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小萍,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喜馬拉雅尋找污染物的故事。
對于喜馬拉雅和青藏高原,我們熟知的是它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的產(chǎn)物,但是我們不太清楚的是,其實青藏高原還是一個大的抽氣機。由于它海拔高,可以接受更多的大氣輻射,所以它上空的大氣就受熱蒸騰、向上運動,在地表形成了一個低氣壓的空缺,吸引著低海拔的暖濕氣流向青藏高原運輸。
低海拔的暖濕氣流運輸?shù)角嗖馗咴?,就形成了冰川。目前青藏高原有四萬多條冰川,也被稱為亞洲水塔。長江、黃河,以及很多跨境的水系,比如雅魯藏布江—恒河水系、瀾滄江—湄公河水系都是發(fā)源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其實是我們亞洲幾十億人民的水源地。
無論是人類對于高山的征服,還是對未知的探秘、對水源地的保護,人類在喜馬拉雅的活動越來越劇烈了,產(chǎn)生的垃圾也越來越多,這是我們?nèi)庋劭梢钥吹降奈廴荆聦嵣线€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污染存在,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故事。
早在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就在南極的企鵝和北極的北極熊體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DDT(有機氯類殺蟲劑)。科學家覺得非常奇怪,南極和北極應該是世界上最后的一片凈土,應該非常潔凈,為什么在那個區(qū)域的高等生物體內(nèi)還會有這么高含量的污染物呢?
這類污染物被稱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科學家發(fā)現(xiàn)它具有長距離大氣傳輸?shù)奶攸c。它可以受熱揮發(fā)進入大氣,在大氣中進行傳輸,然后冷的時候它又可以沉積到地表,這樣它就在大氣里完成了一次跳躍。
青藏高原也叫第三極,它和南北極一樣,也是非常冷、有很多的降雪。而且它是一個大的抽氣機,不斷地抽吸著南亞次大陸的暖濕氣流,那么大氣環(huán)流給青藏高原帶來了什么呢?為了進一步的研究,所以我們就必須到風來的地方去。
我在第三極建立了大氣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觀測網(wǎng)絡。這個網(wǎng)絡目前包括青藏高原、尼泊爾、巴基斯坦,覆蓋了大概300萬平方公里。而且有五條跨境斷面,從南亞國家一直做到青藏高原,海拔跨度超過了5000米。
基于這個觀測網(wǎng)絡,其實我們前幾年并沒有獲得有效的數(shù)據(jù),因為這個采樣器在野外使用的狀況并不是很好。野外的地形很復雜,有平地,也有斜坡。而且這個采樣裝置放在野外會超過一年的時間,有時候就被風吹歪了,這樣更加影響內(nèi)部的風場變化,使得采樣效率變得不穩(wěn)定。
隨后我們就對這個采樣器進行了改進,雖然這個采樣器是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發(fā)明的,但是我們還是很大膽地進行了改造。主要是在底部加了很多的導流片,然后在導流片上又補充了很多的導流孔,這樣既能使氣流進入采樣器裝置之內(nèi),也能夠降低地形以及斜放和懸掛對采樣效率的影響。
我們目前在尼泊爾、巴基斯坦和青藏高原的大氣中都檢測到了DDT,在空間分布上也都呈現(xiàn)了南部高、北部低的趨勢。在尼泊爾和印度交界的邊境地區(qū),我們甚至觀測到了目前全球最高的大氣DDT含量。青藏高原南部大氣中DDT的含量高于北極一到兩個數(shù)量級,這說明對于青藏高原來講,DDT的輸入不容忽視。
傳輸?shù)角嗖馗咴@些污染物能夠被降雪捕獲、沉積到冰川里嗎?
如果沉積在青藏高原的冰雪不融化的話,每年的冰雪沉積下來就像樹木年輪一樣,會形成一層一層的冰川檔案。通過鉆取冰芯,研究冰川檔案就可以恢復大氣過去的歷史。
我們在珠峰獲得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DDT的冰芯記錄,發(fā)現(xiàn)這個冰芯記錄與印度瘧疾的暴發(fā)情況有很好的對應關(guān)系。印度瘧疾暴發(fā)的時候大量使用DDT,在珠峰冰芯中也觀測到DDT的一個峰值。
在90年代后期之后,全世界很多國家意識到DDT的危害之后就禁用了DDT,但是印度還在持續(xù)地使用DDT,那么在珠峰的冰芯中也監(jiān)測到這種持續(xù)使用的信號。
除了DDT之外,在冰芯中我們也觀測到燃燒所產(chǎn)生的污染物質(zhì),比如左旋葡聚糖是生物質(zhì)燃燒的一個標志物,它的含量在2000年之后急劇增加。這根冰芯采自藏色崗日冰川,位于海拔6070米,它是用我們自主研發(fā)的設備鉆取的,全長208米,是目前我們用自主設備鉆取的最長一根冰芯。
我們知道這些南亞的燃燒污染物以及DDT污染物都可以傳輸?shù)较柴R拉雅和青藏高原,那它們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和危害呢?
DDT污染物具有生物富集的作用,雖然在水體里面它可能含量非常低,但它可以通過大魚吃小魚的食物鏈發(fā)生富集作用,最后富集在高等的魚和鳥的體內(nèi)。
目前美國的國鳥白頭海雕瀕臨滅絕,就是由于它的體內(nèi)富集了DDT之后,蛋殼變得比較薄和脆,影響了白頭小海雕的孵化過程,很多小海雕無法孵化和長成。
我們在青藏高原主要研究了野生魚類對DDT的富集情況。青藏高原的魚類非常特殊,長度15厘米的魚就將近有25歲那么老,生長得非常緩慢。
另外一個特點是它們對食物有很高的吸收能力,因為青藏高原的湖泊都是寡營養(yǎng)的湖泊,湖泊中很少有營養(yǎng)物質(zhì),一旦有物質(zhì)進來,魚類就會拼命地吸收這些物質(zhì),所以它的吸收能力非常強。在這樣兩個特點的影響下,我們發(fā)現(xiàn)青藏高原的魚類對DDT的富集系數(shù)與北極熊相當。
喜馬拉雅的南坡有很廣袤的原始森林,有一些葉片有很厚的葉蠟,這些葉蠟也可以吸附大氣中的有機污染物,然后隨著樹葉掉落就沉積到地表,導致了森林土壤中的腐殖里有很高含量的DDT污染物。
冰川的退縮已經(jīng)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是美國科學家在喜馬拉雅拍攝的照片,從1921年到2008年冰川退縮是非常明顯的。我們的研究工作也支持這個結(jié)論,比如1991年的報道雅拉冰川的平衡線在海拔5300米,而我們自己的工作發(fā)現(xiàn)2012年平衡線已經(jīng)到了海拔5455米,整個退縮了150多米,而且在冰川的前端形成了一個冰川湖。
我們通過模式定量了一下黑碳對冰川消融的影響,發(fā)現(xiàn)黑碳顆粒物的貢獻最大限度可以使溫度升高1.5攝氏度,消融量最高也可以達到25毫米的水當量。
以上就是我們在喜馬拉雅尋找污染物的故事,我在做這個研究的時候也不斷地在想人類和自然的關(guān)系。因為我們使用摩托車、燒秸稈、排放污染物,但是我們不知道這些污染物沉降到冰川上會加速冰川的消融;我們使用了很多的殺蟲劑來保證糧食和蔬菜產(chǎn)量,但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它會毒害遠在千里之外的西藏的野生魚類。
人類和自然的關(guān)系始終是我們要面對的一個很關(guān)鍵的問題,我們怎樣去和諧相處。我不禁會想起黑格爾的這句話:當人類歡呼對自然的勝利之時,也就是自然對人類懲罰的開始。
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主要是用眼睛去看青藏高原,用兩條腿去丈量青藏高原,接下來我們會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比如第三極衛(wèi)星、系留氣艇、遙感飛機、無人機等,保持用一雙好奇的眼睛繼續(xù)去觀察青藏高原的大氣和冰川的變化。