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
我現(xiàn)在釣魚純屬休閑娛樂,對魚獲數(shù)量的要求越來越低,追求的是個頭大和品種稀,一旦成功了,魚可以放掉,但是成就感非同一般。
老家的門前有條河,叫太平河。上世紀初,那條河還水量充沛,我的爺爺打小就在那里面摸魚玩,后來有了俺爸。俺奶奶心疼她這唯一的兒子,堅決不允許俺爸下河,指著俺爺爺小腿上蚯蚓一樣的血管嚇唬道:“你瞅瞅,你瞅瞅,這都是被河套的水冰的!”于是,俺爸未能繼承摸魚的本領(lǐng)。不過,任何一個男孩都經(jīng)受不住一條碧水的誘惑,年幼的俺爸開始了他的釣魚生涯。
后來,全國解放了,俺爸去了城里讀書、工作,并且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有了我。
我在城里出生,卻在農(nóng)村長大。在我四歲的時候,我以一種瞬間看破紅塵的姿態(tài),以撒潑打滾連哭帶嚎的方式堅決徹底地結(jié)束了幼兒園學(xué)業(yè),回到老家的那片廣闊天地。從此,我的人生軌跡——準(zhǔn)確地說是我的人生志趣,就從這條名不見經(jīng)傳的太平河始發(fā)。
剛回老家的時候,我或許還是個聽話的乖寶寶,被撲扇著翅膀的大鵝追著擰,也被斑斕的大公雞飛起來啄。那時的我畢竟太小了,沒有任何戰(zhàn)斗力,只能懷恨在心而無力反擊。
僅十天后,乖寶就“原形畢露”了。此時的太平河已經(jīng)改建成水庫,我躍躍欲試總想去河邊看看,沒有理由也沒有目的。就在爺爺奶奶對此感到束手無策的時候,俺爸周日來看我了。俺爸的出現(xiàn)無疑叫爺爺奶奶松了口氣。那天,俺爸抱著我來到水庫,這是我平生經(jīng)歷的第一次釣魚,是在俺爸的懷里進行的。
坐在爸爸的腿上,看著黑白相間的浮標(biāo),我出奇地安靜。不能亂走、不能說話,我做到了,集中注意力看住浮標(biāo),我居然也做到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仍覺得不可思議,莫非這就是天賦?到了中午,在我的親眼見證下,老爸釣了一串鯽魚。這一上午貌似我已經(jīng)找到了中魚的某種規(guī)律。
午飯后本來應(yīng)該是我的午睡時間,可是剛剛嘗到甜頭的我又怎能躺得下來?于是俺爸又抱著我來到了水庫。
有了上午的經(jīng)驗,再看到浮標(biāo)突突突地顫動,我就會激動地壓著嗓門,一臉虔誠地嘀咕:“大口吃、大口吃……再吃、再吃……”我覺得我入門了。再然后,我們父子倆位置互換,我負責(zé)看標(biāo)和指揮,俺爸負責(zé)上餌和提竿,那時釣魚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專業(yè)術(shù)語,就叫“掛食”和“拽竿子”。神奇的是,下午的這串鯽魚不比上午的短。拿回家的魚,奶奶用鹽水涂了一下,再開小火一煎,香得仿佛把舌頭都能吞下去。
那天,每次指揮成功,看著銀色的鯽魚破水而出時的心情,直到現(xiàn)在我也形容不出來??墒?,我畢竟還是太小,沒法獨立操控魚竿,直到六歲那年才釣到真正意義上的屬于我自己的第一條魚。
雖然我還不能獨立釣魚,但是疼我的爺爺奶奶給我淘來一個罐頭瓶,拴了根小竹棍,罐頭瓶里放一塊手指肚大的玉米餅子,就可以去水邊撈魚了。雖然和釣魚不怎么搭邊,但也有相似之處,即安靜和耐心最關(guān)鍵。好在這兩點我做得都很出色,爺爺奶奶對我在河邊出沒也就稍稍放心一些。這個罐頭瓶我用了兩年,這兩年對心態(tài)的培養(yǎng)至關(guān)重要。
六歲的時候,我已經(jīng)可以獨立做很多事了,包括把欺負我的大鵝按在院子里揍得滿地白毛,也把啄過我的大公雞揪成了禿尾巴。上能在高粱地里打烏米,下能去地里挖蚯蚓,好像除了上天入地我已經(jīng)無所不能了,真正意義上的釣魚生涯正式開始了。
那個年代,別指望所有的漁具都能買到,就算有賣的,也沒有閑錢去購置,好在我有自己動手的能力。當(dāng)別的小朋友、大朋友還在偷家里的縫衣針來做魚鉤的時候,我用的是俺爸淘汰的真正的魚鉤,鋼口好,還帶倒刺;別人用棉線來代替魚線,我用的也是真正的魚線,雖然是用好幾段魚線系了好幾個疙瘩連結(jié)在一起的,但是拉力非同小可。把魚線纏在一個小木板上,往腰里一別,我就可以行走江湖了,且這套現(xiàn)代化的裝備完全可以傲視群雄。至于浮標(biāo),好辦得很,開始的時候我用的是非常醒目的高粱稈,后來揍鵝后發(fā)現(xiàn),鵝翎這種最好用的東西我簡直取之不盡??!我的起點足夠高,盡管那個時候我沒想過為什么高粱稈沒有鵝翎好用,但在當(dāng)時我就是老家的“江湖一哥”。
至于魚餌可就太好辦了,全都在水邊找。水邊的蒿草、蘆葦都很高,只要連根拔起幾棵,草根帶出的泥土里二三寸長的大蚯蚓就夠用了。蚯蚓一度是我釣魚的不二魚餌,不是因為在農(nóng)村容易得到蚯蚓,而是在我的意識當(dāng)中,釣魚就應(yīng)該是這個樣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思路也漸漸活泛起來。有這么一天,看到溝汊的水草叢中不時地有魚打著水花撕扯著草葉,我突然發(fā)現(xiàn),幾年下來我釣的最多的是白鰷和鯽魚,其次是少許鯉魚和嘎牙子。莫非蚯蚓并不是最好用的?或者蚯蚓還應(yīng)該有替代品?當(dāng)魚再次撕扯草葉的時候,一個念頭突然爆發(fā)出來——我完全可以試試草葉??!當(dāng)天下午用草葉一共遇到了兩口,第一口拽空了,第二口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力量倔強地從魚線上傳來,勒得手指生疼。雖然我全然不顧,但是僵持的時間也就幾秒鐘,手上一輕,魚便脫鉤而去。我在當(dāng)時的認知范圍內(nèi)找到了答案——草葉太長了,魚吃草的時候魚鉤并不能在第一時間進入魚嘴,所以會拽空,會因鉤得不牢固而脫鉤,但我找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當(dāng)時我想,吃草的魚應(yīng)該先從草尖開始吃吧?于是有了第一個辦法——把魚鉤掛住草尖,另一個辦法是浮標(biāo)沉沒后不拉拽魚線,等上一小會兒,讓魚吃得更深些。
第一種辦法好處理,可是看見浮標(biāo)沉沒后不第一時間拉拽魚線可太難控制了。我屏住呼吸,按捺著砰砰跳動的心,咬牙默念著一二三,然后使出洪荒之力往懷里奮力一拽魚線,手指立時被割了個口子,但并不知道疼痛,也毫無章法,反正在滾了一身泥巴后,我贏得了這場人魚搏斗。看著被我制伏在草地的我的第一條草魚,我的腿都在抖。它太大了,我只有在過年時的集市上才見過這么大的魚。
打那之后,我便開始不停地琢磨一個問題——魚到底愛吃啥?那時沒有魚餌配方一說,也沒有花花綠綠的商品餌,我能想到的無非是源自大自然的東西,比如看到跌入水中的蝴蝶在一個水花泛起后就被魚吃掉,我就想用蝴蝶試試。捉蝴蝶很麻煩,每天早上露水散盡后,用高粱桿子做個小工具,把房前屋后的蜘蛛網(wǎng)取下來,然后在草叢里揮舞著蜘蛛網(wǎng)滿世界追蝴蝶,一小時下來也能抓幾只,但用了幾次后就放棄了,因為不好用。在后來的兩年時間里,螞蚱、蛐蛐、田螺、水蛭、小魚、小蝦,被我試了個遍,這些東西在一些特定的時間或針對一些特定的魚種有著出其不意的效果。我依仗著這些秘密武器在小伙伴當(dāng)中聲名鵲起,甚至全屯子的大人都知道我釣魚可厲害了。
1987年11月,二十歲的我參加了工作,那時大米白面開始進入千家萬戶,玉米面也不像以前那么金貴了,大多數(shù)人都會用蒸熟的玉米面做魚餌,我也不例外,但是誰都想不到我在水邊會有哪些奇葩的壯舉。
1988年,單位工會組織了一次釣魚比賽。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釣魚的人也都相互不服氣,很多老師傅看不起我這個小后生。比賽時間超過三分之一的時候,我就感到不妙,一些老師傅已經(jīng)坐不住板凳了,開始在身后溜達或者和熟悉的工友聊魚情。我意識到繼續(xù)按部就班地釣下去萬萬不行,便開始留意身邊有沒有什么可用之餌,結(jié)果除了碎石什么都沒有。我又觀察水下,發(fā)現(xiàn)幾個小田螺,可是太小,小到?jīng)]法掛鉤。我假裝去廁所,走出去很遠,在沒人的地方搬開水下的大石頭,真被我找到了幾個可用的田螺。我拿石頭敲碎螺殼,手心里攥著兩個田螺肉,若無其事地回到釣位,換了魚餌就開始慢慢等待。一個小時后,我遇到了第一口,手感非常重。慢慢地遛,耐心地哄,將近5斤的大鯉魚被我弄到手。余光可見那些老師傅們的眼睛是綠的——這小子點子高,運氣好。
商品餌有優(yōu)點,但不是萬能的,不能迷信它
傍晚,又來一口,這條稍小一點,也有4斤多。這條魚出水不到十分鐘,終場哨響,賽前完全不被看好的我獨中兩元,當(dāng)仁不讓地得到了一支當(dāng)時最高端的玻璃鋼魚竿。
在隨后的幾年里,我經(jīng)常和單位的老師傅們一起釣魚,單位也經(jīng)常組織一些釣魚比賽,我也漸漸被大家認可。在此期間,我第一次看到了商品餌,我是最早使用商品魚餌的那批人,從像添加味精一樣往我的玉米面里添加商品餌,到完全用商品餌代替玉米面,這一過程讓我對商品餌的認識更加清晰。商品餌有優(yōu)點,但不是萬能的,不能迷信它。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jīng)釣了半個世紀魚。近年來出現(xiàn)了很多釣魚形式,如黑坑、賭塘之類的,但是我淺嘗輒止,還是以野釣為主,雖然也去過各種黑坑,但有一種籠子里捉雞的感覺,索然無味,最主要的是釣多大的魚取決于老板放的魚有多大,沒懸念,沒意思。
作為迷信過商品餌廣告的過來人,現(xiàn)在的我除了偶爾釣小魚使用一些商品餌外,使用最多的還是曾經(jīng)的原生態(tài)釣餌,用起來得心應(yīng)手,收獲往往不錯。如果有人過來請教魚餌,我就實話實說——煮熟發(fā)酵的老玉米和嫩玉米是我必備的餌料,就這么簡單,以至于很多人認為我是在敷衍他們。
我現(xiàn)在釣魚純屬休閑娛樂,對魚獲數(shù)量的要求越來越低,追求的是個頭大和品種稀,一旦成功了,魚可以放掉,但是成就感非同一般。比如今年秋天,有人發(fā)現(xiàn)本省一個鄉(xiāng)村的一個沙坑,因為收費偏高,位置偏僻,所以釣場清靜,環(huán)境還算不錯。我在鄉(xiāng)間小路七拐八繞走迷宮一樣找到那個沙坑,一看周圍地形,發(fā)現(xiàn)它與一條小河毗鄰。我自然要和老板打聽魚情,問他這里鲇魚多不多,大不大?老板肯定地告訴我,壓根沒有鲇魚。我看著近在咫尺的那條河流,肯定地告訴他:肯定有,今晚我就釣給你看。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老板起床后我把魚護拎給他看,雖然那條鲇魚還不到一斤,但是我預(yù)測對了,并且成功釣到了。看著老板那吃驚的表情,我覺得100元釣費花得值。
有人問,鲇魚雖屬雜食性魚類,但用普通素餌很難釣獲它們,釣這類魚都要提前準(zhǔn)備魚餌,比如準(zhǔn)備一些雞肝,你毫無準(zhǔn)備是怎么釣到的。其實很簡單,釣一條小雜魚不是難事,一條就夠,剪成段,天黑后掛鉤即可。釣這種野生魚,就地取材的餌料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