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輝
1981年,中國女排在日本奪得世界杯冠軍,在全國婦聯(lián)的祝賀中,第一次使用“女排精神”這一概念。而后隨著中國女排的五連冠產生,以及國家生產發(fā)展的需要,黨和國家大力宣揚女排精神,使得女排精神深入人心。實際上,女排精神不僅代表的是中國女排頑強拼搏后的冠軍歷史,更是中國人民在發(fā)展時期拋開一切,頑強拼搏,努力建設中國的一部奮斗史。
“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1]”女排精神誕生在中國改革開放最為迷茫的時期。女排精神的誕生主要包括如下幾個因素:第一,黨和國家的大力重視,賀龍元帥曾言:“三大球上不去,我死不瞑目。[2]”黨和國家對女排發(fā)展的促進起到了極大的鼓勵與支持作用,為女排精神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第二,1979年,國際奧委會恢復了中國的合法席位,中國女排隊伍有了在國際比賽中出頭露面的機會,是女排精神出現(xiàn)的條件。第三,女排隊伍艱苦奮斗,團結一致,面對困難努力克服,在1981-1986年間勇獲各項世界性排球大賽五連冠,極大地鼓舞了中國的民族自信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頑強不屈的一面。五連冠詳情見表1[3]。第四,中國時處改革開放初期,初見與世界差距的中國人民感到迷茫,中國女排用她們在賽場上的拼搏與團結,賽場下的頑強與奮斗,極大地鼓勵了中國人民,使得拼搏、團結、頑強、奮斗成為當時的時代符號。
表1 中國女排五連冠詳情一覽
我國女性在競技體育行業(yè)中要想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不僅需要克服舊觀點、舊思想,還需要在生理上克服各種痛苦與矛盾,她們需要更加強大的毅力與努力。中國女排的隊員們正是將毅力與努力發(fā)展到了極致,努力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積極追求這婦女體育的成功。女排精神歷久彌新[4],女排精神中的婦女要素永垂不朽。
2.1.1 婦女競技體育成績斐然
從表2可知,在近四屆的奧運會中,女性平均金牌占比均大于男性,說明婦女在中國的競技體育發(fā)展中占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中國婦女體育在競技體育層面的發(fā)展極為優(yōu)秀,她們在競技體育方面獲得的成就是令人羨慕的,但她們的犧牲也應為人所知。比如女子舉重運動員,她們?yōu)榱私o祖國爭的榮譽而犧牲了女性自身的美麗,“早期專門化”訓練給運動員的文化學習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使她們對體育以外的知識和技能掌握較少,這些都限制了她們選擇非體育職業(yè)領域發(fā)展的潛力。有些還喪失了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機會,我們要感謝這些為國家榮譽而戰(zhàn)的巾幗英雄們,她們不僅體現(xiàn)了奧林匹克精神,而且還促進了競技體育在我國的發(fā)展[5]。
表2 近四屆奧運會中國女子運動員金牌獲得數(shù)
2.1.2 婦女運動員數(shù)量占比較為穩(wěn)定
如表3可知,在2010-2015年我國等級女運動員發(fā)展總人數(shù)占比中,2010年女性等級運動員發(fā)展占比37.86%,2011年女性等級運動員發(fā)展占比37.11%,2012年女性等級運動員發(fā)展占比36.17%,2013年女性等級運動員發(fā)展占比35.43%,2014年女性等級運動員發(fā)展占比28.82%,2015年女性等級運動員發(fā)展占比35.55%。在這五年的發(fā)展中除2014年女性運動員發(fā)展人數(shù)略有下降,其他均保持在35%以上,說明我國有著較為穩(wěn)定的女性等級運動員輸出,為我國婦女競技體育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活力。
表3 2010-2015年我國等級女運動員年發(fā)展總人數(shù)比例現(xiàn)狀
2.2.1 婦女大眾體育參與程度低
如表4可知,在我國婦女體育參與情況的調查中可知,經常參與體育活動占總人數(shù)16.1%,偶爾參與占總人數(shù)的29.1%,一般參與占總人數(shù)的18.8%,很少參與占總人數(shù)的30%,從不參與占總人數(shù)的6%,在所有占比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少參與體育活動的占比最高。這說明我國的婦女體育參與情況不容樂觀,當代社會中的廣大婦女既要肩負參與社會勞動的職責,又要承擔著絕大部分的家務勞動既要忙于事業(yè)又要做一名賢妻良母,承受著事業(yè)與家庭的雙重壓力,這種不易沖破的樊籬,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婦女的思想與行為,使得廣大婦女長期處于兩種角色的矛盾之中,承受著世俗輿論和心理的壓力,為了家庭與事業(yè)而不斷地付出更多,這種情況對我國的婦女體育發(fā)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6]。
表4 我國婦女體育參與情況n=1873
2.2.2 婦女體育場地設施匱乏
近年來,網絡中一直對婦女的廣場舞行為口誅筆伐,擾民、侵占籃球場地等似乎成為她們身上的標簽。對于這種情況需理性分析其根本原因,婦女體育場地設施問題不足問題需要重視,解決婦女體育場地設施問題不僅僅解決了一系列社會沖突,也會大大改善婦女體育需要,促進我國婦女體育發(fā)展
3.1.1 女排精神促進婦女競賽隊伍團隊文化建設
女排精神中的團隊精神值得每一支競賽隊伍的學習,我們不能將女排的崛起歸結于一個人的功績。正如郎平曾經說的,女排精神是一種團隊精神,是遇到困難永不放棄。競技體育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預測性,即便在中國女排整體實力的巔峰時期,誰也不能言之鑿鑿地說,這支隊伍可以戰(zhàn)勝所有對手。是全體隊員互相彌補、團結一致、緊密協(xié)作的精氣神,甚至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堅忍,拿下了一場又一場比賽的勝利[7]。向女排精神學習可以有助于競賽隊伍的團隊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團隊文化,不僅有利于團隊內部更加和諧的運轉,更加有助于競賽團隊在比賽中團結一致,取得勝利。
3.1.2 女排精神促進婦女運動員吃苦耐勞、艱苦奮斗
中國女排的世界霸主地位從來不是輕而易舉得來的,女排精神的前身即是“竹棚精神”,在各種物資不足,硬件設施簡陋的情況下,中國女排隊員沒有退縮,沒有妥協(xié),堅持訓練,那種“一不怕生,二不怕苦”玩命訓練的精神,鍛造了鋼鐵般的中國女排[8]。婦女運動員向女排精神學習,學習女排隊伍中的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精神,在日常訓練中克服種種困難,為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競賽成績不斷的努力。
3.2.1 女排精神促進婦女傳統(tǒng)體育觀的改變
當代女性雖然有一定的體育鍛煉意識,易接受新觀念,但他們仍不能完全從傳統(tǒng)文化中的女性的位置走出來,她們的體育意識并不與她們參與體育活動行為成正相關,傳統(tǒng)倫理觀念的滯后效應在婦女思想觀念中人占有一定位置,客觀上削弱了婦女的自強意識與進取精神,阻礙和限制了自身人格的健康與健全發(fā)展[9]。女排精神中女排對體育的積極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國婦女體育觀的改變,有利于婦女參與體育活動,擴大了婦女體育參與群體,中國女排取得的輝煌成績也讓我國婦女看到,體育不僅僅是只有男性參與的活動,女性參與體育可以取得同樣甚至比男性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
3.2.2 女排精神促進國家決策對婦女體育的重視
女排精神與我國女排團隊取得的輝煌成就是因果關系,競技體育成王敗寇,只有勝利者才是奮斗者。我國女排取得的各種成績可以使得國家決策部門對婦女體育更加重視,促進我國的婦女體育基層建設,有利于國家制定各種婦女體育政策。而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國慶閱兵中的女排花車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國對中國女排的重視,這也是我國對婦女體育的重視。
3.2.3 女排精神促進媒體對婦女體育的宣傳力度和覆蓋
人們對婦女體育的媒體報道關注率較低。進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即為關注率低,媒體廣告收益少,媒體出于經濟利益考慮就很少報道婦女體育方面的新聞,從而導致我國婦女體育的宣傳力度小夠。有關婦女體育的媒體報道在數(shù)量和質量均存在問題,阻礙了婦女體育的發(fā)展[10]。國家對女排精神的大力宣傳大大地改變了這一現(xiàn)狀,使得婦女體育在媒體中的出現(xiàn)頻率大大增加,使得更多的婦女了解到中國婦女競技體育取得的輝煌成就,刺激婦女體育大眾參與,更重要的是,大力宣傳為婦女體育注入了經濟來源,構成了婦女體育發(fā)展的基礎。
我國婦女體育的發(fā)展是滯后的,不均衡的,但發(fā)展婦女體育又對我國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應積極發(fā)掘女排精神的能動力,促進婦女體育發(fā)展。女排精神對我國婦女體育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引導與促進作用,要合理積極的推動女排精神的社會地位,大力促進我國婦女體育發(fā)展,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