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才
一條狹長的山谷在地蘇鎮(zhèn)西南部蜿蜒延伸,峰回路轉,最終到達紅水河岸邊,和馬山縣隔河相望。兩側群山連綿,峰巒秀麗,植被茂密。走在山谷中卻不見潺潺流水,因為這里的地下溶洞四通八達,暗河涌動,奔騰不息。這個細長的山谷叫三弄,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xiāng)。
在我的記憶里,家鄉(xiāng)的每一個節(jié)日總是和別有風味的美食密不可分。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飯芬芳四溢,端午節(jié)的綠豆粽子飄香滿屋,中秋節(jié)的黑豆粑饃口感粗獷。有的節(jié)日還有不可或缺的隆重儀式,清明大祭,重陽小祭,春節(jié)拜年,七夕走親戚,風情萬種。我的童年,一直在期盼節(jié)日的時光里度過,剛剛過完一個節(jié)日,馬上又掰著手指盤算下一個節(jié)日啥時候到來。
祖祖輩輩走過的歲月里,太多的日子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屋不擋風?;蛟S過往的辛酸讓祖輩們無法用心,冬至這個特殊的日子在家鄉(xiāng)這個小山谷僅僅被視為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而已,沒有屬于它的特色美食,更沒有屬于它的隆重儀式。
可是,一年一度的冬至,到了近在眼前的紅水河對岸,它是一盤盤美味可口的檸檬鴨;在四季花海的嶺南廣東,它是一碟碟花樣百變的燒臘;在粗獷豪放的西北邊陲,它是一掛掛新鮮無比的羊肉;在雪花紛飛的東北,則是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還能沉浸在“千樹萬樹梨花開”銀裝素裹的世界里,倚窗聽雪,有口福又有眼福,令人羨慕。
家鄉(xiāng)的冬至雖無雪,少美食,但也有刻骨銘心的記憶。
老實巴交的爺爺樂善好施,他手中那把雪亮的剃刀讓他贏得鄉(xiāng)親父老們的尊敬和愛戴。每年冬至前夕,爺爺總要把剃刀磨得鋒利無比,因為村里的鄉(xiāng)親父老都相約在冬至這一天體驗爺爺?shù)奶觐^功夫。誰都期盼有個容光煥發(fā)的模樣迎接冬至這個特別暖人的日子。
爺爺?shù)奶觐^手藝確實無人能比。平時,爺爺要剃頭時,先把剃刀磨得銳利無比,用力吹吹門前龍眼樹下石頭上的灰塵,屁股一坐,左手或右手嫻熟握刀,連鏡子也不照,自己給自己剃頭,刀過發(fā)落,干脆利索。爺爺一手拿刀,另一只手拿著一把蒲葵扇子接散落的頭發(fā)。一輪剃,二輪刨,一氣呵成,最后用手一抹,看看哪里還需要補刀。半支煙的功夫,爺爺就把自己的頭剃得光溜溜的,地上也看不到落發(fā)。
“冬至剃頭,是祖宗刻意安排的習俗嗎?”我好奇地問。爺爺告訴我:“莊稼人過日子總要精打細算,家鄉(xiāng)的冬至還不是最冷的季節(jié),冬至這一天剃頭,到了年三十晚前正趕上再剃一次,就可以開開心心過大年,過完大年就要忙春耕春種,鄉(xiāng)村少閑時呀!”
小時候,我們習慣打赤腳光著頭去學校。同伴們在每次剃頭時總被剃刀咬一兩口,以致后來光頭時“點點繁星”暴露無遺。爺爺技高一籌,刀刀有情,理所當然沒有在我頭上播撒那些笑料。
我讀小學三年級時,冬至那天剛好是星期三,大隊在我們學校操場上召開群眾大會,學校給我們放假。我趁機跟父母說,要去鄰近的上節(jié)村姑父家理頭發(fā),因為姑父有一副上海雙箭牌理發(fā)剪。姑父幫人理發(fā),從來不推三阻四。姑父姑母無兒無女,心地善良,待人真誠,對我們晚輩也格外憐愛。
爺爺一臉不高興,埋怨說:“今天好多人來找我?guī)退麄兲觐^,你卻要趕八九里路去你姑父家理發(fā),這明擺著舍近求遠嘛!”爺爺哪里知道,在學校里,看到有同學剛剛剃光頭,同伴們總是忍不住一邊輕輕拍打,一邊說:“新頭發(fā),拍一下?!比绻阏诰劬珪褡鲎鳂I(yè),輕柔一拍思路突然被打斷,也不敢有半點怨言,這是童年時特有的招呼方式。有些同伴故意使勁拍打,讓人心里極不舒服。所以,如果家里有人懂得理發(fā),或者舍得花一毛錢去三弄街理發(fā),誰愿意光頭去上學呢。
母親站在一旁,用疼愛的目光看著我,說:“去姑父家理發(fā)也好,冬天剃光頭容易著涼?!蹦赣H這么一說,爺爺不再抱怨了。
“今天是冬至,不能空手去見姑母?!蹦赣H一邊說一邊用菜刀把家里僅有的一塊像課本一般大的紅糖塊一分為二,用舊報紙把其中的一半包好,塞到我的手里,反復叮嚀路上小心,快去快回。
去姑父家的路上,我掂量手中的紅糖塊,突然想起母親曾經(jīng)告訴我,冬至是上天向人間播撒溫暖的日子,人們在享受著溫暖的同時,理應也與他人分享,人間就變得更加溫暖。當時幼小的我對母親的話懵懵懂懂,如今我才深有體會。
姑父給我理完發(fā),姑母上山砍柴剛好回到家,看上去有點疲憊??吹轿遥媚笣M臉喜悅,一邊問這問那,一邊燒火做飯。
姑母用菜刀刮削紅糖塊,讓紅糖薄屑落入碗中,做成三碗紅糖玉米粥。我和姑父姑母一起慢慢品嘗,姑母說我的母親很用心,讓我們在冬至這一天嘗到美味的紅糖玉米粥。姑父也感嘆:“今天是冬至,吃了這碗紅糖玉米粥,讓人感到整個冬天都暖暖的?!?/p>
姑父姑母的話一直清晰地刻在我的童年記憶里,以致我一直認為,家鄉(xiāng)的冬至是一碗暖暖的紅糖玉米粥。
走進新時代,村里不少年輕人互相邀約下南寧、闖深圳,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堅守故土的鄉(xiāng)親用辛勤的汗水澆灌殷實的日子。鄉(xiāng)親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家鄉(xiāng)的冬至漸漸呈現(xiàn)出厚重的模樣,不再僅僅是剃頭、理發(fā)、喝粥,不再平平淡淡。
去年冬至,全屯的男女老少聚集在新建的籃球場,團團圓圓,熱熱鬧鬧,在歡歌笑語中品嘗大家精心制作的美食。去年,幾位熱心的年輕人說,冬至如大年,冬至的排面不能只是吃湯圓喝羊肉湯,還要準備搞一臺晚會,讓年輕人一展歌喉,讓大叔大媽扭扭腰身??墒?,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全村男女老少一致表態(tài),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暫停冬至活動。不過,家鄉(xiāng)的冬至依然有聲有色有味。檸檬鴨供不應求,代銷店里買不到湯圓,干脆在家里手工制作,錘聲陣陣,餡料在石臼里翻轉,芝麻濃香在屋頂上飄散。湯圓已經(jīng)成為家鄉(xiāng)人迎新過節(jié)不可或缺的美食。
仲冬,正值甘蔗榨季,家鄉(xiāng)的甘蔗地里熱火朝天,忙忙碌碌的身影來回穿梭。一年一度的冬至即將到來,我如約接到來自家鄉(xiāng)的電話,親人在電話那一頭反復叮囑:甘蔗收割季節(jié)確實很忙,但也不負冬至的美好,有湯圓,有羊肉湯,有親人在家鄉(xiāng)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