等獎、第四屆“南雅獎”廣東省書法篆刻大賽金獎;人展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第一屆廣東省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獲三等獎、“大瀝杯”廣東省第三屆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獲三等獎。
陳立華研習碑體書法多年,對于運用“筆法”表現(xiàn)刀刻的碑體書法他有自己的看法。秦建中曾言:“其(陳立華)筆取法《張猛龍》《龍門造像》及北魏之墓志,以方為主,方中帶圓,行筆爽朗靈動,穩(wěn)而不浮?!?/p>
中國書法史上有“帖學”和“碑學”兩個流派,又有“南帖北碑”之說。帖派推崇名帖墨跡,碑派推崇碑刻摩崖。秦漢隸南北朝碑刻是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峰,書風雄強樸拙,今人多習之。米芾在《海岳名言》中直言道:“石刻不可學”,此言過于武斷。啟功先生在《論書絕句》中有語:“透過刀鋒看筆鋒”,一語指出學習碑刻書法所應注意的外在因素的影響。
學習書法之人都有過臨摹經(jīng)歷,初學者臨帖往往糾結點畫的形像,結果則是形不像、神更不具備。隨著書法學習漸漸深入,我們就開始明白一個道理——臨像不是目的。學習書法要通過臨帖吃透原帖精神,達到修煉筆墨素養(yǎng)的目的,進而努力走在原帖的軌道上。
前文所說書法是瞬間表現(xiàn)藝術,這也就很好地回答了臨摹不像的質疑之聲,書法的神韻主要靠個人的內在修行,每個人的性情不同,用筆習慣也大相徑庭,難以“復制粘貼”,讓王羲之兩次書寫同一副作品,也不可能完全一樣。
那么,該如何“透過刀鋒看筆鋒”?很多人認為學過一段時間墨跡,就能自然理解碑刻。話雖這么說,但要真正做好的難度很大。碑刻書法很難看出古人如何用筆,需要靠豐富的書寫經(jīng)驗來分辨“刀鋒”下的“筆鋒”。初學者要選擇清晰的版本,能夠看到線條的變化,臨摹時需注意從刀鋒到筆鋒的“翻譯”。
隸書是篆書的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陳立華師從李偉、李家培研習隸書,秦建中評價他的書法“古雅之氣相傳,厚拙之風無失”“然立華之書,非以碑學概之,鐘王以下至清人手札,亦有涉獵,融帖于碑,縱橫肆意,揮灑自如,兼得意趣之妙,喜蟬玄妙之真”。
陳立華對隸書的研究頗為深厚,他認為練習隸書從選帖、讀帖、臨帖,到教學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十分重要。在選帖方面,陳立華以著名的漢碑《禮器碑》《張遷碑》《西狹頌》為例,在他看來要選擇文物出版社八十年代出版的版本,這些書帖十分嚴謹、還原度高,利于學習。在讀帖方面,陳立華建議不僅要讀不同版本的帖,還要用辯證思維進行分析思考。分析碑刻中的字形、字義,隸書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應該對每字的出處進行考證。注意一些碑刻中的錯誤,不可以囫圇吞棗,照單全收。在書寫時,陳立華認為漢碑臨寫要有碑刻的力道,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學習隸書,始于一家,但也需要博采眾長,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學習隸書,不是閉門造車,需要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和教訓。在創(chuàng)作時,還要根據(jù)書寫內容要選擇不同的碑刻風格。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強大的精神指引,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這給包含書法在內的思想、理論、文化、藝術戰(zhàn)線的同志們賦予了新時代的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陳立華以繼續(xù)推進“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的工作為己任,在書法創(chuàng)作卜以主旋律和正能量創(chuàng)作為基礎,將通過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展覽及交流活動,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文藝作品具有傳遞正能量、鼓舞人心的作用?!拔恼潞蠟闀r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藝創(chuàng)作與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耳旁響起《黃河大合唱》熟悉的旋律,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令人感動;“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融進祖國的江河”,《祖國不會忘記》這首歌唱出了人民衛(wèi)士“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配合防疫工作,疫情期間廣州所有展廳、劇院等文化場所停止對外開放,但眾多的文化藝術從業(yè)者并沒有停下腳步,他們是戰(zhàn)疫堅實的后備力量,時刻以他們獨有的表達方式記錄著這段牽動人心的歷史。他們創(chuàng)作出一批傳播正能量、凝聚精氣神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記錄感人故事、謳歌人間大愛、宣傳預防知識,傳播社會正能量,以文藝的形式,為打贏這場特殊的疫情防控戰(zhàn)貢獻力量。
陳立華始終發(fā)揮文藝記錄歷史、鼓舞人心的作用。在戰(zhàn)疫前線,醫(yī)務工作者的辛勞他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陳立華配合市、區(qū)文聯(lián)共同創(chuàng)作戰(zhàn)疫題材文藝作品,他寫下作品《大醫(yī)精誠》,致敬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醫(yī)者不僅有著精湛的醫(yī)術,亦有高尚的品德修養(yǎng),“凡大醫(y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fā)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陳市華意志堅昂,“我對廣州這次防疫戰(zhàn)抱著必勝的信心,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只要我們不傳謠、聽指揮,積極地配合執(zhí)行各種防控措施,大家團結一心,一定可以戰(zhàn)勝疫情,生活很快就會回歸正常?!?/p>
在危急時刻,總有文藝的光芒讓我們堅信希望,文藝作品將義無反顧的擔當、樂觀積極的精神、團結一致的信念化作融入情感、融人思考、融人靈魂的作品,鼓舞人民堅定信念、英勇無畏、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