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膠萊盆地中部李黨家—馬山古凸起白堊紀巖石地層序列及巖相古地理

2021-02-02 13:39徐偉祥
地質論評 2021年1期
關鍵詞:萊陽馬山安山巖

徐偉祥

1)山東省第四地質礦產(chǎn)勘查院,山東濰坊,261021;

2)山東省地礦局海岸帶地質環(huán)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山東濰坊,261021

內(nèi)容提要:李黨家—馬山古凸起為膠萊盆地前萊陽群沉積期凸起,第四系覆蓋嚴重,研究程度較低,一直是膠萊盆地研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長期以來未能揭示其地層、構造面貌。 本文通過大量地表地質調查和對李黨家—馬山古凸起之上的膠參2 井、膠參3 井綜合錄井資料研究解釋,運用層序地層學原理和沉積相分析、巖相古地理研究,對研究區(qū)沉積填充序列進行了描述和對比分析,理清了研究區(qū)白堊紀地層層序格架,恢復了李黨家—馬山古凸起白堊紀巖相古地理。 李黨家—馬山古凸起萊陽群沉積期未沉積,青山群沉積期開始沉降,連續(xù)沉積了后夼組和八畝地組及王氏群辛格莊組。 研究區(qū)處于火山洼地中,整體為一套巨厚陸相細碎屑巖沉積,夾少量火山巖—火山碎屑巖沉積組合,其中的火山沉積識別出4 期火山旋回。 本研究為膠萊盆地原形盆地恢復提供了依據(jù)。

膠萊盆地位于山東省東部華北板塊內(nèi)部,介于膠北隆起和膠南隆起之間,西以沂沭斷裂帶為界,向東延伸到黃海(李桂群等,1994;宋明春,2008),一直是中生代基礎地質研究的焦點之一。 經(jīng)過前人幾代地質學者的不懈研究,已基本揭示出其建造—構造相特征,主要工作集中于層序發(fā)育完整的萊陽凹陷和諸城凹陷(徐偉祥,2019),一些學者通過典型剖面的觀測以及沉積填充系列的分析、對比,建立了盆地地層層序格架,并對膠萊盆地原型進行了恢復(李金良等,2005;任鳳樓等,2008;張岳橋等,2008;吳沖龍等,2009;任天龍,2019),但由于自然因素和科技手段限制,許多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合理解釋。李黨家—馬山古凸起上地層歸屬和巖性古地理就是一個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

研究區(qū)位于荊山凸起(或稱大野頭凸起)和高密(或稱高密—景芝)凹陷之間,Ⅴ級大地構造單元存在兩種劃分觀點:一是山東省地層侵入巖構造單元劃分方案(張增奇等,2014)未考慮前萊陽群沉積期凸起,將研究區(qū)劃分為膠州—蘭底凹陷和夏格莊凹陷;二是考慮膠萊盆地基底埋深(李桂群等,1994;宋明水等,2005;吳沖龍等,2009;邵銀川,2017;孫偉清等,2019;徐偉祥,2019),恢復了前萊陽群沉積期凸起,將研究區(qū)稱為李黨家—馬山古凸起。北側為平度凹陷和夏格莊凹陷,南側為高密凹陷(圖1)。 李黨家—馬山古凸起地貌上屬于膠萊盆地腹地平原,大面積第四系覆蓋,鮮見基巖露頭,難以恢復其真實面貌。 眾多研究者根據(jù)勝利油田20 世紀80 年代施工鉆孔的原始編錄,得出結論相對局限?。 本次研究通過詳細的地表調查?和嚴謹?shù)你@孔綜合錄井資料,對李黨家—馬山古凸起上白堊紀巖石地層特征、沉積相等分析入手,建立了沉積格架,研究了其巖相古地理。 其觀點正確與否,與地質同仁商榷。

圖1 山東膠萊盆地大地構造位置圖(據(jù)李桂群等,1994;張增奇等,2014)Fig. 1 Geotectonic location of the Jiaolai Basin in Shandong Province (modified from Li Guiqun et al.,1994&;Zhang Zengqi et al.,2014&)

1 區(qū)域地質背景

李黨家—馬山古凸起大致呈北西—南東向展布,區(qū)域地層為一套白堊紀陸相碎屑巖—火山巖沉積建造,絕大部分地區(qū)被第四系覆蓋,第四系厚0.5~30 m。 近地表基巖分布于蘭底、七級鎮(zhèn)以東地帶(圖2)。 蘭底、移風店至長直一帶巖性為王氏群辛格莊組紫紅色泥巖、粉砂巖為主,夾少量細砂巖。 長直以東、瓦戈莊一帶沿北西向條帶分布為王氏群林家莊組灰紫、紫紅色巨礫巖、礫巖、砂礫巖等粗碎屑巖,夾灰紫色粉砂巖、粉砂質砂巖夾層。 七級鎮(zhèn)、南泉一帶為青山群八畝地組安山巖、粗安巖、玄武安山巖,局部夾灰紫色細砂巖、火山碎屑巖夾層。 段泊嵐、馬山周邊、普東以西為萊陽群曲格莊組灰黃、灰紫色砂巖、砂礫巖夾粉砂巖。 高密縣城一帶分布萊陽群杜村組山麓洪積相卵礫巖、巨礫巖和砂礫巖組合以及楊家莊組砂河流相砂巖。 研究區(qū)基巖露頭少,不連續(xù),無法測制完整的地層剖面。 勝利油田于1979 年~1981 年在區(qū)域上實施了3 口參數(shù)井(膠參1 井、膠參2 井、膠參3 井)。 膠參1 井位于高密凹陷內(nèi),未揭穿到變質基底,深度1576.46 m。 膠參2井和膠參3 井位于研究區(qū)李黨家—馬山古凸起之上,膠參2 井位于藍村北,鉆探深度1703.27 m,膠參3 井位于萬家鎮(zhèn)東南,鉆探深度2669.07 m,兩孔均揭穿白堊紀地層,鉆遇前寒武紀基底。 鑒于此,利用上述鉆孔資料結合地表調查成果進行綜合分析。

圖 2 膠萊盆地中部李黨家—馬山古凸起地質略圖?,?Fig. 2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the Lidangjia—Mashan Paleo-uplift in the central Jiaolai Basin?,?

2 巖石地層序列

李黨家—馬山古凸起白堊紀地層為一套巨厚中生代陸相細碎屑巖沉積,夾少量火山巖—火山沉積碎屑巖。 區(qū)域地層總體南傾,產(chǎn)狀較緩(傾角一般5°~10°),地層厚度基本接近于鉆進深度。 膠參2井揭露厚度1640.0 m(10.0~1650.0 m) (注: 原綜合錄井圖鉆孔深度標注精度為0.5 m; 后同),膠參3 井揭露厚度2622.5 m(12.0~2634.5 m)。 以膠參2 井和3 井鉆孔安山巖層作為標志層,進行巖石地層單位對比。 安山巖層為青山群八畝地組,之下層位劃為青山群后夼組,之上層位劃為王氏群辛戈莊組(圖3)。 筆者基于陸相地層橫向分布不均勻性,突破巖石地層地層單位概念和典型地區(qū)層型特征的束縛,考慮到火山沉積環(huán)境的不同,研究區(qū)位于火山洼地,而非標準剖面所在的火山盆地,鉆孔揭示的巖石特征和地層層序不同于標準剖面(張增奇等,1996)。 與火山盆地相比,火山洼地遠離火山噴發(fā)中心,以正常沉積巖為主,火山巖較少,代之以含大量火山物質的過渡型沉積:火山—沉積碎屑巖。

2.1 后夼組

不整合于基底變質巖之上的紅色調為主的泥巖、粉砂巖夾流紋質凝灰?guī)r組合,頂以安山巖層底界為界。 研究區(qū)內(nèi)局限分布于馬山地區(qū),厚度59.0 m,巖性以流紋質凝灰?guī)r為主,上部出現(xiàn)砂礫巖。 膠參2 井揭露厚度676.5 m(973.5 ~1650.0 m),巖石組合以紫紅、棕紅、灰色泥巖、粉砂巖為主,夾流紋質凝灰?guī)r及細砂巖、粗砂巖和少量砂礫巖。 礫石成分復雜,有火山巖、花崗巖、變質巖及少量灰?guī)r。 下部泥巖較多,發(fā)育水平微細層理,見黑色碳質瀝青。 其沉積環(huán)境屬于淺湖、前三角洲相沉積。 膠參3 井揭露厚度993.0 m(1641.5 ~2634.5 m),巖石組合主體為紫色、紫紅色、綠色泥巖、粉砂巖及深灰色頁巖,夾流紋質凝灰?guī)r,少量的細砂巖,偶夾紫紅色砂礫巖。 礫石成分有花崗巖、變質巖、火山巖、石英,偶見灰?guī)r礫石。 底部有2.5 m 雜色中礫巖。 其沉積環(huán)境屬于淺湖、深湖沉積。

2.2 八畝地組

整合于后夼組之上以安山巖為主,局部夾泥巖(或互層)巖石組合,頂與辛格莊組呈噴發(fā)不整合接觸。 研究區(qū)地表小面積出露于即墨市七級鎮(zhèn)一帶,巖性以安山巖為主,局部夾砂礫巖、砂巖。 膠參2 井揭露厚度103.0 m(870.5 ~973.5 m),巖石組合:上部巖性為綠色、紫紅色安山巖與綠色、紫色泥巖互層,下部為紫紅色、棕紅色泥巖、粉砂巖,綠色、灰色頁巖夾安山巖,底部為安山巖。 膠參3 井揭露厚度74.0 m(1641.5~1567.5 m),巖石組合:綠色安山巖夾紫色安山巖,未見泥巖夾層。

2.3 辛格莊組

不整合于八畝地組之上以細碎屑沉積巖發(fā)育為特征,巖石色調雜、粒度細,色調上以灰紫—紫紅—灰白色為主,巖性以鈣質砂巖、泥質粉砂巖、泥巖、頁巖夾砂礫巖、泥灰?guī)r發(fā)育為特征的巖石組合。 地表淺覆蓋區(qū)廣泛分布,局部見流紋質熔結凝灰?guī)r、玄武巖、玄武粗安巖、粗面安山巖夾層,其中流紋質熔結凝灰?guī)r鋯石LA-ICP-MS U-Pb 成巖年齡為118.32±0.73 Ma (徐偉祥,2019), 形成時代為早白堊世。 膠參2 井,揭露厚度860.5 m(10.0~870.5 m),巖性組合為灰紫—紫紅—棕紅—灰色泥巖、粉砂巖、頁巖為主,夾砂巖和砂礫巖,偶夾流紋質凝灰?guī)r。 其沉積環(huán)境屬于三角洲相,濱湖相沉積。 膠參3 孔揭露厚度1555.5 m(12.0~1567.5 m),巖性組合為紫紅色泥巖、粉砂巖,紫紅—深灰—棕紅色頁巖,夾中—細粒砂巖,偶夾棕紅色砂礫巖、流紋質凝灰?guī)r。 其沉積環(huán)境為淺湖、深湖相沉積。 埋深774 m 之上多層砂巖、粉砂巖中含石膏,表明末期氣候干旱,湖泊水體變小甚至干涸。

3 火山活動旋回特征

研究區(qū)火山構造分區(qū)屬環(huán)太平洋中新生代火山活動帶(Ⅰ)—遼魯中新生代火山帶(Ⅱ)—魯東中生代火山噴發(fā)區(qū)(Ⅲ)—高密火山洼地(Ⅳ)(宋明春等,2003)。 區(qū)內(nèi)火山活動不太發(fā)育,其火山物質主要來自于周邊即墨一帶的火山機構。 據(jù)地表火山巖分布及膠參2 井、3 井資料,研究區(qū)中生代火山活動識別出4 個旋回,分別對應于早白堊世青山群沉積期火山活動的后夼旋回、八畝地旋回、石前莊旋回和方戈莊旋回。 膠參2 井和3 井中火山巖垂向分布很有規(guī)律,以安山巖層為標志層,可識別出前3 個火山旋回。

3.1 后夼旋回

對應青山群后夼組流紋質凝灰?guī)r夾層,研究區(qū)多有分布,為隱伏地層,在膠參2、膠參3 鉆孔中可見,馬山一帶巖性以流紋質凝灰?guī)r為主。 膠參2 井在安山巖層之下發(fā)育61 層流紋質凝灰?guī)r,最厚單層21.0 m(1505.0~1526.0 m)。 在1357.0~1447.5 m流紋凝灰?guī)r層頻繁出現(xiàn),與正常沉積的泥巖、頁巖幾乎成互層狀;膠參3 井安山巖層之下發(fā)育75 層流紋質凝灰?guī)r,有3 個集中出現(xiàn)層段分別是:1767.5 ~1880.0 m、2331.5~2373.0 m、2515.5~2579.0 m,單層厚度可達14.5 m。 研究區(qū)后夼旋回發(fā)育弱爆發(fā)相,構成了后夼組的酸性火山碎屑巖組合。 巖性主要為流紋質凝灰?guī)r,與泥巖、粉砂巖組成多個韻律,為鄰區(qū)周圍火山噴發(fā)物飄散到盆地中沉積而成。

3.2 八畝地旋回

對應青山群八畝地組,全區(qū)均有分布,是區(qū)內(nèi)火山活動的鼎盛期,研究區(qū)多為隱伏地質體,在即墨市七級鎮(zhèn)一帶可見基巖露頭;膠參2 井發(fā)育10 層安山巖,與綠色泥巖組成韻律,厚度103.0 m(870.5 ~973.5 m)。 膠參3 井只發(fā)育3 層熔巖:綠色安山巖—紫色安山巖—綠色安山巖,其間無沉積巖夾層,厚度74.0 m(1567.5 ~1641.5 m)。 八畝地旋回包括多個溢流相—爆發(fā)相、溢流相—沉積相正韻律,由南東至北西,厚度逐漸變薄,反映逐漸遠離火山噴發(fā)中心(即墨一帶)。

3.3 石前莊旋回

對應辛格莊組下部流紋質熔結凝灰?guī)r夾層,研究區(qū)多為隱伏地質體,在膠參2 井、膠參3 井鉆孔八畝地組以上含多層流紋質凝灰?guī)r夾層,膠參2 井,安山巖層之上發(fā)育5 層流紋質凝灰?guī)r,最頂部1 層位于731.5 ~742.0 m,是安山巖層之上層位最高的一層流紋質凝灰?guī)r;膠參3 井安山巖層之上發(fā)育39 層流紋質凝灰?guī)r,290 m 之上未再見流紋質凝灰?guī)r。地表高密市張魯鎮(zhèn)一帶見流紋質凝灰?guī)r夾層,為爆發(fā)相的流紋質熔結凝灰?guī)r。

3.4 方戈莊旋回

對應辛格莊組上部中基性熔巖、火山碎屑巖夾層。 地表見于即墨李戈莊鎮(zhèn)至膠州馬店以西地帶,呈夾層出現(xiàn),巖性主要有玄武巖、粗面安山巖、粗面玄武巖、橄欖玄武巖、玄武粗安巖質集塊角礫巖等, 反映出噴溢相—爆發(fā)相的火山活動韻律,以噴溢相為主,在馬店鎮(zhèn)以西邰家村一帶發(fā)育火山通道相。

后夼旋回、石前莊旋回在膠東地區(qū)有廣布性,以酸性火山碎屑巖發(fā)育為特征,酸性火山物質爆發(fā)性強,多以空落狀態(tài)沉積,火山灰可以隨風飄散至廣大地區(qū)。 兩個鉆孔的流紋質凝灰?guī)r單層都很薄,一般0.5 m 至數(shù)米,最厚單層21.0 m,夾于泥巖、頁巖、粉砂巖之間,應是空落沉積物,來自于湖泊周圍火山噴發(fā)區(qū)的火山灰落于水中堆積而成。 而八畝地旋回和方戈莊旋回以中基性熔巖和近源空落物質為主,分布則相對局限,規(guī)模也不及后夼旋回和石前莊旋回。

4 沉積地層格架及巖相古地理分析

研究區(qū)膠參2 井、3 井鉆孔未見萊陽群地層,因此早白堊世萊陽群沉積期李黨家—馬山古凸起屬于剝蝕區(qū)。 至青山群沉積期由于東部地區(qū)嶗山巖體侵位上拱,該區(qū)產(chǎn)生相對沉降形成沉積中心接受沉積,并且沉降速率較快,形成面積較大的湖泊。 據(jù)膠參2 井層序分析,藍村一帶處于河口、三角洲地區(qū),主要發(fā)育三角洲相、濱湖相沉積,有時為淺湖和河流相;而膠參3 井萬家至以北則是湖泊中心,主要發(fā)育淺湖、甚至深湖相沉積,因地形因素坡降較大、沉積速率較快,故沉積厚度比東部膠參2 井處大(圖4)。

圖4 山東膠萊盆地李黨家—馬山古凸起沉積格架圖Fig. 4 Sedimentary framework of Lidangjia—Mashan paleo-uplift in the Jiaolai Basin, Shandong

膠參2 井、3 井流紋質凝灰?guī)r、安山巖層位分布很有規(guī)律,與區(qū)域上酸性—中基性—酸性—偏堿中基性的巖漿演化規(guī)律相吻合,唯不同的是缺少最后一個旋回。 這可能與研究區(qū)所處古地理位置有關。方戈莊期的火山活動以噴溢方式為主,少爆發(fā)產(chǎn)生的易飄散火山物質,故鉆孔地層中缺少此旋回的記錄。 而兩個鉆孔中流紋質凝灰?guī)r層的厚度差異,可能是古地理微地貌不同造成:膠參2 井的位置在湖泊(火山洼地)的邊部,是三角洲和濱湖環(huán)境,飄落的火山灰易被水流帶入湖泊中心,故流紋質凝灰?guī)r層就偏少;而安山巖層則相反,膠參3 井只發(fā)育3 層熔巖,厚度74.0 m:膠參2 井發(fā)育10 層安山巖,厚度103.0 m。 相比膠參3 井,膠參2 井中較多的安山巖夾層、較少的流紋質凝灰?guī)r以及較粗的沉積碎屑巖均顯示,湖盆的東緣為湖泊沉積提供了大量陸源碎屑和火山物質。

4.1 萊陽群沉積期

萊陽群沉積期李黨家—馬山古凸起沒有發(fā)生沉積,萊陽群晚期僅在凸起外圍邊部沉積萊陽群地層。凸起東側馬山一帶分布曲格莊組河流相沉積砂巖、砂礫巖夾粉砂巖組合;凸起南側高密凹陷姚哥莊一帶膠參1 井沉積厚層山麓洪積物,為杜村組棕紅、紫紅、灰色礫巖、砂礫巖組合。 其礫石分選、磨圓均差,反映了近距離搬運、堆積特點。 曲格莊組和杜村組為萊陽群晚期同期異相產(chǎn)物。 高密城南發(fā)育楊家莊組河流相中細粒砂巖。 李黨家—馬山古凸起北側平度凹陷中推測王氏群、青山群之下也發(fā)育萊陽群沉積,故李黨家—馬山古凸起在萊陽群沉積期為剝蝕物源區(qū)(圖5)。

圖5 山東膠萊盆地萊陽群沉積期巖相古地理圖:(a) 膠萊盆地;(b) 研究區(qū)Fig. 5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ic map of the Laiyang Group in the Jiaolai Basin, Shandong: (a) Jiaolai Basin; (b) research area

4.2 青山群后夼組、八畝地組沉積期

青山群沉積期火山活動開始強烈,東部青島地區(qū)嶗山花崗巖巖體侵位上拱,區(qū)內(nèi)大部分地區(qū)產(chǎn)生相對沉降,萊陽沉積期的凸起變?yōu)榍嗌匠练e期的凹陷,形成新的沉積中心接受沉積。 此時李黨家—馬山湖泊的形成推測與周邊斷裂有關。 由于沉積速率較快,迅速形成面積較大的湖泊,在李黨家—馬山凸起古元古代基底上開始了后夼組沉積。 根據(jù)膠參2井、膠參3 井資料分析,在膠參3 井處為深湖相沉積,巖性主要為粉砂質泥巖、頁巖;膠參2 井處為河流三角洲相沉積,巖性為砂礫巖、細砂巖等(圖6)。在后夼組沉積物中含較多流紋質凝灰?guī)r夾層,反映了當時調查區(qū)東側即墨一帶火山活動頻繁。 由于構造活動加劇,斷裂大幅下切,導致火山活動加劇,大量中性巖漿侵位,對應于八畝地組,該階段噴發(fā)中心位于即墨一帶,巖性以中性的安山巖、安山質角礫巖、角礫凝灰?guī)r為主。 火山噴發(fā)的間隙也有河流沉積作用,沉積一些正常的碎屑巖,形成了火山巖中的沉積夾層,主要為凝灰質礫巖、凝灰質砂礫巖和凝灰質粉砂巖等(圖7)。

圖7 山東膠萊盆地青山群八畝地組沉積時期巖相古地理圖:(a) 膠萊盆地;(b) 研究區(qū)Fig. 7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ic map of the Bamudi Formation, Qingshan Group, in the Jiaolai Basin, Shandong: (a) Jiaolai Basin; (b) research area

圖6 山東膠萊盆地青山群后夼組沉積期巖相古地理圖: (a) 膠萊盆地;(b) 研究區(qū)Fig. 6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ic map of the Houkuang Formation, Qingshan Group, in the Jiaolai Basin, Shandong: (a) Jiaolai basin; (b) research area

4.3 王氏群辛格莊組沉積期

經(jīng)過青山沉積期早期大規(guī)?;鹕交顒?地殼中積累的能量被釋放,沉積物又加大了盆地載荷,調查區(qū)又進入新的比較穩(wěn)定的沉降階段。 此時區(qū)域上火山活動仍然強烈,相當于石前莊火山旋回時期(徐偉祥,2019)。 在辛格莊組沉積物中可見大量流紋質凝灰?guī)r夾層,在馬店以西邰家村附近發(fā)育錐狀火山構造。 據(jù)地層發(fā)育情況和沉積相分析:七級一帶和高密一帶為高地,處于剝蝕狀態(tài),為物源區(qū);萬家鎮(zhèn)一帶為深湖相,沉積物以泥巖、頁巖為主;藍村一帶為淺湖相,沉積物以粉砂巖、細砂巖為主;在高密市東北部山前地段局部發(fā)育沉積扇相,巖性為砂礫巖、粗砂巖等,多是水下分支河道的產(chǎn)物(圖8)。 王氏群辛格莊組沉積晚期氣候較為干熱,湖泊萎縮,甚至常常干涸,在萬家一帶膠參3 井資料中常見石膏沉積。 末期,研究區(qū)沉降速度減慢,湖泊進入消亡,研究區(qū)整體處于剝蝕狀態(tài),沉積向研究區(qū)南、北兩側膠州凹陷和平度凹陷遷移,沉積河流相沉積(紅土崖組),并延續(xù)到新生代(膠州組、五圖群)。

圖8 山東膠萊盆地王氏群辛格莊組沉積時期巖相古地理圖: (a) 膠萊盆地;(b) 研究區(qū)Fig. 8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ic map of the Xingezhuang Formation, Wangshi Group, in the Jiaolai Basin, Shandong: (a) Jiaolai Basin; (b) research area

5 巖石地層區(qū)域對比

早白堊世是山東省中—新生代火山活動最強烈期,特別是早白堊世中期(青山群沉積期),對應中國東部巖石圈大規(guī)模的減薄時期,是大陸裂谷作用的高峰期(邱連貴等,2008;陳根文等,2008),幾乎在各個火山盆地都發(fā)生了強、弱不等的火山活動?;鹕交顒佑谢钴S期和穩(wěn)定期,在相對穩(wěn)定期就發(fā)育正常碎屑巖的沉積和火山物質的侵蝕搬運,成為火山巖系中的沉積夾層。 膠州地區(qū)河西郭—冷家村一帶的后夼組上部一套含凝灰質的正常碎屑巖厚達468.5 m?,八畝地組中夾有幾十米的粉砂巖、砂礫巖,石前莊組中夾有幾十米至100 余米的正常沉積粉砂巖、砂質礫巖、粗砂巖;即墨地區(qū)的后夼組、八畝地組、石前莊組也常有正常沉積碎屑巖夾層出現(xiàn)。

據(jù)李黨家—馬山古凸起膠參2 井、膠參3 井鉆孔資料分析,由于古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古凸起上白堊紀地層與區(qū)域上同層位地層雖有較大的差異,與區(qū)域上典型地點的層序不完全吻合。 但地層序列、巖石組合、火山活動旋回可對比:區(qū)內(nèi)王氏群辛格莊組相當于區(qū)域上青山群石前莊組和王氏群林家莊組、辛格莊組、紅土崖組(表1),這反映了陸相地層尤其是火山巖—火山碎屑巖地層的復雜性,巖石地層的劃分與地層序列不受年代地層和地質時代的制約,恰好反映了巖石地層的穿時性。

表1 山東膠萊盆地巖石地層劃分對比表Table 1 Litho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table of the Jiaolai Basin, Shandong

6 結論

李黨家—馬山古凸起為前萊陽群沉積期凸起,這個隱伏凸起與膠萊盆地東北暴露的荊山凸起(大野頭凸起)、膠萊盆地西部趙戈莊凸起類似,由基底變質巖系組成。 李黨家—馬山古凸起之上白堊紀地層為一套巨厚中生代陸相細碎屑巖沉積,夾少量火山巖—火山碎屑巖沉積。 根據(jù)巖石組合、地層序列,自下而上劃分為青山群后夼組、八畝地組,王氏群辛戈莊組。 因其處于火山洼地,地層中保存的火山沉積韻律與周邊的青山群相吻合,識別出4 期火山旋回。

研究區(qū)建立了地層格架,恢復了李黨家—馬山古凸起萊陽沉積期,青山群沉積期和王氏群沉積期巖相古地理。 萊陽群沉積期為剝蝕物源區(qū),至青山群沉積期沉降逐漸演變?yōu)楹?接受巨厚層湖相沉積。 晚白堊世,李黨家—馬山古凸起湖泊進入消亡,處于剝蝕狀態(tài),沉積中心向南北兩側遷移。

致謝:在論文編寫中得到劉明渭教授級高工的悉心指導,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注釋/Notes

? 山東省區(qū)域地質調查隊. 1992. 1 ∶20 萬青島幅、高密幅、靈山衛(wèi)幅區(qū)域地質調查報告.

? 山東省第四地質礦產(chǎn)勘查院. 2019. 山東1 ∶5 萬萬家、南村、高密、藍村幅區(qū)域地質調查報告.

? 山東省地質調查院. 2017. 山東省1 ∶5 萬夏格莊、靈山幅區(qū)域地質調查報告.

猜你喜歡
萊陽馬山安山巖
藏馬山滑雪記
萊陽茌梨老梨園吊拉枝技術
萊陽茌梨老齡園整形修剪存在問題及樹形改造
茍征戈 羅一 馬山作品
鄉(xiāng)村振興的藏馬山樣本
西藏拿若銅礦床安山巖元素地球化學特征研究?
王官屯油田安山巖油藏滾動評價探索
激發(fā)極化法尋找固體礦產(chǎn)的應用
青海湖游記
二連油田安山巖裂縫性儲層壓裂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