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新研
記得上世紀70年代,蘇州評彈《一粒米》曾經(jīng)風靡全國。當時還在上初中的我,對其他戲劇不感興趣,卻對《一粒米》情有獨鐘、百看不厭,每有演出必看,每看一次就感嘆一次。這不僅因為彈詞曲調好聽,而且因為詞中內(nèi)容驚人。彈詞大意是:一兩米,總共有1837粒半,假如全國6.5億人民每人每天節(jié)約或者浪費一粒米,一天就是36403斤米,一年就是1296萬多斤米。這些米,如果給一個5000人的工廠當口糧,可以吃7年還要多一些;如果給一個生產(chǎn)小隊當口糧,可以吃160年,從爺爺吃到孫子手里也吃不完……現(xiàn)在,我國人口已達14億,比當年《一粒米》風靡時翻了一番還多,每人每天節(jié)約或浪費一粒米的數(shù)字,更是大得令人驚嘆了。
《一粒米》勸誡人們不要小看一粒米,旨在宣揚和倡導珍惜糧食、節(jié)約資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遺憾的是,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人的節(jié)約觀念日漸淡化,看看飯店里、餐桌上的剩飯剩菜,看看網(wǎng)絡上、視頻里的豪吃表演,浪費糧食資源的現(xiàn)象簡直令人觸目驚心、難以容忍!那些肆意浪費糧食資源的人,真該好好聽一聽《一粒米》的唱詞,好好算一算節(jié)約和浪費的兩本賬,好好想一想浪費行為的嚴重后果,好好悟一悟積少成多、伐木毀林的深刻道理!
從一粒米到一滴水、一塊磚、一棵樹,它們的意義完全相同。一滴水的力量雖然微乎其微,但如果一滴一滴地匯聚起來,就可以變成洶涌澎湃的滔滔大海;一塊磚的力量雖然微不足道,但如果一塊一塊地壘筑起來,就可以變成高聳入云的巍巍大廈;一棵樹的力量雖然無足掛齒,但如果一棵一棵地集合起來,就可以變成蔭庇萬里的郁郁森林。而從個體的角度說,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一塊磚只有壘筑成廈,才能物有所值;一棵樹只有聚集成林,才不會顧影自憐。
從一滴水、一塊磚、一棵樹,再到一個人、一份力、一件事,更加能夠彰顯聚少成多、眾志成城的偉大力量!馬克思說過:“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币粋€人的力量雖然渺小,在泱泱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微不足道,但在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國度里,每個人出一份力,匯聚起來就是足以排山倒海的雷霆萬鈞之力;每個人做成一件事,匯合起來就是可以流傳千古的厥功至偉之業(yè)。
恰如不能小看一粒米、一滴水、一塊磚、一棵樹的作用,更不能輕視一個人、一份力、一件事的力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是由14億中國人的一個個“我的夢”組合起來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強國事業(yè),正是由一件件具體細小的事情匯聚起來的。不因力微而不舉,不因事小而不為,每個人盡己所能地貢獻一份力、做好一件事,既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理應擔當?shù)臍v史使命。
“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闭亲允贾两K對責任使命的勇敢擔當,無數(shù)優(yōu)秀中華兒女甘愿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立志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澤山說:“我一輩子做一件事,就是火炸藥的研究,這是國家給我的使命,我必須完成好?!痹凇耙惠呑幼龊靡患隆钡臅r代楷模中,還有30年未進家門、為中國核潛艇事業(yè)傾注畢生心血的黃旭華,有隱姓埋名28載、為我國原子核理論研究奉獻終身的于敏;有荒野奔波20多個春秋、為中國人“開天眼”的南仁東……正是他們一輩子專心致志為國家和人民做好一件事的模范行動,造就了新中國面貌的煥然巨變,換來了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奠定了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實基礎,使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時指出:“在我們這么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國家,每個人出一份力就能匯聚成排山倒海的力量,每個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黨和國家事業(yè)就能向前推進一步?!绷暱倳浀闹匾v話,深刻闡明了個體與整體的辯證關系,強調了每個中華兒女在實現(xiàn)民族復興偉大事業(yè)中的地位作用。誰都不要小看了自己在民族復興進程中的地位作用,誰都不要忘記了自己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中的職責使命,唯有銳意進取、勇敢拼搏、忘我奮斗,盡心盡責盡力做好屬于自己應當做好的每一件事,為“中國夢”增添絢麗的色彩,才是我們應取的正確態(tài)度。
甘當一滴水吧,讓它匯聚成洶涌澎湃的中國之海;甘當一塊磚吧,讓它構筑起高聳入云的中國之廈;甘當一棵樹吧,讓它聚合成四季常青的中國之林——用“小一”去匯聚強國的磅礴力量,用“小我”去彰顯生命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