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ê喎Q冠心?。?,是指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部分患者可無臨床癥狀,有癥狀者主要表現(xiàn)為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等。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冠心病分為5大類:即無癥狀心肌缺血(隱匿性冠心?。?、心絞痛、心梗、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近年來臨床趨向于將冠心病分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和慢性冠心病,前者包括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心梗以及心源性猝死;后者包括穩(wěn)定性心絞痛、無癥狀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和冠狀動脈正常的心絞痛(如X綜合征)。
目前,冠心病的臨床治療主要包括3種方案: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外科手術。其中,藥物治療是最基本的治療,常用藥物可分為以下幾類:
硝酸酯類藥物 如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等。這類藥物是臨床上使用時間較長的藥物之一,其中硝酸甘油是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常規(guī)緩解用藥。對于急性心梗及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先靜脈給藥,病情穩(wěn)定、癥狀改善后改為口服或皮膚貼劑,疼痛癥狀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藥。硝酸酯類藥物持續(xù)使用可發(fā)生耐藥性,有效性下降,防止發(fā)生耐藥的最有效方法是保持足夠長(8~10小時)的無藥期。硝酸酯制劑可與β-受體阻滯劑或鈣通道阻斷劑聯(lián)合應用,比單獨應用效果好。
抗血栓藥物 抗血栓藥物包括抗凝藥物和抗血小板藥物兩大類。其中,抗凝藥物包括靜脈或皮下注射的肝素、低分子肝素、比伐盧定、磺達肝癸鈉,主要用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或介入治療前后??诜鼓幇ㄈA法林、利伐沙班和達比加群等,主要用于冠心病伴房顫等需要長期抗凝的患者??诜寡“逅幬锇ò⑺酒チ?、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等藥物;靜脈使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包括替羅非班、坎格雷洛等,可達到避免血小板大量聚集的效果。
溶血栓藥 如阿替普酶、鏈激酶、尿激酶等。溶血栓藥可溶解冠脈閉塞處已形成的血栓,開通血管,恢復血流,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早期且無法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者。
β-受體阻滯劑 如阿替洛爾、阿羅洛爾、美托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既有抗心絞痛作用,又能預防心律失常,長期服用可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在無明顯禁忌時,β-受體阻滯劑是冠心病的一線用藥,使用時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需提醒的是,哮喘、慢性氣管炎、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功能不全等患者慎用。此外,β-受體阻滯劑對變異型心絞痛的療效有爭議,一般不應用。
鈣通道阻斷劑 這是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常用藥物,一般包括維拉帕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其中,硝苯地平普通片屬于短效鈣通道阻滯劑,每天需服用3次以上,容易漏服而引起血壓波動,故不建議使用。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抑制劑 包括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等,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調(diào)脂藥物 如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以及氟伐他汀等。這是一種適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的治療藥物,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總之,冠心病是一種不可逆的慢性病,患者要長期遵醫(yī)囑服藥,不可隨意停藥,平時還應注意飲食清淡、低鹽、低脂、低膽固醇等。生活作息方面應保持心情平和,盡量做到不熬夜、不抽煙、不喝酒,避免劇烈運動,但也需要適當?shù)挠醒踹\動,如跑步、打太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