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新
其他適用話題 守護自然;環(huán)保與發(fā)展;不畏艱苦;敢說真話
人物時事速遞
每天清晨,廣西崇左深山之中,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潘文石都在蟲鳴聲中開始一天的工作。四十多年來,他穿行于秦嶺、崇左的深山密林,北部灣的駭浪驚濤,與野生大熊貓、白頭葉猴、中華白海豚交朋友,追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策。在秦嶺山區(qū),他冒著嚴寒研究野生大熊貓,依據(jù)他在帳篷里寫下的報告,國家決定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在崇左,為了保護白頭葉猴,他拿出自己的獎金,為當?shù)孛癖娦藿ㄕ託獬兀甲呋I建小學、醫(yī)院,推動村民脫貧。在欽州,他推動欽州市政府將工業(yè)園區(qū)西移,留住了北部灣白海豚潔凈的家,他的工作實現(xiàn)了自然保護與人類生存共贏。潘文石懷著一顆愛心,用心呵護關(guān)懷野生生命。他榮獲過十多項國家級獎?wù)潞蛧H獎項,如全國“五一勞動獎?wù)隆薄⑹澜缫吧饡╓WF)頒發(fā)的“鮑爾·蓋提獎”等,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熊貓之父”。
人物素描1 堅持科學
20世紀80年代,當?shù)亓鱾髦拇ㄖ褡娱_花,熊貓要滅絕的傳說。國家計劃建立圈養(yǎng)場,從野外抓熊貓來養(yǎng)。潘文石想,竹子大面積開花是自然現(xiàn)象,熊貓存在的幾百萬年間,竹子不是也開花嗎?他前往四川臥龍,整整兩年,收集了599團新鮮熊貓糞便,得出結(jié)論:大熊貓吃掉和毀掉的竹子,只占當?shù)刂褡涌偭康?%。即使大量竹子死去,也遠沒有到讓熊貓斷糧的地步。潘文石頂住壓力,寫下了臥龍大熊貓研究報告,提交到中央。他說:“作為科學家,面對謊言和偽說,我不能裝聾作啞??茖W家寫那么多論文,如果不能讓這個世界更好,就沒有任何意義?!币驗閳蟾嬗欣碛袚?jù),一個月后,中央做出了停止建立圈養(yǎng)場的決定。潘文石憑一己之力,挽救了野生大熊貓。
人物素描2 不畏艱苦
潘文石扎根深山,追蹤野生大熊貓的足跡。荒野的生活,給潘文石留下了不計其數(shù)的外傷。特別是1982年,他在追蹤大熊貓時不慎從200多米高的山崖摔下,緊急中,他抱住了從巖縫中橫生出來的杜鵑樹。樹枝折斷后,他重重地摔在了一塊石頭上。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受了重傷,無法進食。每天只能靠一勺蜜和一個雞蛋在山上維持生命,其間的痛苦難以想象。
人物素描3 助力發(fā)展
1996年,潘文石奔赴廣西,在崇左開啟了白頭葉猴研究的工作。20世紀90年代,崇左縣還未脫貧,當?shù)匕傩諡榱松鹱鲲?,不得不燒荒砍伐,甚至偷獵白頭葉猴來換錢。這種“貧困—開荒—偷獵—更加貧困”的死循環(huán),讓潘文石意識到,“首先要提高當?shù)厝说纳钏剑缓蟀最^葉猴才會有希望”。為此,他投身于地方的脫貧事業(yè),從北京請來醫(yī)生,醫(yī)治肆虐于村莊的各種疾??;他募集資金為村里的小學建教學樓;他拿出自己的獎金在山村修建沼氣池,以此鼓勵村民不再砍伐森林……在他的幫助下,村民生活越來越好,對森林的破壞也逐漸停止,弄官山白頭葉猴的數(shù)量從不足100只增長到800多只。他帶領(lǐng)團隊,逐漸探索出一條兼顧珍稀物種、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當?shù)厝嗣裆姘l(fā)展的有效途徑。
【微寫作范文示例·知行合一】潘文石說,科學家寫那么多論文,如果不能讓這個世界更好,就沒有任何意義。他這樣說,也這樣做。竹子開花,熊貓滅絕?他理性質(zhì)疑,勇敢探尋,求得實據(jù),敢說真話。在科學實據(jù)面前,一切流言與妄語都不攻自破。秉持科學精神的潘文石,不畏艱辛,默默付出,守護著自然,讓萬物自由競生,天人得以和諧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